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光影之锋》第四章 令随诏下天命煌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腊月一日,江阳城。

在一间陈设简洁,明亮温暖的大厅中,五大门派和数十个小门派的代表正在向朝廷的代表,兵部尚书兼武林都御史李墨白做年度述职。

大厅正前方的主席上,李墨白居中而坐,左右两侧各坐着一名五品官,分别审核负责钱粮和司法方面的具体事务,各门派代表坐在堂下一排排交椅上。

根据昭华法律,武林门派在每年年末述职之时,须得将来年预备做的各种需报备的事项,如招纳弟子,制造兵器,举办比武等,纷纷上报朝廷,取得批准;并将本年度做的事一一汇报,与去年年底提交的报告比对,不得有所超出。

有些需报备事项,如除暴安良,救济贫苦等传统的“侠义之举”,不可能提前上报,朝廷虽未禁止,但要求各门派必须取得地方官员的认可方能行动,如需对人动武,还需要有关部门确认那人有罪。

如果某门派做了某件既未在去年上报,又未取得临时许可的需报备事项,那么,对不起,一旦被查出来,武林都御史府的公文和炎月门的弟子甚至军队就会一起上门,轻则罢免掌门,重则毁门灭派。

由于李青麟在冬正日的“敲打”,赵子瑜对今天的述职有些心下惴惴。

他们太乙宗的报告是第二个交的,仅排在炎月门后面,三位官员仔细浏览一遍后,负责审核钱粮的官员问了他几个关于田产和商铺购置的问题,他对答如流,并未受到更多质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回到自己在第一排靠中间的位置坐下,看着一个个代表上台去递交报告。有时官员们一语不发就让人下来,有时则询问几句。

赵子瑜偷眼看着李墨白。或许是心系北方战事的缘故,他今天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双手交叉并拢,顶在下巴上,目光微微下垂,看着自己面前的桌案。他一语不发,所有的问题都由两位部下提出。

“四十六号,青峰派掌门人高子安!”司仪高声唱名。赵子瑜注意到,在听到高子安的名字后,李墨白忽然抬起了头,目光凌厉,在场诸人心中都是一惊。

一名白衣白发的老者大步上前,面色颇为僵硬。一名书童将三份报告分别交到三位官员手中。李墨白接过报告,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漏了一件事。“李墨白终于抬起头,淡淡地道。

大厅里的气氛忽然冷峻起来,低微的交谈声,喝水声,身体摩擦椅背声------纷纷消失了,厅内陷入了让人紧张的寂静。

”确实漏了一件事。”高子安并不否认。

”敢做,为什么不敢写?“李墨白双眼凝视着高子安,问道。

”我不怕死,但我也不想死。”

厅内再次安静下来。片刻之后,司法官员道:“那青峰知府确实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可你为何不按国法向御史台检举,并取得武林都御史府的许可?”

高子安仰天大笑:“他不死,你们会知道他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再次的沉默。许多门派代表微微皱眉,或低下头去。

李墨白打破了沉默:“大丈夫敢作敢当。押下去,择日由本台和刑部会审。责令青峰派将高子安除名,并处罚金五千两。”

唰地一声,高子安抽出剑来:“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怎能折辱于狱吏之手?”说罢,便要横剑自刎。

忽然,一道白光落在高子安的身上,他晃了一晃,便昏迷过去。众人向白光的来处望去,只见一名头戴兜帽的女子站在大厅角落,一言不发。

众人相顾骇然,这高子安已是驭灵境的强者,一招之间便令其陷入昏迷,虽然出于突袭,但也足以让人惊叹。

几个公人上来,将高子安带上镣铐,拖了出去。李墨白笑了一笑,嘴角微扬:“是条汉子,可自寻短见,算不得敢作敢当。”

堂内再度陷入死寂。众人纷纷望向角落里的女人,心中揣测那大概是“影月”的强者。

李家虽主修火系和炽系魔法,但也有少数族人传承了精神属性,尤以女性居多,江湖传言,李家有一支由精神系强者组成的秘密力量,与炎月门彼此独立,号称“影月”,不知这兜帽女子是否便出自于此。

后面十几个门派都平安过关,当司仪念到“秋昭门掌门王德一”时,李墨白又抬起了头。

这一次,他看也不看王德一交上来的报告,劈面问道:“据原两江转运道道员张宁寇供称,你们秋昭门向两江转运衙门和当地六个府的知府每年行贿十几万两银子,然后借着官府的庇护,靠武力独霸两江交汇处的航运生意,可有此事?”

扑通一声,王德一双膝跪地:“回大人,这完全是------”

李墨白打断了他:“张宁寇和六个知府现在都在刑部大牢,要不要去对质?按照国朝律例,此刻瞒报,可是要罪加一等的。”说罢,微微冷笑。

王德一犹豫片刻,颤抖道:“我招------”

李墨白再次打断,“此地不是招供之地,带下去候审吧。对了,别把他和高老先生关在一起了。”他面带鄙夷地道。

那几个公人又走了上来,铐住王德一带了下去。厅里的气氛顿时振奋起来。

赵子瑜心中砰砰乱跳,五味杂陈,诸般念头纷至沓来,一时说不出是何滋味。

自从成兴朝加强对武林的管制以来,武林内外背地里争议不断,褒贬不一,赵子瑜身为太乙宗掌教的高足,这种议论也听过不少,但亲眼见到官差当场把掌门人铐走的场面,还是给他的心头带来不小的冲击。

他毕竟只有二十岁,虽然心思缜密,谈吐不凡,但毕竟还是个见识有限又喜欢思考的年轻人。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如果没有管制,这江湖之上,会是高子安多一些呢?还是王德一多一些?

这个问题有些超出了他现在的心智,让他心中既是紧张,又有几分发现了新天地般的刺激。

”江湖新秩序有利有弊,但有一点必定人人赞许,”他忽然想到,“侠士们的私斗少了,为国而战多了。从前历朝历代,每当外敌入侵时,虽然也有江湖豪杰挺身而出奋勇抵抗,但规模远远比不上成兴三十五年的炎月令-------”

此时,他听见李墨白朗声说道:“我有一事相告,请诸位静听。”

他心中一凛,这才发现,原来述职已经结束了。

数十名门派代表齐刷刷地看向李墨白,只见他高声说道:“诸位想必都知道,今岁北虏犯境,来势猛恶。昨日我入宫觐见,皇上有令——“

他没有说话,而是伸手入怀,掏出一物,缓缓举起。那是一块暗红色的金属,被铸成弯月形状,上面隐约刻得有字。距离太远,字迹模糊不清,但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上面刻的是什么。

”武林至尊,炎月宝令,令随诏下,天命煌煌。“

李墨白此刻掏出的,便是赵子瑜刚才心中所想的,令武林群侠敬畏不已的炎月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