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青岚进入密室后,在内壁上按了下开关,暗门无声的合上。
密室空间不大,只有10多平方米,四壁都是青色的石板,地面是古朴的大块方砖铺成。
屋顶正中镶嵌着一盏星状的大灯,质地像是水晶,浅褐色,光线从里面透出来,并不特别明亮,让整个空间显得有些幽暗。
仔细看那星状的顶灯,呈不规则的放射状。
四壁的青石板上并非光滑无物,而是刻满了各种图案,有高山、有河流,也有野兽和丛林,但形制不似世间常见植物,透着一股异域色彩,似乎是展示着某个地方的场景,画风古朴,线条苍劲,颇似远古岩画风格。
在密室对面的墙壁前,是一张深青色的石质条案,条案有2米多长,不到1米宽,1米多高。条案正中摆放着一根深棕色水晶柱,看质地颇似赵梵音那柄匕首,直径有20多公分,高40多公分。
仔细看水晶柱内部,正中似乎有一个人体立像,有棱有角,似乎是身披盔甲,后背有一双巨大的翅膀半伸展着,形成一个略微伸开的“m”,左手擎一柄巨剑,剑尖指向左前方的地面。大致是这样子,里面的人像看得并不真切。
水晶柱的表面并非光滑,而是通体以凸调的手法雕刻着不知名的纹路,有些类似华表上的云纹,这水晶柱,就像一个远古图腾,笼罩着一种神秘气氛。
白青岚进入密室后,一脸严肃,走到顶灯的正下方,面朝水晶图腾,闭上眼睛,双手在胸前合十,微微低头,嘴角蠕动,似乎默念着什么。
突然,密室中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声音不大,但字字入耳,只听这声音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白青岚身子微微一动,保持原来的姿势未变,继续等这苍老的声音发话。
那声音不知从房间的何处发出,接着道:“这都是上天的安排,不可阻挡,千年的等待,终于又要重现了。你要密切关注,不要出任何的差错,必要的历练是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最强者”。
“弟子明白,我会谨记您的教诲”,白青岚答道。
“嗯,你自己也要时刻内省,自从你的孩子出世,我发现你已经变得有些脆弱了!记得不要让世俗左右了自己,要记住自己身份和使命!”苍老的声音有些严厉的道。
“弟子谨记!”
“好了,退下吧!”
“弟子知道了,对了,那首预言,您知道了吗?”
“嗯,我看到了,也已经知道了它的来历”。
“这是谁写的?他怎么会知道这些?我们要不要有什么应对之策?”,白青岚一口气抛出了几个问题。
“这个无关紧要,人类在数万年的历史上,有很多次都探寻到了我们的蛛丝马迹,但对我们构不成什么威胁,你只要完成好交代给你的任务就行了,其他事情自有人去处理”。
“弟子知道了,我这就退下”,白青岚恭敬的向水晶图腾躬身施礼,然后缓缓退出了密室,而那个苍老的声音没有再响起。
。。。。。。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赵梵音和欧阳便驱车离开白青岚家,白晓晓一百个不愿意,拉着赵梵音哇哇大哭,吵着闹着要和舅舅一起出去玩,好说歹说才被哄着让林阿姨带到小区内的儿童乐园去玩了。
二人返回西北郊的华大,先到欧阳宿舍,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带上换洗的衣服、洗漱用具和几本考古方面的书籍,刚好装满一个大行李箱。
之后欧阳又走到隔壁肖梅房间,见肖梅正在书桌前化妆,左顾右盼,仔细的在脸上勾勒着。
要说这女孩,天生爱打扮,而且一画就是1、2个小时,让男生们等的抓耳挠腮,还敢怒不敢言。
即使是这华大研究生也不例外,哪里是网传的高学历大龄剩女油盐不进的作风。
当然也有例外,欧阳娜娜便很少化妆,倒是让赵梵音少了很多苦等她的时间。
见欧阳推门而入,肖梅忙回头道:“你呀,怎么才回来?昨晚跑哪去了?别告诉我,你一直和那个男生在一起呦”。
欧阳忙说:“别瞎说,那是我老乡,昨晚在他姐家住的,昨天谢谢你啊,陆教授是通知我去参加一项考古发掘工作,今天就要走,这不赶紧回来收拾行李,这就要去和陆教授汇合,下午就走”。
“这么急?”肖梅说着,一边起身到窗前向下张望,看到昨天接走欧阳的白色q7停在楼下,不禁调笑道:“那男孩还管接送啊,欧阳大小姐的护花使者终于出现了,恭喜恭喜!”。
“别瞎说,普通朋友,你这嘴,看我不撕烂它”,说着,欧阳娜娜作式欲掐肖梅的脸蛋,肖梅忙往后躲闪,道:“好啦,开玩笑啦,赶快走吧,人家都等急了”。
欧阳看表已经9点多了,不再和肖梅多说,拎着大行李箱,下得楼来,将行李箱放在车后备箱里。
要说这华大不愧华国第一学府,校园之大、之美简直超乎想象,就像一座巨大公园,独霸华都西北郊区一角,校园内到处绿树成荫,草坪、水泊、花团随处散落,甚至在校园西北角的湖边还有一座古塔矗立。
数不清的教学楼、研究院、食堂、图书馆、学生宿舍、体育场馆点缀其间,每座风格都不尽相同,有中式的、苏式的,也有欧式的,从这些建筑的风格,可以一窥华大的历史变迁。
校园中处处是学生读书、讨论、运动的身影,不为社会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辛苦赚钱而伤神,只为学术造诣、人生理想、国家发展而奋斗,这样的氛围,难怪被称为象牙塔了。
20分钟后,车停在了华大西南角的一片住宅区,这里是一排排错落的6、7层高的住宅楼,有30多栋,青砖外墙、红色坡屋顶,有些墙面都已经泛白,显然有些年头了,这就是华大的教师公寓,很多华大的知名老教授、知名学者都住在这里,还有一些未婚年轻教师的单身宿舍。
陆教授的家在28栋二单元一层,学校考虑到这些老教授、老学者年岁大了,腿脚不便,一般都把一、二层的住房留给了他们。
陆教授家前面有个小院,用半人高的篱笆围了起来,推开木质院门,二人进到小院中,小院大门和里面的屋门之间是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道,两侧分别是花圃和苗圃,在篱笆墙的一角,一颗粗壮的枣树挺立着,枝叶一直延伸到三层楼高。
“陆教授,我来啦”,欧阳娜娜冲屋内轻声喊道。
不多时,屋门打开,一位满头银发,面色红润,戴着一副黑框大眼镜,看着只有60多岁的老太太闪出门来,正是陆教授。
陆教授没说话,只是向欧阳招招手,示意她进来。
看到后面的赵梵音,冲他点点头,和蔼的笑了一下,然后就闪入了门中。
赵梵音跟在欧阳身后,进到陆教授家的房间内。
这是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进门就是客厅,面积挺大,现在正值晌午,阳光透过屋外树木的枝叶,射进窗户,洒在房间内,透着一股慵懒的气息。
客厅靠内里的墙壁是一排沙发,侧面的墙壁被一整排的书架占据,从地面到顶棚,足有七八层,每层都摆满了书,在靠近窗户的位置,是一张大书桌,这书桌显然是个老物件,非常厚重,用料似乎也颇为上乘。
桌面杂乱的摆放着台灯、书籍、记事本、纸笔、放大镜、手机等物,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半合着,一张老式的办公椅斜靠在书桌和书架之间。
在书架对面,靠墙是一张八仙桌和三把红木椅子。
这面墙上正中挂着一幅水墨画,旁边还挂着几个大相框,里面都是一些黑白或彩色的照片,这应该都是陆教授家人的照片。
这个房间,兼顾了会客、办公和吃饭,虽然很大,但因为容纳的东西太多,显得有些拥挤和杂乱。
欧阳进屋后,先向陆教授介绍了赵梵音,陆教授看着面前这个一表人才的小伙子,听说是欧阳的老乡,颇为亲切的招呼他做到沙发上去,赵梵音赶紧摆摆手,说自己站着就好。
欧阳说道:“陆教授,咱们大概几点出发?是去华都机场吗?”
“咱们中午12点走,等会有军队的专车来接,直接到南苑机场,似乎是坐军用飞机过去,这次去参加的考古项目,规模很大,国家也颇为重视,为了安全起见,军方也参与了进来”。陆教授说话中气很足,声音洪亮,如果不说,真的看不出来是已经年近八旬的老人。
陆教授喜欢清净,多多少少性格有些孤僻不合群,虽然已经年近八旬,但执意独居在这里,没有和儿女同住。
陆教授是华国考古界的元老级人物,已经从事考古和相关教学工作50多年,一直在华大任教。
这也是家学渊源,陆教授的父母就是华大的第一批教授,而陆教授的兄弟姐妹以及儿女晚辈也多从事教育行业,均在国内一些知名大学任教。
陆教授曾参与、组织了国内不少重大考古发掘项目,秦皇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曾侯乙墓等,数十个建国后的重大考古发现,都有陆教授的身影,从教50多年来,更是桃李满天下,很多省份的博物馆、历史研究所、文物保护机构、大学相关专业,都有她的学生,而且很多都担任要职。
陆教授自退休以后,由于精力和体力不如从前了,慢慢退出了考古一线工作,而专注于教学和写作,著有多部国内外颇有影响力的考古著作,在世界考古界也颇具名气。
作为陆教授的关门弟子,欧阳娜娜很得陆教授喜爱,倾囊相授,很多重要学术场合都愿意带着她,这次也不例外。
这三十多年来,很多国内重要的墓葬被发掘,前些年更是抢救性的发掘了一批先秦和唐宋时期古墓,搞得近几年,考古界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大发现,学生们也只有上理论课的份,很少有实地考古发掘的经验。
这次让欧阳娜娜参与进来,陆教授也是一片苦心,希望欧阳娜娜能够更多的接触实际考古发掘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这个好苗子多长长见识,能够更全面的发展。
陆教授让赵梵音留在客厅,自己则带着欧阳娜娜到了后面的起居室,整理自己需要携带的个人用品和发掘工具。
陆教授的起居室相比于客厅,陈设要简单许多,这里是陆教授的卧室,也是储藏室,一张木质单人床,摆放在房间的一角,铺着老式的青花格床单,床头叠的工工整整的被子和枕头摞在一起,床头靠窗,窗前是一个小书桌,上面一盏台灯,一本摊开的书,还有一个装满各种药瓶的大盒子。
陆教授毕竟年岁大了,血压、血脂都超标,还有轻度糖尿病,这都是她日常的药物。
在起居室的另一侧,并排摆放着一个大衣柜和几个对开门的大柜子。
陆教授让欧阳从床下抽出两个大行李箱,这大行李箱也是老式的大皮箱,应该有不少年头了,将皮箱在地上打开,陆教授又让欧阳将靠门口的红木大柜子打开。
欧阳走到红木大柜前,将两扇柜门拉开,瞬间惊呆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