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庆-丰-帝的暗自欣喜。坤宁宫内,魏皇后的神色复杂难辨。
从早上皇帝走了之后,皇后就一直处于沉默不语的状态。身边伺候的翠菊跟冬香都心下焦急却又无可奈何。
此刻,魏皇后的脑海里一直反复响起昨晚上皇帝说的话。
“梓潼,我们互相折磨了这么多年,难道你还不肯原谅我吗?”
“当初的事情是我做错了,可你连一句让我辩解的机会都不给。这难道对我公平?”
“这么多年来,你不肯见我,也不让我靠近。”
“我不光是你的夫君,我也是整个大禹朝的皇帝。”
“梓潼,都这么多年了,咱们放下那些恩恩怨怨好吗?”
......
呵,他那么自负的一个人,竟然也放下身段来道歉?
再道歉有什么用,瑶儿已经死了。死在了他的爱妃手下。
皇后曾经还养育过一位公主,只不过没长到五岁就去了。
当初圣上刚登基,根基不稳,朝中很多事情还要仰仗一些老臣。当时魏皇后怀着身孕,因怀相不好,难免对大公主就有些疏忽,导致最后公主被奸人所害。皇后孕中大恸,还是强撑着去严查此事,最后查到是当时淑妃宫里人下的手。事后虽然杖毙了那奴才且发作了一大批人,可皇后才不相信那淑妃是真的无辜。
淑妃当时已孕有皇子,且娘家有点权势,深得陛下宠爱。
皇后想着,再怎么样,自己的女儿被他的爱妾害了,他总要给自己个说法。
没成想,皇帝竟为了自己的皇位,为了笼络淑妃的父亲,竟对真凶轻拿轻放,仅仅将淑妃贬为嫔。
皇后跟皇帝大闹一场,又怒又气之下早产了。
太子从一生下来就肖似皇帝。皇帝很是高兴,干脆利落得将其封为储君。
皇后一直不待见太子。
一见到太子那张脸,她就会想起皇帝。想到他的无情,想起自己早逝的女儿。同时也痛恨自己,当初要不是顾及肚子里的孩子,女儿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被奸人所害。
她知道太子无辜,也知道自己有错,可她心里就是过不去那一道坎。
已经过了这么多年,她对太子是亏欠的。
她也不知道昨晚上自己是怎么回事。竟然能克制住情绪,让自己心平气和得听皇帝说话。不可否认,看着那男人因为自己的一个眼神而欣喜若狂的样子,她心内确实有点触动。
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怎么说话,那人竟然在自己跟前絮絮叨叨了一个晚上。
当年,大婚的时候,金童玉女,俩人是何等的柔情蜜意。
罢了,罢了,就当是为了太子吧。
二皇子朱瑞最近被皇帝找了个错处,撸了他在吏部的职位。虽然他作为一个得宠的皇子本不屑于那点子权利,可被父皇这样当众打脸他还是很恼怒。
回到自己府上,将书房砸了个尽碎,还发作了几个下人。这才将心头火气灭了点。
二皇子妃韩氏刚好经过殿内,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也不说话。朱瑞更怒,也不知道是冲着韩氏还是对着其他人喊:“滚,都给我滚!”
身边伺候的人都战战兢兢得退下去,韩氏也不紧不慢的朝他福了福身子,带着身边婢女准备离开,从头到尾都没有要开口询问的意思。
见这女人这样漠视自己,朱瑞刚才的火气还没完全降下去,此刻又添了一把无名火。
“站住!你什么意思?你在嘲笑我吗?”朱瑞大步上前,擒住韩氏的胳膊。
“你放手!”韩氏惊呼道。
“你在看我笑话是不是?哼,你以为我不好过了,你还能顶着你皇子妃的头衔吗?啊?”朱瑞恼羞成怒。
“你放手,你弄疼我了!”韩氏挣扎着被朱瑞粗暴得抓着的胳膊,疼的眼泪都出来了。
就这么一瞬,让朱瑞近距离的看清了这张脸。
见那张秀美无比的脸上躺着泪水,双目惊恐而又愤怒的瞪着自己。心下不禁一愣,手上力度不觉放轻。
等韩氏抽出手臂踉跄离开,朱瑞也跟了上去。
二皇子妃韩氏正是那国子监祭酒韩大人的大女儿。韩大人作为一个保皇党,从来不站队的人。能将自己嫡长女嫁给皇子做正妃实在是出人意料。
这事说来话长。
韩氏长得说不上多漂亮,可秀美温婉,恬静怡人。本来已经跟自家表哥定下了亲事,对方也盼着只等成亲了。没成想临到一脚被皇家截了胡。
当初皇帝跟丽妃为二皇子选妃的时候,丽妃本是中意威武大将军的女儿,可皇帝不知怎么看中了韩家的女儿。彼时庆-丰-帝脾气阴晴不定,丽妃不敢忤逆,遂也不多言。
皇帝特意招来韩大人在御书房谈了很久,也不知说了什么,反正第二天,赐婚的圣旨就下到了韩府。
甭管韩氏跟那倒霉表哥怎么想的,圣上金口都开了,俩家婚约只能作罢。
二皇子朱瑞看到韩氏的画像后,也没反对。
于是,这桩不算美满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要说这朱家的男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高傲自负,同时对待自己的妻子都是别扭而又无奈。
且不说这些皇家密事,远在桃花村的吴家众人今年算是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中秋节。
去年中秋的时候,二郎还在外头科考不着家。今年兆头比较好,二郎考中举人了,家里铺子也开起来了,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双毛长得非常快,现在已经能滚能爬,偶尔发挥得好还能站起来走两步。全家人都很喜爱他们。
柱子去镇上念书之后,明显整个人变得更懂事了。他背着小书箱,穿着小长褂,像模像样的,如果再扎个书生头,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小秀才样儿。
今年铺子发展的势头比较好,郭氏也不差钱,遂除了去外头买些月饼糕点外,郭氏还准备了许多原材料,带着俩儿媳妇儿样样都做了点儿,花样蛮多,还给亲朋好友送了些。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郎难得吃这么甜腻的东西竟然还觉得不错。对着自家老娘一顿猛夸,郭氏被儿子吹捧的颇为自得。
家里条件好了,郭氏对两个儿媳妇儿也大方起来,让她们各自带些礼物回娘家去。林氏自不必说,一直以来都同婆婆处的好,心下除了感激还是感激。
李氏这心里就复杂的多了,想着经过上次那事儿,自己肯定是已经遭了婆婆的厌弃。从镇上回来后,都提着心过日子,生怕又被说。
没想,婆婆对自己面上跟弟妹都一样,没有让自己难堪,心下也松了口气。眼下婆婆还准备了这么多东西让自己男人陪着回娘家,心里既感动又羞愧。
到了前山凹,林老爹跟陈婆子废了好大力气来招待女儿跟女婿。林小山已经快十三岁了,是个半大小子了,家里暂时没有着急给他说亲。
他浑身有把子力气,对读书识字毫无兴趣。林老爹打也打了骂了骂了,恨铁不成钢之后遂也不逼着他了。读书这种事还是得看个人的,自己不想学逼也没用。
“姐,姐夫,你看我去跟人走镖成不?”
“不行,你才多大,就想着这档子事儿了,走镖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的能耐。”林氏第一个出声反对。
二郎也不看好,让他好生在家里照顾爹娘,外面的事情暂时不要想。
“我跟你爹早就说过他了,这小子一天一个想法,前些时候听人说了这么一嘴,这就惦记上了,也不消停。”陈婆子数落林小山。
“娘,我都这么大了,我想去外面看看不成吗?”
“可以,等你成亲懂事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林老爹一锤定音。
“小山,除了走镖之外,你还想做点什么吗?可以说说看,兴许我还能给你参考参考。”二郎开口问道。
林小山眼睛一亮,心想还是姐夫通情达理,果真是亲姐夫。
他具体想做啥还没确定好,就是想去外面多看看多闯闯。二郎听到后,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他回头帮忙看看。
从林家回来后,林氏到:“二郎,我弟弟想法见天一个,你别应承了他,他现在不靠谱得紧。”
“我倒觉得小山这样挺好,个性开朗有冲劲,以后要是做生意是个好苗子。”
“做生意,你说小山?他字都不识几个呢?”林月有点不相信他弟弟。
“现在小山年纪也不大,学东西也不晚,我觉得可以送他到镇上做个学徒。刚好镇上院子里也可以住。”二郎思索道。
“这样不好,你忘了上次大嫂娘家的事情了。小山可以去镇上,但是吃住不能掺和到家里来。”上回大嫂就是想将侄子带上镇上来,被婆婆给骂了。自己弟弟虽然不至于要像李家那样占便宜,但是这样总归不好。
“你说的也对,我改明儿去镇上问问,总能寻到。家里大哥管着的山货铺子太小,不适合小山。”二郎分析道。
二郎拜托林文问问,看有什么适合半大小子能干的活儿,最好是能学点东西的,不拘银钱多少。
林文得知是吴二郎的小舅子,很是热切。
“不用去其他家找了,就来我家吧,我家在镇上就有好些个店面。你问下他是想到米铺里去学些东西呢?还是想到酒楼去?”林文很是爽快。
“如此,那就谢过林兄了!”二郎慎重作揖。
“二郎,你也太见外了些,咱俩还用这样客气嘛?”林文不乐意了。
吴二郎笑着答应,说下次直接称呼他大名,看他应不应。
林小山最后到林家的米铺上工了。掌柜的得知是东家的朋友,也尽心带他。
林家开出工钱一个月二百文,管吃管住,每月可歇两天。
林小山知道后,笑的见牙不见眼。对他姐夫可崇拜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