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之圣殿》第34章 地宫 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探照灯关上!”,冯少校命令几个遥控排雷车的战士。

啪的一声,前方瞬间一片黑暗,众人眼前一黑,立刻条件反射的闭上了眼睛,还没等睁开,就听见欧阳“啊”的叫了一声,以为欧阳遇到了危险,赵梵音急忙睁开眼睛,向前看去,瞬间呆住了。

只见在黑暗的甬道尽头,好像夏夜的天空,星星点点的一片,仿佛这甬道是直通太空的。让人瞬间产生了疑惑,到底这是在地下还是在天空?

“把探照灯打开,加快前进速度,前后左右注意警戒!”,冯少校已经看清了前方的情形,立刻下令进发。

队伍加快了速度,照向顶棚、左右的探照灯依然明亮,但大家的心都飞向甬道的尽头,对于壁画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不如先前的仔细讨论研究。

这壁画翻过了层叠的山脉,前方地貌开始缓和,最终在一片汪洋前戛然而止。

王教授感叹了一下,说道:“这里是太平洋了!从西至从东,从北到南,居然将绵延几万里的广大地区都浓缩在这壁画中,简直是奇迹,不知有多少古代工匠在为其作画,而他们恐怕都已成为那万人坑中的一把白骨。难怪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万骨岂是那战场上,征战杀伐的军士所能囊括的,这些地宫的建造者们,在石壁上雕刻的工匠,还有因连年战乱流离失所的普通百姓,是他们的血与泪、灵与肉铸成了这些历史伟人的辉煌,而自己只能化作一把白骨,默默消失在历史之中,无人知晓。。。。。。可歌可泣,可怜可叹!”

众人听着王教授的感慨,心下一片黯然,即便如冯少校这样的倥偬戎马之人,也被深深感染。

众人不由期盼这和平盛世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让子孙后代不再受战乱之苦,但这样的愿望能实现吗?

突然,前方一暗,那排雷车上的探照灯全部关上了,冯少校刚要发火,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此时,众人已经来到了甬道的末端,看着前面展现出来的景象,谁也没有说话,甚至连一声感叹都没有,这一刻,似乎时间已经停止,连自己都不存在这世上了。

他们看到了什么?

。。。。。。

这是一片辽阔的地方,之所以用“辽阔”这个词,是因为它的巨大已经不足以用广阔、宽大、宽阔之类的词汇来形容,即使是身后,石门之外的那片巨大空间,都无法与这里企及。

站在甬道尽头,面对这片辽阔的空间,仿佛是来到了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根本看不到边际,这样的感觉即使是在地面都少有体会,但此时,他们却在这深深的地底感受到了。

他们还能说什么呢?什么也说不出了,因为这已经完完全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这里并不是一片黑暗,反而一片明亮,在这片空间的顶部,非常高远的地方,星星点点的,嵌满了一块块巨大的宝石一样的物体,像一盏盏巨大的明灯,散发着柔和的白光,照耀着空间里的每个角落,之前在甬道中看到的星星点点,就是这些宝石的光芒,只是当时太远,所以显得很小。

而现在他们已经在这空间之内,一切都看的真切。

这空间的顶部离地面少说也有1千多米,什么概念呢?白青岚工作室所在的国贸三期,80层,高330米,这高度是国贸三期的将近四倍!

在这样的高度下,空间顶部的宝石都能给人以巨大的感觉,那它实际要多大?!

众人不敢想象了,也无法想象了。

而这样的宝石却在空间顶部相隔不远就镶嵌一块,形成了一个阵列,一直延伸到远方,足足有几百块,它们是怎么被安装上去的?

这是空中的情形。

那么地面呢?

首先是一条笔直的路面,从甬道口,一直延伸到远方,这路面不是青石铺就,也不是一般的方砖,更不是土地,而是一种比汉白玉还要洁白无瑕的不明石材,光洁如镜,宽度大约有100多米,甚至比长安街都要宽!这样比来,那石门、石墙和守门的巨兽,真的就不算是巨大了,只能说正好能与此相匹配。

在道路的尽头,似乎有一座宫殿,从正面看应该是正方形的,似乎不矮,但由于太远,并不能估算出真实的规模。

在路的两侧,离路肩30米的距离,分别是两排立像,每个立像都有10多米高,立像之间相隔50米左右,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宫殿前。

这些立像全部是武将打扮,头盔、甲胄、兵器一应俱全,但每个武将的长相、穿戴、配饰、兵器都不尽相同,而是形成几种不同打扮,应该是按军职高低划分的,离宫殿越近的雕像军阶越高,穿着也就越华丽,配饰也越多,兵器也越巨大。

看立像脸孔是典型的蒙古民族相貌,这些石像雕工精美,细节丰富,栩栩如生,但面容冷静,给人庄严肃穆的感觉。

石像材质与路面是一样的,同样洁白无瑕。

在两侧的立像再往外,离它们50米开外,则是一排排军阵,步兵方阵、骑兵方阵、弓弩方阵、长矛方阵、战车方阵、盾牌方阵、攻城机械方阵。。。。。。

错落排满了剩余的空间,每个方阵都相隔100多米,整齐的排列着,给人气势恢宏之感,方阵的雕像中的人物整体相比于道路两旁的武将,高度和大小能小一些,但士兵也能有七八米高。

这些方阵同样也是石制的,但不再是那洁白无瑕的材质,而是青灰色的花岗岩,显然不如那纯白色的材质,表示他们的身份地位要低些。

这些方阵足有上百个,每个方阵纵横各50列,共2500尊雕像。

步兵方阵是2500名士兵的雕像;

骑兵方阵是2500名骑兵和胯下战马的雕像;

战车方阵是2500辆战车,每辆战车由两匹马拉着两轮战车,上面还有一名驭手和一名作战人员的雕像;

攻城机械方阵是2500架形态各异、用途不同的攻城机械的雕像!

。。。。。。

我的天,这得多少雕像,这得多大的工作量,这要雕刻多长时间,这要多少雕刻工匠!

简直无法想象!

太震撼了!

仿佛来到了巨人的国度,众人迈入了这空间,踩在白色巨石铺就的道路上,难以想象的是,这沉睡地下千年的地宫内,无论是路面还是雕像上,居然一尘不染,光洁如新,就像每天都有人擦拭一般,路面居然能够映出人的倒影!

难以想象,太难以想象了。。。。。。。齐教授喃喃自言自语。

时间在众人的震撼中流逝着。

。。。。。。

不多时,甬道内走出一名士兵,冲着冯少校立正敬礼,说道:“报告首长,连长看时间这么晚了,你们都还没出来,派我进来询问一下,今天什么时候能结束?”

冯少校听了有些不高兴,心道:“这个连长,今天怎么总是给我找事”,但看了看手表,一惊,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

于是冲着陆教授说道:“教授,今天太晚了,要不我们今天就到这,看这里的情况,今天是绝对看不完了,明天吧,明天我们早些进来,今天的成果已经这么大了,远远超出了原来的估算,晚上我安排人手,将甬道等处再仔细检查一下,确定安全,明天咱们再安心工作吧!”

陆教授点点头,说道:“我同意,今天就这样吧,大家都什么意见?”,随即向其他人看去。

虽然有些不情愿,不愿离开这神秘伟大的地宫,但毕竟太晚了,而且今天一直在探险,从早上到现在,十多个小时,连饭都没吃,真的有些筋疲力尽了。

听说要收队,大家一直高度紧张和兴奋的心情与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顿时觉得两眼昏花、浑身无力,简直都要无法走出这甬道了。

冯少校看大家这个样子,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通过步话机向外面交代了几句。

等了大约20多分钟,一台电瓶车开了进来,陆教授见有车辆进来,正要斥责,这里是发掘现场,而且是地宫之内,这电瓶车虽然不重,但毕竟会对地面有伤害。

还没等陆教授说话,冯少校抢先道:“陆教授,考虑大家都太劳累了,我让外面把电瓶车换了全新的软橡胶轮胎,这是为考古现场特制的,应该不会伤害到地面”。

陆教授一听,才缓和了下来,暗叹这冯少校虽然是个武夫,但心思细密,考虑周到。

于是带领大家坐上了电瓶车。

20多分钟后,电瓶车缓缓回到石门外,又换了早上下来时那辆电瓶车,通过隧道回到了地面。

此时外面已经是一片漆黑,整个营地显得很安静,远处的围墙上,数十个巨大的探照灯,在内外来回扫视着,若干队排列整齐的士兵在围墙内各处巡逻。

背后的贺兰山此时只是一个巨大的黑影,静静地立在那里。

眺望远处的兴庆,一片灯火辉煌,将那片天空照的发亮。

抬头望天,清澈的天空,繁星点点。

众人仿佛进行了一次时空穿越,从那奇妙神秘的世界回到了现实,不禁深深地松了口气。

中巴带着大家回到驻地,已经是晚上12点半了,赵梵音和白青岚没有回家,而是在这里开了两个房间,住下了,一是为了明早能早些出发,另一方面也得让外人不起疑心,毕竟他们现在的身份是陆教授的助理和学生。

简单吃过饭,又和家里通了电话报平安,大家就回房休息了,这一天的经历太丰富,也太耗神,明天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着,必须充分休息,才能应对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赵梵音今夜睡的很香,没有做梦,甚至一直面带微笑,仿佛回到了刚出生时,睡在母亲温暖的怀中,那么的柔软和安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