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种太极,跳不出血肉之精尔,实修从有生无难,三月不练忘亦,实属俗世之法门。”
“太极拳顿法之混元太极,混元太极,跳出血肉之精必选,非太极拳散行气,是浑圆桩之上的太极拳也。实修练至极处,举手投足无处不是桩,动静结合无处不是气,功夫上身,永无退却,如骑车之技,会而不丢也。”
“然混元太极可从陈氏太极拳变化尔,此上四乘太极拳似是而非,会一乘可从低进高。觉悟者,举一反三也。”
“唯丹道太极拳衔接丹道尔,最高丹道太极拳者也可抱丹也,乃幻丹气丹死丹也。非结合丹修不能活,不能解脱生死,实修当知生死是大事也,莫迷于轮回,乐于轮回尔。”
“太极拳者有桩功可活,无桩功可死,只盘架行拳,耗时耗力,十年不出门。”
“桩法者有无极桩,太极桩,开合桩,蜕变太极者,浑圆桩也。”
第七篇是混元桩篇
混元桩论(一)
浑圆桩者,混元。
其形浑圆,其神混元。
浑圆非抱圆,当知圆有其形,而无其意也。
混元非浑浊不辨,是祖气,是鲲鹏,是鸿蒙,是原始,是混沌。
混元之气,最高之气,最高能量尔。
浑圆之初,自身必是圆中一线,此一秘。
以内求外,神气相抱,感悟天地,求静中一动也。
浑圆之初,当知三似,**,一穴,九窍也。
三似者,似守非守。
似直非直,
似挨非挨,
**者,里三外三。
一穴者,大椎也,此穴是千古不传之秘。
九窍者,先天气也。
其形浑圆,其神混元。
非混元不足以为道也。
混元为根。
需先开奇经八脉,
后开十二正经。
渐修渐悟之法,有为过度无为,终无高下之分。
然顿悟顿修之法,需上上根器者,兼具九大天脉才可。
浑圆桩顿悟顿修之法。
是以面带脉之修。
点,线,面,
三者具备,为混元之基。
点者,穴也,
窍也。
线者,脉也,
面者,混元体。
然混元之基,炼已为要,
实修不可不悟,不可不醒,不可不察。
必先开奇经八脉,
次开十二正经。
实修切不可自误生死大事,
好自为之,好自为之!
(论混元桩二——混元桩之性命基础)
浑圆桩,混元也,其基础有二。
一曰命功,何谓命功,泛泛曰练气也,细说意念也。
功法中含有导引,意守丹道,穴道,窍之类,有为而练气,无为而练气,统称为命功。
如:文武八段锦,
易筋经,洗髓经,二合一,或者单指一。
五禽戏,瑜伽,
太极形意八卦,通背,永春所有练气者内家拳都为命功。
具是,混元桩之命功基础,
均可拿来借用尔。
以上做基础,定要注意二条经脉选择之主次。
黄金比例走身体之中,
切不可耽误了修真,迷失在炼化血肉之精内,跳不出肉眼凡胎。
一曰性功何谓性功,泛泛曰参悟大道,读经书,布施善事,无求而布施,
感悟大道,参悟大道,是谓性功,
专指任何功法中达到无念者,为性。
一切功法,其目的,以命带性,还是以性带命,无不是止念无念尔,从而达到静中生定,定
中大定,念中无念,无念一觉独灵。
混元之意非功法也,非练气也,非呼吸止念也,而是悟道,求道,得道,行道之上也。
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
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洗心涤虑为沐浴,存诚定意为固济。
戒定慧,
静定悟,
无善无恶,方能无戒而戒,不气而气,不念而年,人本性自足,何来修仙一说?
戒、定、慧为三要,中为玄关,明心为应验,见性为凝结,三元混一为圣胎,性命打成一片为丹成,身外有身为脱胎,打破虚空为了当。此最上一乘之妙,至士可以行之,功满德隆,直超圆顿,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何谓太虚、太极?
天地未判之先,一点灵明而已,身中一点真阳是也。
释曰圆觉;道曰金丹;儒曰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者,不可极而极之谓也。
释氏云:如如不动,了了常知;《易.系》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丹书云:身心不动以后,复有无极真机,言太极之妙本也。
或谓人从一气而生,以气为妙本。或谓因念而有,此身以念为妙本。或谓禀二五之精而有,此身以精为妙本。
此三说是似而非。释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真。
一切事物之来俱可应也。静定工夫纯熟,不期然而自然至此,无极之真复矣,太极之妙应明矣,天地万物之理悉备于我矣。
性命双修盖为混元之基,
以形入手,忘形养气,以气入手,忘气养神,以神入手,夫常清静也。
何苦落于形?何况落于气?何况落于修心?
然渐修之法,顿修之法不同尔,
君是在家,不能出家,多选渐修,
君是出家,将来出世,可选顿修。
根基无所依,则空中楼阁。
非浑圆所能表,非任督所能限,盖不谈任督,小周天,大周天也。
夫,上中下三乘修法,实无分别,
佛曰八万四千法门,法法不在门内,
道曰三千六百门,其道不在门内。
人本身是佛,本自具足,何分高下?
何苦又在心上重重锁也?
混元者,包含一切,三层修法,人人物物,
此即为混元桩之性命基础。
第八篇浑圆桩习练细节。
“双脚于肩同宽,脚底涌泉穴和肩膀的肩井穴相对,能量才会守恒,不消不耗。”
“双脚初期,前六后四,大拇脚趾稍微点地,涌泉穴松,后脚跟轻微挨地,像踩只蚂蚁但又踩不死。以后升级到中级,前后脚板可以轮流休息,方可长久。”
“脚尖用力伤肾,脚跟用力伤骨,重心初期前六后四非前脚掌用力,相反整个脚掌要放松,脚大拇指轻轻点地,重心略微前移即可。”
<em><em>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em></em>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