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城的集市在西街,每逢初一、初三、初五、初七这样的单数日子,是小集。遇到上旬、中旬、下旬的节点,如十号、二十号、三十号则是大集。
晨起六点就开市了,到正午时分闭市。正午后会有县衙指派的专人,对西街进行统一的整理和清洁。
柳絮和晏归尘运气很好,今儿个刚好是六月初十,赶大集的日子。
他俩一到西街,就被里面摩肩接踵的情势给惊住了,好在附近有衙役巡视,虽热闹,也没出什么乱子。
“夫君,你可得抓好我!”柳絮拽着晏归尘的胳膊,雄赳赳气昂昂地冲进人潮之中。
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什么大街小巷没有窜过,这人山人海的架势虽然唬人,但比起春运还是差的远了。
柳絮唯一担心的,是怕把晏归尘挤出个好歹来,别瞧着这男人气色不好,又病恹恹,但那精致脱俗的五官,以及修长挺拔的身姿,在集市人群之中,还是显得鹤立鸡群,十分打眼。
人潮中有不少大婶小媳妇的,竟然有意无意就贴身蹭一蹭晏归尘,当她柳絮是死人吗?柳絮一副老母鸡护崽似的,把晏归尘看管得更严了。
“先买什么?”晏归尘圈了一把柳絮,让她避免被他人的背篓刮伤。
“先买轻巧的,比如盐、布匹之类的。”柳絮虽然挤出了满头热汗,但是脑子很清楚。
晏归尘个子高,遥遥一望,就瞧见一家名叫“百味坊”的店铺,圈着柳絮往那边走去。
百味坊是一家专门卖调味品的店,面积不大,就够转身罢了,里面充斥着各种调料味,有些呛人,所以柳絮让晏归尘等在门口,她独自进店。
内有三面墙的货架,摆的满满当当。
柳絮还是第一次知道古代有这么多调味品的,震惊之余,兴奋地扑到货架前选购起来。
她是一个理智的购物狂,最后入手了古方压榨的黄豆酱油、红醋、菜籽油,还有细盐,以及新鲜的木姜子、香椒子等。
结账付款,一共花去一两银子,真是不便宜了。主要是官盐,贵的有些离谱。
柳絮拎着战利品刚走出门,晏归尘就将她怀里的包裹接过去,和药包一起,拎在左手上。
倒挺有绅士风度。
不过这些东西不重,柳絮就任由他服务了,只甜甜一笑,“接下来,咱们去布庄看看。”
布庄离的不远,店面更大,人也能走得开。
柳絮拽着晏归尘一起进了店,老板娘刚做完一单生意,正数着钱喜笑颜开着,“两位,看点什么料子?”
“细棉布就好。”柳絮答道。棉布透气性好,又亲肤,并且价格低廉。
“这边一排都是,一百文一匹。”老板娘指了指柜台角落处。
颜色都以米白色、米黄色之类的浅色为主,虽然不鲜艳,但入手的质感很舒服。柳絮豪气十足地选了五匹。
“老板娘,粗麻布有吗?我也要两匹。”柳絮问道。细棉布居家穿,粗麻布经脏耐磨,适合巡山和干活用。
“有。二十文钱一匹。”老板娘从柜台下拿出两匹粗麻布来。
柳絮上手一模,虽粗糙刺人,不过还挺厚实。
结账一共五百四十文,老板娘还送了一些深色的绢布边角料给她秀手帕用,引的柳絮连连道谢。
等一抬布的时候,她才有些愕然,居然……这么重!
一匹布相当于33米左右,柳絮一口气买了五匹细棉布,两匹很重的麻布,实在有些高估她的体力了。
“不如先寄放在店中,待会找人付笔工钱,帮忙运送。”晏归尘提醒道。
“夫君,你怎么这么聪明!”柳絮竖起大拇指,也不再自不量力,和老板娘打了商量后,将货品放在柜台后的角落中,这才道着谢出了店。
“既然决定出钱找人了,不如我们这就去逛粮食店吧。”柳絮也明白,有些钱还真是省不得。她和晏归尘两个人的负重能力加起来,估计还没有一个半大的孩子厉害。这笔劳务费,是怎么也逃不掉的。
到了粮店,柳絮考虑到晏归尘的身体问题,精挑细选一番后,买了比较贵的精米和细白面,另外又买了便宜的玉米面、粗面、糜子粉、大豆,供她自己掺杂着吃。
总共五两银子,付了一半的货款,剩下的尾款跟店家说明,过一会来取货时一并结清。
“买了主食、布匹、调料,也抓了药。接下来,我还想买点蔬菜吃,另外买一些种子和小鸡崽之类的。”柳絮拽着晏归尘的胳膊,掰着手指头算给他听。
如今已经快值正午,街上的人少了许多,也不再拥挤。
不过日头烈,挑着担子的小商小贩,都移到树荫下去了,不再规规矩矩摆放在西街两侧。
柳絮怕晏归尘中暑,没逛多久,就瞅着一堆卖菜的箩筐奔了过去。
好多新鲜水灵的蔬菜都被选完了,剩下一些半蔫儿的,或者卖相不太好看的。
柳絮扫视一眼,倒是发现两筐挺鲜嫩的蔬菜,赶紧走过去,对着那盖着草帽打盹的小哥问道:“你这些菜怎么卖?”
“豇豆、茄子、西葫芦、青菜,一律五文钱一把,随便选。”那人眼睛都懒得睁开一下。
“若是我全部要了,可以便宜多少?”柳絮问。
那人蹭一下取掉帽子,瞪大了眼睛,瞧着是个小丫头后,失望地摇摇头,“找你家大人来,若是全买,我抹个零头,连筐子都送给你!”
“夫君,你跟他谈!”柳絮没好气地哼了哼,买个菜还得被以貌取人。
卖菜的小哥这才发现柳絮身后还站着一位文质彬彬,满身书卷气息的瘦高男子,当下秒变正经,窃喜不已,连连道:“哟,这位小娘子太年轻貌美了,我还以为是未出阁的小姑娘呢。这位公子,您瞧瞧,都是今早现摘的,沉甸甸的两筐,若是您都要了,就算是一百文,我再免费送两个筐。”
晏归尘手里有一些今早柳絮塞给他的银子,当下递了一百文给那卖菜的小哥,“数数,可对。”
“对对!肯定对!您这么风度翩翩的公子,不可能哄我一个目不识丁的庄稼汉。”小哥掂了掂铜板,眉开眼笑,突然神情一愣,脑袋往柳絮跟前凑近一步,问道,“咦,你这小娘子好生面熟,可是槐柳村的人?”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