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将至,百里府来了书信,信上说百里老爷年事已高,染了风寒,撑不了多久,死前希望见女儿一面。百里沐熙连夜收拾东西,第二天一早带着子衿去集市租了一辆马车回咸阳。黎若华担心母女俩的安全,向安逸尘说明原因,将自己的医馆和徒弟交给安逸尘照料,离开花姑村,暗中保护百里夫人和子衿。
母女俩连夜赶路,走了一个多月才出蜀地,幸好途中未遇到山贼土匪,没有耽误行程。金秋之际正是土匪横行霸道之时,他们要抢路人的财物和粮食来度过寒冷的冬天,百里沐熙和子衿未遇到山匪是因为早在他们来之前,黎若华就已经控制了这些土匪,她们才能如此顺利。
离咸阳越来越近,百里沐熙越着急,想要早些到达,她担心父亲等不到她,所以就算是雨天,她们也在赶路,丝毫不懈怠。马车在颠簸的路上行久了总是要出问题,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浓重的大雾使人看不到远处,车夫一个恍惚,车轮就陷进泥塘,子衿和车夫下车推了几次都没能将车推出来。
子衿的巫术派不上用场,只能干着急,黎若华不想让子衿看到自己暗中跟着她,没有出面帮忙。等到雨停下,雾散开,她们才发现不远处有个县,车夫提议先将马解开,去县里找人来将马车拖出来再上路。
“夫人,小姐,依小人看今天不如先暂时停下,去附近的县投宿一晚,明早再出发怎么样?”
百里沐熙看了看阴雨绵绵的天,感叹到:“既然天公不作美,也只能这样了。”
“娘,你不是急着想要见到外公吗?要不我们再想想其它办法?”
“小姐,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山路坎坷,天意难测,我们还是住一晚再走吧。”车夫劝子衿遵从天意,不要再执着。
雨后的集市空无一人,开着门的店铺也人流稀少,一家名为“天和”的客栈里,店小二在擦着桌上的油污和酒水,看似精明的老板扒着算盘。
见到有客人来,店小二忙迎上去招呼客人,给客人倒茶水,询问客人是要住店还是吃饭,百里沐熙要了两间上好的客房,又点了些吃的让店小二送到房间去。三人进了房间之后,黎若华才露面,开了一间房,在子衿和百里沐熙的隔壁。
吃过午饭,经历长途跋涉的百里沐熙和子衿息下了。
“咚咚咚”敲门声吵醒了母女俩,子衿前去开门,原来是车夫。车夫弯着腰笑着说:“打扰夫人、小姐清休了,只是现在已是酉时,店小二说,过了戌时店里就不提供餐食了,所以,我想来问问夫人和小姐.....”
“好了,老伯,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先下去点菜吧,虽便点,五个就行,我和娘待会儿下去。”说完,子衿给了车夫几两银子。车夫拿了银子下楼去。
百里子衿携着母亲下楼时,桌上已经摆满了菜,子衿问车夫为什么点那么多菜,吃不完该浪费了,店小二跑过来解释说因为子衿一行人订了三天的上等客房,所以每天晚餐送三个小菜。子衿听完店小二的话心想:“这个小店还挺会做生意,应该会有很多回头客吧。”
“三位客官,你们一定要尝尝这道炸香椿鱼,这可是小店的名菜,还有这道一品山药......”店小二自豪地为客人介绍本店特色菜品。
子衿夹了一片山药放在百里沐熙的碗里:“来,娘。你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百里沐熙拿起桌上的筷子夹起碗里的山药送入嘴中细细品味:“嗯,不错!这山药软糯适口,还有一股清香,确实是不错。”
店小二听到百里沐熙的称赞,乐呵呵地给百里沐熙倒茶:“我就说我们店的菜好吃,你看看,连夫人都称赞了”
子衿抬起碗要吃饭,发现车夫规规矩矩地坐着不动筷,就叫车夫一起吃饭,车夫这才唯唯诺诺的拿起碗筷。百里沐熙看见车夫一直只夹素菜吃,才想到车夫是把自己当成下人,所以不敢夹肉。百里沐熙几次劝说车夫都没有用,索性将肉扒了一半放进车夫的碗中,车夫连连致谢。
饭后,子衿原本想带着母亲回房休息,但店小二告诉她们,今晚夜市开放,会很热闹。子衿心想反正回房间也无聊,还不如出去逛逛,在子衿的软磨硬泡之下,百里沐熙答应和女儿一起出去逛逛。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