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有些事情上面,左长川的师傅只想循循善诱,激发左长川的潜力,而不是左长川想知道什么,他就回答什么。
“灵气的属性一共有七种,分别是风、水、火、土、雷、光、暗。通常一个人只能有一种属性的灵气,如果有例外,那么拥有多重属性灵气的人可以令不同属性灵气组合,从而可以施展千变万化的法术。”师傅这般解释,并一直关注左长川心理情感的变化。
照师傅所说,左长川体内有三种属性的灵气,难怪之前左长川有冰封的能力,这其实是因为左长川结合了水与光两种属性的灵气,致使灵气异化,以一种固定而随机形式释放了出来。
“师傅,弟子有一事不明,还请师傅指点。”左长川恭敬地揖手,问道。
“你想问,你之前是如何组合灵气的?其实不难理解,一般情况下,人本能的会运转体内主要存在的属性灵气。比如说你体内有水火光三种灵气,而你体内主要有水属性的灵气,所以你会首先运转水属性灵气,然而你在施展吸纳之法是不经意间运转了光属性灵气。”师傅不厌其烦,耐心解释。
“那为什么我会不经意间就运转了光属性灵气?”左长川一脸疑惑,不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因为吸纳之法这个法术本身是在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或者能量来补充身体,而这世间所有的力量来自于太阳光能。你在施展吸纳之法时,本能的会动用光属性灵气。”说罢,师傅静静地看着左长川,随时准备回答左长川的问题。
而此时,左长川并没有疑问了。本来他还想问所谓的组合是什么意思,现在大概明白了:组合就是同时运转多重属性灵气!于是左长川恭敬地道了声谢。
师傅早就听到了左长川的心声,他大手拍了拍左长川瘦瘦的肩膀,然后闪一道光不见了。
神仙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左长川对此见怪不怪了。想到自己去一个地方还要靠飞行术,确实与师傅这等人没得比。
也正是师傅的强大让左长川更加坚定了决心,一定要刻苦练习,要以最短时间修炼到最高境界。晓月不就是个奋斗实例吗?晓月仅凭十五年的努力就超越了众多天才,可见努力的天才是最强大的。左长川不敢说自己是个天才,却也相信自己有点小聪明,并且相信自己会凭着努力成为最强者。
师傅走了,只留左长川独自领悟灵气属性。所谓灵气,就如同空气一般存在,看不到也摸不到,似乎并不存在,可是用心可以感悟。严格比较,灵气比空气更加虚幻,仿佛永远都无法理解它是如何存在的,又是怎么来的。
也不去想太多,左长川重新坐到大石头上,感受着身边空气中的灵气。不知为何,左长川一闭上眼就能感受到周围虚幻的灵气,而那种感觉仿佛自己处于人海之中。人海中的任何一个触碰到自己的人都会自行撞入自己体内,然后化为自身的一部分。
这一刻,左长川清晰地感受到身边的灵气十分的充裕。一呼一吸之间都能嗅到仙气般的飘飘然。
左长川也没想到,他所处环境竟是仙境一般灵气充裕,比天道山更富有灵性。左长川尝试施展吸纳之法来补充体内的营养,然后再按照师傅赠送自己的书籍上指示去练习。
……
经过半个月的调养,左长川身体恢复了往常的健壮体格。他开启天眼,内窥身体内外每个细节,看自己在什么都不做的时候灵气处于什么状态。看是不显属性还是显示主要灵气属性。
随着天眼的探知,左长川察觉到自己体内的灵气大部分呈现蓝色,且没有什么特殊形态。“天眼”是一种最普通的法术,又耗不了多少灵气,所以眼部的灵气基本上没有变化。
同时运转水属性灵气和光属性灵气就会释放冰封的力量吗?
左长川抬头看了看天空,已近黄昏了,想不到仅仅灵气属性的问题就足够让他思考一整天了。果然,修仙并非易事。
整天思考有时候还不如一时的灵感。于是左长川不再纠结灵气属性的问题,他渐渐进入冥想状态,让大脑休息休息。
静坐了半个时辰,左长川潜意识中感觉到了一阵阵凉风。那凉风吹得左长川全身汗毛竖起,甚至令脖子都冻的僵硬。
他的衣服重复着被汗水浸湿,又被日光晒干,再次浸湿,再次晒干的过程,如今已经褪去颜色。他坐着的巨石竟也留下了屁股印。
当然,左长川的脚踝被石头硌出千百条血痕,裤子早就破烂不堪。此时的左长川五官变得敏锐,他感受着自己以及身边的一切。
在一个人五感最敏锐时,就是意识最集中的时候。正好左长川放松够了,刚缓过神来便拿起师傅所赠之书。
书封面写着“月华”二字,还有一幅小图。图中一人手刀斜劈,一道巨型的弧形银光划出。第一页就一幅静坐冥想图,图的一侧写着“沐月入虚”。从书名看,本书应该是教人如何释放月华一般的法术。
第一页说要沐浴月光进入冥想状态,这一点左长川做到了,他已经冥想了半个时辰。再翻一页,就是一幅炼丹聚气图,图侧写着“聚月成丹”。左长川想了想,觉得此中意思就是要将月华凝聚于一点,随之聚集成丹。
索性一直看到底,左长川便不停地翻页,直至第三十六页讲到“疾风之刃”时,发现没有结尾。也就是说,本书并非全册,就连收势动作都没有。
不过左长川练至第三十六页的地步,也可以释放出月华的法术来,只不过无法施展原始形态的月华。
记住了这些动作和口诀后,左长川就开始从第二步的“聚月成丹”开始练习。他看了一眼夜空,众星拱月,一派梦幻景色。不由得,左长川开始想念可儿,他在想,此时可儿在身边就好了。
“不行!”左长川狠狠甩头,说服自己快点练习法术。
一闭上眼,左长川启动吸纳之法尝试辨别自然界中的月之精华。在他天眼视野里,只可以看到空气中漂浮着透明无规则的颗粒,照理说这些颗粒包含了空气灵气和其它的东西。
怎么辨别月华呢?
左长川凭着意识,不停搜寻周围的颗粒。时而放大视野,时而缩小视野,他只想从视野里找出不一样的东西来。
“咻!”
某个大一点的颗粒从左长川视野里划过,仿佛流星,就只存在那一瞬间。那大颗粒飞过的速度极快,左长川只能判断出那颗粒的来源,并看不清楚那究竟是什么。
循迹看去,那颗粒来自夜空的月亮。左长川抬头一看,发现无数的大颗粒从天而降,如倾盆大雨洒落到视野中的每一处。
这叫做参悟,也可以说悟性!
参悟了月华的人,便可以随意的看到月光洒落的路径。所谓月华,就是无数来自月亮的颗粒。如同站在雨中沐浴,此时的左长川也可以尽情享受月华的洗礼。
曾经参悟灵气时也是如此。左长川开了天眼,看到了体内灵气流动,也看到了空中微粒,甚至可以感受他人灵气变化,这些都是需要参悟的。没有参悟能力,就看不到这些东西。
左长川按照《月华》练习了一个月,终于练到第三十六页。只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练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