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触摸大宋隐私》21/黄雀在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后,小麻雀总是高扬着头,在树枝上不停地叫着:“妓女,妓女!”

赵匡胤左思右想,不住地说:“我该立个誓碑了!”

李师师说:“对赵匡胤立誓碑的事,稍后出现的宋代名臣范仲淹,曾赞不绝口地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此乃盛德之事!’”

我也赞同说:“老范的话,说得很有道理啊。的确,赵匡胤及其以后的子孙,未尝轻杀一个大臣。究其原因,不是当皇帝的不想杀大臣,不是当皇帝的,看着每个大臣都是“尤物”,而是有太祖誓碑的庇护。”

李师师神秘地一笑,冲着汴京的神庙说:“二月柳絮,我给你说说‘太祖誓碑’的来历吧。”

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削平了江南,得到了孟昶的花蕊,得到了李煜的娥皇和女皇,又想笼络北汉的虎将“杨无敌”。

你知道,要想得到“杨无敌”,就必须消灭北汉;而要消灭北汉,就要派出“妓女”,从精神和体力上打败刘继元。

于是,赵匡胤吃了一把“伟哥”,让小麻雀把小暗香唤来,温柔地剥掉小暗香的衣裙,身体力行,诲人不倦地面授了一番机宜。

五分钟后,小暗香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快感。

她望着赵匡胤坚挺的**,咪咪一笑,屁颠屁颠地收拾胸罩、内裤等小衣件,连夜“偷渡”到了北汉的国都太原。

小麻雀说得不错。原来,这小暗香果真是个妓女。

她曾在邻国做皮肉生意,戍边大将李钧发现后,为了献媚宰相范质,才把小暗香亲自送上门来的。

在H国的青楼里,小暗香凭借自己身体的玫瑰香,傍上了当地的许多“高官”,一夜之间迅速窜红“妓坛”。

只不过傍上李钧后,小暗香又整了容。所以,大宋的文武大臣,谁也不认识她。

我不解地问:“具有大宋国最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赵匡胤的首席‘相宫’,就没有发现吗?”

李师师笑着说:“这事儿,就得感谢范质了。”

范质拿出自己一年的“工资”,贿赂了首席“相宫”,才打开了工作严谨的老“相宫”这道缺口。

再说了,老“相宫”也到了退休的年龄,给小暗香“裸检”时,不知怎的,他就想到了那首“采蜜”的小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

万水千山只能看;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回想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老“相宫”觉得他就是一个小蜜蜂,他的工作就是“采蜜”。而“蜜蜂”采了玉体透香的“蜜”,却毫无保留地送给了皇帝。

老“相宫”又想到皇帝身边妻妾成群,实在享用不过来,再加上美丽的小暗香,有缩阴功能,所以,他就冒着杀头的危险,犯了个大胆而美丽的错误。

把小暗香举荐给赵匡胤的当晚,老“相宫”就把范质送的礼物席卷一空,借口到民间替皇上“选秀”,而逃到了荒郊野外。

我问:“赵匡胤享用处女无数,难道就真没有发觉出来吗?”

李师师威严地指责我道:“你真是弱智!”

我先前不是说过嘛,赵匡胤宠幸小暗香时,竟然“萎”了。如来佛都有打盹的时候,何况他赵匡胤呢?

但是,宰相范质心里汤壶啊。自己的计谋,究竟能否如愿以偿呢?

正好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帮了哥哥这个大忙,也顺便帮了宰相范质和老“相宫”的大忙。

更使大宋国深感荣幸的是,小暗香又帮了国家的大忙。

她来到北汉后,就施展自己的缩阴功能,夜夜让刘继元享受到了处女的美味。

而北汉的最高统帅,就在“处女”的拥抱中,一步步地凑近了赵匡胤的血盆大口。

我不由地感慨道:“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李师师不以为然地说:“此时,另一只雄心勃勃的“黄雀”,又出现了,他就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匡义!看,赵匡义来了。”

赵匡义来到皇宫,紧挨着哥哥的龙椅坐下,冠冕堂皇地说:“我听说,后周旧臣念念不忘的是,反抗大宋。不如斩杀他们,防患于未然;把假想的敌人,消灭于萌芽状态。这样,我赵氏江山,才能安然无恙啊!”

这话,真够震撼人心的。

但是,赵匡胤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只要有所防备,后周旧臣掀不起什么大浪,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留个开明豁达的好名声。

此后,弟弟赵匡义要斩杀旧臣的话语,就时刻萦绕在了赵匡胤的心头。

赵匡胤猜透了弟弟的心思:弟弟是想趁机消除异己,以便再演“黄袍加身”。

如果一旦赵匡义得势,我好不容易得到的花蕊、娥皇、女皇的生命,就是个危险的变数。如果自己的继任者,滥杀旧臣、视人命如草芥,那整个国家将无宁日。

想到这里,赵匡胤命人秘密刻制一块石碑,立在了太庙寝殿的过道里。

由于这块石碑是秘密竖立的,世人只知道太祖曾于太庙立过誓碑,至于誓碑的内容,寻常百姓甚至王公大臣,均一无所知。

平时,太祖誓碑用金黄色的绸幔包裹着,室内的门窗也关得严严的。只有在太庙祭祀和天子登基时,才允许揭开包裹的绸幔。天子先拜谒太庙,而后独自一人走上前去,跪在地上,一拜二拜三拜之后,毕恭毕敬地瞻视着碑文,像小学生默读圣人的佳作一样,恭读石碑上的誓词。

所以,有幸看到誓碑内容的,只有太祖的继任者们。

北宋的历代皇帝,除了登基时默默诵读外,每年都要按时朝拜,按礼默读,不得有丝毫不恭不敬之意。

而北宋历代的朝廷重臣和皇帝卫士,只能远远地站在一边,恭候可敬的皇帝默读誓词,而不敢近前半步,好像前面就是不可逾越的一座雷池。

李师师见我想知道“太祖誓碑”的内容,就说:“我有幸看到了那个神奇的石碑,只见高八尺、阔四尺的石碑上,赫然刻着三行大字:

首行是赵氏皇帝要善待后周子孙,因为赵氏的皇位,是周恭帝禅让的;

第二行是赵氏皇帝不得斩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的人,因为他们是国家的栋梁;

第三行是赵氏皇帝要遵奉佛教,因为大宋的江山是空空道士指点而得到的。”

我不觉赞叹道:“正是这个誓碑,在大宋的历史中,使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得到发展,保护了一批敢于仗义执言的文臣墨客。李老板,你手中这枚雪浪石的前主人苏轼,就是其中被保护下来的一位啊。”

李师师没有说话。我看出,她那穿越历史的心中,还有许多难言的秘密。

也许李师师心中的秘密一时还难以解开,她又给我讲了个小故事——美女屏风:

公元721年的春天,玄宗骑着高头大马,一手搂着杨贵妃,一手拉着宫廷乐师李延年,在兴庆池边的梨园游玩。大诗人李白跟在旁边作诗,李延年带领乐工演唱,贵妃一边吃着荔枝,一边剥着白果。

玄宗从《汉成帝内传》得到灵感,给贵妃拿出了一张屏风。只见这张屏风上雕刻着三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整个画面由水晶制成,周围用水犀角和玳瑁压边,造意新颖,巧夺天工。贵妃得此佳作,高兴地放在了哥哥杨国忠的床边。

杨国忠躺在屏风下的床上,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

屏风上的美女,就走下来,躺在了杨国忠的身边。

她们把自己的纤纤细腰展示给杨国忠,并争着和杨国忠嬉戏。

到了白天,美女们又安安静静地回到了屏风上。

我不解地问:“李老板,为什么你讲起了这个故事呢?”

李师师叹了一口气,说:“一言尽啊,而这正是我来到你们定州**峰的原因。以后,我会提到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