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枭商》第26章:艳春楼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艳春楼事

黑姑想到的办法就是提前预付2两银子作为新茶定金,这样好多茶农从没有先拿银子在交茶,感觉很稀奇,也很沾光,所以就欣然接受。

这样,黑姑预付了500两银子,就等于提前下了二十五万斤的新茶订单,这可不是一笔小单子。

在做出这个决策之前,孙喜儿还不同意,认为黑姑拿着大哥的银子打水漂,说不定到谷雨时,连个声音都听不到,不过最终还是没有拦住黑姑,因为三人举手表决时,梁红玉站到了黑姑这一边。

陈三秋听后,不但没有怪罪黑姑,反而夸赞黑姑的胆识,敢于这样做生意,如果没有天灾人祸,生意一定错不了。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汴梁城就变了模样,天阴沉沉的,就连乌鸦都懒地叫几声,因为朝廷发布了一道布告,要求大户乡绅、朝廷命官捐银,同仇敌忾共度难关。

可是,这些大户乡绅、朝廷命官非但没有捐银,反而偷偷换装准备逃出汴梁,而这一切都在幕后主谋张邦昌的预料之中。

他早日在各个城门布下天罗地网,等待这些人飞蛾扑火,一旦抓住,便是没收全部家当,并且女眷关押,准备献入金营。

好家伙,这简直比捐银还厉害,好些官员乡绅正好入了张邦昌的圈套,充当了战争赔款的大户。

这些人背后纷纷骂张邦昌,可是骂又管什么用呢,兵权在他手里,谁敢挑事就拿谁开刀。

自认为认识康王又认识张邦昌的陈三秋,觉得捐点银子就能了事,可并非他所想象那样。

一帮官兵来到陈三秋家中,要求再拿一千两银子,陈三秋想要争辩,却险些遭到毒打。

“这哪里是捐银,分明就是摊牌,抢劫。”黑姑小声嘀咕道。

“谁让你们敬酒不吃吃罚酒,陈三秋还是大善人呢,能够在艳春楼300两买一个姑娘,就不能给大宋捐1000两银子?”官兵头目道。

原来,陈三秋在艳春楼买人的事迹已经传遍整个汴梁城,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也正应了那句话,财不可外漏,露头的椽子先烂。

“我们真没有银子了,不信你们搜,搜出来多少拿多少。”黑姑道。

这已是官兵惯用的伎俩,挨家挨户搜,搜出来的大多数充公,当然也给自己口袋留了一部分。

昔日,完颜宗翰送给陈三秋的银子不是做了生意本钱,就是买了梁红玉,再或者就是买了东西,现在所剩无几,区区一百多两银子被官兵搜到,竟然一纹不剩全部拿走,连口粮钱都没有丢下。

真他妈的狠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孙喜儿现在却是对黑姑佩服的五体投地,道:“黑姑,嫂子,你可真厉害,要不是你把那500两银子付作了定金,现在一定被这帮龟孙夺走,这就真真正正听不到响声了。”

“呵呵,你就别夸嫂子了,如果嫂子知道这帮龟孙不认人来抢银子,那100两银子我也要花出去的。”黑姑笑道。

“看来,我也是支持对了呀。”梁红玉道,她笑地没有黑姑响亮,但那笑容却是十分迷人。

“没了银子,我们吃什么?”陈三秋把大家都是兴奋拉回现实中。

“是呀,都搜走了,我们吃什么呀。总不能把嘴吊起来吧。”黑姑道,“我们只有四天的口粮。粮食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呵呵,没关系,我来的时候从临安倒腾来五辆马车的百米,本想挣个钱,谁料到还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陈三秋道:“孙喜儿,你把我们口粮放好放严实,估计粮价马上就要涨了,无论如何,必须留够我们的口粮。”

“是,粮食不能发生任何问题。”黑姑道:“三秋,我们还把粮食存放到那里吧,很安全的。”

陈三秋知道黑姑所说的地方是哪里,就是黑姑她们那些茶农存储黑茶的地下仓库。

“也好。”陈三秋点头答应。

第二天,官府已经开始查封酒楼、粮店、菜市场,捐银已经扩张大每家每户,凡是拿不出银子的,就拿值钱东西顶账,没有东西的,家里粮食也要拿出来。

一时间,农妇的发簪、手镯也都顶作捐银,一天下来,家里已经是冷锅冷灶,不要说下锅的米,就连烧火的柴禾都没了。

第三天,已经开始借粮吃饭,无论大户人家还是小户人家,吃的喝的都得到官衙购买,因为这里所有的都归官府经营。

物价暴涨,特别是粮价,已经涨到三天前的十倍,并且还有大涨趋势,这就是张邦昌最缺德的地方,他要用粮食榨干老百姓最后一滴血。

难民逃亡,饿殍千里,一副惨淡模样。

就连艳春楼里的姑娘都呆在屋里,无法卖弄风骚,一动不动,因为饿没有力气搔首弄姿了。

就这个角落张邦昌也没有放过,他竟然派兵包围了艳春楼,要把这里的姑娘梳妆打扮,纳入1000名姑娘里面赔给金人。

当然,这些当差的岂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平日里这可是自己这个身份能来的地方?今天带着命令前来,谁那眼睛都是滴溜溜看着姑娘们。

因此,一个个房间里传出撕心裂肺的声音,因为姑娘这次都不是心甘情愿,而是被迫服侍。

虽极力反抗又能挽回什么呢?

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马车两边还有十几匹战马,这些人虽穿着宋人装扮,却是金人面孔。

为首的豹眉环眼,声若洪雷,翻身下马,抬头看看暗淡不少的艳春楼。

这就是昔日汴梁城最红火最热闹的地方,这里的姑娘也是最漂亮最弄情的,听说徽宗皇帝还是不是跑到这里放松一下,所以大醉之后留下“艳春楼”的墨宝。

更让人可笑的是,钦宗皇帝和徽宗皇帝因为一位姑娘还差点闹出了误会。

这人摆摆手,道:“去,把老鸨叫出来。”

不一会,老鸨哭哭啼啼跑出来,一看官人,不但没有拉客,反而道:“官人,今天晚上我劝你还是别玩了,赶紧走吧。”

来者一愣,怎么回事,平日里老鸨都是拉客,今日怎么往外撵客了?但是来者并没有听从老鸨建议,而是说道:“我们今晚要在这里住宿。”

“还借宿?”老鸨睁大眼睛,道:“出了问题可别管我没有提醒你。”

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衫,先行进入艳春楼,里面传来一个声音,“老鸨,上哪去了,我都等不及了。”

原来,那一批无耻的官兵竟然连老鸨都不放过,老鸨也是敢怒不敢言,主动投怀送抱,买弄着自己的半老徐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