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庭院的中间有棵梧桐树,曾有这么一首诗“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调杂悼亡”不管怎么读,都有淡淡的离别韵味,梧桐总是和凄婉、离别、相思等联系在一起。淡紫色的喇叭花,带着特有的香气,宽大的心型叶子,弧形的摇曳在微风中,像一颗颗跳动的心。
这些小孩子一起见证了它的成长,一起的成长,从梧桐的幼芽探出踩得厚实的土壤,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迎来的一脚,从上到下,踩上去,直接来个粉碎性骨折,残枝都被扁嘴给嘘溜的吃光了。等再一次探出头,还没喘几口气。这次是一只奔跑过来的羊羔,坚持不懈的又一次探出土壤,迎接着照阳,这次迎来的是一场大暴雨,夹杂着狂风,在庭院被击打的摇头晃脑,直接被卷的拔地而起。
.......
不知多少次之后,终于历经艰难险阻,终于长到一米多高,挺直着瘦弱的摇杆,遥望着朝阳,一把斧头迎面扑来。
谁也记不清多久之后,枯死的尸体周围一圈,全部长出了幼芽,一起生长,一起经历天灾人祸,终于有一支经历过一番浩劫之后,被发现、被注视、被保护。那握着它一圈又一圈奔跑的孩子也渐渐的成长。梧桐树也渐渐变的强壮、挺拔,变得葱郁茂密。在炎热的夏日中,一团团树荫成了避暑的好去处。
梧桐树在庭院的正中,左边是一个锅台,两个锅组成的锅台,锅台的左边是千阳家用石头垒砌十多米的地基以及延伸出来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还有一些浮在石头上面,有一簇簇仙人掌,一个连着一两个的连在一起,开花的时候,漂亮的黄花,漂亮极了。用水果刀直接从仙人掌割下一块,褪掉皮,直接扔进嘴里,滑爽可口,余味无穷。
锅台左边有一个用黄泥糊的火炉,那是千阳和文远,根据之前火炉的底盘,自行加工的,灰头土脸的忙活了一下午,才完活,确实糊的挺好的,从与茶壶的接缝到出火口,从引火口到风门,再到过滤草木灰的区域,都是可圈可点的,外形也采取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采用弧线形,减少风的阻力,造型美观、简洁,就是一个用黄泥糊成的圆形,开头留了一个门、进柴火的。后面留了一个门,出烟口。
在旁边就是一个烙煎饼的鏊子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