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书吧周末会》第7节 夜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候安茗越的不只我一人,还有萧引城,他坐在我旁边读着书。

若是多年前,有男生主动坐在我身旁,我会以为他对我有那么一层意思。自从被燕青垂直打击之后,我变得相当清醒:靠近我的男生,未必有男人之心,也许是出自商人之心,甚至是小人之心,别想美了。

麦卡走了过来:“兴而,引城,我要先走一步。需不需要我给大大打个电话,请她来一趟?”

萧引城摇头道:“不必了,大大自然而然地出现,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拍纪录片时,就要这种不做作、不刻意的效果。”

我点头表示赞成,不为别的,每位有想法的书友如果都想见大大,人家接见不过来。

“周末不好打扰大大。等周一,我给大大转告你的想法。”麦卡说着,匆匆告辞而去。

“改天再等吧!大大采风应该累了,怎么可能还来这里?”我取出相机,温习着上面各项功能键,“我去拍几张夜景,就回家。时间好晚了。”

“你没三角架。”萧引城提醒道。

“找固定物体来支撑。”我明白,夜间拍摄快门较长,再铁的手举着相机都难免有抖动,那会造成图像模糊。

我背上相机走出书吧,查看这条街上有无值得一拍的夜景。

很明显,书吧就是不可匹敌的绝美一景!那大牌匾与楹联,那暗红大漆三关六扇门与精雕细刻的雀替垂花,那沿街的二十四节气格扇窗,与白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庄重之感,在四周夜色的烘托下光影效果更为突出,不但适合全景拍摄,每处细节都值得来个特写甚至微距。

我调整光圈、快门与感光度,借着屋檐下的射灯光线,手持相机拍了几张格扇窗上的木雕特写,又透过木格窗拍摄书吧里的情景。噪点即使有,那画质仍是我原先那部相机无法企及的。

我又在大门对面人行道上选角度,没有找到适合固定相机的支撑点,连个能稳放相机的矮树杈、栏杆或者停放的车辆也没有。我只好将相机放于地面,用肩袋垫在底部做角度调整,从仰视的角度拍摄书吧门外全景。书吧门前有几位路人正用手机玩着自拍,他们进入了我的相片,练手试拍倒无所谓。

翻看这些照片时,我看到了好些新片片,全是书友们在书吧里阅读的各种情景。想起了,刚才有一阵萧引城教我设置和使用那些不太熟悉的功能后,他拿着相机离开了会儿,原来又去偷拍了。

有一张竟然是我在书吧里读书的情景!我怎么没察觉到他偷拍了我!

我莫名地激动,心呯呯地跳起来。照片中的我,好漂亮,是我梦想中的样子!

曾经,我羡慕过艺术摄影中那些读书的女子,她们好美!哪怕很多属于模特儿摆拍。

现在,我无意中,也成了那样的女子!我没有摆拍。

谢谢萧引城!

我的心口突然疼痛起来,一阵又一阵!

看着自己的照片,我想的却是,我还能见到他吗?

书吧门口那几位自拍的路人走了,我想重新仰拍那全景,等到无人路过时最好,画面最为干净,书吧也就有了宁静感。

就在我蹲在地上按动快门那一刹那,萧引城从书吧里走了出来。我连拍了几张。

萧引城发现了我,走过来查看了我拍的书吧片片。最后几张是他走出书吧的情景,除了第一张清晰之外,后面几张大概是我紧张地连按快门,把相机弄抖了,全糊成一片。

萧引城一笑:“有点基础,配得上这相机……老用这么个角度,太单调了。可以这样拍。”

说着,萧引城拿起相机,来到旁边的小树边。这树长得笔直,没有树杈可用于固定相机,树枝高得挂相机都办不到。难道他要爬树去挂?

只见萧引城把相机贴于树杆上,从屏幕上查看了一下角度,把肩带围着树杆和相机绕了绕,最后让带子的中间部分挂住了镜头,相机就这样牢固地绑在了树杆上,全程操作不到半分钟,一个平视的拍摄角度就调好了。

“我经验少,请你多指点。”我的佩服又油然而生,“你的摄像也很精美,也请多指点!”

“你看过我的摄像?”

“嗯。《线装书》《留守学生的一天》《最后一位木匠》,等等,我全部看过。”

“全部?!”

“以前有很多部,之后只有几部了,这几部我全看过。”我解释道,“那些视频去哪里了?”

“删除了。”

“啊——,多可惜!”

“那些大部分不是我拍摄的,只是参与了剪辑。还有一些片子,我拍得不好,没必要保存着。”

“保存着,也是一种纪念,纪念自己的成长轨迹。”我用相机拍摄了两张书吧的全景,把相机从树上解下来。

“上周,你不是讲过徐启梵的故事吗?”萧引城说,“他不满意的作品,绝不加盖印钤出门。我应该学习他,自己不满意的,就不要去污染别人的眼睛,浪费别人的时间。”

这话找不出毛病,是不是又有些刻意而为了?

正说着,只见一辆轿车停在书吧斜前方,一男一女下了车,朝书吧走去,灯光下,他俩成为一道剪影。

“是不是茗越大大和她先生回来了?”萧引城追了过去。

我打开相机的摄像功能,也跟了去。

这样晚的夜晚,普通的恋人,不应该往书吧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