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汗露血珠的歧路
1、
雨荷从深洞里出来,见日头高挂,想必韶萍已经去拍泥坯了。她收拾一会野蘑菇,也去了山腰作坊,看到石桌上留下石子记号,知道他往东山打猎去了。雨荷用眼睛寻摸一圈,果然看见阴凉处的泥缸里,放着两个刚刚拍好的圆形泥坯,旁边还有些泥片、泥条之类。
雨荷把两个泥坯摆在石桌上瞧了一会儿,发现泥坯都是用筛目不同、泥料不同的多层泥片打成的,更绝的是,每层泥片之间,还有中空层,而在壶口处,严丝合缝地“裱成”一道细沿。如此精细流畅的做工,让雨荷赞叹不已,这简直可以称得上华丽。可让她不解的是,一旦壶制好之后,这些精彩之处,都是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壶体表面,在最该下功夫的地方,却显得简单甚至乏味。
尽管她知道,这是韶萍一贯的风格,但这次做的是汗露血珠壶,是有故事、应该传世的重器,她决定在这两件泥坯上,穷尽自己的功夫,给韶萍一个惊喜。
她抬出泥坯,拿出工具,一直干到晚上。
“雨荷,看我打到什么了。”韶萍提着一只野兔回来。
“啊,别过来。”雨荷叫一声,然后急忙收拾,把做出的东西藏进泥缸,用绳子封了口,才兴奋地转过身来,说:“还没做好,明天给你看。”
韶萍有点糊涂:“什么呀,鬼鬼祟祟的。”
“走,回去给你烧兔子吃,呵呵。”
吃晚饭,雨荷的愉快还收不住:“韶萍,你知道什么叫秀外慧中吗?明天你就能看到了,我们的这件作品,可能是经典呢。”
洞外刚透出亮光,雨荷就从韶萍的怀里脱出身。
“怎么早,干嘛?”韶萍迷迷糊糊问。
“当然做汗露血珠壶去了,你别起来,告诉你,中午之前,不许去看。”
雨荷独自来作坊里,拿出壶,又开始制作。
2、
韶萍中午到作坊,见石桌上盖了一件雨荷的粉色衬衣,她兴奋得直打冷颤:“请赵韶萍先生揭幕!”
韶萍揭开衬衣一看,笑容渐渐变冷,直到变成铁青,他把衬衣丢在石桌上,转身走几步,一屁股坐在木墩上。
他的壶坯完全变了样子,一把是一对男女挺起半身,围绕着壶体,四只手相互牵握,另一把抽象些,是一些浮雕线条,表现阴阳缠绕,一同飞升的意象。应该说,两个壶的构图匀称、造型生动、刀功精准,尤其是那两个人物,神态若悲若喜,面目栩栩如生。
雨荷简直被韶萍的态度惊呆了,她站在他的面前,眼睛闪烁惶恐。
“雨荷,你坐下,我觉得有必要跟你谈谈,你的艺术修养问题了。”
雨荷坐下,望着他。
“你一定以为,我今天会大加赞赏,昨天晚上,看你快乐的样子,我也希望,真的能给我一个惊喜,但我看到什么?不是一个紫砂器,而是一件雕塑作品,一个巴黎美院二年级学生水准的雕塑习作。”
雨荷的眼泪簌簌落下。
“还有,对汗露血珠这样一个故事的表现,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有一个高度,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也是对命运不屈的抗争,这正是这个故事能够千古流芳的原因。如果仅仅看到男情女爱、悲欢离合、矢志不渝等等,是无法对东坡先生交待的,尤其是在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今天,更无法面对天下有识之士,这样的东西,我会落印签名吗?”
“你的意思,我不配做这把壶?”
“以你现在的修为,还承担不起汗露血珠壶,至少…….”
雨荷不想再听下去了,她抓起石桌上的两件壶坯,用力摔进化泥池,转身跑向深洞。</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