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密录》内容丰富,其中记载了很多在天地间名声赫赫的法宝,如斩仙剑、缚妖索、玉皇衣等等。甚至连一些法宝的使用方法也有说明。
还有,对于每一个品级,书中都会列举几种极具代表的法宝作为例子,让人可以拿它们作为对比,一目了然。
“这本书以后还要细细研究。”袁求真想到。
他在这间房屋中一共“搜刮”了三件东西,除了《灵宝密录》以外,剩下的是一张符篆和一枚戒指。
符篆以青玉盒子盛装,显得十分珍贵。袁求真拿起符篆,仔细研究。不同于积雷镇魔符是以玉为主体,这道符篆的材质如同纸张一样。
但袁求真知道这绝不是纸质的,而是一种上古妖兽的皮毛。
符篆上面纹理交络,蕴藏着无穷的道理。在其一面映射出“天元”二字。
“天元符!”袁求真念道。
与太元飞仙剑一样,这道符篆应该也是太元总真洞天的镇府之宝。
按照《灵宝密录》的分类,符篆是法宝的一类分支。这“天元符”在书中也有记载,是下品灵器级别的符篆。
天元符主防御,能够自行吸收天地灵气,被激发时所有能量一起迸发出来,护住持符的人。使用过后,符篆会暂时失去效用,直到其中能量再度饱满。
这就好比充能电池,电力用完后需要充电才能再次使用。
“天元一体!”袁求真按照《灵宝密录》中记载的,手持符篆,掐动灵诀。
瞬时之间,符篆上面光芒大盛,一层浑黄色的能量包裹住他的全身。
袁求真立刻觉得他的身体与天地宇宙息息相通,这是一种无敌的状态,要想伤害他,先要打垮整个天地。
他试着移动一下,符篆对人的行动没有任何影响。
大约十五秒钟的时间,黄色能量暗淡下去,符篆的效果消退。
十几秒的时间很短,可能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但对于袁求真,这段时间却大有可为。
天元符使用后,需要三天的时间回复状态,这是在洞天之中;如果是在外面,那所需的时间就长了,不过可以人工向其中灌注灵气,加快它的恢复速度。
符篆比之其他法宝,对使用者的要求较低,非常适合初级的修道者。
弄清楚了天元符,袁求真又把目光转移到最后的那枚戒指上面,心中充满期待。
这枚戒指看起来华贵无比,形式为一条金龙首尾相接,圈成一个环,龙口中衔着一颗彩色晶体,珠光宝气,瑰丽璀璨。
任何人看到这枚戒指都会引为天物,这不是人间的手段能够制作出来的。
袁求真拿着这枚戒指左看右看,却不知道有何用处,《灵宝密录》中也没有关于这个戒指的记载。
也许这种法宝在古代修道者中是人所皆知的,但对于袁求真这种小白,却是两眼一抹黑。
袁求真把戒指套在右手中指上,左右转动,指环显得大了一些。
突然,似乎是某种预设的“弦”被触动了,戒指猛然收缩,紧紧地勒住袁求真的手指。戒指中一种奇妙的印记通过他的身体,进入他的上丹田之中。
这是“意念传神之法”,在用积雷镇魔符对付离罗魔君时,袁求真已经见识过了。
这个印记很简单,不像积雷镇魔符那样蕴含了丰富的信息。
印记与袁求真的神魂相合,戒指就像化作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亲密无间。
这枚戒指名为“纳虚戒”,是一件用来随身存放东西的法宝!
换言之,这是一枚储物戒指!
这种仙侠小说中修道人士必备的道具,竟然真的存在于世间。
袁求真惊喜万分,神念一动,一个独立的空间映射进他的脑海,里面的情况清楚无比。
这是一个约有一千立方米大小的空间,呈长方体,里面秩序井然地摆放着一些零碎材料。有炼器用的稀有矿石,炼丹所需的药材,还有一些半成品的法宝。
袁求真拿起天元符,心念一动,手中便空空如也;下一刻,天元符又出现在他的手中。如此几次,屡试不爽。
这个“纳虚戒”实在是太好用了,随着心中所想,即可收起、取出物品。
袁求真还发现,要想从戒子取出一件物品,首先要用神念找到此物,所以储物戒中的东西一定要进行分类,摆放整齐,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取出所需的东西。
如果在对敌时,因为在储物戒子中搜寻法宝而耽误了时间,被敌人所杀,那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了。
袁求真把天元符、太阿剑、太元飞仙剑、《太元真经》、《灵宝密录》还有之前在司马承祯的洞府找到的阴阳镜全都收入纳虚戒中,又尝试了几次,发现从戒子中取出太阿剑的速度比他拔剑的速度还要快。
纳虚戒的印记与他的神念相合,这枚戒指就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开启,除非他主动解除这种神魂印记,或是有高人强行抹除这种印记。
以袁求真现在的修为,想要主动解除这种印记也不可能。
这很显然也是玄元子安排的,要把这枚无主的戒指留给后来的人。
仙府洞天、储物戒指,这都涉及到了空间规则,是现代科学苦苦探求,而又无法触及的。修道者的手段,从中可见一斑。
袁求真又在房屋中找寻了一遍,没有新的发现。
“可惜!如果这里有关于炼器的典籍,我就可以依照着慢慢摸索,收集材料,自己炼制法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不过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能够有现在的收获,他已经很满足了。
离开灵宝殿,袁求真又先后“光临”了文经阁和炼丹堂,同样是雁过拔毛,把里面的东西搜刮一空。
这两座殿堂里的东西很少,玄元子也算是一个好师尊,把能够给出去的东西全都分给了徒弟们。
在文经阁中,只剩下两本书。一本名为《神异志》,是记载天地之间奇花异草、怪兽灵种的。还有一本是《仙神传》,记载了很多自古修行有成的修道者。
这两本书都很有参考价值。\');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