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一样的孙权》第十八章 连坐之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丹阳郡牛渚大营

雨雾中的战斗没有持续多久,冲过中军帐也没有发生任何剧烈战斗的孙策军,又冲到了后营门。.堵住了张英部其他士兵的逃路后,整个大营开始安静下去。无头苍蝇一般乱撞的大队张英军士兵见到哪怕是几个对手后,除了一哄而散的人外,其他的人就都会乖乖的做了俘虏。在这种不均等的对决之下,没有人可以让这些士兵能够拥有战斗到底的意志。与其白白送死还不如留下一条命下来,也许未来还能在这乱世之中享受一番!

后营门处,孙策遇见了一身血、泥和水混合在一起的宋谦,看着他双目闪着兴奋的光芒,身边的亲卫也少了一大半。孙策就知道他今天是过足了手瘾,连亲卫都跟不上他前进的速度,就更不要说他手下的那些兵卒了。孙策也猜想出了现在营寨中肯定都乱成一锅粥了,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都是自发的聚集在一起作战。

孙策对他喊道:“公治(宋谦),你带着一千兵追杀张英,不管结果如何,追击十里后即可返回。”宋谦躬身回到:“诺,属下即刻带兵前去。”

孙策又指挥着其他人彻底搜索整个战场,收拢己方兵将,将俘虏统一带到营前空地派兵看守,等战场清理后再另作安排。众人纷纷依命而去。

孙策静静看着眼前的战场,脑中迅速的盘算着。现在大营已经攻下了而且张英也已经败逃,取得胜利已经没有任何疑问。目前他最担心的就是吴景对渡口的攻击效果如何。孙策没有时间等这边的事情稳定下来,根据之前的计划他就现在要带兵去支援吴景。但这边的事情交给谁处置呢?

孙河、吕范和许琨几个校尉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孙策目前不能放心的把这边交给他们。至于孙贲,他可不想给孙贲在军中建立更多威望的机会,自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剩下的就只有二弟孙权了,仲谋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可圈可点,打理着军中的各种日常的琐碎之事却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为人谦和又善待士卒,应该能够胜任这边繁琐的事情。可是他还是有个极大的缺点,就是他太年轻了,才刚刚十四岁,来军中的时日也短,才两个月。他能压制住自己手下的这群强兵悍将么?恩,叫孙河来辅佐他吧,孙河跟随父亲和我征战多年军中资历很深,又常在我们身边,为人恭敬有礼,又是孙家子弟他一定会好好的辅佐二弟,完成我交给他们的任务。是时候帮助二弟在军中树立些声望了。这样我以后征战在外,由二弟帮我守卫后方我也能安心很多。孙策下定了决心。

孙策叫来了孙河,对着孙权和孙河说道:“仲谋,我要带兵支援舅父(吴景),这边的事情就先交给你了。伯海你带着本部六百军马,我再调三百人给你,加上仲谋的一百亲卫兵力应该够用了。你辅佐仲谋在此看押战俘,接应公治(宋谦)回营并整修营房,今天我们就驻扎在此处。那边战事一结束,我即刻返回。你们两个要小心行事。恩,还有,仲谋,有事你要多和伯海(孙河)族兄商议,伯海随我久经战阵,经验很多军中威望也高。”孙策最后还是对孙权有些担心,又特意的叮嘱了他一句。

孙权正色答应道:“兄长放心,我一定稳守大营,等待兄长凯旋。”

孙策带着孙贲、吕范等人开始整顿兵将向牛渚渡口赶去,把看守大营和一干俘虏的都任务交给了孙权和孙河。孙权和孙河商议了一阵后,先派出探马向四周警戒,孙河带着本部六百人在营前看守俘虏防止他们趁乱作祟,整顿大营的任务就由孙权带着自己的亲卫和三百兵丁负责。

孙权带着亲卫在整个大营中巡视,视线所及,到处都是战斗的痕迹,一切都是乱糟糟的样子:兵器盔甲丢的到处都是,更有不少尸体横躺竖卧,述说着刚刚结束的这场战斗之激烈情况。等到了后营时,看到堆积如山的物资孙权不由得感叹:这次我军的战术极度成功,张英置如此大量的物资于不顾仓皇逃窜,可见他根本没有能够预料到我军能够在一天之内就造好的船只,又敢在如此恶劣天气下大举渡江。刘繇这次要心痛了,如此之多的物资不知道他刘繇积攒了多长时间,结果却是白白便宜了我们。刘繇这是自作自受,谁让他选的将领一个个的无能透顶。身在乱世之中,坐拥大量的财富却不知道练兵演武只知道舞文弄墨坐而论道,结果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运气好的话以后还能混个囫囵尸首,运气不佳的话只能是身死族灭、沦为世人笑柄。乱世中保全性命和富贵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强大的力量,再披上一件华丽的道德外衣。

整个老营和众多随军家眷还都在当利没有同大军一到渡江,自己手中只有四百兵力,孙权根本没有办法整理营寨,不由得头痛不已。即使再过一会,等宋谦带兵回营后兵力会有所增加,他手下的士兵大战了一场后又一路追击,现在体力也无法继续劳作。只有等到兄长回来后才能开始整理大营,等整理好营寨后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兄长他们已经辛苦一天了,难道回来之后还要继续忙碌吗?自己要想个办法。孙权一路考虑着回到了大营之前。看到了坐在细雨中冷的发抖的俘虏,孙权想了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但觉得此时使用这个办法不够稳妥,急忙先找孙河商量。

孙权把问题说了后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伯海族兄,你看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俘虏先组织起来整理营寨呢?把他们分成两队,一队劳作,另外一队继续在这休息,一个时辰一换。劳作之人每十个人为一什,让他们自己选出一个什长。十人中执行连坐之法,一人逃亡杀什长,什长逃亡则其他九人正法,全部逃亡则杀另外的一个什。若整个劳作之队叛乱则等待之队的所有人全部正法。如此这些人应该会安分的做事,这样我们会按时整理完大营,等待兄长他们凯旋。族兄意下如何?”现在是非常时期,孙权手中兵力不足,一旦这些俘虏作乱那后果不堪想象。没有别的办法孙权只能用这种比较极端的做法,希望俘虏们能看在军中袍泽性命的情分上安分守己,顺利的完成任务。

孙河也没有别的办法,与其让这些俘虏在这又冷又怕的枯坐,还不如让他们活动活动也好取暖。孙河点头同意了孙权的想法:“这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了,就按照二公子的意思办。我分一百兵士给您,我带着五百人监督他们劳作,您在这继续看押其他的人。”孙权知道,孙和是把最安全的任务交给自己,尽量保障自己的安全。但他不好拒绝孙和的好意,只好点了点头。孙河看见孙权点头同意后就转身去下命令了。

很快,这些俘虏开始了在孙和的监视下劳作。也许是他们被孙策军刚刚的勇猛震慑住了,或许是顾及到袍泽的性命,整个的劳作过程都很顺利。等到宋谦带着一千兵力返回大营后,孙权终于松了一口气,现在的兵力足够稳定大营、震慑住众多俘虏的了。

两个时辰之后,孙策带着大队人马押送着一干俘虏返回了大营。吴景等人对渡口的攻击也算比较顺利。孙策军杀进去后,守军经过前期的混乱后抵抗了一会,很快就被击溃,而水上的逃跑之路又被蒋钦和周泰带领的水军封锁了,无奈之下纷纷放弃了抵抗。孙策赶到的时候战斗基本上已经结束了。孙策安排蒋钦和周泰率领水军驻扎在渡口后,就带着大军返回大营。

孙权他们基本上已经整理好了大营,放置物资的后营也派人驻守了。孙策安排好了一众军务后,询问了孙权和孙河这边的情况后,就吩咐军中将校们回营休息。

孙氏兄弟二人向着中军帐缓步前行。孙策对孙权今天的表现很满意,目光中满是欣慰,夸奖道:“二弟,你今天做的很好,临事不乱,能想出对策。而且危险关头做事没有妇人之仁。恩,很好!我没有看错,你以后也能渐渐的独当一面了,为我们孙家效力了。继续努力,以后我们兄弟并肩战斗,岂不快哉!”

孙权谦虚道:“兄长谬赞了,我今天也勉力而为,现在回想起来也有点后怕,一旦那些降卒作乱,我就无法处置了,就愧对兄长的信任了。”

孙策看着经过两个多月历练的孙权,发现他身上已经开始有了些征伐的杀气,随口换了个话题:“怎么样,上战场的感觉如何?”

孙权战斗开始之时的兴奋劲早已经消退,长时间的疾步奔跑和忘记一切的砍杀再加上半日的辛劳让现在的他浑身上下的骨头缝都疼,一身的泥水把衣服彻底湿透,再被冷风一吹浑身发抖,顶到兄长的问话,抹了一把脸,看着手上有些发暗了的红色说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特别累,要死现在能大吃一顿后沐浴一番,再换身干爽的衣服,我就能立刻睡过去。”

孙策听了后,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笑着一拳打在孙权的身上:“臭小子,你现在的感觉竟然和我当年的第一次上战场后一摸一样。平时看你喜欢和文人交往,没想到你小子也继承了父亲勇武!”

孙权想起了几乎已经被他淡忘了的父亲,抬眼看着满天的黑云,默默的念叨着:“父亲,你看到了吗?我们孙家终于回到了家乡!”

PS:第一卷到现在就结束了,这算展开了整个故事的一个开头吧。这时候的孙权还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不管他多聪明多能干,在别人的眼中还是一个依仗父兄恩泽的孩子,无法对整个孙策军施加多大的影响,只能按照历史上的大体的轨迹向前走去。以后孙权会对孙策军、对江东、对扬州甚至对整个天下的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我不想写成后宫,但毕竟历史上的孙权还是有很多的妃子,其中很多人都是政治婚姻,所以本文中也会有一些这种情节的。毕竟对个人来说,是人适应环境,环境改变人。

我刚刚开始写,文章里面肯定有很多的谬误和纰漏,文笔也是很稚嫩,有污诸位的视听了,我在这里先谢过大家的关注了。

本人会尽力的好好的写下去,给大家展现一个涵盖众多的三国时期英雄人物的画卷,带所有喜爱历史喜爱三国的朋友们走进那个仍我们大家痴迷的历史中去。本人保证本书一定不会TJ。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