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胖子拉着张爱国出去了,张伟眼珠子一转,急忙也跟着出去了,他有点好奇谢胖子有什么事会找张爱国商量。
看着跟出来的儿子,张爱国瞪了一眼,不过碍于谢胖子的面没好发作。
“谢哥,你找我有什么事吗?”张爱国问。
谢胖子看了眼张伟也没在意什么,笑着说道:“好事,绝对是好事,你跟我来就是了。”
当张伟跟着走进去后这才发现,包厢里还有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看上去挺有成功人士的气息的。
当他看见谢胖子带着张爱国走进来后,站起身满脸笑容的说道:“这位一定是文强说的张老板吧。”
张伟这才知道谢胖子真名叫谢文强,这让他心里忍不住吐槽怎么不叫谢文东呢,或者直接叫文强也可以,那两人多刁,可惜谢胖子就一厨子。
“你好。”张爱国连忙谦虚道:“老板算不上,做小生意的,不知这位是?”最后那句话是对着谢胖子说的。
“这是我同学王栋梁。”谢胖子拉着张爱国:“来,坐下来说。”
张爱国不明白谢胖子到底要说什么,不过他还是坐了下来,张伟趁机也坐了下来。
“这是张老板的儿子吧。”王栋梁笑着说从怀里掏出一百块塞到张伟手里:“初次见面没买什么礼物,就给个红包了。”
“使不得使不得。”张爱国急忙推辞。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张伟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装作天真的说道:“爸爸妈妈告诉我不能随便拿别人钱。”说完就想把钱还给王栋梁。
“别,茫茫人海能相识就是缘分,再说这次我有事求张老板,这红包一定要收起来。”王栋梁说话很有水平。
张伟看王栋梁都说到这份上,再不收下就是不给面子了。
这年头能拿一百块出来当红包的真心不多,还记得小时候张伟的红包总是五块十块的,97年后才涨到了二十块。
“行,老哥说到这份上了,我再推辞就是不识抬举了。”张爱国也是豪爽人:“您说吧,什么事,只要我帮的上忙一定帮。”
谢胖子好像透明人一样,也不说话,只是给张爱国和张伟倒了杯茶。
王栋梁组织了下语言:“我呢,刚刚承包了个高中的饭堂,每天都要两千米,听文强说张老板这里米能便宜点,所以想问问张老板心理最低价位是多少。”
张伟眼前一亮,这哪里是求张爱国来帮忙的,分明是送钱来的金主啊,就是不知道谢胖子和王栋梁说的多少,这种生意绝对不能放了,否则会遭天谴的。
“王叔叔的心里价位是多少?”张伟抢在张爱国之前说,他实在害怕父亲太充仗义说个低价钱,那时两千斤米也没什么好赚的了。
“小孩子不懂事……”张爱国急忙说。
王栋梁摆摆手,好奇的看着张伟,笑着说道:“既然你们问了,我也直说了。据我了解,市面上米价在八毛到九毛,我心里价位是七毛一斤。”
“不可能!”张伟直接越过张爱国拒绝:“今年开始国家在宏观调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厉害,王叔叔您了解到的八毛至少是一个月前的价格了吧,而且不瞒您说,我们米进价也要七毛,再加上车费什么,卖你七毛的话,我们家绝对会亏本。”
通货膨胀倒是真的,但是那句八毛是一个月前的价格完全是张伟瞎说的,他相信王栋梁是个精明的商人,肯定了解了米价,所以也就开诚布公说了。
王栋梁再也不敢把张伟当普通小孩看了,国家宏观调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都懂的会是普通小孩?
张爱国对张伟已经见怪不怪了,反正再聪明都是自己儿子,从前几次的事情来看,年满五岁的儿子对于商业的嗅觉真的比自己来的灵敏,他这才忍住了没有开口。
谢胖子吃惊的看着张伟,他接触过张伟好多次,都以为张伟是个不爱说话腼腆的孩子,没想到今天完全换了个人。
“那你的心理价位是多少?”王栋梁感觉张伟有些难缠,他之前不是没有找人谈过,可是别人一口咬死了八毛。
“我刚才说了,我们家进米都得七毛一斤,您和谢叔是同学,我就给您七毛八,你看怎样?”张伟大致知道王栋梁八毛是不会同意的,所以便宜了两分试探了下。
果然,王栋梁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他才吐出一口气:“还是贵了点,我承包的饭堂每份饭菜才买两块五,没什么赚头。”
“您是说您饭堂里都是整份出售的?”张伟一愣,后世学校饭堂哪个不是组合打菜的,甚至有些学校里还开炒菜,都比得上馆子里了。
“不然怎么卖?”王栋梁有些奇怪的说道。
“王叔叔,这样吧,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要是觉得行,就七毛八一斤,觉得不行我再给你降三分。”张伟胸有成竹。
王栋梁笑着说:“你就不怕我不管你说的主意行不行都否定?”
“如果这样,我也认了,不过我相信您不是这样的人,在商言商贵在真诚。”张伟没有丝毫犹豫。
“好,冲你这句话,我就要听听你的主意,如果行,七毛八一斤我二话不说和你们家签合同。”王栋梁手里并不是一家学校食堂,只是这次承包的学校食堂是湾区的,不想舍近求远,再说其他几个熟悉的米商也都是八毛一斤,他这才找到了谢胖子这个做餐饮的,想问问认识湾区价格低点的米商不。
谢胖子第一反应就是张伟家,虽然现在饭馆也是八毛一斤拿的米,可是当初可是七毛五拿过米的,甚至还拿过几天成本价的米,从心里他是感激张伟家的,更主要的是,张爱国隔三差五还会塞包红塔山他。
“依我看,您完全可以把学校每份菜都订个价钱,比如每两饭一毛,一份青菜三毛,一份肉五毛,具体就看您怎么定价了。”张伟犹豫了一下,决定把炒菜的主意也说出:“而且你还可以开个炒菜的窗口,价钱嘛,自然要比大锅菜贵点。”
这些手段在后世都已经泛滥了,任何一个后世的人都能想到,但是这个时代的人比较淳朴,这样卷钱的手段,还真没多少人想的出。
“要是那些孩子专挑便宜的买怎么办?”谢胖子好奇的询问。
“好,这主意好。”王栋梁欣喜的说道,他根本没有理会谢胖子的疑惑,只要稍微有点条件的学生,才不会委屈了自己,再说人有攀比心的,看到别人吃好的,自己吃差的能忍?
他的商业目光比谢胖子好了不是一星半点,这也是为什么他是一名老板,而谢胖子是个厨子。
作为一名小有成功的商人,王栋梁完全想象得到张伟口中的商机有多少,他敢保证,如果按照张伟所说的去做,他的利润最起码能上涨三成!
“张兄弟,你生了个好儿子啊!”王栋梁感慨了起来,欣喜之中的他连称呼都改变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现代版吗?张伟摸着鼻子笑了起来。
张爱国也在笑:“那么王哥,这生意就这么说定了,我什么时候开始给您送米?”
“下个礼拜一开始吧。”王栋梁说着从包里掏出合同:“来,我们先把合同签了。”
张爱国还是第一次签合同,他有些手足无措说道:“签合同就不必了吧。”
张伟急忙拉了拉张爱国:“爸,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合同怎么能不签呢?”
“王叔叔,合同给我看看吧。”张伟接过合同看了起来。
王栋梁更加好奇了:“你看得懂上面写的什么?要不要我读给你听?”
“呃……”张伟有些恶寒,他都忘了自己才五岁,还没有上过学呢:“好吧,王叔叔,您读一遍吧。”嘴里这么说,眼里还是自己看起了合同。
王栋梁这才笑了起来,是嘛,一个五岁的孩子如果连合同都看得懂就太惊世骇俗了。
合同并不长,王栋梁花了没多久就读完了,其实张伟在他读完前就已经看完了合同。
“这份合同不行。”张伟摇着头。
“我觉得挺好的。”张爱国在一旁嘟囔,尽管声音很小,还是被张伟捕捉到了。
“张兄弟说什么?”王栋梁没听清。
“我爸说合同有些地方不合理。”张伟急忙拉了下父亲的衣服:“比如期限三年太长了。”
“期限长点不好吗?”王栋梁皱着眉头说。
“不,如果是别的生意期限长点非常好,但是现在处于通货膨胀的时候,很有可能明年米的成本价就涨上去了,到时我们家小本生意可赔不起这个违约金。”张伟说。
在场的人都觉得有道理,谢胖子更是用奇怪的目光看着张伟,当初他去张伟家买米,好像就是张伟最终拍板做的决定吧。
张爱国也有些惭愧,听儿子这么一说也回过神来了,自家毕竟不是开慈善堂的,别到时生意没做成还赔了老本。
“那你说怎么办呢?”王栋梁其实心里有了主意,他只是想看看张伟怎么回答,这个五岁的娃娃让他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这样吧,三年改一年,然后在合同里再添加一条,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下我们家有优先续约权。”张伟说。
王栋梁苦笑一声:“你倒是一点也不吃亏,好,我们签合同吧,只可惜你们离得太远了,否则真想把其他几家饭堂的生意都交给你们家。”
还有几家饭堂?张伟眼前一亮,不过随即就黯淡了下去,现在家里又没货车,离得太远就没办法了。
张伟的表情被王栋梁看在眼里,这让王栋梁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当然是他故意说给张伟听的,为的只是在智商上找回一点自信而已。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