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婉娇的六十年代记事》第11章 第 22 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婉娇看着爷爷他们喝完了水,便转身回去了。回到家的时候,沈奶奶回来了,家里喂了几只鸡养了一头猪,沈婉娇一个人在家里忙活不过来,沈奶奶也舍不得她的心头肉这样累。

这年头,养什么都是有数的,不能你想养多少就养多少,沈婉娇家按着人数养了几只鸡,家里的鸡生的蛋除了给沈婉娇和她的哥哥们吃几个,其他的不是拿去供销社卖了,就是留着用来做人情,这时候鸡蛋可是一个走人家的好东西,哪家有喜事了,去喝喜酒,拿上几个鸡蛋,就是极好的东西了。有的人家干脆全卖了,自己家里舍不得吃一个,走人家就用自家自留地里的东西。

还有家里的猪,一年到头,这个猪喂的好,到了年尾卖给供销社,也是一笔收入。有些人家就靠着这头猪呢,用的钱全在猪身上找,有时候一些人家“猪比人金贵”这个说法可不是说着玩的。

不过,沈婉娇家里还是好一点,两个叔叔伯伯都是有本事的,伯伯是种田的一把好手,她爸也是不差的,还比较开明,容易接受新事物,对自己比较宠爱,沈婉娇深深的觉得,自己的爸爸以后可以去做生意的,那个时候是个黄金时候,只要有了一定的积累,爸爸以后肯定不是个庸人。说不定以后可以靠着爸爸,自己就出出主意,而且那个时候自己有这么大了,说话就有分量一些了。小叔就更不用说了,是家里目前为止读书最多的人,虽然因为时代的原因没有上大学,好歹也是个高中毕业生啊。再说,小叔虽然读书好,但是不是个书呆子,在学校里跟人处的极好。

虽然小叔现在在家里待着,跟着家里下地赚工分,但是沈婉娇绝对相信,给她小叔一个机会,他小叔以后成就绝对不小。

所以,家里的猪虽然金贵,却也还没到那种程度。

前前后后,村里的人忙活了好几天,才终于把村里的水稻给插好了秧,还剩下一些地种其他的东西,所以还是需要一阵子去忙活。

就在这个时候,沈婉娇去打猪草经过村里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消息,是村支书家的孙子和村头的沈丰年在说话,村支书的孙子听他爷爷和爸爸说话的时候听到的。沈婉娇心想:该来的还是来了。原来,沈家村将迎来第一波下乡的知青。

沈家村的知青已经是来得比较晚的,他们这里有几个村子之前就有几个知青下过乡。不过,沈家村还没有过。所以,这让沈家村的人很是好奇,知青是个什么样子的。

过了几日,沈大伯正在地里和村里人一起做事,村支书就到地里叫了他,让他跟着自己去镇上接一下下乡来得几个知青。沈大伯听了,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跟村支书说:“就来,等我去洗个脚,穿上鞋。”

原来沈大伯他们因为在田里干活,怕把鞋子弄得太脏了,就干脆把鞋给脱了,打着赤脚在地里干活,所以,这下要去洗个脚。

村支书沈爱国也没多话,理解的点了点头,就在一边等着沈大伯,看到他弄好了,两个人没有多耽搁,就急匆匆的去赶牛车,往镇上去了。不快不行啊,地里还有这么多的活要干,正是春耕的时候,不能耽搁啊,种完大队的地,自家的自留地还要种点菜和粮食,不然,光靠村里分的粮食可过不了一年,自家吃的蔬菜也要种呢。

开往h市里火车站的火车上,一大群知青正在热火朝天的聊着天。“我们要去农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祖国做贡献。”这是雄心勃勃,准备要大干一场的,不过,显然他还不知道下乡到底是个什么情况的。

有的人则是满面苦涩,杨丽华就是其中的一员。下乡的知青分为几种,有的是想去干一番事业的,有的是没办法,家里必须要去个人。有的是找关系,下乡去避祸的。杨丽华是第二种情况,她家里爸妈只有一个是职工,家里要有一个人下乡,她哥顶了她爸的位子,没办法,家里得有人照应着,杨丽华是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妹妹,还小,下不了乡,只能由她去。

她爸妈也舍不得她,可是没有办法啊,她家街道附近有一户人家,有个儿子是第一批下乡的老知青,已经几年了,都没有回来,只是回来过了几次年,上次听他妈说,在农村的日子怎么怎么样。所以这次要去了,她们一家都很着急。可是,着急是没有办法的,还是要去。

只是杨丽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去了之后,多久才能回城。所以,在火车上听着别人兴致很高的说话,她还是打不起劲来。

到了h市里,下了火车,这一群他们又问着路,把各自要去的地方给弄了明白。又各自搭着班车去各自要去的地方。在火车上,他们这一群人就把信息相互交换了一下,在一个地方的就约着一起。

这次,到红旗公社下乡插队的知青有二十来个,分别要下放到下面的各个村子里去。去沈家村的一共有五个人,杨丽华和之前高谈论阔的朱才华就是其中两个,另外还有两男一女,两个男的,一个是于秋柏,长得比较白净,一个叫吴学刚,体格看起来要比于秋柏强壮一些。另外一个女的叫钱秋丽,长相还不错,但是总感觉看人有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感觉。杨丽华心里想着,这可能不是一个特别好相处的人啊。

这几个人一番折腾,才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赶到了镇上,这个时候,沈大伯和沈爱国已经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看到几个穿的像城里人的年轻人下了汽车,沈爱国和沈大伯走了过去,问道:“你们几位是这次到沈家村插队的几个知青吧,我是沈家村的村支书。”

于秋柏首先出声:“对对对,我们是,你好,沈支书。”

沈爱国回道:“你好你好,辛苦了,来,跟我们做牛车回村子吧!”

其他人还没出声,钱秋丽就开始嚷嚷了:“牛车,让我们做牛车啊,就没有其他车了吗,我们坐了这么久的车,累都累死了!”

她这一开口,其他人就知道坏了,杨丽华和于秋柏只好补救:“谢谢你们啊,有牛车就很不错了,麻烦你们走一趟来接我们了。”

之前钱秋丽一开口说完话,沈爱国和沈大伯就心里一沉,有点不开心了,本来就因为来接他们几个耽误了干活,这下还嫌弃牛车,不过,幸好还有懂事的人,不然,真的想甩胳膊走人了。

其实钱秋丽开口说完之后,看到大家的脸色,就知道自己可能说了让人不开心的事情,可是她又不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但是,她这个时候也知道,不能再开口说什么了。

旁边朱才华本来也想说这些话的,只是开口晚了一步,不过这个时候他就庆幸自己幸好没有说话,心里这样想着,之前的郁闷还散了一点,这也是个不省油的灯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