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癸卯,有司奏春、泰、宁江三州三千馀人愿为僧尼,受具足戒,许之。——《辽史》
十月壬午,月犯五诸侯。癸未,地震。十一月乙卯,月入羽林。辛未,地震;壬申,地震。十二月癸未,地震。——《新五代史》
静儿和呼兰向瘦和尚询问究竟,瘦和尚一声长叹,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这和尚系渤海国人,法号崇文。契丹征服渤海,渤海大乱,寺院被毁,无处安身。于是,他便同弟子们乘上大船,逆流而上。几天几夜,漂泊自此。见此地山清水秀,林间亦有零散的适宜耕种的土地,便安居下来。幸运的是,他们在附近又发现了几个天然山洞,里面干燥,曾是野兽避雨之所。于是,师徒们动手开掘,历经艰辛,逐渐扩大到可以居住的程度。后来,又塑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罗汉,一个简单的寺庙就成了,取名为余生寺。随着耕地的开垦,四处游僧及难民的加入,寺庙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崇文带领众僧又修了一座像样的庙宇和几趟禅房。日子安稳下来。不料,两月前,来了一群和尚,骗取了崇文的信任,居住于此。可后来才知,他们根本不是出家人,而是一群宦官。他们捕兽捉鳖,掏鸟钓鱼,又在过往渔人处,弄来一些酒,整天吃喝玩乐,将整个寺院弄得一片腥膻。崇文制止不成,反被他们抓起来,押在洞穴之中。以上便是事情的经过,崇文讲到此处,声音哽咽了。
静儿想,这宦官一定来自宫廷。不用问,必是从洛阳跑过来的。李嗣源称帝后,鉴于李存勖覆灭之由,将宫里的大多宦官都赶跑了。后来又派人追杀,可怜这些人竟然辗转到此,当了假和尚。
静儿安慰崇文道:“师傅莫悲,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定会有转机的。”
崇文道:“佛祖保佑,但愿如此。”
呼兰说只要出去,别说恢复余生寺,就是在京城更建一座大的殿宇也不难。”
静儿向崇文介绍了呼兰的身份,喜得崇文千恩万谢。呼兰说眼下设法逃离才是。可谈何容易?洞前栅栏几乎坚不可摧,崇文、静儿都是柔弱之人,呼兰有伤在身,如何是好?
正踌躇之际,三人就听洞外一阵喧哗。静儿扒着栅栏看,只见几个和尚在林间拾取干树枝,兴致冲冲,说说笑笑,看来是要准备做饭。一会,一阵异香飘来,方知静儿牵来的那条狗,已经成为假和尚的下酒菜了。
呼兰咬牙切齿,崇文连念“罪过”,静儿眉端打着结儿,琢磨着如何逃脱。她打量这洞,口大里小,呈喇叭形。她尝试着往里走,里面幽暗不辨东西。她摸着黑匍匐前行,里面愈深愈狭,曲折难行。
崇文叹息道:“施主不必枉费心力,贫僧也曾抱有幻想,尝试数回,徒劳无功。”
“又发生什么事情了,难道是我们的人寻来了?”在洞口的呼兰兴奋地喊。
静儿和崇文闻讯,一齐聚拢到洞口,却听到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他们隐约看到,那些假和尚,手脚忙乱地,前呼后拥着,用门板抬着一个人,小心翼翼地送到禅房里。
三人纳着闷儿,并无欣喜,倒生了一番恐慌。
静儿说,虽然不是自己人来,但可以趁乱出去,可怎么办呢?静儿灵机一动,她拿块石头,努力去砸那铁碗。崇文明白了她的意思,帮助她弄扁了碗,又磨得锋利些,想借以划断栅栏。栅栏实在太粗,大家又缺乏力气,一时没有多大进展。呼兰出了个主意,将刀刃弄成锯齿状,果然速度加快了。三人兴奋异常,更加努力。可正这时,忽然跑来几个假和尚,七手八脚打开栅栏门,不容分说,将崇文拉出去,又将门锁上。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姐妹俩疑惑不解,唯有祈盼崇文早日回来。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几个假和尚过来,看来心情不错。他们给姐妹二人送些米饭,还有一条鱼。静儿忙问崇文哪去了。那假和尚声音尖尖地回答道:“他医好了我们主人的病,我们当然不会亏待他,这顿饭就是他要求给你们的。”
呼兰问什么时候可以出去。假和尚说要看造化,然后就锁上门,不放心,又搬来两块石头,将门堵上。最不幸的是,那铁碗制成的刀片,也在无意中被他们踢落了山下。
呼兰急得直跺脚,一挣扎,才发现腿上也受了伤,血渗了出来,一种钻心地疼痛。静儿哄着她吃了点饭,又将她扶到草窝里,让她休息。呼兰疲惫极了,一会睡着了。静儿脱下自己的外衣,轻轻盖在她的身上。她焦急地扒着栅栏望,无计可施。这个洞在山的高处,仅有一条羊肠小路通往山下,周围都是峭壁。
夕阳收去了最后一抹光辉,洞中变得死一般的沉寂与黑暗。静儿偎在呼兰身旁,不时地摸着她的头。呼兰的伤口发炎了,头烫的可怕。她不断地说着胡话,一会喊静儿姐去骑马,一会叫静儿姐来下棋,急得静儿坐卧不宁,眉头紧蹙。当静儿听到“休哥”的字眼时,泪水哗地涌了出来。
“毅哥,你在哪里呢?”
忽然,呼兰干瘪的嘴唇翕动了几下,是要喝水了。可哪里有水啊?静儿扒着栅栏,扯破喉咙喊,无人应答。她气得拼命地敲打着,手都划破出了血,可栅栏依然冷酷在那里,一动不动。
静儿沮丧地坐在地上,呜呜哭泣。她随即又擦了擦泪水,搂着呼兰。这时,一阵暖风吹来,空气瞬间里,变得沉闷下来,似乎要下雨。下雨怎么气温还高了呢?静儿纳着闷,呼唤呼兰,呼兰昏睡不醒。静儿急躁起来,那崇文还不回来,呼兰怎么办呢?
她拾起崇文给呼兰敷伤口用的草,可只剩下了杆儿,怎么来辨认呢?她恨自己不懂医术。她记得爸爸告诉她,世界上有两种职业最重要,一是医生,一是教师。前者治人身,后者治人心。自己呢,自诩聪明,可既不能给呼兰看病,又不能制止那些打杀仇怨,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她无限伤感起来。
沉闷啊,沉闷,沉闷至极,漆黑一片。若不是就守在洞口,静儿真以为是洞口被封上了呢!她触摸了洞口的顶部,岩壁竟然温热。难道有温泉?温泉应该在脚下啊!她去模脚下,却触到一个凉凉的糙糙的长长的爬行物。啊!是蛇。她一下子跳起来,头皮麻酥酥的一片,心跳不已。但她很快清醒了,摸索着到呼兰身边,拦住蛇的去路。她胡乱地在地上乱抓乱打,没碰到蛇,却触到一个毛茸茸肉呼呼的东西。是老鼠。那老鼠老老实实地呆在那里,任她来摸,似乎还用温温的鼻头碰她的手。静儿一阵恶心,简直要发疯了,她大喊大叫起来。
“你们都来欺负呼兰吗?她只是个小姑娘。”
她一阵乱踢乱打,手脚被石头划破了,火辣辣地疼。
呼兰醒了,她支撑着坐起来,弱弱地问:“静儿姐,你怎么啦?”
静儿忙擦了擦眼睛,虽然呼兰根本看不见。她一把抱起呼兰,将她放到自己的腿上,欣喜地道:“没什么,好妹妹,你好些了吗?”口里装着无事,眼泪却又争气地流出来。
她紧紧地搂着呼兰,头啊脸啊地摸,好像几年未见似的。
呼兰抓住了她流血的手,脸贴上来。
她揩了一下脸,俯下身体,用嘴巴探了探呼兰额头的位置,然后贴上呼兰那张发烫的脸。
呼兰道:“静儿姐,这感觉真好,暖暖的。我们两人生生死死都是好姐妹,好吗?”
静儿强忍着泪道:“好,等我出们去,一定让你看看什么是电灯,漂亮的灯,各式各样的。有的像一串紫葡萄,有的如红红的苹果,有的似白莲花。你信姐姐的话吗?”
呼兰呵呵笑了:“我早就相信啦!只是头脑中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形状,还是离不开油灯的模样。火苗一闪一闪,好像天上的星星。”
静儿道:“我会带你四处去逛,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到时候,你一定要抓住姐姐的手,否则会走丢了啊!”
呼兰害羞地问:“静儿姐,求求你,也把休哥带上好吗?”
“当然啦,那还用说?连同毅哥,我们一起玩,先游遍中国,再环游世界。”
“什么?哦,呵呵,好的,一言为定啊!”
“一言为定。”
一对患难好姐妹!
突然,洞外传来一阵喊杀声。二人都听出来,是契丹兵到了。
安心公主和呼兰一同失踪的消息,传到了述律平的耳中,她大怒。下了死命令,天黑前必须找到她们。起初,她以为是卢文进劫走了静儿,后听说二人往北面去了,便派侍卫军前去寻找。这时,有人报告,有一伙和尚抢夺渔人的酒食,地点和那姐妹俩去的地方大体一致。于是,亲自带兵五百,从短松冈而下,顺利摸到余生寺。小小的寺庙被围了个水泄不通,火把照得山林一片红彤彤。
静儿搀扶着呼兰在洞口,不住地求救。
一会,几个人影跑过来,他俩高兴地叫起来,却是假和尚。他们攀上石崖,对着遂栅栏猛砍。
静儿从嚷嚷中得知,他们是打算把自己和呼兰做人质。
静儿抓起一块石头,奋力掷去,正中一个宦官的头部。宦官惨叫一声,扔下了兵器。可另几个人,却是更疯狂地砍着。
“抓住他们,陛下就有救了。”静儿听他们喊。
不能让他们得逞!呼兰靠近栅栏,用契丹语喊着“救命”,却被一刀刺中了腹部。她一下子到了下去。
“呼兰——”
静儿紧紧地抱住她,大声喊着她的名字。可呼兰的头再也没有抬起来。在她的唇边,静儿听到了这个纯情的奚族少女人生中最后的一句——姐姐,我看到了美丽的灯。
“你们杀死我吧,我和你们拼了!”静儿奋不顾身地向门前冲去。而就在此时,突然洞外一亮,橘红色光芒在瞬间里笼罩了整个天空。接着,一阵狂风迅猛扑来,搅动了这片不平静的山林。
火把熄灭了,战斗停止了,洞口边的几个宦官被卷落了山崖。
与此同时,整个大地愤怒起来,先是上下颤抖,随后是左右摇晃,似乎在为这人间鸣不平。石块尘土从洞顶倾泻下来。静儿用整个身体护住了呼兰,自己也倒在碎石之中……
这是史书上没有记载到的一次地震。
当静儿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毡房里,几个侍女守候在旁边。
呼兰——呼兰——
静儿喊道,可眼前只有侍女们的莹莹泪珠。
那个很小便受着奴役的姑娘去了,那个爱憎分明的花季女孩去了,那个满怀希冀的纯真伙伴去了……
静儿哽咽着,哽咽着。如果不是自己的莽撞,也许,此时正在和呼兰下着围棋,或与和许多契丹女孩跳着“竹马舞”,也许正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弯弓射猎……
可惜,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云霞,难以触摸。
静儿努力起身,手触到一个亮亮的坚硬的东西。她拿起一看,是半面铜镜,上面刻有奇异的花纹。
“这是什么?”她问。
侍女回答:“这是在公主身边发现的,当时你在昏迷中,皇后命我们把它交给你。”
静儿脑海里浮现了那一幕——
当碎石雨点般砸下来时,自己扑在呼兰身上。几块石头打到了她的头部,一阵钻心的疼痛。她感到头昏目眩,仿佛跌入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
她呼喊,她挣扎,都无济于事。冥冥之中,有一位骑虎的老者来到她身旁,给她喝了清凉可口的水,然后将她扶到一张华丽的座椅上。老者递给她一个玉函,让她打开。怎么打开?玉函晶莹剔透,浑然一体。不过,就在她那细嫩的手指触到玉函的瞬间,玉函神奇地打开了。
只见一道夺目的光芒射出,犹如一条金龙,倏地飞入天空。眼前呈现出一幅梦幻般的景象。巍峨的楼宇,金碧辉煌;宁静的池水,睡莲婀娜。白雾迷蒙,状如云阁之宫,如梦如幻;笙歌入耳,声似天籁之音,亦真亦幻。一位英俊少年,翩翩而至,向她含笑问候。啊!是毅哥。静儿赶忙向他扑去,可毅哥却含着笑,向她挥手作别……
须臾,这一切恢复了原貌,但见半面铜镜静静地躺在玉函之中。这是什么?上面饰以古怪的花纹,难以辨识的文字。
那老者朗声说道:“宝镜重圆,盛世再现!”言迄,大笑一声,骑虎而去。
静儿抚摸着那面铜镜,心潮起伏,喃喃自语。
“我看到毅哥了!我看到毅哥啦!”
她命侍女用红锦包裹,藏在怀中。她想,一切都是天意,毅哥在等着我呢。如今得到了这面铜镜,相信重逢之日也不会遥远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