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初阳》第十七章 密谋陷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韦夫人来到咏华宫,那咏华宫的女主人刘兰秋才起床,见韦夫人来了,知是有事,便把宫女都打发出去,剩下两人,韦夫人问她:“娘娘你知道那小王婕妤生的那个丫头片子吗?”刘兰秋说:“知道啊,长的像她,又是勾男人魂的妖精。”韦夫人说:“那丫头不仅长的好,字也写的好,天天在御书房同皇上一起写字念诗,王婕妤也去,天天一家三口在一处同桌用膳,皇上专做她们喜欢吃的东西,每天晚上都在慧闲宫留宿,皇上还把身上带的那块玉佩给了多多,还亲自给她系上呢。”韦夫人添枝加叶说的口若悬河,而那刘兰秋听的心惊胆颤,心里猜想:“难怪这么多年不立后,打算要立王婕妤,这不是明摆着嘛。”刘兰秋突然站起哼一声:“原来是哄人的,这么多年。”韦夫人问:“娘娘你说谁哄你,骗你了?”刘兰秋知道自己失控了,立即改作笑脸说:“没什么,我在想以前的事,夫人方才说的可是真的呀,如果那样的话可没有你我这些皇子的好果子吃了。”夫人说:“娘娘说的极是,我们得拿出点办法才行了。”刘兰秋眼珠急转了几圈说:“本宫认为要做就得干净,否则皇上的心总是不死的。”韦夫人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但不知怎样做呀?”刘兰秋牙咬的紧紧的说一句:“叫她们死!”韦夫人吓得一打哆嗦说:“怎么叫她们死呢?”刘兰秋说:“宫里不是有大仙嘛。”韦夫人还是不明白,怔怔的看着刘兰秋那张未梳洗的脸,觉得又丑又脏,头发披在肩上,又有一缕把脸也遮了一半,眼睛露出凶光,还真怪吓人的,自己的后背一阵阵发凉,刘兰秋又说:“韦夫人我倆一人拿出五万两银子,请林大仙帮助咱们,你看好不好?”韦夫人一听要出五万两银子,心里就开始打怵,半天才说:“娘娘五万两银子太多了,一万两你看好不好?”刘兰秋把眼睛一瞪说:“夫人你想想是什么事,两条人命,你给大仙一万两他会干吗?人家也不是傻子。”韦夫人说:“我哪里拿得出五万两银子哟,娘娘你是不知道得哟,我那个儿子天天要用掉多少银子呀。娘娘你看那样好不好,娘娘多出一点,待我以后有了银子再多还给你,怎样呀?”刘兰秋把眼前这个老女人恨的牙痒痒狠狠的说:“那就这样吧!”当晚刘兰秋包了两万两银子交与了然转到蔡卜主的手里还附上一句话说:“要尽快除掉王婕妤母女。”

林大仙把丹药吹的神乎其神,但至今也没有炼出一粒来,尽管皇上与胡大人各投五万两银子,皇上天天盼望开炉炼丹,而林大仙总有各种理由推说不具备开炉的条件。突然有一天大仙说:“三日后是吉日,天地阴阳数数相合,适宜开炉,所以要文武大臣素食三天,并要沐浴更衣,迎接金炉升起。”这天是升炉的日子,偏逢下雨道路泥泞,有一年老大臣不慎摔倒在地,把腿上的骨头摔断了,疼的嗷嗷大叫,一时间场面就乱起来,跑去传御医的小太监慌忙中又把端圣火盘的人撞着了,点金灶的圣火种子连同火炬火盘稀里哗啦都掉在雨地上,还被雨淋湿了,显然火种也灭了。监管炼丹的大臣忙去将此情况说与林大仙,大仙听后双眼闭一会,手指头动一动说:“今日有不祥的人在宫里,故而不易升金灶,改日吧。”说后起身走了。监丹大臣只好回奏皇上,听后也只有作罢了。这样一闹又要等下一个九九八十一天了。在等第二个开炉的日子里发生几件大事。

距京城百里之遥的梧存县,有个小山庄,庄内约二、三十户人家,均以种田为生。有个张姓人家,家中只母子两人,母亲二十岁死去丈夫,靠自己双手将一岁不到的儿子养大,现儿子已十八岁了,除种田外,还上山砍柴,母子俩生活可以维持下去,没有多余的积存,母亲想给儿子找媳妇,人家姑娘都嫌家穷,所以还没有订亲。一天儿子对母亲说:“娘,不要着急给我找媳妇,我还小呢。”儿子这话是为了安慰母亲,才这样说的,母亲说:“我想早点给你成家,是因为张家就只有你这一根独苗,你父亲走的早,不过咱家太穷了,至今还没有人愿嫁给你的。”儿子叫张纯,听母亲讲了再不言语了,又拿起刀准备上山砍柴,他每次去母亲都给他烙两张白面饼带着,白面是家中最高级的食物,平日里母亲都不舍得吃一口的,只留给儿子吃。

张纯小伙子虽然只有十八岁,但身体高大有力气,心地又善良,干起活来像个小老虎,砍柴一会就出了一身汗,肚子也饿了,抬头看看天,已是大晌午了,坐下来擦干汗水,拿出母亲给烙的饼,刚打开布包要吃时,走来一位老人,雪白的胡须,脸色红朴朴的,柱着一个大拐杖,笑呵呵一步一步颤巍巍走到张纯面前说:“小伙子,我的肚子很饿啊。”张纯二话没说,拿起一张饼就给老人吃,自己吃一张,老人吃完就走了,张纯吃完又砍了一会儿柴,太阳也偏西了,担着柴回家了。第二天又照样带着两张饼上山砍柴,吃饼的时候那老人又出现了,照样又分吃一张饼,吃完又走了。第三天老人又分吃了一张饼,吃完就走了。张纯回家就喊饿,母亲说:“你带了饼去的,怎么还叫肚子饿呢?”张纯便把三天来只吃一张饼的事说给母亲听,听后便说:“那样好了,我今天给你多烙二张饼好了。”张纯带着四张饼上山去打柴。到了吃饼的时候老人来了,还带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老人吃了一张,那孩子狼吞虎咽一口气吃了两张饼,张纯还是只吃一张,回家还是叫喊肚子饿,母亲听后说:“明天我再给你多烙两张,那孩子可是饿坏了,你想呀,那样小的孩子跟着那么老的人怎样过活的呀。”就这一天天过去了,老人带着孩子来吃烙饼。一天老人吃完饼,第一次开口说话:“吃了这么多天的饼,没什么给你的,说着弯腰从地上拣起两块石头说,你把这两块石头带回去,晚上睡觉时把它放在灶坑里。”说完转身走了。张纯觉得很奇怪,这老人天天吃饼也没说过一句话,今天突然从地上拣两块石头给我,张纯把石头拿起来看一看没有特殊的地方,但想到这么长时日在一处吃饼,也是缘分,留个纪念吧,就用包饼的布包好带回去了。回到家把老人的话对母亲说了,母亲说:“那么老的人吃这一点东西心里还觉着过意不去,实在没有什么给你的,那这两块石头是老人的一番心意,我们也应尊重他的诚意,把这块石头放在灶坑里吧。”次日清早起来,母亲要烧柴做饭时,发现灶坑黄灿灿的东西闪着光亮,忙把儿子叫起来,儿子说:“母亲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呀。”母亲激动的热泪盈眶说:“儿子,这是黄金呀,是那位老人给的呀。”母亲又烙了六张饼叫儿子带去,张纯来到往日砍柴的山上,砍完柴等老人来吃饼,等了好一阵子也不见老人来,后来见那小男孩来了,张纯问:“老人呢?”孩子说:“师父已升天了。”张纯朝老人来的方向磕头,又叫孩子吃饼,孩子说:“从今天开始不再吃了。”说完就走了。

此事从张家传到全村庄,县上知道后来人视察,一直到京城皇上都知道了,皇上便把林大仙找来问是怎么一回事呢,林大仙手指一动说:“那位老人你可知是谁人呢,他是九霄天王的御史官,到下界来视察情况,察什么呢,察那些做恶的,不孝心的人,同时也找勤劳又善良贤德的人,这张纯母子就是后者,御史一连吃他那么多天的烙饼,他们母子没有一点点的怨言,反而还给予同情,自己又省吃俭用,可见那颗心是像金子一样的闪亮。”皇上点头默认,林又说:“此圣事出在当朝,是皇上的福祉,他们母子才得以被御史点示,这是盛世的预兆。”皇上听后很是欢喜,林大仙乘此机会又说:“皇上可选个日子御驾亲临,对万民百姓是莫大的幸事。”皇上说:“好,朕去一次,大仙给朕选一个好日子吧。”大仙又把大拇指点了余下的四子,过一会方说:“这个月找不出好日子,下月的初三是最佳出行日,皇上可在那天去的,不算远,当天可回转,不过要早走晚归,否则要小住一日方可,由皇上定夺。”皇上想一想:“朕还真想出去走一走,到山野中去的,现正值春末时光,朕打算带王婕妤母女同去,就在那里小住一日更好。”林大仙一听心就犯嘀咕,如带这母女去,以后还怎么赚银子呢,但一时又不好反驳,另有一计便说:“皇上是明君,皇上的福荫庇佑万民,今夜我愿为皇上小露天机。”皇上一听立马答应了。

初更时分,皇上与林大仙坐在花园的芳沁亭中喝茶,大仙说:“皇上我要告诉的机密是皇上身边有一位南极仙翁之独生女下凡相助。”皇上一脸的惊疑,嘴里自然自语:“仙女下凡了。”接着问:“在哪里呢?”林大仙微笑说:“花仙子马上就到。”话音刚落,内侍报刘贵妃娘娘来了,皇上说:“要她进来吧。”心里还想着仙女呢,就听大仙说:“花仙姑可好?”皇上抬头一看,见刘兰秋像大红妖娆花蝴蝶一样,上身是红底团花短衫,下身是绿底满花褶裙,头上是珠翠满头,脸上抹着厚厚粉脂,两片嘴唇红的像刚喝婴儿的鲜血,脚上是满邦绣花红缎子鞋,一阵风样飘了进来,皇上心里想,她是花之王吗?那王婕妤是什么呢,那才是真正的美呀,这时刘兰秋将手搭在皇上的肩上说:“皇上听说要出宫去,何不带臣妾一同前往啊。”皇上想一想说:“你去也可以。”看一眼林大仙,见林笑而点首。不知从何时起皇上对刘兰秋已不那样热衷了,暗暗的觉得她很艳俗,只因她生了儿子金,才对她还是百依百从的,所以也就答应了带她去的要求,心里还是觉得对不住多多母女俩,以后再有机会吧。

离皇上出宫还有三天的日子,林大仙要开金炉炼金丹。林大仙升殿身披红色风衣,长长的拖在地上,头戴高三尺的红间白的顶帽,腰系亮晃晃金色宽带,双手罩着长袖白色套子,脚蹬黑白相间的长靴,坐在高一仗多的台上,口中不停的念经,双手合十由念经改高声念咒语,一会又将两臂分开伸向天空,双脚又跳起,又落下,突然哇的一声口中喷出鲜红的血水像雾样撒在空中,大吼一声说:“啊呀!不好!”然后站住两手下垂,有气无力的坐在椅子上还在不停说:“完了,这丹是炼不成的了。”众人都被他的突然动作所迷惑,又说什么完了,一时震惊,而皇上一心想炼丹好长生不老呢,炼丹是头等大事,怎么就炼不成了呢。那可是不行的,忙派人去问明情由。不问还好,一问把皇上也吓一大跳,林大仙说:“皇宫里不洁净。”问是什么不洁净,说是后宫里有一个三千年前的小貉子成了精,又说这只貉子精很有来历。有人问有什么来历,林大仙讲出了一段故事:“三千年前,四川的峨眉山有个长眉李大仙人,这李大仙人长年吃素不杀生,在他修行的洞中有三只白色小貉子,每天喂食以养活着,年复一年,小貉子变大貉子,笼子小了容纳不下了,便将它们放在一个岩石洞中,每日给予足够的食物,两只大些的很满足,但较小的那只总想到外面去看一看,于是就借小徒弟送食物的空隙溜出了岩洞,来到一座山名叫乐山的地方,这乐山里有一个长尾的黑狐狸,本住在峨眉山中,因此山的佛光震慑它不便随意做些坏事,尤其长眉李大仙人每日颂念佛经对它威胁更大,这狐狸精便迁徙到乐山这块地方,心里的怨气一直未出得去,总是不舒服,刚好这小貉子来到,狐狸非常高兴,就对小貉子说:“”你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精灵,不应常年在岩洞里居住,应到这花花世界看看享受一下,才不枉来人间一回呢,这貉子本是很单纯的,听后便问:“大仙,我应怎样才好呀,请指教。”狐狸见它已上钩便说:“你应去到皇宫做皇后,统领后宫三千美女。”这小貉子一听可乐坏了,但一想不行呀,我这个样怎能成为皇后呢,狐狸又点拨它说:“我可以把你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大美女,你就可以进皇宫了。”就这样小貉子在狐狸的唆使下,被狐狸一点化,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美娇娘,遁入皇宫多年,这次因受到上天的威力,露出狐狸精的凶相。现在炼丹更困难了,我也不瞒各位,要想得到仙丹,就得增加银子,加大神火力度方可。”大家相互看看没人出声。突然原先出银子的胡大人说:“既然炼不出仙丹,就把我的五万两银子退还给我吧,我也不炼了。”林里灵一听有人要退银子,心里一震惊,眼珠子一转说:“退银子可以,但从此以后大人可要不顺当,转成倒霉运了,如府上家人生病了,出入不安全了,更主要你自身有血光之灾,我得先把这些说与大人知道,望三思。”胡大人本是个太监出身,没读什么书,由于善于察言观色,人很机灵,深得皇上喜欢,又与丞相蔡卜主关系甚密,所以当了要员,本来这次投银炼丹也为的讨皇上喜欢,哪知竟是这样麻烦,听林大仙的话,他吓得站都站不稳,哆哆嗦嗦的说:“那么大仙我不退还银子了,还是接着炼吧。”说完用手抹了抹脑门子的冷汗,眼巴巴的看着那位坐在高高位子上的大仙,那大仙把嘴闭的紧紧,眼睛也不睁,一动不动的坐着,全场一片寂静,连掉个树叶的声响都听得到。突然那位胡大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了,众人惊慌起来,有人高喊:“快传御医来。”经御医这里捏一捏那里掐一掐,不一会醒过来了,双手捂住脸“呜呜”的哭起来了。这时韦大人双手抱拳说:“恳求大仙给指出一条明路吧。”大仙说:“炼丹不是一般的抓药、制药,炼丹是天地阴阳气数之合与万物精华而形成的仙药,岂敢随便说放弃,方才这位大人险招生命厄运,是我一直在给他念咒,这才起死回生,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再投五万两银子,方可保平安,为什么呢,因为先投的银子已被几次的冲撞消耗掉了。”

胡大人一听还要投五万两银子,仰头向上说:“天啊,叫我哪里去弄银子呢?”这时韦大人轻轻拉他的衣袖说:“胡大人不急,不急,会有办法的。”胡大人不明白他的意思看着他说:“韦大人哟,哪儿还有什么办法呀!”韦说:“有的,有的。”左右看看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头到你府上慢慢细说,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嘛。”胡大人双手抱拳说:“全依仗韦大人指点,我感恩不尽。”

各大臣听后都似信非信的,认为太荒诞离奇了,怎么可能有老鼠成精还窜入皇宫,认为大仙根本炼不出什么仙丹,故意在找借口,由于皇上信呀,大家只不便说出心里的真实看法,所以都不说话,这时韦大人发话了,问大仙那貉子精在哪里,如何除掉呢等等问题,大仙又将眼睛闭上,口内念咒手指头乱动一阵说:“在西北方向。”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西北方向是小王婕妤的住所,当时因未册封为妃,所以寝宫也未被另行安排,还是住在原来的地方,只是多了两个宫女伺候。这小王婕妤的生活非常俭朴,对下人也很好,平日里不多出来,大都在书房看书或写字,女儿多多公主来陪母亲写字或说话,就是这样一个有才又有德的女性怎么可能成为狐狸精的替身小貉子精呢,众人心中的疑惑更多了,而这时的皇上心里也更犯嘀咕了,因为正打算晋封小王婕妤为慧妃,即日就要颁发,突然有了这样的说法,这是什么事呀,一时心里恨起这个林大仙了,便厉声说:“林里灵,你睁开眼睛看仔细了,西北角只有一处住所,什么狐狸精貉子精的,一派胡言。”说完起驾走了,其余的人也纷纷散去。

只有韦大人与蔡卜主二位先后到了林里灵的面前,韦大人说:“大仙一定要把妖精除掉哟。”蔡卜主又来到说:“还请大仙多多费心,再施法术可降妖捉怪,费用会再增加的。”林大仙说:“大人请放心,妖一定会除,但不会去根。”次日刘兰秋又拿出两根金条让了然交给丞相蔡卜主,丞相将一根金条及韦夫人的一万两银子交与林里灵的手里,林告知丞相一句话:“三日后。”

三天后,皇上按林大仙安排的日程动身去往郊县看访圣地及圣事,因为心里不痛快,一个嫔妃也没带,由丞相及几位大臣陪同,都穿的便服,没有惊动地方官员,天将黑时才到达,虽是不远,但因道路不好走的很慢,当时不好看什么,只是在早些天安排好的地方住下来,带的御厨很快就当地的新鲜蔬菜做好,皇上还很满意,由于乡村空气清新,时有微风吹来,大家都觉着好。夜里内侍都是便装值勤,都很安静,皇上等人睡的也好。次日鸡鸣农户人家早早起来,男的担水,女人做饭,狗吠声,鸡叫声,还有牛马的叫声,构成这小山村一幅牲畜交响奏曲,皇上哪里见过这些,甚是好奇又快乐,又见山上长着密密的树林,河里哗哗流淌清清的水,三面是山围成一个小谷地,散落着二、三十户人家,皇上及大臣们天天在皇宫里,哪里会想到这一番景象,都觉得新鲜,当问到张纯的家时,都说:“就是神仙给金子那家呀。”几个小孩便立即主动带他们去了。张纯家住在村里最后面的房子,两间草房子,去时母子俩吃早饭,桌上放着一个碟子,里面装些咸菜,一人一碗玉米糊糊,张纯手上拿一块玉米干粮,见来人,母子俩都站起来惶恐不安,屋内无有什么陈设,东西两房,一人一间,问金子的事,母亲说:“真的不是偷的,不知咋回事,两块石头就变成金子了。”问可不可拿出看一看,儿子张纯说可以,就一个小木匣子中拿出给众人看,皇上看了见是石砾中夹着金子的混合体,交与大臣们看看,大家都觉得有金子的颗粒在里面,其中有一大臣仔细看后说:“皇上,这个山里有金矿。”皇上一听欢喜万分,便命张纯带路,到了砍柴的山上,大家分头找,没发现什么,又到老人给石头的地方找,还是没找到,他们把地上的小石头带些回去,用柴火烧后,发现有金子闪现,所以确定那座山埋有金矿。此山被封为御金山,张纯为御金山的守山大吏,每年享皇银五百两,张纯之母为贤德善良母亲,每年享皇银二百两,张氏母子跪地谢恩,这时地方官员得知皇上在此,都来了,当日又住一晚,第三天才浩浩荡荡回宫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