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代武帝》第二十六章 静心庵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赵玉倩要去静心庵的消息,基本整个赵家大宅的人都知道了。按照惯例,赵四小姐这么一去静心庵,少说也是要在庵里呆上三五个月,所以赵家除了几位老爷,其他人都出露面出来送送赵四小姐。

赵士陵现在是赵玉倩的专用奴才,在到静心庵之前,他都要伺候在赵四小姐身边。让赵士陵兴奋的是,送行的队伍里,出现了七小姐赵玉馨。实际上,现在待在赵家大宅的亲眷子嗣们,基本都出来了。大老爷赵无伤是不会出现在这种场合里,二老爷三老爷均不在赵家大宅,也是不会出现。大少爷和二少爷,都已成家,现在为赵家的事物而奔波劳累,同样不再大宅里。剩下的,也就是三少爷、五少爷、六小姐、七小姐,以及大小夫人们了。

赵玉馨上身穿着素色轻裳,下面是一件水纹绿褶子裙。俏美的脸上,不施半点粉底。乌压压的青丝,盘着一个未婚少女髻。额头洁白,柳眉如黛,眸若秋水,顾盼间,风姿绰约。她婷婷立在那儿,仿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莲一般。恬淡的笑容,若有若无地挂在嘴边,使人倍感情切。但绝世的容颜,又让人有种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感觉。

赵玉馨站在赵玉倩的身侧,和赵玉倩说着知心的话儿。赵士陵则隔着一定距离,站在赵玉倩另一侧候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若有若无的扑入鼻息之间,赵士陵举头望了望眼前这对漂亮的姐妹花,心儿噗噗跳个不停。这两姐妹,一般高矮,模样均是美丽至极,往那儿一站,确实吸人眼球。

赵玉馨似乎觉察到赵士陵正偷偷打量自己,她侧过螓首,秋水眸子直棱棱看了一眼赵士陵,轻声笑了笑。那美丽的模样,让赵士陵一阵窒息,血气也不自觉地翻滚起来。

这时,六小姐赵玉琪,也跑了过来凑热闹。这赵玉琪也是一个美人儿,丝毫不亚于赵玉倩和赵玉馨。赵玉倩是火辣,赵玉琪是活泼,赵玉馨是恬淡,三个美人儿,三种不同的性情,站在一块儿。

那种视觉的冲击,心灵的震撼,让赵士陵无法自拔。这三人分开来看,赵士陵最多就是惊艳,但处在一块的时候,心中那种滋味就无以言表了。

随后,又有一位貌美的少妇加进了这一美人堆儿里。这少妇是赵玉倩的母亲,家主赵无伤第三房夫人。今年已经三十五六岁了,不过打扮起来,却如二十来岁的姑娘一般,与赵玉倩站在一起,没人以为她们是母女俩,而会认为是一对姐妹花。

赵玉倩听着母亲的嘱咐,不住的点着螓首,最后她展颜笑道:“娘,放心吧,女儿会照顾自己的,再说了,静心庵离家里又不是很远,您若想女儿了,可以去静心庵看女儿的啊!”

“哎,娘就不去看了,免得埋怨娘打搅你练功。你一女儿家的,这般喜欢功夫,小心以后找不到夫家要你!”少妇伸出葱白玉指,点了点赵玉倩粉白的额头,宠溺地说道。

赵玉倩摇摇身子,有些不依道:“娘,你说什么呢,女儿才不愁嫁!再说了,嫁不出去更好,以后啊,女儿就能天天陪在娘身边了!”

那种撒娇的姿态,让一向见惯了赵玉倩大大咧咧,刁蛮任性的赵士陵,不由大跌眼镜。原来四小姐也是有怎么可爱的一面。

少妇听了赵玉倩的话,佯嗔道:“说什么胡话,哪有女儿不嫁人的道理!”

赵玉倩娇笑道:“是了是了!娘,女儿走了!”说着,又同其他的兄弟姐妹们来了一番告别。

在一众人的簇拥下,赵玉倩走出了赵家大门。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赵玉倩有与亲眷们依依不舍了一番,然后登上了马车。

赵玉倩只是去静心庵呆上一段日子,这一路护送的人员不多。就是一队护院,外加一个赵士陵。赵玉倩进入车内,将车帘掀起,同母亲他们告别。小兰自是伴在赵玉倩左右。而赵士陵,也登上马车,不过却是坐在外面,与马夫一起。

那一队护院跟在马车后面。凑巧的是,这队护院的首领,正是与赵士陵有矛盾的赵重云。

赵重云脸上噙着一丝阴险的笑容,瞧着马车上正带着傻笑的赵士陵。

赵士陵脸上确实挂着傻笑,他脑子里还满是七小姐赵玉馨那曼妙的身姿,完全不知道有一双毒蛇的眼睛正盯着自己。

马车沿着宽阔的街道,一路南去。不一会儿,就到了南门。这么一大堆人马过来,守城的士兵见了,知道马车里坐着大人物,也没盘查,机灵地放行。

静心庵在南城外不远,这庵不是很大,但香火还算可以,常常有些信徒会过来求拜。

马车在静心庵前停了下来,古朴的庵院门口,偶尔会有信徒提着篮子进进出出。几个算命测字的先生,搭着小摊,嘴里念着些神神叨叨的事。几个跟着大人来的小孩,追逐打闹,嬉笑声阵阵。

赵玉倩从马车里走出,抬眼看了看静心庵正门处的牌匾,随后从车上挑了下来,动作大大咧咧,像个假小子似的。反倒随后下车的小兰动作轻柔,更似个大家闺秀,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裹。由于夏天就要到了,赵玉倩带来的换洗衣裳,尽是些轻软单薄的,而在静心庵里,也不会去梳妆打扮,那些胭脂水粉倒是没有带来,所以整个包袱没有多大,而且很是轻便。

赵士陵也从车上走下,站在赵玉倩身后。

赵玉倩回首对那群护院说道:“好了,你们可以回去了!士陵,你先别走,随本小姐进去!”

赵士陵正准备折返回去,听了赵玉倩后面的话,顿时停住了脚步,疑惑的看着赵玉倩。

赵重云看了眼赵士陵的背影,无声地笑了笑,随后挥了挥手,领着这队护院往回走了。那马夫也没等赵士陵,拉着御马绳,调转车头,随后挥一挥马鞭,就这么走了。

赵玉倩没有解释什么,径直往庵里走去,小兰亦步亦趋,走在其后,是不是转过脑袋,看看赵士陵。

赵士陵瞧着小兰转过头,便对她挤眉弄眼一番,逗得后者咯咯轻笑。一段时日的相处,小兰与赵士陵算是相当熟络了。

走入庵内,满是香烛味道。正院中央,摆着一口四方香灰鼎,里面插满了长短大小不一的香。旁边则摆着一张烛架,上面也插满了红红的蜡烛。木架上,挂满了烛泪。一位清秀的比丘尼,似乎间烛架插满了,便盈盈走了过来,麻利的将架上烧掉半截的蜡烛取下,吹灭,然后扔到一个圆形桶状器皿中,收了起来。

几位信徒刚从庵外走了进来,拿出几支香,就着烛架上的烛火将之点燃,随后双手握香,对着正殿拜了三拜,再将香小心翼翼地插在香灰鼎里。做好这些后,有取出了几两碎银,投放到一边的功德箱里。随后,便朝着正殿走去。

赵玉倩可不是来拜神佛的,她走进来后,便叫唤来了一位比丘尼,说明了自己的来意。那比丘尼似乎方才出家不久,并不认识赵玉倩,拿不准对方是不是自己师伯祖的徒弟,便连忙跑去通报。

赵玉倩在正院里踱了几步,看着那些信徒们恭敬的敬拜神佛。随后侧头想想,换来小兰,叫小兰往功德箱里投点香油钱。

小兰也没犹豫,取出了五十两,往功德箱里放去。

这时,一位二三十岁的妇人,看着赵玉倩不由双目一亮。这妇人穿着深蓝色碎花布衣,头上裹着一条同样纹路的布巾,手中提着一竹篮。她站在不远处,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赵玉倩,随后缓缓朝赵玉倩走来。

赵玉倩正想着事情。接下来的时日,自己又要在庵里渡过了。不知道师傅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每天清早,要自己跟着一同诵经一时辰。其实,诵经一个时辰并不是什么难事,最多就是有些枯燥,赵玉倩还是能忍受的。她所不能忍受的是一个时辰,动也不动地盘坐在蒲团上,最后结束时,双腿发麻,几乎站也站不起来。

每当想到这个,赵玉倩心里就是一寒。

赵玉倩还想了,自己窝在静心庵里练功,赵士陵会干嘛?他会不会想本小姐,是了,为什么要他想啊!嗯,等到自己离开静心庵后,必然武功大成,那么这奴才功夫会有多少进步呢?

正思考着,一个蓝色的身影撞上了自己。然后,就是一个妇人的声音传来:“对不起,对不起,没注意!”

赵玉倩没有在意,只是蹙了蹙眉,摆摆手,让着妇人离去,自己则依旧接着之前的想法想着问题。小兰这时正好将银子放入功德箱里,转身回望过来,瞧到了相撞的一幕。

“小姐,没事吧!”小兰疾步走了过来,问道。

赵玉倩没好气道:“你家小姐是这么脆弱的人吗?”小兰俏皮的吐了吐舌头,没有接话。

那蓝色人影道歉之后,便匆匆走开,双手环抱着,竹篮挂在两手之间。她低垂这脑袋,朝庵外走去。

赵士陵站着离赵玉倩不远,之前恰巧看清了相撞的一幕,他脸上挂着古怪的笑容,迎上了那穿着蓝色碎花布衣的妇人。

妇人匆匆行走间,忽然砰的一下,撞在一个人影上,顿时吃力不住,踉跄着往后退了几步。这妇人脸上闪过一丝怒容,抬起头来,看这眼前的人影。

只见一位青衣小帽模样的俊秀少年,带着些许戏谑,盯着自己。

妇人心底没由来的一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