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游戏的原理非常简单。如果每次最多能取的数量为n,最少能取的数量为m,只要你能在轮到对方的时候剩下(n+m)*x+1个,你就必赢无疑。但如此简单的原理,蒋穿林讲了小半个时辰都未能让李莫愁明白。再深问下去,蒋穿林这才发觉,李莫愁虽然识数,但却连稍微复杂一点的(两位数)加法都不会,更别提乘法和除法了。
蒋穿林这时才突然醒悟,后世许多人都称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中国人忽视精确,可能当时确实是事实,但这却绝对不是天生的。精确一词,永远都是相对的。在隋唐以前,中国人无论在计时还是计数方面,都是领先于世界的。当时的中国人,绝对是世界上最精确的人!
但到的宋朝,以及以后的许多个朝代,科举制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政府招聘公务员,完全抛弃了算术这门课。科举考试放弃算术最直接的结果就是,读书人觉得算术无用,再懒得花费时间去学习。当时的中国,读书人不光是最具有知识的人,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传播知识者。他们不会算术,导致了整个社会算术的大幅度退化。官员不会算术,写出来的公文含糊不清;工匠不会算术,无法制造精确的计时工具;百姓不会算术,买东西做事情无法精确计数。许多年后,终于导致了“中国人没有时间观念”,“中国人忽视精确”。
*
接下来的日子,蒋穿林不断地向李莫愁询问一些当今的形势。李莫愁虽然有些奇怪,但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经过几天的学习,蒋穿林对当今的武林形势有了更加详尽、更加确切的认识。
巨鲸帮、南海联盟、丐帮的形势和了然说得差不多,只是许多了然可能、也许、或许的地方,在李莫愁处都变成了肯定和胡扯而已。只是全真教的势力却远远超出了蒋穿林的想象。
十多年前,成吉思汗派使者持诏书邀请丘处机。丘处机接到诏书之后,带了18名弟子出发。历时3年,行程万里,终于会成吉思汗于雪山。成吉思见到邱处机后,非常高兴,赐给他一个虎符,外加玺书,上面不书名姓,只写了“神仙”二字。
丘处机回到燕京之后,便立刻派遣弟子拿着符牒,四处寻找战败的宋朝兵士和百姓,使其加入全真教避难。这一来,全真教的势力一下子多出两三万人!
十年前丘处机病逝,弟子尹志平接任掌教。全真教并没有因为丘处机的病逝而衰落,仍旧蓬勃发展。
三年前,蒙古人消灭金国。但是,蒙古人同样也遇到了一个所有少数民族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原的汉人持续而激烈的反抗着他们的统治。这使得蒙古人无法很好的控制中原地区,于是他们便迫切希望寻找一个代理,一种能够帮助他们很好的奴化下层百姓的思想。蒙古人同全真教一拍即合,很快便勾搭成奸。从此以后,蒙古人的统治在中原(北方)渐渐开始扎根,全真教也渐渐成为蒙古事实上的国教。可以说,如今蒙古人的统治区,江湖基本上是全真教一家独大。
全真教的形势让蒋穿林非常忧心。他并不是担心全真教庞大的江湖力量——江湖始终不能同官府相斗,而是担心中原地区在全真教的奴化统治之下,会不会失去骨气?如果真的这样,长期来说,对整个汉族都是一种需要长期恢复的硬伤,短期来说,这必然加速了蒙古人南侵的步伐,留给自己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不过这些事情始终离自己比较远,令他更加忧心的是,如今的烟火已经非常发达,他所谓的五彩烟火,早就被人制出并流行多时。烧制玻璃,自己虽然知道原理,但却不知道如何才能烧制出透明玻璃。即便自己舍得投资,花大力气制造出了玻璃,没有镀膜技术,也不可能制造成镜子。没有镜子这个玻璃最大的市场,制造出的玻璃也不可能赚钱。所以制造玻璃,是一个投资非常大、见效非常慢的行业。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
看来《资本论》说得没错,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是血腥的,就算自己这个超时代的人也不能例外。
从嘉兴到苏州不过百余里,蒋穿林却用了十来天时间,主要原因是那一路不断遇到河流,蒋穿林又因为不认识路,一直要雇佣那辆马车,所以途中绕了许多弯路的缘故。而从苏州到陕西,虽然有三千多里,却基本上走得都是陆路。蒋穿林赢了钱后,二人又都买了骏马,所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二人便赶到了终南山下。
*
“怎么会这样?”李莫愁奇道,“今天山上怎么有这么多人?”
李莫愁从小在终南山长大,后来又回来过几次,所以对终南山的情形非常熟悉。今天是十月初九,非年非节的,山路入口处应该只有两个弟子才对,但现在看来,至少有二十个。如果是李莫愁一个人,根本就不需要管人多人少,要上山简直易如反掌。但现在多了蒋穿林一个“废物”,李莫愁不得不小心侦察,等人少了才敢出手。
“是不是全真教来了什么对头?”蒋穿林问道,他旋即便自己否决了这这种可能,“不大可能,现在还有谁敢跟全真教作对?全都抄着家伙,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绝不像是迎接贵宾。难道说?”
“内乱?” “内乱?”两个人互望一眼,全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喜悦。
“如果真是内乱,他们应该还没动手才对。”李莫愁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们身上都没有血迹。”
“如果真的是内乱,多半会是晚上动手。”蒋穿林转头说道,“内乱过后,肯定又是一阵戒严。如果我们要上山,最好趁今天晚上。”
“计划呢?”李莫愁突然转过头,双眼盯着蒋穿林,“你的计划是什么?”
“哈哈,早就计划好了,”蒋穿林神色突然凝重起来,“不过我有一种预感,可能这个计划没有执行的必要了。”
“哦?”李莫愁娇笑道,“你又有什么鬼主意了?”
蒋穿林避而不答,只是摇头道,“今天晚上我们就会见分晓了。”
*
二人将包裹和马匹都寄存在附近一户老农家中,直到入夜时分,才开始行动。
终南山脚下的门卫一个都不曾少,还是二十多个,而且个个都打着火把,整个入口被照得如同白昼。
蒋穿林轻轻叹道,“全真教真是奢侈啊!”李莫愁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个暴栗,小声警告道,“你给我闭嘴!引来了敌人,我把你一个人扔在这里!”说完不等蒋穿林抗议,左手抓住他的腰带,从山脚旁边的陡坡攀了上去。
爬到离山脚的守卫有数十米的地方,李莫愁才敢回到山道上,将蒋穿林放下,两个人蹑手蹑脚的向山上走去。整整折腾了有一个时辰,二人才走到重阳宫和活死人墓的岔道口处。
二人正欲一口气冲过去,李莫愁却听到山上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李莫愁听力比蒋穿林好上许多,知道对方离此不过数百步的距离,忙抓起蒋穿林一气狂奔。蒋穿林也猜到李莫愁可能发现了什么状况,虽然被颠的七荤八素,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李莫愁走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却发现那阵脚步声丝毫没有停歇的样子,听起来竟也是朝活死人墓这边行来。李莫愁轻功虽好,却不能始终带着一个人这样急奔,只好将蒋穿林放下。蒋穿林虽然没有听到声响,却早就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不等李莫愁开口,主动向前奔去。但夜黑路小,他刚走出两步就摔了一交,急忙爬起,却发现已经落后李莫愁了十几步,忙上前追赶。李莫愁跑出数十步,突然想起蒋穿林并不能跟上自己的脚步,忙回头去找。见蒋穿林在那磕磕碰碰,始终无法跑起来,情急之下,抓起他的右手,领着他急奔起来。
蒋穿林在李莫愁的带领之下,虽然仍是一磕一碰的,但终于跑了起来。蒋穿林正跑得畅快,李莫愁却陡然停了下来,他没那么好的功夫,身体由于惯性,急速向前摔去。幸亏李莫愁抓他的手还没松开,即使将他拉住。他正要问李莫愁发生了什么事情,却听李莫愁说道:“师妹,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紧接着有个冷而清脆的女子声音回答道:“师姐也是,别来无恙啊!”
蒋穿林站稳了身子,发觉自己停在一座一丈方圆的石丘之前,石丘前面竖着一块一丈多高的石碑,石碑旁边又站着一位少女,显然刚才的话就是出自这少女之口。因为月色很暗,蒋穿林的眼睛又不是非常好,所以看不清少女的容貌,但离了三尺多远,蒋穿林仍是赶到一丝丝凉意。
李莫愁不等师妹发难,抢先问道:“师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全真教的人过来干吗?”
那女子仍是冷冷说道:“师姐既已经反出了古墓,本派的事情就再与师姐无关,师姐还是赶快离开吧!”
大敌当前,她竟然对同门师姐说这种话?蒋穿林听得一阵头大,搞不清楚这女子到底是姐妹情深,不想李莫愁陪葬,还是自大到以为自己可以四面树敌。正思忖间,听得李莫愁咦了一声,转身望去,一条巨大的火龙从远处蔓延过来。蒋穿林正想估计一下这条火龙大约有几百人,却听得近前突然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全真掌教尹志平,再次请龙姑娘赐教!”
话音刚落,那条火龙已经行到近前,然后迅速一分为二,将石丘团团围住。
蒋穿林只觉得一股刺鼻的气味传来,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再看李莫愁和她的师妹,也是如此。蒋穿林吓了一跳,以为对方用的是什么毒烟,但转念一想,立刻释然。对方人多势众,完全没有必要使用什么毒烟。况且毒烟这种化学武器,使用起来是无差别攻击,对方必须每个人都发放解药才行,这样算起来,成本要比死几个人高多了,换作自己也是不肯。
人群中分出一个六十多岁的道士出来,朗声说道:“全真掌教尹志平,请龙姑娘再次赐教!”
蒋穿林暗中观察这牛鼻子老道,发现这老道虽然须眉皆白,身体却站的笔直笔直,丝毫没有衰老的迹象,不由得暗暗称奇。
过了半响,那龙姑娘仍是没有回答。蒋穿林心中暗暗对这小姑娘有些不齿:对自己人这么凶,遇到外人却连个屁都不敢放。
只听尹志平笑道:“龙姑娘,不要再白费力气了。蜜蜂晚上要睡觉,闻到我这火把的味道,更是不敢过来。本座宽大为怀,龙姑娘如能主动投降,本座保证既往不咎。”
蒋穿林这才知道,原来那火把的烟雾竟然是要对付什么蜜蜂!想必刚才小姑娘默不作声,正是在偷偷召唤蜜蜂了,看来自己是错怪她了。
虽然尹志平说什么宽大为怀,但三人心中却都十分清醒,对方如果不是要灭门,怎会耗费偌大力气封闭山门,选择最不利人多对人少的夜晚进攻?李莫愁悄悄将蒋穿林退到石碑后面,自己挪动身体,挡在前面,悄声说道:“待会如果打起来,你千万不要动手。你要想办法从藏起来,等他们都走了你再出来”。
蒋穿林虽然知道今天的事情并非死局,但听到李莫愁的声音,心中仍是一阵感动,眼泪又是不争气的流了出来,小声对李莫愁说道:“待会打起来,你要多用暗器。现在是晚上,暗器最是难防。”李莫愁见蒋穿林流泪,以为他是害怕,思忖片刻,高声喊道:
“尹掌教,这位蒋穿林蒋公子,乃是少林无色禅师的弟子,与此事并不相干,可否让他离开?”
尹志平神情闪烁,显然是拿不定主意。他并不认识李莫愁和蒋穿林,但见二人出现在此处,猜想可能是小龙女邀请回来的同门,本想一并杀了灭口,但陡然听说那个年轻男子竟是少林派当代最杰出的高僧——无色禅师的弟子,却又开始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否该放此人一条活路。就在此时,石碑后突然传来蒋穿林的怒吼:“李莫愁,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今日我蒋穿林生死都会和你在一起。”
尹志平一听此话,反而下定了决心,厉声吼道:“给我杀!一个不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