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浪在三国》第三十章 人无近忧,当有远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仲德,我有一件机密的事想交给你处理?”

程昱一听,赶紧躬身道:“主公有令,昱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恩,煜想在汝南开辟一个秘密据点,现在需要一个合适的人前去组织。”

程昱明白地点点头,汝南是荆州的东北大门,拥有了他进可攻退可守:“昱定不负主公重托。”

“哈哈,有仲德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程昱想了想问道:“主公,昱对汝南不是很熟悉,这据点的建立可能要花费一些时日,不知主公的期限是什么?”

“呵呵,这一点煜也早想到了,我当然不会让仲德白手起家,我已经为你找好了帮手。你带我的手书前去和这些人会合,然后隐在暗中做他们的军士即可。我想几年内我不会用到你那里的力量,你只要能守住就行。”

程昱接过风煜递来的名单一看,便明白了基本情况,这时风煜又说道:“仲德,你们毕竟不是公开的存在,危险是少不了的,你现在还愿意去吗?”

程昱坚定地道:“主公把如此重大的事情交给昱,是对昱能力的肯定,昱定不辜负您的厚望。”

“好,仲德真豪杰也!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两年内你们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困难,之后可能会有几方势力对豫州展开争夺,那时仲德将会遇到很大的挑战。恩,如果事不可为,切记以安全为主,那些人必要的时候舍弃也无所谓!煜只希望仲德能助我百年,共成大事。”

程昱点点头,为风煜对自己的重视而感动不已:“既如此,那昱就告退了,从此一别,望主公多多保重身体,有昱在一天,汝南就永远在主公手上。”

望着程昱潇洒离去的身影,风煜终于放下了心。历史上刘辟虽然屡败曹洪,是一个将才,可是并不能独当一面,从后来被张辽击败便可看出来。现在有了程昱辅助,加上龚都、何仪、黄劭、裴元绍等人,汝南在自己囊中的把握将大大增加。

由于现在有不少的人才来投,因此不管是公务还是军务,风煜都不需要事必躬亲,可以说整个襄阳军政体系中最闲的人就是他了。其实一个优秀的上位者,不一定要有什么出色的才华,关键是要懂得如何用人,如何培养人才。汉高祖刘邦,大明皇帝朱元璋,如果要论其本身的能力肯定是不如手下那么多出色的谋臣名将,可是做皇帝的却是他们而不是那些手下人。

这日,风煜忙里偷闲,来参加“定远书院”的新生报到大会。自去年刚任太守时起,风煜便开始筹建一个不分士族庶民,思想开放,管理先进的学院,为将来自己争夺天下打好基础。由于眼下暂无战事,风煜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抓一下后备人才的培养。

当初为书院取名字时风煜可是煞费苦心,最后终于决定用定远两字。“定远”一词取自“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首诗,有志定长远的意思。

作为一个现代大家族出来的人,风煜非常明白人才的重要性。如今,虽然拥有了襄阳、江夏两郡,而且最近又找来不少人才,可是风煜知道,如果仅仅满足于从世族子弟中录用人才,最后的结果难免是人才凋零,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因此才下定决心建一个不分贫富贵贱,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进入的新型学院。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处!若要成就大事,当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一批学员总共五百名,都是十二到十五岁的少年,当风煜赶到时已经全部录取完毕。其中七成学生是从世家子弟中挑选出来的,剩下的三成是从普通百姓和南迁流民中召收的庶民子弟。

学院由蔡邕任校长,乔玄和和刚刚投奔来的卢植任副校长,钟繇和顾雍为教导主任,襄阳名士庞德公为政教处主任,冀州名士陈琳为宣传部主任,而风煜则挂了个名誉校长的头衔。

至于后勤,则交给了刚刚接来的徐庶的母亲和太史慈的母亲打点,由于两个妇人都是才德具备之人,所以风煜把事情交给她们也放心。嘿嘿,把她们留在这里,不怕以后徐庶和太史慈两个孝子不来投靠自己。

学院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十个班,每班五十人。

一年级主要是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诗经》、《论语》、《孙子兵法》等,以及风煜亲自编写的《算术》,《自然》,《地理》等现代常识;

二年级将根据学生的各课成绩,分成文、武两科,文科主修商业、法令、典农等内政事务,武科主修武艺、谋略、行军、布阵、军演等战事;

三年级则是对学生文武能力进行综合评定,测试其融会汇通的程度,并在实习中选拔优秀人才。

在第一批新生中,出身世族的占了七成,风煜主要考虑到世家子弟接受过基础的文化教育,起点比贫寒人家的高,而且现在非常需要豪门宗族的支持,所以招收的世族子弟比较多。

第一届留给庶民的名额虽然不多,但对于出身卑微,苦无建功立业机会的中下层学子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这是一个开创了前人没有做过的壮举,让世族和庶民在同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学习,就是这样,风煜建校时还是受到了不小的阻力。

而将来的第二批,风煜会将庶民所占的比重相应地提高,相信到不久的将来,所谓的世族和庶民的界限将不会那么明显。只要风煜的书院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相信那些世族大家不会再像现在这样激烈反对了。当然,反对还是有的,不过在风煜掌管他们的生死大权的情形下也不敢太放肆。

从风煜的眼光来看,前几年的黄巾之乱之所以拥有摧毁汉王朝的力量,与得到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不甘没落无名的庶民支持是分不开的,参加黄巾起义的人员中就有不少出身贫寒的文人志士。

对于某些人来说,既然朝廷黑暗,没有了向上的途径,唯一的选择也只有反抗。

风煜看着面前精神抖擞的五百名少年,心里热情澎湃。虽然他们一时尚不能派上用场,不过若倾力培养,那么不消几年,就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一股推翻旧风气,带来新气象的力量。

风煜知道这个时候对他们很重要,他们正处在树立志向的年龄。在今后的三年里,陪伴他们的将是荣誉、忠诚和信念。

他们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证明自已是最优秀的。

风煜站在定远学院的操场之上,五百双炽热而年轻的眼睛看着他,等待着他的训话。

蔡邕站在风煜旁边轻声感叹道:“论世家万物,自古栽花木易活,育人才艰难,这个校长的位置看来不好坐啊!”

风煜笑道:“伯父可知,能用众力者,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者,则无畏于圣人矣!”

蔡邕闻言,肃然道:“重光此言,真是一语道破玄机啊!”

风煜开玩笑道:“适才我听伯父的话,似有知难而退的意思,这可不行啊!襄阳未来的希望现在可都你手里握着呢!”

这一届的学生可说是汇集了众多三国时空的少年俊杰,如刚投效来的李严,庞德公之侄庞统,其他还有如法正、吕蒙、杨修、郝昭、关平、朱恒、霍峻、孟达、马良等人。他们都是风煜亲自点名,派“暗影”在全国各地找来的适龄(公元175年——179年间出生)学员。以他们的资质和能力,再经过定远学院的系统培训,相信不消多日,必能成为名动一方的人才。

“扬我天威,卫我华夏!”

风煜高举校训大旗大声喊道。

“扬我天威,卫我华夏!”

随后五百个稍显稚嫩的声音整齐划一,喊声高昂直冲云霄,透着少年特有的热情和火焰,稚嫩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余音不绝。

风煜也跟在后面默默的念着,这是他来到三国时空后不变的理想,现在有了如此热血健儿,何愁大事不成?

自进入六月份以来,风煜见各路诸侯雷声大、雨点小,于是也安兵不动,现在闲得快发霉了。没想到人才多了,自己这个主公就没什么事可干了。嘿嘿,这样也好,他最怕的就是处理那些烦琐的公文了,恩,以后有机会再多找几个。反正自己制定的制度不会让谁的权利膨胀,一家独大,能够逍遥自在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清闲无聊的情况下,风煜便去自己开办的“定远书院”教教那些未来的人才。虽然自己将21世纪的一些简单知识编写成册,请专人教授,可是终究没有自己理解得深,那些小家伙可不能被耽误了。

这天刚从书院回来,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他,只见蔡琰小碎步追了上来道:“煜哥哥晚上可有空?”

由于蔡琰和风煜不寻常的关系,加上大儒蔡邕的影响力,所以大美女要进书院也没人敢跳出来反对。不过风煜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一时的心软,开创了男女同校的先河。

风煜心头一跳,这不会是在约自己吧,虽然能得佳人垂青是件很荣幸的事,可是想到自己的责任和那些苦苦守侯的佳人,自己又怎能负她们?风煜忙道:“可是伯父找在下?”

蔡琰两眼盯着风煜的脸道:“是爹爹找煜哥哥的话,煜哥哥就有空了吗?”

风煜尴尬地道:“近日军中琐事繁多,晚上煜恐怕难以脱身。对了,煜才记起营中还有事未处理,容先告辞。”

说完,风煜发现身边的倩影没了声息,只见蔡琰低头不语,双肩微微抽动。半晌蔡琰才轻声道:“为何每次煜哥哥见了琰儿都好象在逃避呢?蔡琰真的让你如此讨厌吗?”

风煜站在那里搓着双手:“这个···那个···,我好象记得那件事也不是很重要,要不我现在陪琰儿走走吧。”

蔡琰听了立刻抬起头,满面笑容的脸上哪有半点委屈的样子,兴奋地道:“真的,煜哥哥最好了。”一副雀跃的小女儿状。

风煜苦笑连连,知道自己被耍了,只得跟蔡琰边走边聊。现在是初夏,到处都是一片葱翠的景色,又有如此佳人在此,风煜感觉和蔡琰散步原来也是一件让人赏心悦目的事。

蔡琰笑语嫣然的道:“琰儿自幼喜欢看些书籍,也常不自量力的写写东西。可是见过煜哥哥的诗词后,才让琰儿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今后还要请煜哥哥多多指教。”

风煜听了不由谦虚的笑道:“好说,好说。琰儿可是大才女,煜还要琰儿多多指教呢。”

蔡琰央求道:“煜哥哥,人家好喜欢你写的诗词呢,你现在能不能作一首给琰儿听听?”

风煜一听头大如斗,他哪里有多少文采,每次还不是剽窃后人的佳作,又不好意思回绝,只得搜肠刮肚的寻找一点存货。

正当为难之际,突然想起一首写给晚晴却没写全的词,心中不由一痛,于是低声吟起辛弃疾的那首词: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昭君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从听到第一句开始,蔡琰就被这首委婉曲折的词深深吸引了,表面看来风煜是在伤春吊古,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娥眉遭妒的描写之中。半晌醒过来,高兴地抱住风煜的手臂,将自己丰满的胸部压在他手臂上:“煜哥哥好厉害啊,琰儿能听到如此绝世好词真是不虚此行,不如煜哥哥再......”

风煜见蔡琰还要再要,不由一脸苦笑,他可是知道自己肚子里有多少货,正巧这时一个衣着华贵的富家公子走了过来,看样子是要向蔡琰搭讪,风煜连忙道:“原来琰儿有约,风煜就不打扰了,营中还有些琐事,风煜先行告辞了。”说完不理蔡琰的回答,逃也似地跑走了。

那富家公子此时走到蔡琰身边道:“琰儿,我们好久没见了。”

蔡琰这时狠狠瞪了那个富家公子一眼,恨不得掐死他,遂冷冷地道:“原来是蔡勋公子,不过请不要这样称呼蔡琰,我们似乎还没有这么熟,对不起,蔡琰还有事,就失陪了。”说完转身走开,全然不理身後蔡勋那怨毒的眼神。

这天,风煜正在花园中修炼《混沌诀》,由于有黄忠和庞德的先天之气相助,现在已经恢复到了第四层。映雪突然进来说黄忠带人来访,于是风煜收拾了一下,跟映雪来到客厅。只见黄忠正在观赏墙上的几副画,旁边站着一个神情冷漠的少年,此时见风煜出来赶紧说道:

“重光,快来看,我帮你找到了一个神箭手。”

黄忠兴奋地指着身后的那个少年道,风煜一听也不由得起了好奇心,黄忠的箭法在三国可排前三,这个少年竟然能被他称为神箭手肯定不简单。

这是一个大约十四、五岁的少年,修长结实的身躯,虽然不是很强壮,却充满了爆发的美感,加上那如同野兽般的目光,像一头择人而噬的猎豹。

风煜能感觉到这个少年的不简单,尤其是在他的身上有一种野兽才有的气息:“他是……”

“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他说他没有名字,问他年龄也不知道大小。我是打猎的时候误闯进一个山谷发现他的,那时他正在追逐一群野狼,我看他连射十八箭,十八箭全中狼目,因此留意上他。后来才知道,他从生下来开始就和他的祖父住在山谷中,从来没出去过,前几年他祖父死了,现在是一个人,我起了爱才之心,便带来给你。”

也许是长时间的和野兽在一起,那个少年并不懂什么礼节,就这样直盯着风煜。风煜也不以为意,对他笑了笑道:“你愿意跟着我吗?”

“为什么要跟着你?”

少年不解,他知道这个比他大的少年没有危险,而且身上有种让他很舒服的气息。

“没有为什么,我喜欢你,希望你能留下。”

“喜欢?”少年不解,“我要是跟着你,是不是就不会被那些野兽欺负了?”

“哈哈,当然,你跟着我,野兽就不敢欺负你了,而且,我会像你爷爷一样照顾你。”

“爷爷!你会像爷爷一样对我……”

少年冷漠的目光变得炙热起来,这是他心中唯一温暖的地方。

风煜看他已经意动,于是说道:“人不可以没有名字,不介意的话以后叫风影吧,做我的影子好吗?”

“风影?爷爷的影子?好!”

“义父,带他下去吧,让血影训练三个月,我想他将是我们一个秘密的致命武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