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恰江湖少年》第三十章 贺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景二十五年,十一月初四的亥时,飘下了重故国今年的第一场雪。

鹅毛大雪似乎堆积了很久,积攒在了这一刻,漫天雪舞,伴随着寒风,飘荡在帝都的各个角落。

这一刻,帝都的人家很多都还没有入眠,因为他们要等待着初五子时的到来,官府下了命令,要在子时到来之时,放上烟花。

这一夜的帝都取消了宵禁,很多人家点着灯笼,打开屋门,欣赏漫天雪,孩子们都在期待着这场雪,按照重故国的习俗,下了第一场雪,才能穿上今年的新衣,预示着正式进入了年关,东西要焕然一新。

穿上新棉袄的帝都孩童们在家门口玩闹,伴随着雪花,家家户户的孩子在街道上玩耍,互相推搡,家里的大人就在门口,聊着今天一年是怎么过来的,听着孩子们的笑声。

帝都神铁门当中,铁武的小院子里面,谢长生和铁武路知溪三人坐在屋外的走廊当中,看着漫天大雪,三人也在闲聊,等待子时的来临。

走廊当中,还摆放着各种烟花,神铁门身为五大门派之一,自然接到了帝都官府的命令,一定要放烟花为皇帝贺寿。

深夜,帝都四坊,各处更夫,敲着铜锣,扯着嗓子喊道:“夜深人静,小心火烛,子时,到~”

更夫也知道,这天的子时意味着什么。

随着神铁门外更夫的报时,谢长生拿着火折子,迫不及待将烟花搬到了院子当中,火折子对着烟花的信子。

三人各自点燃了院子当中的烟花。

“嘭!!!”

烟花升空,绽放出多彩的霞光。

于此同时,帝都的各个地方,无不升起烟花。

整个帝都都被烟花照亮,如同白昼。

烟花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帝都皇宫之中,刚进宫门的偌大广场之中,已经摆上了一个高高的台阶,台阶之上,一个同行平台在其上。

平台上,一把金龙座椅,重故皇帝夏承坐在龙椅上,观赏着整个帝都的烟花盛景。

而在皇宫之中,歌声传遍皇宫各个角落:“寿永昌,兆福瑞,重故万古,千秋万代。”

无数的宫女,太监站在一起,一同高唱这句话,一遍又一遍。

皇宫外,文武百官早已经在皇宫外等候,就等着子时一到,宫门大开,百官贺寿。

“吱~”

皇宫的大门在禁卫军的控制下缓缓打开,文武百官排好队,一边是丞相带领的六部文官,各地官员。一边是大将军带领的四征四镇将军,封疆大吏。

分成两边,进了皇宫。

到了皇宫之中,皇帝夏承坐在高台上,文武百官双手抱拳,躬身走到高台的台阶下。

“恭祝万岁大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异口同声大喊道。

皇帝夏承看着底下的文武百官,心情大好,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此时,皇宫之中寂静无言,毫无动静。

夏承笑着道:“呵呵,朕今天五十了,好在重故国在朕的手中,没有散了,朕不求超越先祖,只求守住祖祖辈辈留下的这点基业。幸得百官辅佐,重故国才能有如此盛世,各位爱卿功不可没。众位爱卿乃是国之栋梁,望众爱卿日后,依然能够为重故国尽心尽力,不负朕之重托!朕,再次谢过各位爱卿了!”

夏承借着他的内力,将这些话传到了下方每个人的耳中。

“为陛下分忧!”文武百官跪拜道。

“哈哈,众爱卿平身,今日朕寿辰,大赦天下!”夏承大笑着喊道。

“陛下爱民如子,天下之大幸!”文武百官全都附和道,没有人回去反对,毕竟大赦天下并不关这些人的事情,谁会去忤逆皇帝的旨意,惹得皇上不高兴呢?

“众爱卿,今日,便是朕早些时候和你们说过的,重故少年的英杰大会了,朕要好好看看咱们重故的少年郎们,到底成长到了什么地步,是不是能够独当一面了,今天的状元,朕定会好好封赏,加官进爵!所以,众爱卿家中的麒麟儿,全都拉出来见识见识吧,就别藏着了。”夏承大声道。

“遵陛下旨意!”众人答道,家里有条件参加少年大会的官员们开始动了心思了,本来他们不打算掺和这些事情,毕竟是江湖的事情,对他们而言非但没有好处,反而露了底,但是现在,加官进爵,那就不一样了,万一被陛下看重,在帝都有个一官半职,那就另当别论了。

“嗯,朕也为你们造了个观赏的地方,左右两边足够你们坐的了,到时候你们就在周围看着,中央的位置就留给咱们重故国的少年们一展雄才吧。”夏承笑着说道。

在夏承身下的高台便,朝着周围延伸,形成一个圆圈,正好包围宫门前的这一块巨大的广场,都是高台,高台上,摆放着座椅,桌子,供这些文武百官,还有只有前来的江湖有名有姓的豪杰前来观赏。

“谢陛下!”百官拜谢。

“好了,众爱卿就先回府邸,和各家的麒麟儿们大好招呼,让他们清晨入宫!”夏承大手一挥说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百官再次跪拜,接着站起身,缓缓朝后退去,每个人的身上都已经覆盖上了白雪,却无人敢掸去身上的雪花,一直退到皇宫外,这才抖落身上的雪花,转身离开,三三两两为伍,商量着接下来的事情。

夏承也是将身上抖了抖,打落落在身上的雪花,再一次坐在了宽大的龙椅上,手肘抵着扶手,托着下巴,漫不经心说道:“找些小子出去看看众位爱卿都是怎么打算的,重要的事情回来和我说一声。”

此时,在夏承的龙椅后面,两个穿着一身黑衣,头上包裹着黑布,两人都被黑色所笼罩,只留出两只眼睛在外面。

两人绕到夏承身前,单膝跪地抱拳道:“是!主上!”

“嗯!这边你们不用一直在这里看着,没事的。”夏承看着两人笑着说道。

“主上,不可!”两人跪在地上,抱拳说道。

“行了行了,说什么你们都不听,那你们就在这里吧,陪我说说话。”夏承摆摆手,并没有坚持。

“是!”其中一人答道,另外一人从后面轻盈跳下高台,前去传达夏承的旨意。

夏承看着那个笔直站在自己身边,一动不动的黑衣人,笑着问道:“老十三,你多大了?跟我多久了?”

那黑衣人抱拳答道:“回主上,三十五,跟您二十年了,永景五年进京,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

夏承听了之后,轻笑着说道:“二十年了啊,你师父都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你了,你是老十三,之前的老伙计也就剩下老五和老七了吧?”

“回主上,是!”黑衣人冷声答道。

夏承抬头看了看还在飘着的大雪,白雪落在了他的眼中,夏承用手揉了揉眼睛,凄然笑道:“老大是永景元年进的宫,永景五年在东州死的,老二和老大是兄弟俩人,也是去调查老大的事情,在东州死的,老三是二年进的宫,永景十五年生了场大病,就没站起来,老四是永景三年进的宫,练功不慎,断了筋脉,死在了练功房。老六……”

夏承细数了老十三之前,已经不再的十个人的生平,每个人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黑衣人老十三站在夏承身边,身子不停地抖动,但是没有发出声音。

夏承说完,顿了顿,深吸一口气道:“他们,都是月华卫,都是好样的,我都不会忘了他们的,他们都是为了我死的,等我有一天归西了,月华卫就交给你了,你给老子好好活着,太子还等着你辅佐呢,老五和老七都不成器,整天就知道躲在后面埋头做事,只有你能担得起月华卫的大任。”

“主上,您万寿无疆,不会归西的!”老十三重重说道。

夏承哈哈大笑道:“老十三,你什么时候跟那些人学这么会说话了?我凭什么就能万寿无疆了?他们想说就让他们说,你可别学他们那一套。日后太子要是做的不对了,你就要多多提醒。他也会有他的月华卫,你要当好月华卫的统领,就像当年我一样,刚登基的时候,老一代的月华卫帮了我很多,我才能活到今天。月华卫其他人不算,二十个贴身月华是家里世世代代立下的规矩,我这代的二十人,就剩下十个了,也不知道你们这十个在我走了之后还能剩下几人。”

“主上!”老十三声音有些哽咽道。

“哈哈,老了,老了,想的事情就多了,我这次办这个大会,就是要看看咱们重故国的少年郎们都是什么样,看着他们成长起来,我也就满足了,给太子留个底子,别让他太为难,有些人,能用就要用,不能用的,也要找出来,留给太子去处理。你们月华卫这几天要多些劳累,保护好来到帝都的少年们,别让他们糟了灾,凡是对这些少年动手的,一概不论,生死不问。”夏承眼中闪过寒芒道。

“是!主上!”老十三重重点点头。

夏承接着笑道:“我倒要看看,到底谁敢动我重故国的后起之秀,断了我重故国的传承。”

“主上,月华卫定当保护好前来帝都的少年!”老十三重重道,他也知道了事情的重要。

“嗯,对了,还有一件事情,今天过后,我会找几个帝都官员家的孩子,让他们在帝都当官,你多多留意他们,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夏承接着嘱咐道。

老十三点点头,答应了下来,记在心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