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女种田致富忙》第二十五章:故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吃完了馄饨,立即赶往了渡口。

来之前,豆娘已经打听过了,这罗林镇靠江,南来北往的客商几乎都是从这渡口上下来,然后再入镇寻找卖家或者买家。豆娘想做的便是去渡口直接寻找客商,若是运气好,恰逢碰到了想买蚕茧的客商,直接卖给他,免了中间的二道贩子或者三道贩子经手,卖家和买家都得益。只是这想法很好,实际做起来有些难度。

渡口很繁华,人来人往,堪比集市,只是这人一多,如何认得谁是客商,谁又只是普通的游人呢。

豆娘站在渡口的入口处,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份苦差事真是让人有些头疼。

“豆娘,你先莫急,这渡口上我有认识的熟人,待我去问问他们。”杜承突然说了话。

本来一筹莫展的豆娘顿时一喜,“真的?”

豆娘脸上欣喜的笑容,让杜承很受用,他笑着点头,“他们是脚夫,就在那边的货运渡口,打着短工。他们时常搬运货物,应是会认识一些来往的客商。”

豆娘拍了拍自己的脑子,她怎么没想到去货运渡口?那儿不是更能见到客商吗?于是和杜承匆匆地走过去。

只是到了入口,两人却被拦住了,原来这货运渡口是私人所建,是专门与客商做生意所用,这豆娘和杜承穿着打扮哪像是客商,这守门的当然就不让进了。

豆娘无奈,想起李吴氏那张忧愁的脸,狠狠心,从袖袋里掏出了二十文铜钱,给了那守门的男子,“大哥,这钱不多,你买碗酒喝,算奴家的一点小心意。奴家的夫君与那边几个干活的人相识,有些话要与他们说,一会儿就出来。不影响你们的生意。”

男人掂了掂钱,是少了点,又看了眼杜承,看他这身打扮也与那几个脚夫无一二了,于是朝着他挥了挥手,“赶紧进去!麻利着点!”

杜承一听这话,跑向了渡口里面。

豆娘站在外头等着他,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办成这件事。百无聊赖之际,她余光一扫,却见得不远处的一艘货船旁站着一个男人,他正和另一个男人在谈着事。那男人很是眼熟,可到底是谁,却又叫不出名字。

“于一勾?!”蓦地,一个名字浮现在豆娘的脑海里,她叫了出来。那男人似乎听到了有人在叫他的名字,好奇地转了头,四下张望了一番,却并没有发现叫他的人,于是又带着疑惑与对面的男子交谈了起来。

豆娘终于想起了他是谁,这于一勾不是前世她和郑山所开的丝绸铺里的管事吗?怎么到了这儿?当年认识他时,他还在一家缫丝作坊里打杂,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豆娘认识了他,见他有着好手艺,人又勤快老实,便聘他到丝绸铺里做管事。自从他到了丝绸铺后,也的确再也没被一些无良卖家以次充好欺骗过,这于一勾辨别丝绸好坏,是有实打实的本事。

于一勾似乎是谈完了事,带着一名家丁模样的人从渡口走了出来,经过豆娘时,只听闻若有似无的一声,“于管事,近来可好?”

豆娘也不知道自己为何要与他搭话,前尘往事似乎随着她变成了李豆娘快要烟消云散,可当再一次见到前世的熟人时,她又情不自禁地激动与难过。

“小娘子认识在下?”于一勾停住了脚步,转身看向身后那位瘦弱的江南小娘子,在他的记忆里,并不曾见过她,只是奇怪,她怎么就能知道他姓于,又曾经做过管事呢?

豆娘轻轻地点了点头。

“小娘子怎么会认识在下?”于一勾更加好奇。

“三年前奴家去锦绣丝绸铺里偶然见过于管事,今日再见,觉得身影有几分像,便叫了名字试试。”

于一勾看了她一身打扮,皆是粗布衣裙,还打了补丁,哪像是会去丝绸铺的客人,心下直觉她是骗子,也不知她从何处打听到他的姓氏,于是背了身转身便要离去了。

情急之下,豆娘叫道,“于来运,你且等等!”

听到这名字,于一勾又顿住了脚步,他不可思议地看向豆娘,“你到底是谁!”

于一勾大名于来运,可知他大名的,却是屈指可数。因他在缫丝作坊里劳作了好些年,得了个外号,于一勾,意思是他能在滚烫的沸水中一指勾出蚕丝,久而久之,也就没人知道他的大名。

在这地方竟然能听到他的大名,于来运又怎么能不惊讶。

“奴家李豆娘,家住罗林镇望沟村。敢问于管事到此地是要为绸缎铺进一些丝绸锻匹吗?”

豆娘自报家门后,于来运确信自己并不认识这女子,只是这女子给他的感觉却很是熟悉,听她这般问话,回答道,“我早已不在丝绸铺干事,此次来不过是想买些蚕茧,以作缫丝用。”

豆娘一惊,这于来运竟然已经不在丝绸铺,当年请他做管事时,她可是费了好些功夫,后来也证明她的眼光精准,付出也是值得的。怎么郑山竟然放他离开了?

“你可是又回了缫丝作坊?”

于来运摇摇头,“既然出来了,哪还有再回去的道理,我自己开了一间缫丝作坊。”

“原来几年不见,你已成了于掌柜,这日子可真是如白驹过隙。”

于来运看着豆娘,越发觉得她似曾相识,只是搜索了脑子中所有的记忆,却不记得见过此人。

正当于来运越来越不解时,听到豆娘又继续说道,“你说你是来买些蚕茧,不知道你要多少?”

于来运犹豫了会儿,才报了个数字,“大致三千斤。”

豆娘想了想,说道,“奴家可以帮你,价格比商贩便宜两成,但你需给我一些时日去筹措。”

于来运不是刚出炉的毛头小伙子,怀疑地看着豆娘,轻笑了一声,“小娘子,你莫要寻我开心了。我还有事要忙,不奉陪了。”

“我虽为妇人,但一言所出,定会遵守承诺。”

于来运听到这话,呆愣了片刻,不可置信地看向豆娘,这一次却是仔仔细细将她看了个彻底,“你可是认识我曾经的东家夫人赵夫人?”

“赵夫人?”豆娘喃喃念着自己曾经的称呼,这一世竟然还能再次听到。

“赵夫人已过世三年了,今日见你的语气神态,与她竟是像极了七分,若不是你们相貌不同,我还真以为是赵夫人到了罗林镇。”于来运叹了一口气,神情惆怅又带着些感伤。

“豆娘,我已与他们说好,他们会留意往来的客商。”杜承匆匆寻来,却见得豆娘与一陌生男子在说着什么,又见她脸色惨白,神情哀伤,心里一慌,跑至她的身旁,将她护在了身后,“你是何人?为何欺负我娘子?”

于来运冷笑了一声,“我可不曾欺负你娘子,是你娘子女中豪杰,非要揽我的生意,既是如此,我就给你们两日的时间筹措,也不枉你与赵夫人相似了几分。”

“豆娘,这是怎么回事?”杜承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听得他身后的豆娘小声与他说道,“这于掌柜恰巧要买蚕茧,我想着直接把村里有蚕丝的人家合起来,一并收了,也算解决了他们的烦恼。”

杜承也是没想到这么一会儿功夫,豆娘竟是已经谈成了此事,只是看向于来运的眼光还是带着一丝防备。

于来运可没有多余的功夫与他们闲话,“我暂住在兴丰客栈,你们若是备好了蚕茧,直接来找我便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