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写小说死路一条》第五十一回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粥最近在写短篇小说。

我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我在阳台捣肉馅,经过我和步老师的多次协商,我们今天晚上的饺子肉馅定为:猪肉白菜虾仁鸡蛋香菇馅。

这么多馅要全部都捣碎也是一项体力活,为了打发时间,我双手捣馅,眼睛也不闲着,继续观察白粥的举动去了。步老师的话,则是在厨房擀饺子皮。

本以为下午就能吃上饺子,但我们忙到现在,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

关于白粥写的小说,他把小说写出了散文的感觉,文中以“我”作为第一人称视角,很平淡地叙说着新年来临之际,自己和一个从未逢面的朋友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里见面,朋友对他讲述了自己这几年来的遭遇,更多的也是抱怨生活不易。

我和步老师天天盯梢他,都知道他根本没有这一号朋友,他把小说写成散文的感觉无非是想强调出一种真实性来,仿佛他真的有这么一个朋友,仿佛他的朋友真的是在外面经历了大风大浪后归来给他讲解市面的。

而白粥,就是一个听了老友抱怨后信手做下记录的写作者。

对于白粥来说,他没有这种朋友,他的新年可不是跟人把酒言欢,他的酒量很差,怎么可能用扎啤对撞然后笑谈人生?

人生就是很遗憾,不会喝酒会少认识几个朋友。不够外向又要少认识几个朋友。作家很多都要写别人的故事,你从朋友也好、路人也好那里听到了故事,再加工成自己的小说。如果你总是孤身一人没有朋友,真的能写出好小说吗?

当一名小说家同时还需要足够丰富的人生阅历,最好是那种什么工作都做过的,当过电工当过宿管跑过推销做过保险……人生阅历如此丰富,各行各业的知识信息都信手拈来,写一部小说只需要用好的文笔把这些资历串连起来。

那假设有这么一个人,先不说他是作家好了,也不是什么小说家。他呢没什么朋友,和家人又比较疏远,没正经谈过恋爱,人生经历几乎是一片空白。

大学之前也没有做过什么和文字有关的工作,顶多就是参加一些文学社这样的兴趣班。等到他大学毕业之后,也不去找工作,避开了校内的人才招聘,他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也就是写小说。

没有社会经历,没有人生阅历,没有朋友几乎不与人交流,每天宅在家里从早写到晚,这样的人能写出好的小说来吗?

很难说。可能性不高。

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个人就算什么都没有,只要一直写一直写终究会成功的。

是这样的吗?

铁杵能磨成针,木棒只能磨成牙签,要是材料不对,那么再努力也没用。

首先没有朋友的话,他写小说创造人物上会很困难,没有深入了解他人,很难设定一个完全独立的人物性格。说白了,就是会写着写着,大部分的角色最后都看起来差不多,分不出来谁是谁。导致人物写着写着就“融合”了,不好区分。

同时人物的对话非常难以把握,什么样的人该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语气搭配什么样的动作,没有现实里的例子参考的话,到最后也会变得模糊起来。

经常不与人交流的结果就是无法将人物写得出色,因为在作者的世界观里,从头到尾只有他一个人,他也只能写自己。除非他能人格分裂出好几个自我来,每个人都分别扮演不同的性格。

关于社会阅历和职业经验,这就更为重要了。没有这方面知识的人,稍微要写点什么跟专业挂钩的事情,都只能上网查,有些简单的专有名词也要查,查的话也只能一知半解,非常容易出错,有时候被专业的读者一眼就能识破。

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就像是一栋地基不稳的大厦,哪怕这栋楼建得再高,外表涂抹得格外华丽,如若哪一天大厦倾斜过度坍塌,这些外表的东西也就瞬间不复存在。

白粥不愧是看过大量书籍的人,他写的散文型小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知道真情的人,其他人看还真看不出来。但是凭空创造出一个朋友来,小说里他和朋友的对话,实际上完全就是在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对话。

从白粥写这篇小说的用意就能看出,他也渴望有个朋友,但没有。

有时候我不禁会想,这个世界上到底是有朋友的人多,还是孤独的人多?你想啊,朋友这个词,它必定是建立在两个人以上的关系上的。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朋友”,等于起码少了两个孤独的“人”。

按照这种算法,一对朋友能消灭两份孤独,一个兴趣小组能消灭一组孤独,一个社团能消灭一团孤独,一个团结的公司能消灭一栋楼里的孤独……明明友谊是如此简单和容易感染他人,为什么孤独却总还是剩下那么多?

难道是上帝怕孤独被消灭完了,特意画了一块自然保护区,把“孤独”当做重点保护对象安置好了?

不过没关系,我都替你们想好了,如果过小年夜拜灶神真的有用,缺朋友的人我也可以给你们推荐一个人来拜拜。

小说写不出来可以拜斯蒂芬金,他从二十多岁开始写小说,到目前为止出版了近百本不同主题的小说,被改编成著名电影的如《肖申克的救赎》、《闪灵》就不计其数。他作为美国最高产的小说之王,把他视作偶像或者神明都可以。

交不到朋友也可以找人拜,拜谁呢?何炅何老师。因为你看他的节目就会怀疑,他是不是全中国娱乐圈的所有明星,包括过气和快要过气的他都认识,上到七老八十,下到未成年的新起之秀他全相熟,光是听到对方的声音就能准确喊出对方的名字和昵称来。

可以试着拜拜看,我目前也打算入手一张。哦对了,友情提醒,拜海报还要弄成彩色的,不要弄成黑白,这两位大神目前都健在呢!

“家禽!你肉馅弄好了没有!”步老师在厨房喊了一声。

“来了!”我端着碗进了屋内。

“我看看,书上说把饺子皮擀好后沾一点水,把肉馅放在中间,再包裹起来……”步老师盯着架在盐罐上的料理书目不转睛。

步老师没有下过厨,之前也从来没有做过饭,于是他特意从书店里买了一本做饺子的料理书回来钻研。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怎么生火?”步老师上下打量煤气灶,仿佛那是一个来自于未来的新奇玩意。

“就拧瓦斯开关就好了啊。”

步老师转了一下,没反应。

“要摁住了再拧,直接拧是不会开的。”

步老师又试了一下,咔嗒一声,漆黑的炉灶内跳出来了亮蓝色的火苗。

“啧!真麻烦。”步老师不满地说。

“先在锅里加点水把水烧热吧。”我继续引导着“上不得厅堂,下不得厨房”的步老师。

“锅?”步老师扭头看我,“锅在哪?”

“我怎么知道,不就应该在炉边摆着吗?”

步老师两手一摊,把厨房的全貌展示在我的面前:“请问你找到了吗?”

“还真没有……”

我打开了厨房上上下下的柜子,一无所获。

“咦?奇了怪了,我们的家具配套都是照搬邻居的,总不能他们家也不做饭吧?”

“没有锅可就没有饺子吃咯!”步老师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

“不行!一定要吃到饺子!”

“你这么想吃?”

“关键和谁吃。”

“哦……”步老师意味深长地拖起了长音,迈着步子出了门。

随后传来了他敲门的动静。再然后,传来了邻居惊慌的声音:“怎么又是你!”

“不好意思打扰了……哟!新对联已经挂上了?还挺好看……是这样的,我冒昧地问一句,您在家里做饭吗?”

我走到门口,看到的是一脸警觉的邻居:“我知道了!这次你是想来蹭饭对吧?我早就有听说那种天天借东西不还的赖皮邻居,没想到自己都遇上了!”

看来邻居终于是学乖了,看到步老师就跟看到仇敌一般谨慎。

但他如果知道这个站在他眼前的“赖皮邻居”资产过亿,恐怕会对他的世界观造成强烈的冲击。

“并不是这样的,我这么问是想知道,你们家厨房有齐备的锅碗瓢盆这些器具吧?”

“哈!还说不是想借东西?我家有锅怎么了?有碗又怎么了?你自己买去啊!”

“你先冷静点,我不想借你们的东西,我只是来问,你们家的锅放在哪里了?因为我那边的家居构造和你们家一模一样,我这会找不到锅在哪了。”

“锅……我就放在灶台边上啊!”

邻居小心翼翼地让开一条缝,能让步老师看到厨房的方向,但也不至于让步老师突然间跑进屋内又顺走一些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防强盗。

我也走过去看了一眼,他们家的锅确实端正地架在炉灶上,但在我们租的房间里,炉灶上是空的。

“这是怎么回事?”就连我也迷糊了。

步老师想了一会,转身就走回室内。我和邻居都愣住了,我只好也跟着他回到屋子里。

“怎么了?不问锅的下落了?”我问。

步老师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看了几眼从未打开过的卧室和衣橱,又到客厅的角度转了一圈,最后走进了卫生间里。

再接着,步老师从厕所里拎出来了一样黑漆漆的圆盘状物体,赫然就是失落已久的大铁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