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重逢
颜良知晓了事情来龙去脉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怅然若失的摇头,又看向足智多谋,又时常有奇策的许攸,连忙上前感谢。
许攸脸色一横,故作嗔怒道:“校尉尚且有官职在身,在下不过一介白身,侥幸得到袁君赏识,你我能够同在一门下,自然更要加倍努力为袁君扫平障碍,切莫再做出这般决定,才是对我,对袁君最大的感谢。”
颜良嘿嘿笑了一声,郑重其事的点头应道。
而一身怒气无处发泄的羊续此时已经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内,望着眼前的案牍,随即拿来纸笔,笔走龙蛇。
“将这信百里加急,尽快送往雒阳,呈于太尉前由其定夺!”
信使脸色有些难看,谁都知道此时正值黄巾之乱,天下州郡尽皆战火纷扰,到处都充斥着黄巾的身影,一个处理不好就是身首异处的下场。
羊续等了半天,却没听见回话,又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看得出来信使的顾虑,但他眼下却又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些士卒们虽然名义上是归属他掌控,但羊续深知,自己初来乍到,只是稍稍点了把火,使得全体将士已然重新认识了自己,但若是想要调动这些履历战功的边塞士卒,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便是那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敷衍了事的文丑等人,羊续都感觉到一阵头大。
“幽州境内是没有黄巾作乱的,至于豫州,京师等地,黄巾早已尽数被剪灭,卫尉统领汉军一举诛灭了近十万的黄巾蚁贼,你又何须这般担忧。”
听闻这番解释,信使紧绷着的脸才稍稍松懈下来。
双手接过信件,欲言又止。
“还有什么事?”
“这信不先交给陛下奏阅,却要先行送完太尉面前,这似乎有些违背制度了。”
信使的好心提醒,羊续却是瞬间变得火冒三丈。
“我说送完太尉面前就太尉面前,国家现在根本没有时间处理这些小事,你就别废话了,我要两个月内看到太尉的回信,如若不然,我斩你的头!”
似乎是听到了要砍头,信使连忙拜别后,装上信件就飞奔出营帐,顺势就前往马槽处,准备换一匹日行四百的良种马。
马夫丝毫不敢耽搁,当即就将徒弟派到都尉处,将从那度辽将军营帐中出来的信使欲要远行的消息告知。
在不一会的功夫,马夫就得到了一个消息。
“真不好意思,今天马儿生病的有许多,能够长途奔袭的马只怕今日暂时是没法放出了,若是着急的话,或许都尉府中尚且还有几匹良马,据说是当初的袁将军的战马,若是能乘上这样的烈马,莫说四百,便是六百又能如何!”
信使被哄的一愣一愣的,当即便打算前往都尉府。
马夫犹豫了一会,又将其唤了回来。
“回来,我给你透露了这么多的好消息,难道就没点表示不成?”
信使正欲发作,想了想还是算了,正事要紧。
从身上掏出点钱来堵住马夫的嘴。
转头来,荀谌坐镇都尉府中,得知那羊续竟然打算派遣信使,当即就商议一番后,打算以酒色将其蒙蔽,顺便再从他身上搜出来点什么。
很显然,面对荀谌等一众边塞高官们的赏识,信使很快就醉的不省人事。
只是须臾片刻,荀谌就从他的身上搜出来了羊续的亲笔书信。
信中大肆说了一番关于辽东的具体状况,户丁人口,财政税收,生活习俗等一众俱是一个不拉。
而在最后,加上了最重要的兵力。
反正在颜良的口中,正规部队的熟练大抵是在七万人数左右,虽然自己只是看见了一半,但对于颜良的话,他倒也没有多少怀疑。
毕竟,能够正面击溃鲜卑的壮举,就决定了其人数必须要达到碾压的态势,否则面对异族鲜卑等族的入侵,谈何抵挡。
至于卫尉袁绍是否真的有谋反之意,最起码现在看来,羊续还真没发现有多少这样的可能,反倒是那侍御史多有坏事之举,险些使得他发生误判。
极为诚恳的请求太尉,将这侍御史调回,想尽一切办法,他是不怎么希望看到这侍御史出现在辽东,与那群卫尉旧官吏相处,侍御史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麻烦事来。
索性直接将其调走,图个清净。
荀谌看着信中的内容,会心一笑。
这新来的度辽将军,果真是有着任务在身。
许攸抚须轻叹道:“我不是皇帝,都对袁君的所作所为感到震惊,唯恐其借助此番局势掀起叛乱,更别提当今陛下了,功高震主永远都存在,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荀攸在旁提醒:“信中虽然并未明说如今辽东已有十万大军的事,但最起码七万之数已经是显而易见了,就算是这样,整个辽东的军事力量也已经远超想象了,若是让陛下知道了,只怕袁君的日子又要不好过了。”
“你觉得该怎么修改?”
几人视线互相接触,紧接着就像是约定好了的一样,都对这信中的内容产生了修改的念头,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陛下知道这里面的实情。
至于以后知不知道,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再多加一些,直接在前面加上个十,十七万大军,你们觉得怎样?”
荀谌很是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侄儿虽然很少出言进策,但往往在关键时候却能够一锤定音。
他当然明白荀攸说出这十七万大军的意思。
要知道,现如今的整个大汉朝的将士们加在一起,尚且不知是否有五十万之数。
士卒不是简单的经过一些训练,再上报给国家这么简单。
在现在已经初步展现颓势的汉灵帝时期,所谓的三十税一早已经名存实亡了,加上本身就有着打压底层黎庶的想法,使得偌大的一个国家对于士卒们的福利从来都是最低等的。
平均换算下来,整个大汉朝的士卒几乎都要用到十个人的税收来补贴,就算是这样,都还并非是战时状态,要不然的话,汉朝能够供给出两百万大军不成?
纯属无稽之谈。
而辽东也正是如此。
虽然地域辽阔,管辖的范围反倒不像是一个郡,但就算是如此,在袁绍没来之前,经历层层剥削压榨之后,辽东的人口极具下降,一度逼近二十万口人的数量。
能够供给出两万大军已经算是了不起的事了。
又从哪里来的十万大军。
只要稍加思思,陛下望着这封信都会怀疑是这羊续对袁绍的过分诋毁,一个区区辽东属国,凭空能变出十万大军。
在经过不算努力的努力下,信中的内容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经历了一夜的头昏脑胀,信使也从睡梦中苏醒,当即一个鲤鱼打挺翻下床头。
心有余悸的摸了摸抱里的信件,还好没事。
在换上良种马后,速度果真是不一样,只是须臾片刻间,信使得身影就已经飞奔出了数百米了,就连荀谌在后紧紧跟着都无济于事。
而信使也是果真不负众望,数千里的路程,却硬生生被他半月的时间就跑打了。
最开始的时候信使还是颇为害怕的,这一路上的黄巾个个都是骁勇善战,就连一向被汉军忌惮万分的高嵩城墙,在黄巾军手中,只是狠狠地撞了一番就瞬间破开了。
为了尽快远离,信使根本不敢做丝毫的逗留,反正回去的时候有双倍薪水,辛苦也就辛苦一点吧。
总比命丢了要强的多。
信使以为他是第一个抵达的,但实际上关于辽东的一些消息,袁绍很早就开始不间断的往返之间,传递消息。
说来也是奇怪。
袁绍自从在刘宏面前暂时辞职,打算回到家乡汝南之时,一路上所遇到的黄巾数量屈指可数。
此前盛传的豫州,京师重地都被黄巾攻击破,现在看来全是小道消息。
再加上周边郡县的官员将士早就打算追随在袁绍麾下,使得其归乡的声势愈发浩大。
其中不乏各地州郡长官的帮助,袁绍算是有惊无险的回到汝南地界。
除了众多士卒外,大致统计了一番,不下千人之数,便是那些一心打算拜入袁氏门生。
为此袁绍连连推脱,只是说着若是有机会,他会联合袁氏门生一起向陛下上奏,而在此之前,他必须要保持绝对的低调。
回到汝南,昔日熟悉的场景一一变换,在脑海中不断盘旋,袁绍已经有十年时间没有回过家了。
十年时间,足矣让人发生巨大的变化,袁绍也不例外。
袁谭已经有十一二岁,略显稚嫩的眼睛里充满了大大的疑惑,望着突然登门拜访,身后追随者几乎快要有整个宗族多的袁绍。
“你要找谁?这里是袁府!”
袁谭的面貌几乎是完全继承了袁绍,就连那笑起来的时候就像是一个莫子立刻出来了,同时,完全超出同龄人的强健体魄,可以说,袁谭身为嫡长子,已经在完全按照未来接替袁绍路子的步伐前进。
眼下,却是将自己的老子拦在门外。
苦笑不得的袁绍趁其不备,一把将其抱起,随即在仆从们的恭敬声中走进阔别重逢的袁府内。
袁谭虽然有些害怕,但他还是在拼尽全力在挣扎,奈何面对天然的血脉压制,以及年龄上的差距,使得他就连挣脱开一根手指头都是极为艰难的事。
“再不松手我就要喊人了!这里乃是袁府,我家祖父曾出任国家三公,位高权重,识相的就赶紧把我放下来,否则的话见了祖父,有你好果子吃。”
袁谭虽然展现的很是镇定,但其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在展现着他的不平静,最起码远远不向他口中所说的那样。
“你母亲呢?”
袁谭顿时两只眼睛死死的瞪着袁绍。
“我母亲在哪里关你何事!”
“你说错了,还真跟我有关系。”
袁谭撇着嘴,望着自己仍然在袁府内,这才稍稍平复下心情。
“郎君回来了!”
有袁氏族人正准备外出,却见一男子将那袁谭抱在怀中,有点陌生,正欲上前阻止,结果却是看见袁绍突然回来了,顿时喜出望外。
可以说,现在的袁绍对整个袁氏而言,就像是一个传奇般,各种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在其手中却都迎刃而解。
就连族长都是毫不避讳对袁绍的喜爱,许多公正场合,其都是大力推崇关于袁绍的各种事迹,以至于现在的袁氏内部都已经不在对其他事感兴趣了。
只是翘首以盼,这位传说中的袁氏族人究竟什么时候能出现。
结果,在他颇为惊讶的神情,以及接二连三的嚎叫声中,四面八方都开始涌现出袁氏族人。
“见过卫尉!”
袁氏历来讲究身份尊卑,此前的袁绍虽然有着所谓的嫡长子身份,但毕竟袁成早逝,再加上此时的族长乃是袁逢,袁绍的地位只能说比起私生子要强上一些。
现在局势却都不一样了。
袁绍的称呼统一变成了卫尉,朝廷九卿,放在任何一个家族内都是极为炸裂的存在。
便是袁氏内部,未来有机会出任九卿的也只有辛勤工作的袁基,本就被当做家族接班人来培养的
袁术嘛,没什么建树,除了会尽情的展现车技外,就剩下骄傲自满在了,想要指望袁术成为九卿,纯属痴心妄想,眼下借助袁绍的秋风,袁术也算是第一次在刘宏面前留下了相对好的一面印象。
至于袁绍,正儿八经的朝廷九卿,就连袁逢,若论官职,二人俨然成了一个级别的官员,反倒是一直被袁绍当做借力石的袁氏家族,实际上却是尽可能的被淡化了痕迹。
他并不想在这种情况下,让世人只是单纯的记住汝南袁氏袁绍。
他比较喜欢这种叫法。
汝南袁绍,袁氏一族最年轻的九卿,只要好生努力一番,未来接替他人的位置岂不手到擒来。
于是乎,在这种情况下,袁绍俨然成了香饽饽了。
“你回来了。”一位风姿绰约,标志性的红裙随风摇摆,好似在尽力的欢迎袁绍的到来。
李婉儿尽可能的压制住心底的情绪,两只眸子此时俨然已经开始浮现水雾。
袁绍笑着将袁谭送了过去,在其那难以置信的眼神下,袁绍一把将李婉儿揽入怀中。
两人四目相对,却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远。
袁绍的容貌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一如往昔,岁月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迹微乎其微。
而李婉儿却是在诸多思念之下,身形愈发憔悴,就连此时出现在袁绍面前,抚摸着那近在咫尺的秀臂,就像是恍如隔世。
两人笑着笑着,眸底却是悄无声息的浮现了晶莹泪花。
喜悦伴随着悲伤同时到来。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