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得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用这句话来形容老吴家再确切不过。
吴老头跟吴大伯哥俩其实还有一蒋姓远房表亲。只不过早就不走动了,也断了联系。
早年,表兄弟几个都穷,日子不太好过。蒋氏表兄弟头脑灵活,不似吴家兄弟那么认命。他非常能吃苦,硬是凭借自己双手挣出了一条路子。
他从乡下收山货倒卖到城里开始做起,百折不挠。期中艰难可想而知,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挣得了一笔不菲的家产。
要说,蒋家表兄弟富了,拉拔一下穷亲戚也没啥,何况哥几个当初感情也好。坏就坏在蒋表兄弟娶了一房媳妇儿,那是个厉害角色。起初倒也没看出什么,没想发达了之后就对这些穷亲戚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
吴老头兄弟不是那爱占便宜的人,郭氏跟吴大伯娘也不是那受气的人,遂也慢慢地断了来往。
这都是陈年旧事了。
只是没想到眼下,蒋家竟然派了个人来攀亲戚。
来人是蒋家二儿子,对着吴家长辈一口一个“叔伯”喊的好不亲热。
吴老头面色复杂,内心纠结。倒也谈不上有多大仇多大恨,就是心里憋着股气儿,当初那点子事儿实在让人膈应的紧。这要是真就欢欢喜喜认上了,当什么事儿都没有,吴老头还真做不到,他自认也不是那豁达的人。
吴家大伯跟大伯娘一脸沉默不说话,想来也是心里不得劲儿。
郭氏不管那么多,直接就开始打嘴仗了:“哟,这是蒋家少爷啊!怎么到我们这破地儿来了?我们家可穷得很,怕是没有好茶招待你。”郭氏一开口,注定有人要内伤。
蒋二爷抹了把汗,态度恭谨道:“婶婶莫见怪,小侄此番前来就是看望叔伯婶娘们,同时也替我爹娘来道个歉。”说完,深深的对着大家鞠了一躬。
郭氏被唬了一跳,急忙避开:“这可真是要了我老婆子的命了,你这是硬的不行来软的啊!”
蒋家小侄只觉这彪悍的婶婶真真让他头大,比去跟人谈生意还让人吃不消。好在他明白自己来的目的,心里也埋怨自家老娘当初做的太过。
不然,这边怎么说也算是一门正经的亲戚了。吴二郎怎么说也得喊自己一声表哥呢!
甭管吴家众人怎么想的,这蒋二爷倒也是个人才。他将态度放的极低,伏低做小讨好长辈。说话讨喜,最要紧的是人家表现出来的态度十分真诚,让人抵挡不住。
蒋二爷这么示好,吴家也不是那刻薄人。本来两家也没啥深仇大恨的,遂经过蒋二爷这一番调节,吴家也默认了这门亲。
怎么说现在吴家也有个秀才老爷,也不用靠他蒋家不是。
至于蒋二爷送来的说是庆贺二郎考中秀才的银子,吴家没要。如今他们也不缺那口吃的,眼看二郎就要出息了,吴家也没有那么眼皮子浅。
俗话说: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蒋家既然做不到雪中送炭,那这锦上添花也就轮不到他们家了。
吴家正房内。
“这蒋家可真有意思,你那表哥脸皮可真厚。两家都这么多年不来往了,二郎一中秀才人家就冒出来了,真真势力得紧。”郭氏鄙视道。
“好了,当初那点子事儿也不是表兄的意思,这不还有表嫂嘛。”吴老头子翻了个身。
“我呸!你那好表嫂可真真不是个东西,当初能做出那种事儿!大郎才多大,她竟然对个小孩子指桑骂槐,说大郎偷她家东西。谁眼馋他家东西了,真不是个人!”郭氏想到这事儿,心里恨得不行。
“哼,我是没阻拦你们认亲,可我家不欢迎那老虔婆来!老头子你最好不要自打自脸!不然我可不依!”郭氏愤愤说到。
“行了,行了,睡了。明天还要早起干活儿呢。”
其实吴老头心里也不舒服。
诶,老婆子就是记性好,很能让人回忆起那些不好的事儿。
双胞胎半岁了,长得可爱至极。俩娃娃性格南辕北辙。大毛比较安静,二毛是个闹腾性子。
家里面本来已经有个活泼好动的柱子了,这下子,再加上俩娃娃,家中热闹可想而知。
也将家中因二郎离开而带来的清冷都冲淡了不少。
郭氏是个爱显摆的性子。他觉得自家新得的乖孙子比村里其他娃都好看,也比其他娃都聪明,逢人就跟别人吹嘘自己胖孙子怎么怎么好。
村里人看在吴二郎的份上,大都数都还爱捧她的臭脚。把郭氏捧的晕飘飘的,看孙子的眼光就像捡到黄金一样。把吴老头看得直言这老婆子怕是有病。
“咋地,还不兴我自己疼孙子了!有病?我看你个老头子才有病!二郎那么聪明,他儿子能蠢到哪里去。娃儿他爹不在家,我这当奶的还不能多照看下了?!”郭氏那张嘴皮子利索起来,吴老头哪是她的对手。
“我这不就是那么随口一说吗?老婆子你别胡搅蛮缠!”吴老头急急辩解道。
二老在这闲的打嘴仗。李氏心里就不乐意了。
以前家中只有柱子一个孙子,家中有点啥好东西都给了孩子。柱子在二老心中也是心肝肝肉蛋蛋。现在可好,二房添了俩胖孙,那老两口心都偏到胳肢窝了。见天的就知道大毛二毛,自己儿子柱子倒成了透明人了。
李氏气不顺,这干活计就有点不得劲儿。郭氏那个人精哪能看不出李氏的变化,虽然不以为然,但还是难得私下自我检讨了一番。
“老头子,你说大媳妇儿这是不是心气不顺?怨我老婆子了!”
“你这都看出来了,还问我干啥?”
“这不刚得了胖孙孙,我这心里还稀罕着嘛!”
“老婆子不是我说你,你这偏心也要有个度,二郎是你儿子,大郎也是你儿子!你稀罕二郎的儿子,大郎的儿子你也别忽略了!”提起这个,吴老头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不是二郎不在家,在外挣前程。行了行了,我知道了。老头子就你能耐!”看吴老头还要说,郭氏摆摆手不跟他说了。
“....”
甭管郭氏心里怎么想的,反正经过吴老头这么一分析,后头的日子里,她也尽量让自己做到一碗水端平了。
再说了柱子还是自己第一个大孙子,也是她老吴家的宝贝疙瘩。
就在家中一切都好的时候,在考场的吴二郎也发挥甚好。几场考下来,二郎心中志得意满,面上不显。
“清洋,你感觉怎么样?”出了考场,林文就问起。
“说实话,我感觉还行,是不是这次的题目比之前的容易了?林兄你呢?”二郎老实说到。
“我也觉得还成。”林文带着隐秘的笑容小声说道。
俩人心知肚明,估摸着这次十有□□都能上。吴二郎念着家中的人,也不想等放榜了,麻利收拾好包袱就要归家。
林文见此也不等了,俩人又是结伴同行。
天气逐渐炎热,双毛穿个肚兜都觉得热,小胖手一个劲儿的直往下扒拉。林氏可不由着他们闹。
家里地多,忙活起来人手就不够了。遂请了村里人来帮工。管中饭,且一天一百文的工钱。
郭氏那抠搜的性子自然是心下肉痛一阵,好在勉强持住了。
“什么,你说二郎回来了?”吴老头一抹脸上的油和汗,顾不得其他,听了村里人的话后,急忙忙地从田埂上坐起来,穿上鞋子就跑。地里的帮工们知道吴二郎要回来了,也都纷纷朝那报信人打听着消息。
郭氏跟林月她们早就在院门口等着了。
郭氏眼尖,撇到二郎跟吴老头的身影后,立马就冲上去拉着二郎的手嘘寒问暖。
待到跟二老说完话,吴二郎将这次从府城买的东西拿出来,全家人不论大小都有份。
二郎随林氏进屋看双胞胎。天儿热,双毛都穿着肚兜在凉席上打滚。见到二郎进来,大毛连眼神都没给他爹一个,继续高冷。二毛倒是给了个好奇的眼神,但也只是对着林氏咿咿呀呀。
“看来出去一趟,儿子们都不记得我了。”二郎心塞塞。
“不打紧,小孩子忘性大。你多跟他们处几日就好了。”
吴二郎伸手摸了摸双毛的脸,只觉内心跟手上的触感一样,软乎乎的。逗了一会儿,双胞胎就撑不住去要困觉了。
中午摆饭十分热闹,帮工们都在,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个不停,问到二郎啥时候出结果。
吴二郎回复快了,考完后估摸着一个月就能放榜。
这个时候大家也都捡着好听的说,都道二郎这次定能金榜题名,考上举人老爷后可别忘了大家伙儿云云。
没有谁不长眼来泼冷水。郭氏跟吴老头都被奉承得笑呵呵。气氛极好。
二郎心想,好在自个儿这次把握挺大,不然这吹嘘过了头,回头没中,饶是他脸皮再厚,事后也得臊一脸。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