喜宴结束,百姓散去。我先把王县令和师爷带到左院的客房稍作休息,然后直接前往书院后面的那片大空地。
空地上,一片忙碌。刘成几人在王孝之的指点下,已经基本上将其把布置成了一个蹴鞠的场地。两根高约十米左右的竹竿竖立在球场正中间,一块很大的四四方方、完全展开的白布的四角分别系在两根竹竿上端,白布的正中间被裁剪出一个直径约三十公分左右的圆孔,名为“风流眼”,这就是一个简易的蹴鞠的球门。
对于间接比赛的规则,我也是略知一二的。
简单说,其实这就是一项足球玩法和排球规则相结合的运动。比赛双方,各站于球门两侧,以将球踢过风流眼并且对方没有救起、球落地的次数多少分胜负,跟排球的得分方式相似;至于说的足球玩法,是因为在比赛期间,双方只能用头、腹、肩、背、膝、足等部位触球,唯一不同的是,球不能落地,若是落地,那就对方得一分。
我走到韦小宝身边,问道:“宝儿,买到鞠了嘛?”
“嗯。”韦小宝转身从一个麻布包里拿出一个鞠,递给了我。
我单手颠了颠鞠,重约一斤左右,球壳是由十二片状似香蕉皮的皮革组成,皮革与皮革之间是用白线密砌缝成的,不露角线,十分结实,在我看来这更像一个篮球。我继续对韦小宝说道:“你跟三弟去帮刘成他们丈量球场的界线吧,顺便把他们六人叫过来。”
等刘成几人来到我身边后,我微笑道:“刘兄弟,我打算让你们参加这场比赛。”
“窦大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我们兄弟六人打架在行,可蹴鞠……我们从没有玩过。”刘成瞪着一双大眼睛,诚惶诚恐的说道。
“是啊,是啊,窦大哥。”其他就是:鞠不离足,足不离鞠……”我这个后来人,只好像启发婴儿学步一样,耐心的反复的讲解了近半个小时,直到他们六人全部心领神会。这倒不是说他们的领悟能力差,也不能怪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毕竟我们之间有近千年的文化差异,所以许多专业xìng用词需要经过多层加工翻译。
之后,我简单的给他们做了一下示范,便让他们去到一边独自练习了。不得不说,刘成几人到底是有功夫底子傍身的,虽说他们不能像专业的运动员那样,颠球颠到rì落西山,花都谢了,但简单的颠几下球再传给另一人,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这也就注定了我们只能打快节奏,几脚传递之后,快速shè门。
我针对他们几人的特点,把之前所想到的战术以及人员的站位进行更细致化的安排。
王海为球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前锋,因为他自幼练的是腿功,一脚下去,力道十足,而且准头也没得说;麻,身上是一水的短打淡蓝sè上衣,白sè长裤,黑sè短靴,整齐划一,气势如虹。反观我们这边,衣服各式各样,脚上有靴子也有草鞋,不拘一格,但气势同样如虹!
简单的言语过后,双方选定场地,各站一边。我朝刘成几人打了个眼sè,示意他们不要有太多的压力,一切按照我之前所布置的战术踢就行,从后到前,均是一脚触角,两三脚传递后由王海直接shè风流眼。
而豪门书院那边,米田共亲自上场,他们围在一起,也简单的做了个加油架势后便各自站定好自己的位置。
一场关于豪门书院生死存亡的蹴鞠大赛即将上演。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