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第十二章 俏夫人重回河间府 老婆子试探不自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边,昊正追回玥儿岭儿,举家欢庆,因为国丧,遂不能大肆操办,加之家中众人都是历经生死的人,早就对形式看的淡了。玥儿归家,拜见过父亲母亲毕,第二日清晨立马回了娘家给父母请安,家人终于团聚,祖母甚是开心,本来每况愈下的身体突然就开始好转,精神头也更足了,祖母生日,但适逢国丧,亦不能大肆操办,父亲说请几家亲家过来陪老太太乐呵乐呵,赏花赏月话话家常。一想到祖母身体,玥儿便道,三妹妹未归,人不太齐整,再者,赏月话家常便得熬到二更三更,现下长辈们都不适宜熬夜,等到哪日三妹妹归来,再请人来坐。

其实,经历过生死以后,大家都知道世事无常,没有人愿意再这样折腾,可是老太太生日重要,也不能装作不知道,有些话必须得有人说,就只好是卓玥最合适。老太太年过古稀,也愿意听儿女孙子们安排。如今孙女归来,孙子皆以成家,重孙绕膝,颐享天年也是福分了。于是生日定为初一日家人亲戚一起吃饭,初二日,夫子学生朋友一起拜见,初三日家中下人及庄上财主过来参拜,每日只是吃饭,吃了饭便稍叙家常,打发大家离开。在这之前,卓曦家都在京城,还预备着礼物准备送回去为祖母祝寿。后来,敕令颁布,便自顾不暇,忘了这事了。

回到家中,翠儿带玛卓、惜月和薇儿(水仙带来的孩子)拜见母亲、兄长,翠儿先拜少夫人,兄妹三人拜母亲,然后箴儿拜庶母,箴儿走时已五岁,记得翠儿,便改口“翠姨妈”为“姨娘”,然后,兄妹三人皆称呼箴儿大哥,薇儿见礼,箴儿还礼。

“红袖的房间可有人住。”

“回少夫人,”翠儿起身,“红袖姐姐的房间一直都打扫着呢,等着姐姐回来呢。”

“墨黎的呢。”

“墨黎的房间薇儿住着呢。卓儿……”

“挪到别处去,留着墨黎的房间。”

“是。”

“卓儿和惜月在哪住。”

“回夫人,卓儿和惜月还小,跟我一起住呢。”

卓玥想起惜月还不足两岁,噗嗤笑了,不知为何问得出这样问题,“翠儿,叫奶娘把孩子抱下去,箴儿薇儿留着,你去拿笔墨来,再把管家叫来。”

“是。”

一时之间,大家不知怎么。家人在院外皆等着回少奶奶事呢,不知道奶奶要如何。一时之间,林管家和梅姨都来了,翠儿的小丫头拿来笔墨,不曾拿纸来。梅姨见状,立马使唤小丫头拿纸来。卓越看了翠儿一眼,又看了林管家梅姨一眼,道:“林叔,梅姨,这些年辛苦你们了。看座。”

翠儿赶忙让开自己的位置,挪到下首,正厅卓玥坐着,箴儿薇儿侍立在侧,下面左右各两把椅子,翠儿从右手第一把椅子挪到第二把椅子上,让林管家坐在上首。林管家忙“使不得,姨娘使不得”不跌。

“我嫁入咱家十数年,很多事多亏了梅姨帮忙,这几年不在家,辛苦梅姨林叔了,我现下家务不太熟悉,需要问问两位,劳烦两位把我问的都写在纸上。”

“是。奶奶严重了,这是我们分内之事。我们深受玛家大恩,应该如此的。”

“咱家宅子房屋总共多少间,分几个院子,每个院子有多少间,有几个花园,各有多大,各自种的什么,什么人管理。家中下人共有多少,各人都是什么职责,每个职责总管事的是谁,家人的用度开销分别是多少,总共是多少,都花费在哪里。家中假山池塘各有几个,池中鱼儿谁管理。”

然后又问林管家:“咱家有多少庄子,有多少票号当铺店面,只算大明的。庄子上有多少地,租税几成,庄子上有多少人,多少庄客都问问清楚,这月十五来回我。林叔,你看合适吗。”

“是是是,奶奶,我立马去整理,十五日呈给您。”

“梅姨,咱家院子里的事,你可都清楚。”

“清楚清楚,奶奶,都是我看着安排报给姨娘的,姨娘都已经过目了。”

“那你都给我说说,然后把数字写下来,整理好。我午睡起来了拿过来给我。”

“是是是。”

这时,大门口老妈子喊道,“奶奶,我要回事,这都等了一个多时辰了。”

卓玥脸色一沉,抬头瞥向大门,大门依然“咣咣咣”的砸的很响。

林管家道:“这几年家人不知道奶奶外出,每日翠姨娘处理家务,翠姨娘年轻又一个人,所以放纵了这群奴才。”

“那就叫她进来。”

翠儿的小丫头开了门,放了那婆子进来,那婆子跟着翠儿走过天井,进到房中,见到林管家梅姨坐在左右,翠姨娘坐在下首,见到卓玥正厅中坐,身旁两子侍立,无比威严。却笑道:“奶奶,给奶奶请安了,这许多时间不见奶奶打发人出来,原来是跟林管家和林妈妈聊天呢。”

“是啊,妈妈有什么急事。”

“也不是什么急事,奶奶要是没空,也该打发个人出来跟我们说一声啊,我这老大的年纪,也禁不住啊。”

林管家和梅姨脸已经全黑了。

翠儿道:“吴妈妈,奶奶问你有什么急事。”

“哦,也没什么急事,就是半天等的腿酸了,进来坐坐等着。姑娘,你该给我们说一声啊。”

卓玥面色全无一丝暖意,林管家起身喝到:“这是什么地方,也是你能来坐坐的,奶奶跟你说话,你就这么回的吗。”

婆子还笑嘻嘻的:“我年纪大了,站不了了。”

“林管家,咱们家没有家法吗,主子做什么还得妈妈们指点吗。”

“吴妈妈,你今天回去收拾东西,回庄上去吧。”

“哎呀我的奶奶吆,你可不能这么说呀,我对奶奶那是敬重啊,今天就是略有些着急,所以不想打搅了奶奶的兴头了,我磕头,”说着跪在地上磕起头来,“我下一次呀,肯定好好的等着,奶奶你莫生气啊,老奴不敢了。”

“行了,你起来吧,你左边这位,是翠姨娘。我房里的人,应该干什么,是我的事。给你姨娘赔个不是,就听管家吩咐罢。我乏了,翠姨娘。”

箴儿扶起母亲,往后堂走去,翠儿赶忙跟来,林管家给薇儿使眼色一起跟去。到了后堂,卓玥对翠儿道:“先带孩子们去吃饭吧,我睡醒了你再过来。薇儿,你也是,先去吃饭。”然后携箴儿到母亲处。

卓玥来时犯风寒,玛母便日日吩咐吃暖锅,玛父也实在诧异,问玥儿道:“丫头,你这身子骨怎么总是也好不利索。”

“父亲,这几年一直在外,不像家里,没怎么调理过。”

“你这刚刚到家,咱们先好好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昊正道:“这几日还算好,那日在酒楼上,还是有点严重。”怕父母担心,昊正硬生生的说成了“有点严重。”

箴儿尚小,终于回家,却多有拘束,玛父玛母昊正玥儿看着,很是心疼。

另一个小院中,惜月问翠儿:“娘亲,为什么我和哥哥今天跟娘亲一起吃饭。”

“惜月不想跟娘亲一起吃饭吗?”

“惜月想跟娘亲一起吃饭,也想跟爹爹一起吃饭。”

“惜月乖,爹爹很忙,不能陪惜月一起吃饭,跟娘亲一起吃好吗。”

“好。”

卓儿道:“娘亲,母亲什么时候回来。”

“母亲已经来了呀,早上你见到的就是母亲呀。”

“啊?那个人就是母亲呀。”

“是呀,那就是你们的母亲呀,以后你们也要听母亲的话,知道吗。要跟大哥友爱,知道吗。”

“知道了,娘亲。”

饭毕,玥儿跟昊正过来午休,一盏茶的功夫,玥儿心中有事未处理,因此起身,翠儿早早从小院穿过来,在厅中候着。玥儿过来,见到翠儿一人,便问:“今早那个小丫头子可是你的丫鬟。”

“是,姐姐。”

见玥儿眼神凌厉,继续问的神情,翠儿便道:“姐姐走后,我就在这院中帮林妈妈处理家事,我一个人实在不能忙过来,过去这些事都是红袖姐姐打点的。因为我带着薇儿不能出这门,所以又叫了一个小丫头过来帮忙。”

“谁帮你找的还是你自己挑的。”

“梅姨叫我自己挑,以前在家中时,与我相熟的都是太太房里的,所以,随便抓了一个经过这里的,帮我传话叫人。”

“嗯。难为你了。”

翠儿不再说话,她总以为,因为少爷纳她为妾的缘故,奶奶在生她的气。家中三代都只有妻房,没有妾氏,当年也是觉得自己乘人之危,自觉理亏,不愿分辨什么。毕竟,现在有了孩子,已经好过红袖了。

玥儿只是过不去心中的坎儿,红袖去世,墨黎出走,自己终于带着箴儿回来,却再也没有红袖。

如是我愿,红袖添香,长伴君前,当年若是自己能照顾红袖半分,她是不是就可以回来,若是自己坚决一点点,提前下决心回河间,是不是红袖也不会去,墨黎也不至于伤心出走,下落不明。如果红袖活着,怎么样都行。伤心总是难免的,可是红袖去世这件事,更多的是自责,如果不是自己,红袖断不会送了性命。想起红袖,玥儿一滴泪也滴不出来,脑袋里像灌了铅,迟钝的就像抽离了一部分生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