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枭商》第25章:浑身燥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浑身燥热

此时的陈三秋浑身发热,血液凝聚,春花和夏荷的手就像滑溜溜的小鱼游荡在他的身上,让其欲罢不能。

理智?欲望?

陈三秋倏然而起,站在地上,平息着自己的呼吸道:“春花、夏荷真的辛苦你们两个了,我不需要你们如此周到的服务了。”

春花掩嘴一笑,道:“看你还害羞呢?哪个男人不喜欢床笫之欢呀。”

夏荷也道:“我们干娘正在和张大人高兴呢,可能小秋香也在。”

陈三秋睁大眼睛,有点不相信,这个张邦昌竟然和两个女人同时,简直,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殷大人也把冬梅叫到房间,估计二人现在也正高兴呢?”夏荷接着说道。

春花说着向前趴在陈三秋怀里,纤纤玉指划过他的胸膛,顺着肚脐进入短裤,笑道:“看你都成什么样子了,我们主动帮你你还不乐意。”

就在自己坚挺被抓住的一瞬间,陈三秋抓住春花的手,道:“对不起,我今晚不需要。”

“哼,真是不识好歹。”

陈三秋直接走到门口,拉开房门,道:“各位轻便吧。”

陈三秋用冷水冲了一下身子,这才淡定下来,这两个姑娘要模样有模样,要身材有身材,并且还那么主动,哪个男人还不想打个野食呢?

可是他们是李春燕的干女儿,李艳春可是徽宗的妃子,这就是等于动了皇帝的女人,在加上在殷东离这里,谁敢断定不是殷东离设下的圈套呢?

殷东离在艳春楼丢了面子,好不容易把我当成铁器走私犯抓住准备羞辱一番,哪料又被我扳回了面子,又损了300两银子,他心里能是个味吗?

还是小心为好,小心驶得万年船。

陈三秋的用心并不是多余,因为此刻春花和夏荷正在与之复命,说这个陈三秋到底怎么回事,无论如何也不上钩。

“你们为我效劳,无论成功与否,总不能白了你们。”殷东离拉着两位美人的手进入房间“我给你们拿银子去。”

进入房间后,桌子上放着两锭银子,二人喜笑颜开拿在手里,殷东离呵呵一笑:“小冬梅一个人在床上数银子呢,你们可否愿意去看看?”

两人相视一笑,纷纷钻进床榻,看到小冬梅光溜溜躲在被窝里,身边放着好几錠银子。

“都有份,都有份。”殷东离说着把春花和夏荷推到在床上,然后那个可怜的小床榻吱吱嘎嘎响起来,里面飘出来四人的淫声浪语。

一大早,李春燕偷偷从张邦昌房间里溜出来,却被早起的陈三秋看了一个正着,神情尴尬第进入隔壁房间,由于慌张还差点摔倒。

当张邦昌起床催促陈三秋动身的时候,陈三秋已经在大门口恭迎多时了,他不仅把殷东离准备好的十几车兵器重新检查了一遍,还利用早市购买了300两银子的白米,这样浩浩荡荡共计18辆马车。

张邦昌前后看了一圈,表示满意,心里暗赞陈三秋是做生意的好手,不仅拉回了兵器还搂草打兔子顺便倒腾了五车白米。

一路无话,到达汴梁城后,陈三秋跟着张邦昌直接找康王赵构复命。

此时的康王已经不再是穷酸之相,而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言谈之间充满了谦卑和亲切。

但康王赵构说话却不算话,却给其400两银子作为报酬,道:“陈三秋,本想多给你点银子表示感谢,但这400两银子已是我的全部家当,剩下那100两算是我欠你的。”

“哪里话,400两已经足够了,我不需要。”陈三秋收下400两银子,谦让道。对他来讲,400两已经完全超过他押送这趟兵器的运费,已经知足了。

张邦昌却是机警,上前问道:“康王有何难处?”因为他知道康王赵构不是吝啬之人,怎么能欠别人银子呢?

是呀,堂堂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居然拿不出500两银子,这和他的身份极不相符,背后也一定不简单。

赵构叹一口气,道:“刚刚逃出虎口的皇兄不得已再去金营谈判,又被扣下了。现在父皇、皇兄皆在金营之中,金营派遣使者,若拿不出赔款,就不放父皇和皇兄。”

陈三秋瞪大眼珠子,道:“啊,完颜宗翰兄弟还使阴招,这分明就是绑票吗?”

“谁说不是呢?”

张邦昌问道:“金人要多少?”

“一千锭黄金,一千锭白银,一千锭绸帛,还有美女一千,马匹一千。”赵构带着怒火说出金人条件。

“啊,这么多,上次不是给了他们不少了吗?还要这么多?”张邦昌都忍耐不住,张口结舌。

“谁说不是,可金人的胃口喂不饱呀。”

“那怎么办?”

“还得按照金人的要求,三天内弄齐,想办法把父皇和皇兄赎回来。”

陈三秋道:“你想到办法了?凑齐钱了?”

“去哪凑钱去,这两年打仗入不敷出,又赔了金人那么多,现在就是朝廷刮地三尺也拿不出银子了。”赵构举起右拳砸在桌子上,一杯茶水震出来,也不加理睬。

张邦昌道:“那咱们也得死马当成活马医,刮地三尺看看有没有银子。”

康王赵构道:“那好,此时就交予你办理,五天筹齐赔款,待父皇皇兄回来,我定启奏为你加官进爵。”

看着二人愁眉苦脸的样子,陈三秋道:“这是你们朝廷的事,我一个普通百姓想管也管不着,我先退了。”

退出来的陈三秋去找黑姑,一问才知道,自己和鲁成走叉了,鲁成心急火燎,拿着银子去临安赎自己了。

黑姑这几天也没有闲着,领着梁红玉、孙喜儿四处收购黑茶,但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初春风始终派人巡查,要求茶农不能私自买卖,只能卖到他开的茶局。

现在朝廷危在旦夕,已经顾不上管理茶叶生意,谁料初春风竟然抱住金人大腿,把原来的“大宋汴梁茶局”招牌换做“大金汴梁茶局。”

一字之差,就能看到初春风背后主子的不同,有了金人做靠山,那些普通茶农、茶商更不敢乱来了,因为大宋国都怕金人,自己一个小老百姓岂能斗的过?

但是,黑姑却想到一个办法,虽有些风险,长远看来,效果却是极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