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生和路知溪铁武三人奔着花满楼而去。
与此同时,同一时间,帝都的皇宫,也发生了一段对话。
帝都皇宫有数不清的宫殿,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宫殿,一个是大臣们上朝的钦天殿,还有一个,便是皇帝召集大臣们单独议事的静心殿。
静心殿是一座大宫殿,平时重故皇帝的休息之所,这里也有很多的房屋,有书房,有禅房,有静室。
静心殿的书房很小,只摆放着一张书案,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砚,铜镜花瓶。
此时,静心殿的书房之中,书案后,一个身穿金色长袍袍的中年人,长袍胸口处绣着五爪金龙,留着山羊胡,剑眉,眼窝深陷,鼻梁高挺,面色很红润,正带着些许微笑伏在书案后写着什么东西,虽然面带微笑,但是依然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这人,正是重故国皇帝,夏承。
夏承正在低头微笑写着东西,书案前方,有一个中年人,和夏承有几分相似,只不过脸上无须,也比夏承瘦一些,身穿青色长袍,戴着碧玉发簪,长发飘飘。
这人笔直站在原地,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闭目养神,等待夏承写完。
过了一会,夏承写完东西之后,放下毛笔,擦了擦手,不再理会写好的东西,抬头看着前方闭目养神的中年人,夏承笑道:“三哥,写完了,坐下说话吧。”
这位被夏承称为‘三哥’的人,就是重故国如今的三王爷,夏见鹤,夏见鹤是庶子,夏承是嫡长子,不过夏见鹤从小便和夏承两人感情甚好,满朝王爷当中,也就只有夏见鹤能够随意进出皇宫,文武百官也只有夏见鹤能够进夏承的书房。
夏见鹤睁开眼睛,也不答谢,直接坐在了旁边的一把太师椅上。
屋里也没有太监伺候,只有夏承和夏见鹤。
夏承也坐在太师椅上,夏承轻笑着说道:“三哥,怎么这个时候突然进宫了?”
夏见鹤冷声道:“皇上,我是为了明日的少年英杰会来的。”
夏承一挑眉毛道:“哦?三哥,你可是也要参加?哈哈。”
夏见鹤瞥了一眼夏承,接着说道:“我依然觉得把这大会安排在皇宫之内有些不妥,毕竟都是些平民,让他们进宫,恐怕多生事端。”
“哎~三哥多虑了,只是一个少年英杰会,我也想看看咱们重故少年们究竟成长到什么地步了。”夏承轻笑道。
“羽林卫可都安排妥当?”夏见鹤担心问道。
“都安排妥当了。”夏承笑着说道。
夏见鹤点点头,面露忧色,不过也没有再说什么。
夏承看着夏见鹤好像依然不放心,接着说道:“三哥,放心吧,我都准备好了,明天,我把月华卫也都安排在了宫里,不会出事的。”
“月华卫?那就好!”夏见鹤一听月华卫这三个字,似乎放心了很多。
“呵呵,三哥,你要不放心你也派点人过来吧。”夏承笑着说道。
“我的人不能进京,这是规矩,皇上,虽然你我兄弟,但是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谨慎,皇宫之中,千万不可出现不属于你的卫士。”夏见鹤郑重说道。
“哈哈,三哥,咱们两兄弟还讲究这么多干嘛。”夏承摆摆手,大笑道。
“你不在乎,我在乎,这关乎你的皇威!皇威重于一切,任何人不得轻视!”夏见鹤重重说道。
“哈哈,三哥,你是这么想,可是别人可不这么觉得。”夏承轻笑道。
夏见鹤转头看着夏承。
夏承被夏见鹤的眼神看着,有些无奈道:“三哥,朕,也难呐~为君者,为国为民,朕多忍让包容,下面的人便越来越胆大。朕不想惘增杀戮,奈何百官越界,实在是头疼啊。”
夏见鹤的眼角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凌厉,接着便消失不见了,接着问道:“皇上,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唉~这不,今天,太子召集江湖儿郎前去荷香园,丞相家的儿子竟然找上了大皇子,你说说,我该怎么办?”夏承苦笑着说道。
夏见鹤一愣,接着道:“宫里的事情,他们都开始管了?”
“哈哈,三宫内院,我早已成了摆设了。哪还有秘密可言。”夏承轻笑道。
“他们太不自知了!”夏承冷声说道。
“也不能这么说吧,毕竟都是老臣了,有些事情,还需要这些臣子们去做,只要做事实心为国,朕也不想去管他们了。”夏承摆摆手。
“得让他们知道,宫里的事情,宫里自会做主,该是谁的,就是谁的,外面已经分了他们不少了,如今还想插手宫里的事情。”夏见鹤冷漠道。
“算了吧,任由他们闹吧,总之,别打我儿子们的主意就行了,他们该吵是他们的事情,我自有主张,几个儿子也得多练练,不然扛不起事情来,不过分,我不会去说他们的。”夏承轻笑道。
“我得敲打敲打他们了,免得他们太猖狂,还有,你也别这么任由他们胡作非为,这样总有一天你做什么都得听他们的。”夏见鹤嘱咐道。
“嗨~我本来就不喜欢当这皇帝,要不三哥你来做吧?我觉得你才有做皇帝的样子。”夏承大笑一声道。
“我要是志在皇帝,当年父皇就不会选你了,当年父皇早就定下了,你定江山,我平江湖。”夏见鹤难得露出一抹笑容道。
“唉~坐上这个位子才知道有多难呐,每天看着这么些奏折,也不知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一不小心,就成了他们铲除异己的工具了。”夏承摇摇头苦笑。
“朝中也确实该换换血了,他们坐了太久了,都懒散了。”夏见鹤喃喃道。
“这种事情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的,得慢慢来,做急了,容易生事端。”夏承轻笑道。
“那就先从东州开始吧,东州的官员是该治一治了。”夏见鹤冷声道。
“东州可是三哥你的地盘,那里的事情你做主吧,该用谁,该弃谁,你拿主意。”夏承笑道。
“是该放弃一些人了,不过,我还需要一枚棋子。”夏见鹤道。
“哦?是谁?”夏承挑眉问道。
“吏部有个记事官,名叫‘郝连峰’,听闻此人刚正不阿,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把他给我。”夏见鹤沉声道。
“郝连峰我也听闻过,此人太过刚正,同僚之间,毫无交情可言,所以有能耐,也只能当个吏部的记事官。”夏承轻笑着说道。
“我就是要这样的人来搅乱东州的水。”夏见鹤笑着说道。
“那行,我明天下旨,郝连峰任东州巡察使,前去巡视东州。”夏承轻笑着说道。
夏承同意了自己的请求,夏见鹤不再说这些,话题一转道:“当年那个孩子被你接回来了?”
夏承一愣,过了一会明白了过啦,笑道:“嗯,接回来了,欠他家的,总归要还的。不过这孩子倒是争气。”
“当年为了帮你,有琴家别满门抄斩,就留这么个独苗了,你可不能让他再出什么事情。”夏见鹤喃喃道。
“我知道,我欠他们家的,这孩子,从小被收养在无极剑派,他师父怕他出事,从来没让他出来过,这次带他出来,我也是有心让他长长见识,起码不能坐进观天。”夏承笑着说道。
“小心点总是好的,反正现在也没仇家了,也该让他好好见见世面了,我听说这孩子现在叫青云?”夏见鹤挑眉问道。
“嗯,有琴归云,取了其中的两个字,名字就别改回来了吧,不然又得提起前尘往事,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夏承看着外面的院子,背着手道。
“听你的,反正知道他身世的也就我们两人了,要是他的身份泄露了出去,那就说明当年那些人还没死绝,还要再查。”夏见鹤冷声道。
“我知道,月华卫这些年一直在调查,不过毫无进展,应该是没了。”夏承难得凝重道,看来他当年的对手很不简单。
夏见鹤说完,站起身,走到门前道:“走了,回东州了,明天的大会我就不参加了,给你的寿礼。”
夏见鹤说完,从袖袋当中掏出一个小盒子,扔给了夏承。
夏承结果盒子打开,一个夜明珠,轻笑一声,再抬头一看,夏见鹤已经走远了,夏承嘴角一抹微笑,喃喃道:“三哥,你到底还是放下了,不过,我究竟该拿你怎么办?”
夏承说完,转身,走到书房的屏风后,屏风后面,一道墙壁,裂开了一条口子,接着打开了一道暗门,夏承手中拿着夜明珠走了进去。
进了这暗间,夏承的身边顿时跪下五个身穿黑衣的蒙面人。
夏承走到暗间的长椅处,坐了下来冷声道:“怎么样?调查清楚了吗?”
其中一个蒙面人跪在地上双手抱拳回道:“回主上!已经调查清楚,三王爷确实是从东州前来的,东州当中,三王爷的势力确实不大,没有外界传言那般,东连城并不是三王爷所创。”
“那这个东连城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呢?这几年已经有了这么大的声势。”夏承皱眉道。
“主上,是否需要铲除?”黑衣人冷声说道。
“不急,我倒要看看这东连城能翻起什么浪花,这么神秘,肯定有他的目的。进京的江湖少年郎都调查清楚了吗?”夏承话锋一转,问起了帝都的少年们。
“查清了,基本上属实,有几个少年还需要主上定夺。”黑衣人答道。
“说。”夏承点头道。
“其一,便是一个叫‘谢长生’的少年,这少年武功高强,但是身份依然不知,从他的姓氏和长相来看,与当年的‘谢逸仙’非常相像,属下猜测,二者之间,或许有些瓜葛,时日尚短,月华卫还未查清这人来自哪里。”黑衣人冷声说道。
“嗯,这人先不管,还有呢?”夏承轻笑一声,记在心中,并没有理会。
“其二,便是一个名叫‘颜忌’的少年,这少年,武功十分高强,只出手过一次,便伤了一位成名已久的江湖人,但是其身份也不可知,自称是从东州过来的。”黑衣人再次说道。
“东州?是否与东连城有关?”一提到东州,夏承的眼睛就泛出了光芒。
“属下不敢妄言,根据属下的猜测,东州能有这样的少年,还不是师出名门,很可能是东连城的人。”黑衣人道。
“多多关注,有消息随时通知我。”夏承冷声说道。
“是!”黑衣人重重答道。
“这几天你们多辛苦点,皇宫内外不太平。”夏承站起身,笑着说道。
“为主上分忧,万死不辞!”五个黑衣人全都跪在地上郑重道。
“嗯,走了。”夏承轻笑一声,又从那个暗门出去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