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那年凛冬落雪天》第四十一章 中色集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北京,中色集团办公大楼。

在北京东四西大街矗立着两座大楼格外引人注目。一座是水泥楼面,铁灰色。这是中钢集团的办公大楼。另一座是红砖砌成的楼面,呈古铜色。这是中色集团的办公大楼。人们称它为“红楼”。虽然两座大楼在北京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摩天大楼中已经显得陈旧,但他们仍然透着一种雄伟、坚固和厚重的气势。据说这两座大楼的建筑材料都是当年修建人民大会堂所剩下的下脚料,当年是国家冶金工业部。

陆杨的办公室在红楼的九楼。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天an门城楼上的琉璃瓦和王府井大街上熙攘的人群。办公室的装饰似乎也以古铜色为基调,古铜色的墙壁、古铜色的家具以及古铜色的灯饰,无处不凸现着铜的具有闪亮的金属光泽。

这时,郭子豪和顾家成正坐在陆杨的大办公桌前,只见陆杨仰靠在皮质的大办公椅背上,显得刚强干练、高高在上。那种强悍有力的样子令人敬畏、难于亲近。

顾家成喝了一口秘书小姐刚送来的铁观音,然后抿了一下嘴唇,“陆总,今天我和老郭一起来见见您,老郭到北京了,当然要见见咱们的领导,所以,今天我们俩就打扰您了!”顾家成礼貌、谦卑、憨厚地说道。

“哈哈,老顾,别那么客气。郭老板来京本因我来招待,再说二位老总都是咱铜业界的前辈和老人。你们来看我,我当然十分欢迎!谈何打扰呢?”陆杨说道。

“谢谢陆总,这几年总公司给我们不少支持和指导,也应该来感谢感谢。”郭子豪说道。

“郭老板,您客气了。说实话,现在就数你财大气粗了。你女儿小郭那可是个好记者啊!”陆杨看到郭子豪自然会想到郭奕婷。

“这孩子热情泼辣,性子太直,我还真对她不放心。”郭子豪说道。

“您放心吧,小郭这孩子不错!”陆杨说道。

“陆总,现在这铜价疯了似的飞涨,我们这些做加工产品的企业,的确很难做。”顾家成的语气带着一丝哀怨。

“是啊,过去,有色金属行业的利润天平都偏向下游企业。铜产业链中的铜加工企业效益最好,就像老顾你这样的铜加工厂,也曾经火了好几年。那时候,铜采矿、选矿企业最差。现在则完全反过来了,下游产业和上游产业的利益分配中,矿山利润丰厚,而加工企业则亏损。当然,矿山也并非一劳永逸,坐待收利。如果矿山品位下降,出现生产事故,也会使盈利大打折扣。”看得出,陆杨是一个业务熟练、思路敏捷的内行领导。

顾家成象一个小学生一样乖乖地坐在郭子豪的身边听着陆杨的高谈阔论。他神态木讷,举止谨慎,那双瘦削的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

而郭子豪却显得镇定自若,轻松自如。身板硬朗、头发整齐梳向后面的他,有着一股企业家的敏锐和精明。似乎与一般商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有着一股脱离世俗之气的高雅清新。

“自2002年起,国际矿业市场上就开始出现了整合大潮,而且这种整合的广度和力度正在逐步加大,目前世界四大矿业巨头bhp、freeport、angloamerican、codelco控制着世界60%以上的铜资源供应量。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陆杨说完从烟盒里抽出两支香烟,分别递给了顾家成和郭子豪。顾家成急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打着了打火机,先给陆杨点着了,然后又自己点燃吸了一口。

陆杨抽着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绕过办公桌走过去,办公桌一侧的墙上挂着两张巨幅地图,一幅世界地图,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着铜矿资源分布点,世界铜业巨头的驻地以及中国五大铜都的分布。

他突然停住了脚步,说道:“现在李泰的日子可不好过啊!京西铜冠已濒临破产。”

郭子豪清了一下嗓子说道:“陆总,听说美国的摩根士丹利准备介入京西铜冠,而且准备到海外上市。要通过一系列的运作,把京西铜冠变成一家完完全全的外资企业。风险投资者自然是选择海外上市,海外上市的市盈率比较高,可以卖个好价钱。这就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问题。因为无论是摩根士丹利还是摩根士丹利所找来的战略投资者,都最终会在京西铜冠成功上市后获利退出。最可担忧的是摩根等投资者将股份出售给我们的的外资竞争对手——比如美国铜业公司,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陆杨在办公室里来回度着稳重的步子,他看着坐在椅子上的郭子豪和顾家成,说:“二位,现在我总算明白你们来看我的意思了,你们是不是对京西铜冠发生了兴趣,让我帮忙阻止其他投资者的介入?”

郭子豪和顾家成两个人互相看了一下,算是默认。

“我看这事儿难办,因为京西铜冠是个民营企业,完全不受我们总公司的控制,而且我们也无权干涉。”陆杨说完摊了一下双手,表示他对此的无奈。

“陆总,我们不是要您去干涉,我想在一下步上市程序的办理上,您还是有一定的权力吧?”

“哈哈,郭老板,现在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到海外上市,我们为什么要逆潮流而动呢?再说,李泰这个人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家。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京西铜冠因产品之卓越、机制之先进而无敌天下。”

“然而,一个过于优秀的产品,常常给了企业家更多犯错误的机会。这是所有商业规律中最让人唏嘘的一条。”郭子豪接着说道。

陆杨看了一下郭子豪,然后顿了一下,说:“是的,在外人看来,李泰的一次次攻城掠地无疑是辉煌而炫目的。通过几次的扩张,规模越来越大,总资产迅速增长,俨然已构成了一个铜业集团的雏形。然而,在企业扩张的过程中,由于李泰太过心急,耗费了京西铜冠很大的资源。数据统计显示,扩张之初,企业的负债率为19%,到2004年时,负债率已经高达80%。在第一次扩张中,李泰看上去变得日益强大,但是没有一种风险规避计划和资本扩张战略其实已经埋下了十分险恶的种子,它日日都在消耗京西铜冠的资本和品牌影响力。”

“李泰就是太急功近利了!”顾家成叹了一口气。

“应该说是李泰更自负,并且他对整个中国企业界的变化缺乏敏锐的神经!”郭子豪用了很冷静的口气,好像他才可以对时局运筹帷幄,这种大家风范让陆杨微笑了一下。

陆杨在想,如今铜业界之所以那么肆无忌惮的谈论起李泰的京西铜冠,并且下意识的把它谈成历史,谈成一种自己需要汲取的教训,似乎说明,京西铜冠已经是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毫无疑问,郭子豪和顾家成是以评论者和文雅的屠夫的身份出现的。

陆杨继续说:“就在李泰立志要打造铜业界明星企业的时候,中国企业界的生态突然发生了衍变。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业型企业家一直是业界的主角,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及资本市场在中国的苏醒,另一类型的企业家忽然成为新宠,他们运用资本这个放大器,同样是白手起家,却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财富的积累。面对这一势不可挡的商业潮流转变,李泰却茫然无知,束手无策。”

“陆总说的是企业上市?”郭子豪问道。

“对。”

“那么李泰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顾家成问。

“你的儿子不是李泰的女婿吗?他应该知道!”陆杨回避了他的话题。

顾家成没有说话,脸上的神色似乎不是很自然,其实,当初他的儿子是怎么进了李泰的家他是最清楚的,虽然这已经是历史了,但是谈起来仍旧不是一段多光彩的历史。

气氛有一点尴尬,陆杨叹了一口气,有一点惋惜,说:“其实,和很多中国企业一样,企业家在早创期间起到了第一要素的作用,李泰个人的能力及魅力成为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京西铜冠奇迹般的崛起中,李泰的才干无疑是最具决定性的,渐渐地他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绝对权威。这是一种最为宽松的法人代表个人负责制,由他对企业全部资产的增值和安全负有全权和责任。李泰将这种管理设置,得意地称之为‘一人机制’。”

“李泰的失败只能怪他胶柱鼓瑟、刻舟求剑!”郭子豪狠狠的甩出一句。

陆杨没有理会他的话,自顾自的说下去:“其实,李泰的管理模式,在当时国内的所有民营企业中应该是得天独厚,使企业的成长始终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李泰也曾经一度失陷,但并没有使他失去别人对他的尊敬;相反的,他还赢得了更多的钦佩。客观地说,一直到李泰病倒的那一刻前,他一直牢牢地掌控着这家企业。所以,其得失成败也可谓‘成也一人,败也一人’。”

在这一场以陆杨为主要角色的长篇大论说完之后,三个人有一阵子的沉默,办公室里是烟雾缭绕,都在不停的抽烟。

陆杨抽了一口烟,继续说道:“所以,京西铜冠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资金的问题。”

顾家成仍然是规矩而小心翼翼的坐着,郭子豪把手中的烟狠狠的掐灭,然后像下了什么决心似的,说:“陆总,京西铜冠已经是这样了,我们再感慨其实也没有用,最好讨论出一个比较实际而可行的方案来!”

“你们的意思是收购?”陆杨问,问的很直接。

“这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

“我倒觉得上市是一个捷径!”陆杨又拿出了一支烟,自己点上,然后又强调:“最好的办法是上市,可是国内资本市场的门槛太高。所以,海外上市,是唯一的办法。”

“你看好摩根的沈吟丰?”

“我没有看好哪一个人,我只是在考虑最好的方式!”

郭子豪站了起来,他似乎觉得只有站起来说话才更有说服力,他说:“在我看来,希望通过上市来推动企业改制或发展,或许是开错了药方。在如今的证券市场体制下,上市、上市,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不少好端端的企业,就因为耐不住寂寞跑去上市,虽然圈得一笔钱来,但却成了股市的奴隶。”

“哈哈,看来郭老板对企业上市蛮有看法,这不奇怪,传统的企业管理和当代的经营方式总会有些矛盾,现代企业家和老一代企业家之间在经营理念上也一定会发生冲撞。没关系,我们总会找出一条出路。不是说,有人则有江湖,而时不同,则道亦不同,江湖更不同,更何况21世纪之江湖。谁能马踏青萍,谁能快意云天,也亦不同往昔了。”陆杨说完爽快的哈哈笑了起来。

陆杨对于这一场演讲似的谈话似乎已经没有兴趣了,对方的来意明显,和他想的很不一样,所以他也不想把这谈话继续下去,但是郭子豪似乎兴致更高,他说:“陆总,我觉得你的观点很模糊。”

“怎么模糊了?”陆杨惊诧。

郭子豪又清了一下嗓子,说:“很多人盲目地认为,把企业的一部分股权卖给了外资企业,外方就会视企业为自己的生命,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的狭隘思维,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家最大的误区。跨国公司更重视执行层面的文化,职业经理人们重管理、讲规则,与民营企业的创业文化格格不入。所以,认为‘一卖解千愁’,用卖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想法是不科学,也是不现实的。对企业家来说,卖掉企业,实质上是在选择一种新的人生。那么,在做这种决策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是要钱,还是要企业的未来发展?要什么,决定了你的手段是什么。如果你要钱,你尽可以套现走人;如果你要的是品牌的长远发展,千万不能丧失了对企业的控制权。”

“呵呵,看来郭老板对企业上市分析的很透彻,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必须把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格局装在心中,格局越强,作为就越大。这样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陆杨开始有经验的打起了哈哈来,如同演艺圈的人打起了太极。

“不过,陆总,京西铜冠的事儿,我们还是希望您能出面调解一下。”顾家成插了一句。

“好,我安排有关部门去了解一下,咱们争取把京西铜冠的事儿处理好。”

当陆杨刚讲到这里的时候,办公室秘书匆匆忙忙的推门进来,说道:“陆总,刚刚京西铜冠的值班室打来电话,说李泰死了,说是坠楼身亡。”

“啊?!”陆杨、郭子豪和顾家成同时都大惊失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