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之炮灰王爷奋斗史》第22章 成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晏自学会吃饭,便开始吃药。

药方是南安太妃从一位名士那得的,旁人并不知方子里是什么,平时熬药,也都是南安太妃贴身丫鬟亲手熬了,然后再端了过来。

然而水晏吃了这么多年,身体并没有什么改观。

孱弱依旧。

袁氏道:“我...我...”

“拿了你喝下的药渣,找大夫问了一下。”

在江城时,王府护卫森严,这么多年,袁氏根本没有机会单独出门找医师。

来到京城之后,为不惹人注目,王府的护卫松散了很多。

前几日,京城勋贵夫人们前来梅园赏花,一位夫人聊起南安王后继有人,见袁氏面色凄苦,便多嘴问了一句。

袁氏道水晏幼时曾有一场大病,落下了病根,如今病病歪歪的,让她悬心的很。

那位夫人听袁氏讲起这,便道自己知道一位名医,治这些幼时留下的病根最为专业,不妨带了病人去找他。

水晏对这些神医之说从来都是不屑的,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因而在袁氏给他替这件事时,被他当做一个笑话也就略过了。

袁氏见水晏并不相信,无法,她又不知道水晏在吃何药,只得拿了一只水晏吃药的碗,凭里面的残渣让大夫去推断。

大夫接了碗,一闻二尝,过了好久,才抬起了头,面有疑色,犹豫道:“这位太太,您家公子吃的药,可不是治病的方子啊!”

后面的那一番话,更是让袁氏如坠冰窟,遍体生寒。

身为王爷的妾室,纵然王府里的下人们颇为尊敬的称呼她一声“如夫人”,她也知晓自己并非正儿八经的主子,因而行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一心一意地跟着南安太妃过活。

南安太妃见她乖觉懂事,也愿意给她一份脸面,这么多年,竟也让她在王府挣出了一片天地。

水晏的病情,袁氏不是没有怀疑过,但南安太妃出身大家,从不苛待于她,对水晏更是好的没话说。什么金银玉器,古玩字画,珍馐美馔,从来都是先送到水晏院子里。

南安太妃虽在仕途上不愿让水晏出头,但在生活上从不怠慢水晏,相反,还十分优待于他。

这种情况下,袁氏自然不好犯嘀咕。

直到那一日,袁氏从医馆回来,冷风一阵一阵,直往她衣服里面灌。

她回到南安王府,得知水汷在金銮殿打了言官,非但没有受罚,太上皇反而赐下了不少东西。

她走到水晏的院子,院子里丫鬟婆子虽多,但却难掩冷清,屋内水晏正准备喝今日的汤药。

北风肆虐,荡起地上的积雪,复而又重新落下。

白雪纷纷,落在她的发梢肩头,恍若一夜白头。

袁氏第一次发现,京城的冬天,竟然这么冷。

“我的女儿已经不在了,你是我全部的希望,她怎么能...”

袁氏泪流满面,断断续续道“我...我对太妃忠心耿耿,对王爷毕恭毕敬,从未有过不该有的想法...”

水晏面上有一瞬间的波动,又很快平静下来,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

药里面的猫腻,他早就知道,不告诉袁氏,便是怕她多心,谁料她还是知道了,在这个节骨眼上。

新帝有意削藩,南海异族屡有异动,南安王府如一叶扁舟,行驶在雷雨大作的波涛汹涌的大海里。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南安王府若是不在了,他作为王府的二公子,身体再好又有什么用?

“姨娘。”

水晏小口饮着茶,道:“此事我早就知晓。”

袁氏抓着水晏的胳膊,睁大了眼睛,道:“那你...”

“我们与王府同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你...你可是--”

“姨娘!”水晏打断了袁氏的话,秀气的眉头拧在一起,道:“我姓水命晏,是南安王的次子。”

水汷醒来时,头仍是疼的。

一连喝了几杯浓茶,水汷方觉得走路不再打飘。

丫鬟上了几碟清淡小菜,伴着参汤与鲫鱼汤。

水汷一边吃,一边埋怨薛蟠心太实,哪有死命灌客人酒的道理?真是个十足的呆霸王。

转念想到昨夜惊鸿一瞥秋水似的宝钗的眉眼,忽然又觉得,有着这样一个妹妹,无论薛蟠去作什么死,都有人心甘情愿地去给他善后。

水汷瞬间就生出了敢问幽王不痴情的壮志雄心,虽然他的职业并不是皇帝,而是一个再过个几年就要光荣战死的炮灰王爷

昨天闹了那么大的动静,外人不知其中关系,只道是水汷喝多了酒,与素来脾气古怪的水晏吵了几句,迁怒了在身边伺候的丫鬟。

水雯的院子也得了消息。

天刚大亮,水雯便带着湘云探春来了水汷的院子。

在路上时,水雯还在与二人洗白水汷:“大哥酒品一直都很好的。”

湘云探春对水汷印象还算不错,因而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是非常相信王爷的人品。

三人有说又笑,进了水汷的院子。

院子里的小丫头们各司其职,行事却比往常要小心许多。

水雯有了几分疑惑,脸色一禀,拉着二人进了屋。

屋里水汷穿着一身雪青色常服,头发仅用一只白玉簪子挽着,这会儿正捧着一只脱胎填白盖碗,吃的正欢。

见水雯三人来了,便让小丫鬟奉上新茶点心。

水雯性子虽然急,但也知道妹妹没有干涉兄长房里事情的道理,问了几句话,皆被水汷不着痕迹地避了过去。

水雯知趣不再多问。

又在屋里坐了一会儿,见水汷面色苍白,便不再打扰他休息,领着湘云探春仍回她的院子。

刚走到一半,便遇见了袁氏。

袁氏面色淡淡的,心不在焉地给她们三人行着礼。

水雯想着是母亲刚不在府上一晚上,便闹出了这么大乱子,袁氏怕难以给南安太妃交差,所以这才心神不宁,因而也并不放在心上。

湘云心性豁达,更是不把这种小事放在心里。

唯有探春,从袁氏通红的眼睛瞧到了悲伤与不甘,联想到昨夜的蹊跷,心头猛然一动,往不远处水晏的院子里瞧上了一眼,又很快收回视线,垂着眼睑,跟着水雯回了院子。

水汷刚送走水雯三人,又迎来了袁氏,见袁氏眼睛红红,像是刚哭过一般,想起往日里袁氏对他的百般照顾,不由得一声轻叹:“姨娘安好?”

袁氏咬着唇,轻声道:“求王爷屏蔽左右。”

水汷虽不知她是何意,仍让小丫头尽数退下。

“扑通”一声,袁氏跪在水汷面前,泪如雨下:“求王爷给二公子一条生路!”

大明宫内,太后与南安太妃看着内务府刚送来的秀女名单。

一边看,一边与南安太妃说着笑:“皇帝登基几年了,也没有过大选,这宫里啊,冷清的很。”

南安太妃笑着去附和。

选秀又是另一种的站队。

想到这,南安太妃不免又有些庆幸,宗室之间不通婚,如果不然,只怕水雯也要被送到这不得见人的宫里了。

太后道:“你也看看,汷儿年龄也不小了,也到了该成家的年龄了。”

南安太妃笑道:“娘娘太过偏爱汷儿了,圣上还未选过,哪里就轮得到汷儿了?”

“皇帝那边的秀女自然有皇后来操心。”

太后从名单里挑出一个,递给南安太妃,道:“你瞧瞧这个,祖籍也是江城,若嫁了汷儿,倒也省的来回奔波了。”

南安太妃仔细瞧上一眼,是自己所熟悉的姑娘,想起临行时水汷的交代,脸上堆着笑,道:“一切听娘娘的。”

太后听南安太妃这样说,又将牌子放下,皱起了眉头,道:“你这做母亲的,竟没一点主意吗?”

南安太妃垂下了头。

太后见此,也没了兴致,道:“罢了。”

“你既然做不了他的主意,那边等改日本宫召他进宫,问问他的意思。”

话音刚落,忽有小宫女来报,说是淳安公主来了。

太后道:“难为她有孝心了,让她进来吧。”

淳安公主进了殿,见南安太妃也在,先红了脸。

太后冲她招了招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可怜见的,这么冷的天,还往本宫这跑。”

淳安公主道:“想母后了。”

太后伸手点点她的额头,宠溺道:“想母后是假,想给自己挑伴读为真吧。”

又与南安太妃说道:“三丫头素来孝顺,本宫也最为疼她。”

南安太妃称是,笑着恭维了一番。

她昨夜与太后谈及蓝袍少年,太后并未决定人选,想是太后顾忌前朝,一时间难以拿定主意。

想到这,不免又往淳安公主那看了一眼,鹅蛋脸,凤目红唇,一半像太上皇,一半有着昔日王美人的轮廓,是个极为标致的人物。

与她看中的人倒也十分相配,只看太后愿不愿成这一门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