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初阳》第二十二章 兄妹相逢在洞房 假公主嫁入东真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邦国主先后不差十天收到中原这边黄河以北的经济人口等地形图及多多公主的全身画像。这外邦国主是个二十岁才出头的英俊青年,两年前母后才把国家大权交到他手上,从小在母亲的严格教导下,刻苦读书,本国的发源史早早就印入小小的脑海,又把中原的各朝代兴衰史通读,汉朝高祖斩白蛇起义及汉匈一家是因美女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平和安定等等这一切历史他熟记,他对中原文化很感兴趣,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人伦礼仪,尤其文学中的诗词歌赋可谓情有独钟,较有名气的唐诗大都可以背诵,自己也爱写诗,此人又善于骑马射箭,在外邦各国中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全才的英明国君。对选后一事他却要求极高,人要长的好,诗歌文学都要与自己和谐共鸣,多次选后都没有成功,对中原美女向往已久,心里暗暗打算让中原文化影响自己民族,因而对这位多多公主心里渴求已久,忙把画像给母后送去看,母后说:“据我所知,这位公主与其他公主不同,她长的特别美,却不爱打扮,酷爱读书写字,还对医学颇有研究,还擅长灸针法,这样一位公主是那位皇帝最喜欢的女儿,恐怕不会轻易放手。”国主笑了说:“儿子早有准备,如那老皇帝不给,朕就让他让出黄河以北的大片国土,现已拿到那里的版图,正准备打一仗呢,这一仗打下来,我国将是既得国土又娶公主,如果他顺情将公主给了,可暂不要他的国土,待以后再说。”母后又说:“防备他国以假冒真,历代可有类似之事发生。”儿子说:“那边有人关注不会有假。”

不多日外邦提亲的队伍到了中原,要多多公主为外邦的国主成婚一事,闹得皇上心神不安,命追查画像的人,韦夫人说:“当时并没有画成,后来的情形就不知晓了。”有老臣上前说:“此事怪不得谁人,只因为公主长的太美了,这邻国好几个王子都望眼欲穿呢,只是公主尚小,现在公主已长大,据说这北国的国主人长的好学问也好,公主嫁过去都好着呢。”皇上狠狠的瞪他一眼说:“近日不议此事,就说朕病了。”这皇帝女儿是不少,但唯有多多是他最爱,怎么可以送到寒冷的北方呢,又何况是敌对国家呢,绝不可以的事,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一时想不出来,只有拖日子吧。一人在内宫坐卧不宁,想到王婕妤,但又想如果让她一知道更着急上火,可怎么办呢,还是得找她商量。皇上只带两内侍便装去到干明寺。王婕妤一听就说:“我所以给你带去信,那时我就感到有多少只黑手在操纵我们母女的命运,后来我想通了,那就是这些人是通过迫害我们母女来反对皇上,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皇上要对她说的话很多,还没等说,见她过于激动就说:“不用担心,朕一定会保护女儿。”刚好静儿送茶进来,皇上一眼就发现此人长的有点与多多相像,便问:“你今年多大了?”静儿说:“十七岁了。”皇上很是高兴,告辞回宫。

皇上给心腹大臣一道密旨:传干明寺小尼法静入宫。另派多多身边的宫女将多多的衣物赐她穿用,密告喜儿及多多的奶妈等人,陪多多离开皇宫到另一街的大宅中居住,对外以邹姓告之,全宅人等不可对外泄露一个字,命一大臣负责所有事项。一切安排妥当后,皇帝身体也康复了。

这天,上朝接见东真国来提亲的人,皇上说:“朕答应贵国的提亲,这本应是美好的事,男女婚姻,两家联姻,平常百姓也有,皇室也不例外,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人之常情。但朕听说贵国以版图地界相要挟,这恐怕不是正常的提亲吧,如真是这样,我还真不放心,将女儿送到贵国的。”东真国领头的人叫完颜宗望说:“皇帝说的是理,两国也好,两家也好,联姻是大喜之事,不应有附加条件,只要皇帝愿意将多多公主嫁给我东真国,我们不会以版图地界相争的。”说完,马上命令下面将版图奉还。

接下来就是迎娶的日子,双方经多次商讨决定订于九月初三日,因为那天是黄道吉日,对双方都好。清晨,多多公主的宫殿里人来人往,宫女们个个忙不停,尤其试衣及梳头的宫女更是忙个手脚不停,梳头的宫女觉得公主的头发不长,盘起卷不大,只有用金叉、步摇等扩大些,但多多公主平时又不爱用这些饰物,一时找不到,只有将小宫女的非金银之物替代,好在不仔细看,也不知是假的,公主的皮肤好,略施脂粉就白嫩鲜艳,多多公主的脚长大了,原来的各种鞋都穿不上,一时急坏了老宫女们,无法,只有又在宫女们里面找借,十几个宫女中没有可用的鞋,后来把原在厨房一烧火丫头中选出一双可以穿的无花粗布鞋给公主穿在脚上,最后就是大红绣花袄及绣花绿罗裙,这两件是六个月前量身定做的,还有一件斗篷,一切穿戴结束,蒙上红盖头,皇上的宝贝公主要远嫁北方去了。

东真国顺顺利利迎娶到皇上的宝贝公主,心满意足,因为这位多多公主不仅长的美,美的是男人见了都驻足为之一振,会不自觉的说:“人间竟有这样的美人儿。”她才学更是出众,诗词文赋样样通,一手瘦金体字可以胜过很多男人,除此之外,自幼学医,尤其一手好针灸疗法能治各种疑难杂症,这些是东真国上下皆知的,把个多多公主当神来传颂,尤其国主接到通报,说迎亲的队伍已启程的消息,举国上下为之欢呼,王宫内更是张灯结彩为之准备,人人脸上都挂着喜庆笑容,国主更是盼的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一天都望着南方,想着拥有着天下最美的人儿的滋味是何等幸事,憧憬着无限美好的期盼。

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走出京城,举国上下都知道皇帝为保全国土完整,竟舍得将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东真国的国主。迎亲的队伍在前面慢慢行走,老百姓自行出现在大街两旁,形成夹道的队形,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有人抹眼泪,都舍不得让这么好的公主远嫁遥远的北国。由于送行的人越来越多,北国迎亲的队伍走不快,马车也不能跑起,就只有慢慢行走,日头过午了,大队人马才出得京城。

东真国迎亲的队伍走去了。留在人们心中的震颤余波却未平息,人们心疼那位公主,年龄轻轻的又多才多艺,幼小的双肩担负着国家和平安康的重担,使许多年轻的小伙子汗颜,个个要求从军上阵去保卫家园,都觉得用女孩子去换取和平是极下策,是受了极大的屈辱,丢了中原泱泱大国男儿的脸。这些人的心地是被太阳晒的滚热,是被天上的雨水洗涤的干干净净,没有藏污纳垢的死角,是坦坦荡荡的心地。也有另一种人,他们用尽心机,不惜出卖灵魂和良心,为换取自己那可怜的欲望。但最终还是走向为自己挖掘的坟墓的泥坑。

京城地理位置居中央,往北行走,都有山脉所阻,要越过几重山地,方可到华北平原地带。当时这一地区极不安全,经商单人单马是不敢进入的,往往是绕行几百里躲过,就是那些大户商贾也得强力的保镖才可,但也还是要出事。

朝廷上下都知道,这一地区是匪贼集中之地,大小匪窝几百个,多是流失土地的农民,几人或几十个人形成一个个团伙,持刀或棍棒为武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也有的杀富济贫的。形成没人管我行我素的混乱地段,这帮人没有其它意图,只为生存下去而已,弄到财物是主要目的。这其中大的有十几个,较有名气的是青龙山上的龙虎二王,势力强大,约几百人,个个手持利刃,有的是大刀,有的是长枪,有的是大锤,多是身强力壮的中青年人,平日里在山寨练武,有事出击,每出都有收获,山上物质也丰富,人也越聚越多,山寨中的两大王是两兄弟,哥哥称为龙爷,弟弟称为虎爷,都是二十多岁,长的都好,尚未有压寨夫人。几天前就得报,说东真国的国王要娶中原最宝贝公主去做王后。龙虎两兄弟心里就不平衡了,凭什么北国的国王可以娶最美的女人为妻室,我为什么不可以呢,对着镜子照一照自己长的比那北国的国主强多了。这两兄弟相差一岁,长的都好,想也想到一处去了,都觉得自己应该娶这位公主为妻。两兄弟都把自己的想法表明,为不伤和气就决定抢到人后,把她双眼蒙上,两兄弟站在两边,让这个女人往返走,最后走到谁跟前停下,女方就是谁的,定下后兄弟二人击掌为定,都表态绝不反悔。几天来开始准备各路人马严加部署,劫后将人装布袋藏入后山洞中,派专人看守,并给予妥善照顾。按规定两兄弟谁也不得私自见公主,而公主的双眼一直不可放开,直到定下哪一兄弟方解下蒙眼的布罩,一切都准备停当,只等东真国迎亲的队伍到来。这队伍行动也确实够慢的,因为路上要停歇,要吃要喝,还要大小便,队伍中有男也有女,光是公主陪嫁的侍女就有好几个,还有迎亲的女人十几个,有女人就有麻烦事,所以一天走不上百里,天一黑就得找村庄停歇,安排百十人的食宿,也真是累坏了领队几员大将,一天到头来安排完倒头便睡什么也不想,只想早一天交差。每天太阳出来就走,太阳落山前就停歇,为安全起见,不敢夜行,走下来已经七八天了,越往前行,天一天天凉了,树上的叶子往下飘落,风一阵阵吹来觉得像要吹透人的心一样冷,那几个生长在南国的侍女,不仅穿的单薄,身体也够弱的,在硬邦邦的大车里任凭车轮下不平的路尽情颠簸,每天身子像散了架样的疼痛,那位被保护的多多公主,没有了往日的灵气,却一句话也不说,真好似新嫁娘样,任由人们怎样的安排,更奇怪的是侍女给她捧来漱口的水,她竟然把那水喝下去,侍女拿来热毛巾给她用餐前擦手的,她却把脸擦一遍,弄的化的妆全都花了,又得重来,还有她的头发不知为何,却比宫里任何一侍女的头发都少又短,怎么几天日子,这位多才多艺的美女,竟变成另外一人了,几位侍女心里都觉得奇怪,突然有可怕的念头出现,但谁也不敢说,还是按常规进行服侍。这一日来到一个叫青龙镇的地界,据说这一带常有土匪出没,所以早早便停下,不往前走了。为了更安全,包下一个大酒楼将公主及侍女们全都安排在楼上一个房间里,门口有两名持刀武士把守,楼梯口也派两名武士把守,酒楼只一道门,门口四名武士站岗,一个时辰换岗一次,酒楼四周有五人一组的巡逻队巡逻,这样的防卫可以是天衣无缝了,应该不会有事发生了,但有句古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此处用上是恰到好处。夜里丑时换岗的刚换过,酒楼的四周突然发出猫叫声,说准确点是猫发情时的哀嚎声,让人听了很不是滋味,巡逻的士兵用刀去砍,却不料刀夹在墙的石缝里拔不出来,另一人去帮忙,脚却掉在下面的水沟里,站不稳,人倒下去不见踪影,另外三人一起上去找都不见了,门口来了一个流浪汉,衣服臭的几丈远就叫人掩鼻,东倒西歪的扑通一声倒在酒楼门口的石阶上,站岗的四人同时弯腰去扶他,结果四人同时倒地不省人事,那流浪汉翻身起来脱去发臭的外衣,推门进得酒楼,所到之处士兵迎面倒下,到了女人们住的房间,便说我是龙爷,是来救你们的,相信的跟我走,说罢,四个侍女一个公主五人无一人动步,因为都见面前这个戴着黑色的头罩,身材高大说话声音粗声粗气的,是个山野之人,所以没人敢相信他,他见说服不了这几个小女子,便将手朝那四个侍女那边一扬,几个人全都倒下,他马上一个箭步上前用头罩将公主连嘴带眼睛全都罩住,人只要在头罩内一个时辰之内是不会醒的。大汉将公主用被子一裹,扛在肩上大步流星蹬蹬下楼去了,门外早有乌篷马车等在那里,前后没有一袋烟的功夫,已将人弄上车,驾车的人鞭子一扬,拉车的马便四蹄蹬开飞一样跑起来,一气下来,东方的天空刚显鱼肚色,车已到了青龙山山寨的山脚下,站岗的小喽啰用暗语问:“天上有块乌云飘来了。”答:“不是乌云是乌鸦。”山寨的大门打开了,马车进去了。

按事先谈好的条件先把人放在山洞,待天亮后,山寨升堂,大小头目都到齐后,由山寨里年龄最大的叫祥叔的宣布龙虎二爷为争夺公主又不伤兄弟友情而采用的方式,各位大小头目做个见证。

公主被放在山洞里,不久便醒过来,头上还戴着面罩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用手一摸是湿漉漉的冰凉的石头,心里很是发慌,一时对自己的命运担忧起来,原以为以多多公主的身份到东真国去当个皇后也是很好的事,所以一路上不哭不闹顺从安排,哪成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不要弄不好把小命也丢了,叹自己的命真太苦了,不由的落下泪来。过了不知多久,有一人拉着自己的手走,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走了一会停下来,感觉好像是个大院子,好像有很多人样,自己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一会功夫,方才拉自己的手的人走到身边,并告诉她这是一个很平坦的地方,不要担心摔倒,我现在带你站在这里,你向前十步就停下来再返回身向后走十步,然后再向前走十步,以此这样往返十步的走,什么时候你走完十步停下为止,那将是你终身大喜的人面前了。说完放手由公主自己反复的走,走了多少次自己不知道,只是感觉累了就停下来了,突然欢呼声雷动,还夹带着“恭喜龙爷、恭喜龙爷”的喊声,这时还是那个人又接着拉自己的手到了一个屋子里,取下头罩,一时间眼睛看不清,渐渐的亮起来了,是一木制的房间,房子比较大,中间有一个大圆桌,上面堆满了各种东西,有衣服、帽子、红红绿绿什么都有,待她正在四处看时,见两老妈子抬来一桶热水,倒入一个旁边大木桶里,放好手巾,过来扶她去洗澡。几天的折腾,还真想洗个热水澡,公主在水里泡的蛮舒服的,又来两个年轻女子替她穿戴整齐,然后又一中年女人送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卧鸡蛋的面条,人真的饿坏了,大口大口把一碗面条送下肚子,又刚洗过澡,人的精神很好,显得很美丽,吃完饭后侍女告诉她,不要出房门,外面有人把守,可以很好睡觉,对呀,是该睡觉的,现在不为生命担忧了,管它干什么呢,只要活着就好,所以一觉睡下去到下午吃晚饭的时间被叫起来,见是一顿丰盛的晚餐,饭后不多时来了四个女人,其中有两人是曾帮洗澡后穿衣服的人,这四人有给她梳头的,有的给施粉,还有的给更衣,衣服是早已备好的,最后是大红绣花袄,又蒙上吊金的红盖头,她被这四人拥着来到一个大厅里,大厅里一排排的圆木长凳上黑压压坐满了人,坐在前排的人里仿佛有一张熟悉的脸,不过在烛光摇曳中也看不清,何况还蒙着盖头呢。也不多想,这时一个粗大嗓门的男人宣布:现在是本寨寨主龙爷与皇上爱女最美丽的公主拜堂成亲,吉时已到,一拜天地,二拜众兄弟,三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外面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大厅欢声一片,接着是喜宴开始。公主随着红丝带被送入一个红彤彤亮堂堂的房子,一张大床上铺着红色的缎被和帷帐,床上还有一大堆红枣和花生,公主被按在床边坐下,新郎去掉身上的绸带,拿起一个红色的秤杆正准备去揭新娘的红盖头,忽然听到一声“大哥”的叫声,举起的手还停在空中,一看新娘自己去掉红盖头和头上的饰物,仰着脸看着新郎,这时的龙爷惊奇的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离别五年之久的妹妹,妹妹已长成大姑娘,再也不是那个瘦成蜡黄脸无神眼睛的小女孩,这位龙爷手上的秤杆掉到地上,抓住妹妹的双肩说:“妹子是你吗?”“是我,大哥,我是妮子,大哥长胖了,看见你手腕上的伤疤我才敢认的。”小妮子说。龙爷告诉她老二也在寨子里,忙吩咐外面的人去叫虎爷来。

兄妹三人见面又惊又喜,但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呢,一时间都没有主意了。三人都没有了初见面时的激动,现在该静下来考虑今后怎么办。虎爷说:“既然东真国的国主那样喜欢妹妹,不如妹妹就去东真国当皇后,我兄弟二人就投靠去,将来成功了,我们这帮兄弟也有个归宿,现在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又是一阵沉默,后来老大说:“这条路好是好,也行得通,更主要是几百弟兄有了靠头,就看妹子愿不愿意了。”妮子听了两位哥哥的话也觉得好,什么东真国西丹国的,毕竟是嫁给国王的,当然好了,但想到自己只是貌似多多公主样,至于多多公主的才艺,自己是无法学会的,只怕到东真国日子久了会露馅的,那时不仅自己有被杀的危险,而且会连累哥哥们,想一想都后怕。妮子考虑后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了,兄弟二人也觉得不是长久之计,三人最后没结果,先不讨论以后的,妹妹先在山上住下,再寻找机会,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出路,现在是东真国找不到公主会去找中原要人,而中原也不知道公主被谁人劫走了,不过中原不会着急的,因为他们心知肚明又不便说出真相,只会做表面文章,如果两边真打起来两兄弟又帮那一边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摆在面前,龙虎二爷召开智者大会,将情况说明,大家一时都傻了眼,世上还有这等奇怪又巧妙的事,二位爷竟救了自己的妹妹,又给我们大家找到出路的契机,讨论一阵子,还是没结果,只有观察各方面的动态再说,决定多派人员下山探听各方面情报。

东真国迎亲的首领经过精心而周密的布防,觉得是万无一失的了,便放心睡个好觉,后半夜鸡还没叫就听到急匆匆的打门及喊声,忙打开门见是卫兵,说是出事了,领队便随卫兵前去酒楼查看,见各岗哨的士兵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公主已不见踪影,在楼外的水沟处发现士兵的尸体,都是被毒死的,其它并别无任何线索,这到底是何方人士所为呢,中原的四个侍女醒来,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接着楼门口的卫兵和楼梯的士兵也都醒过来,知是一个装成流浪的人所为。首领吓出一身冷汗,细一想短短半个时辰不到,一个人悄不声息的就把人劫走了,不留任何痕迹,真是太神了。看来不会是朝廷的做法,因为他们没理由用这样打劫的方式,完全可通过谈判达到目的,再说他们要的版图也给他们了,当时皇帝没有不悦的表象。那么又是什么人敢冒这样大胆来冲撞东真国和中原大国呢?首领们百思不得其解,只有报告东真国再做打算。

东真国得知新娘被劫走,举国上下一片黯然。国主一气之下竟病倒了,茶饭不吃,急坏了太后,一边命医生很好医治,一面又加派部队去寻找,同时又通告中原,新娘是在中原被劫,朝廷有责任寻找并保证新娘安然无恙,按时还我新娘。中原皇帝得知新娘被劫心中一惊,此事发生的太突然,忙命大臣出主意,丞相说:“劫匪凶恶之极,落到他们手中,是找不回来的,不妨如实告知东真国。”也有的主张派兵剿匪,大家又觉得不现实,还是先通报对方,并说正在寻找。东真国怎么可能接受这种敷衍了事的回答呢,东真国一怒之下又要发兵,中原这边的朝廷都被震慑,皇上急得坐卧不安。

一日忽报有人送信说,他们已找到丢失的公主,并要求面议有关事项。朝廷派两官员接待报案人员,条件有三点:一、要求朝廷接收全体人员五百人当兵,不得歧视,同朝廷官兵一致;二、五百人队伍不得打散,由自己的人任命军官;三、军衔及编制与朝廷官兵相同;四、人员待遇与官兵相同。其中四条有一条不符合也不交出公主。朝廷派去的两名官员做不了主,回来与上面回话,皇上又召开众臣议政,各说不一,有的说是好事,增加了兵员,有的说怕把队伍带坏了,最后皇上决定只要交出公主,一切条件都答应,急命通报东真国,并要求对方派兵来接回。

东真国接报,心有所疑,为什么迟迟找不到人,我要发兵了却又找到了,真是怪事。只有等来到后看是真是假再做打算。东真国第二次迎亲的军队比第一次多一倍,浩浩荡荡的,交接的地点是青龙镇,也就是几月前出事的地方,这次双方军队都住在这里,把个小镇挤得满满的,所有大小客栈都是一无空位,街上到处都是双方士兵,到夜晚岗哨密密排开,巡逻队伍一个接一个,双方带队官员彻夜不睡,好歹一夜无事,次日清早吃过早饭,双方将公主交接完毕,中原军队又送一程,方回头走去。

天气寒冷,身上的衣服是三个月前的,把侍女个个都冻病了,东真国的领队临时在当地购些衣物给她们穿上,又弄些药吃,总算好了没死人。一个月后到长城脚下了,一出山海关就是东真国的地界了。这一日在长城脚下歇宿,打算次日一早起程回国。东真国带队将领很是用心,夜晚两巡逻队不停的走动,哨兵是十步一岗,半个时辰换一次岗,两个领队相互换着睡,这样防守应该是坚密无隙了,但到亥时一过,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公主大叫一声,待侍女进去一看公主人已不在屋里,只见窗子大开,这时领队全都来了,忙命全镇戒严,只进不出,士兵们撒网似的搜查,天亮时,一小队士兵在一水沟边发现公主睡在地上,人尚还有气息,大家七手八脚地抬她回住地,怕她生病,给她服下一碗姜汤,侍女给她盖好被子,大家忙了一宿都回去了,想小睡一会,领队把起程的时辰延后,想要士兵多休息一会。侍女们刚睡下,听见公主屋内传出哭声,忙起来进去看,见公主还在睡觉,看像是做梦,没敢惊动她,两侍女悄悄的退出房,轻轻的将门关上,回来想睡一会,人还没睡着又听见公主在痴痴的笑,两侍女以为她在梦里,便也不予理会,放心的睡了。听见口哨声催起床吃饭了,侍女士兵全都起来了,进去喊公主起来,见她口吐白色泡沫,还在痴痴的笑,也不让换衣服,给她洗脸自己把水放进盆里抓水玩,给她梳头发,她自己也抓着头胡乱弄,嘴一直在笑,这是以前从没有的现象,以前都是梳头时公主在看书,侍女们觉得不对但又不好去说,这时开饭了,公主的饭是专门给她一个人做的,当饭菜端上时,她伸手去抓碗里的饭往侍女嘴里送,嘴还是那样的笑,眼睛无目的地看着大家,发觉公主的神志出了问题,不敢说,但不上报也不行啊,所以就把领队找来,情况一一说明,领队心里犯嘀咕,心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个傻子给国主,想想国主那样英武才俊,真是可惜呀。”又一想已到了长城脚下,回去太遥远,又不知要出什么事,还是让国主决定吧。

吃过早饭,带着队伍出了山海关,进入东真国界内,百姓都知道把大国的最美最有才的公主娶来了,沿途都有百姓夹道迎接,快到盛京时,有一群百姓男男女女都有,领头的是个年过六旬的老者,都跪在路旁,双手合十,嘴里念叨的是“愿公主与国主和和美美,多生贵子强大我东真国。”他们在寒冷的天气里,长跪在地上,领队吩咐士兵去叫他们起来,不要冻坏了身子,这一群人在士兵的劝说下,才边念叨边起来。迎亲的队伍向前走,又遇到一群人,一色的老年妇女,个个穿着华丽的衣裳,手里捧着大红的枣子和花生,二人站在最前面,张开一幅红绸子上面用丝线绣着“国主与公主早生皇子”的九个大字,领队命收下这字幅交与国主。队伍在百姓发自内心的祝福声中来到盛京的皇宫门前,年轻而英俊的国主,在喜庆的鼓乐声中从马上下来,彬彬有礼的将公主接下车,又换乘另一辆豪华的车,国主骑在马上,命侍女将公主送入东宫,好好服侍休息,三天后举行婚礼,说完便打马前行了。

公主心里像翻江倒海样难受,又像在油锅里备受煎熬,一时间没了主意。原与哥哥们计划装傻一事,现在觉得对不起东真国上上下下,尤其国主的形象深深吸引这十七岁的少女,真的成为他的妻子作为女人将是心满意足别无所求了,那该是多少世修来的福啊,但自己不是真的多多公主,没有真公主的才华,怎么办呢,在屋内走来走去,想不出法子,这时一贴身侍女出现在门前问公主需要什么,多多灵机一动有了一个方法,忙叫侍女进来说:“我怎么不明白这是哪里?”侍女回说:“这是东真国的皇宫呀。”公主又说:“我怎么不明白,为什么到这里来了,以前在哪里呀?”侍女说:“公主你路上受了惊吓,你得病了,把以前的事都忘了呀。”公主自言自语的说:“哎,把以前的事都忘了。”

东真国的领队向国主讲述了路上的一切遭遇,尤其在长城脚下那晚的怪事,国主听后有所思虑,下令将婚期推迟一周。几天以后,公主休息后恢复了路上的车马劳顿,人又像以前那样精神焕发,穿着中原的服饰,在夕阳下缓缓漫步,而人却在北国的皇宫内,真好像一幅画般的美。东真国主望着,人已全忘记自己干什么来了,完全融入美的景境中了,还是内侍提醒该回去了,这才好不忍舍的转身回宫。夜里想起领队的话,又把自己看到的连在一块想,爱慕之情占了上风,想到那夕阳下的窈窕身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这个国主翻来覆去拿不定主意,为了慎重,次日又找迎亲两领队商量,最后又把公主身边的贴身侍女找来了解情况,侍女把公主的话又转述一遍。领队与侍女的话是一致的,看来是路上受了惊吓,找御医看一看会好的,不过国主还是不放心,打算亲自见一见多多公主,是否神智不清。由领队及大臣陪同,一日突然来到多多暂住的东宫中一小院,多多梳洗完后,正拿一本书在看,侍女进来说:“领队带两个官员来了,”多多心里明白他是来了解真情的,看是不是傻了,所以故意拿一本书在看,当走进来时,没有通报,是领队先说话:“公主这几天休息的可好吗?”见有客人来,放下书,站起身,笑盈盈的说:“休息的还好,多谢费心安排。”又命侍女给客人看茶。一切都井井有条。领队又问:“公主的病可好了?”多多说:“好是好了,但不知为何记忆很不好,以前的好多事记不起来了,说了请不要见笑。”只是领队说话,另两人一直不开口,两人都很高,一样的年轻,也不知有没有国主,不过公主还是认真应付,其中有一人一直看着多多,目光中含有既友善又爱慕之意,另一人眼睛看地没有多看她一眼,临走时看她的人笑着说:“放心一切都会好的,好好休息。”多多心里担心,担心怕露馅,又怕装病被看穿,只要一被看穿,生命难保,两国会交战,那时哥哥们投入战争,也是生命不保,所以多多心里念着“阿弥陀佛”数声,愿佛保佑吧!

次日多多接报,三日后成婚。多多心里的石头算落地,以后的日子看事情的变化了,自己要处处小心。结婚的场面盛大得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是皇宫全国都放假三天庆贺,东真国很富足,百姓衣食无忧,国库充盈。全国向心力很强都拥戴国王,而国王又爱百姓,国王的生活不骄不奢,爱国爱民。作为公主能嫁给这样一个人已是心满意足了。所以婚后的日子,公主是百依百顺,丝毫没有大国公主的任性与骄横,无论对公婆还是兄妹都是尊敬礼让,就是对宫女等也是和祥亲善的。几月后已怀有身孕,国主更是高兴万分,私下与公主说:“公主长得这样完美,但愿生个小公主长得与你一样好。”公主回说:“国主又英俊高大,如生个小王子像国王就更好了。”夫妻二人都甜蜜的笑了,最后国主说:“咱们多生几个,四个王子,四个公主。”两人相拥而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