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最善最恶者,莫过于情感,而最使人感其真挚处,乃情也。
而情之为物,必寄于人,故曰情。故作何事与人,可感人。
余敢断言:“情之一字,人皆有之,或为不同之形式,或为不同的情语,而时光之渐长,越知感情之妙。”
然如世间诸物,亦有两面之力,可为好,可为坏。情字也最为伤人,亦使男女而落泪,亦使人生之无趣。由此而见,人之所情,当真可怖!
而世人所言之情,余可分成:
一为爱情,谓之男女之爱,或有断袖之爱,或有红颜之爱。此等之爱,为成人交际独特之情态,为寻常普通之事,并不惹人所奇怪。然短袖、红颜之同性之爱,为世人有所偏见,可此等之爱,余亦不知其理,只偶尔听闻,见过几人而已。
试问人之所爱,如此之怪?有何情理。
二为亲情,谓之家族温情之爱,或有父母、德隆之长爱。此为人生前半生之所爱,后半生之怀恋所爱,为世而沉醉。
三为友情,谓之交际之爱,或有兴趣相投者,于人生之中,增添别样之色彩。
此三者之爱,为人之所有,非为其一,非为其二,而为三,必有此三者也。若弗有,非人哉!
我常思爱情之事,或在手机、书籍之上所检阅所思之事,有好,有坏!
然不解其中之缘故,而令我偏作生怪。自爱而自恨,有男子之恨,有女子之恨,何以男女之所恨,尽化成泥,凝结成一朵朵之红花,妖艳而使人偏生几分惧意。
武侠小说之中有一女姓李,名莫愁,古墓派传人,爱而不得,因爱而生恨。而陆家一家之老小尽葬送在李莫愁之恨中,仅有一女并未所杀,以寄故人情。
试问此等之爱,何有如此之后果?何也?爱亦生恨,恨乃怨情,心智必乱而行之事,必出常人之所外。而现实之中,亦有情杀之事,亦有肆意报复之事,不寒而栗,常人所不敢想,所不敢做,竟为此等之人士而想而做,可见情爱之恨,当真可怖。
余敢断言,此等之爱非爱情也。乃自我之爱,自我所受之情,有欢有悲,而言笑晏晏之容而成狰狞之态,人之恶也。
而李莫愁之师妹,小龙女与其徒杨过,十六年而求一得,何等之所令人所爱。曰真正之爱情也。
爱情之一词,非一人之所爱,乃两人之情愿,故为交际之爱。常人所言之爱情,余则称之为交际之爱。
而交际之爱,莫若友情之爱,此爱亦为动人。
司马代朝之时,嵇康与山涛曾有断交书一封。然临死而奏广陵散,寄其子与山涛而抚养。其子在西晋之时,以死而护君王。而其君正是后人所称为白痴皇帝司马衷,曾有何不食肉糜之语,为世所笑。然此君王,竟会知嵇康之子,乃真正之忠臣,难解也。
此等之友情,今人谁可与之?余敢断言,世上诸辈少矣。
又忆一事,历代建朝之伊始,必有血腥流血之事。然为保存其性命,不惜出卖其人格,出卖其友,可为何理?
试问历代朝政衮衮诸公,所之友情,与嵇康、山巨源又为如何?
亲人之爱,常有伤人之语,尤其为后辈之所伤。或为事,或为钱,或为他物,逐意见矛盾之爆发者,较亲人而为甚。然亲人之出发心总归好意(除却算计之辈),故少有几分埋怨,多几分之理解。
此三者之爱,如之太极,一者为阴,一者为阳,只取决于人之所想所为,或为善果,或为恶果,世之哀也。
人世之中,最值而珍惜者,莫过情感。愿世人知情之真谛,爱应爱之人,恨应恨之人,茫茫人世,情之难却,犹为难也。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