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虎要了些精铁和好炭,回到家里,把积年不用的铁匠炉捅开,开始生火。甘娘子在一旁看着,有点担心地问:“虎子,你那身子骨,打铁能行么?”
甘虎朝甘娘子笑笑:“不妨事,这几个月跟着陈十一叔练功夫,自觉舒爽了很多哩。”
铁匠炉里火上来了。他把风箱拉得旺旺的,炉火由红转白,由白转青,热力渐渐裹住了整个房间。不一会儿,甘虎额头就微微出汗。他索性把褂子也脱了,赤着上身在那里扯风箱,不时还要拿钳子夹着铁去试试火候。原本甘虎就跟着他爹把底子打得好,虽然山洼奇遇后萎靡了一阵子,自从跟了陈十一练武,又一天天地健壮起来。甘娘子看着儿子的背影,恍惚看到甘铁匠当年的影子,不觉心头一酸。
第二天,甘虎拿着打好的两个绞盘去找马林溪。马林溪早等得不耐烦了,立刻套在弩机上试验。两个铁绞盘,一大一小,互相之间以铁齿咬合。小绞盘带个榫头,用木摇臂贯穿在里面。只消摇动木臂,弓弦便一点点拉紧。虽然要多摇几圈,但毫不费力,弓弦又绞得够紧。马林溪一看试验成功,不觉大喜。但甘虎却摇摇头,似乎仍旧不满意的样子。
“木臂太软,”甘虎说,“须铁摇臂方吃得住力。”
第三天,甘虎打了一条铁摇臂来,一样使榫头穿在小绞盘里,果然结实。但他似乎仍然不满意,还是摇头说:“马大叔,这诸葛弩发射还是慢了。摇了好久的绞盘,还要使个木榫子卡住,这边才能勾动扳机。”
马林溪原本极满意的,听甘虎一说,也觉得有道理,就问:“若依你,便怎么改法?”
第四天,甘虎带来一个铁架子。上面是个半圆托槽,下腹铸了一排铁齿。大绞盘啮合在圆筒的铁齿上,中间鼓出一块,铸成个略小的同轴绞盘。另一个更小的绞盘与同轴绞盘咬合着,中间使铁榫头穿在摇臂上。最特别的是,与托槽咬合的大绞盘只有一半有齿。当大绞盘转过一半时,托槽刚好把弓弦向后拉到极限。此时大绞盘转到没有齿的位置,一个小枝顶动弓弦,把勾在上面的弩箭射出,顺便带动托槽复位。托槽上方有个箭匣。射出一箭的同时,箭匣底部活门打开,又落下一支箭来,正好嵌在托槽里。如此循环往复,只要不断地摇动手柄,箭便连珠般不断射出。不但操作便捷,射速奇高,而且力道颇为强劲。
马林溪试验了一回,惊得眼珠子都凸了出来,连声说:“鬼斧神工,鬼斧神工……”
但甘虎貌似对这设计仍然不甚满意的样子,依旧摇头说:“箭匣只能存二十支箭,太少了。我有个想法,若是做成大肚形的圆盘箭匣,存一百支箭应当毫无问题……”
马林溪拉住甘虎,示意他不要再说了。他左右看看无人,于是悄悄地凑在甘虎耳边说:“小祖宗,你这诸葛弩不可再改进了。今天你带来的样板,已经比朝廷官给的神臂弓胜出许多。若是真个做出来,便是私造军器,必定要吃官司的。依着我,还是两个木绞盘加一根木摇臂罢。开弓省力,射得快,也不违军器之禁。”
甘虎看着自己刚做出来的新诸葛弩模型,有点遗憾地说:“马大叔,真的不能做了么?”
马林溪悄悄地说:“虎侄儿,做不得,私造军器乃是大罪,要杀头的!”
甘虎怏怏地把模型收起来,无精打采地答应了一声,回头要走。马林溪看他一副不甘心的样子,心一软又说:“虎侄儿,你要自己做一支来玩耍,亦不妨事。马大叔只当没看见罢了。”
甘虎回头一笑,清脆地说:“多谢大叔!”
十天冬学假,除了新年守岁那两日,甘虎倒有八天都泡在马林溪的弓箭铺子。他和马林溪两人合力,果然非同小可。冬学再开之前,竟然被他俩捣鼓出来一支前无古人的利器。
这支弩弓长约一臂,主干是马林溪以家中秘藏的一段硬木削成,坚硬光滑。腹中便是甘虎想出来的那套机构。托槽、绞盘、摇臂都是精铁打造。弓弦是马林溪祖传秘法,以极品牛筋糅合丝麻绞制,坚韧无比。弓臂部分、马林溪起初要以硬木造,但存力总是不足。后来甘虎以冷锻法做了一套长短钢片,叠合而成弓臂。这钢制的弓臂不但坚硬,弹力十足,而且不受天候变化影响,不怕水湿。
对这支弩弓,甘虎还有几个小改进。一是把绞盘改成顺风齿,旁边加了一个止动的棘爪。这样上弦上到途中累了,可以随时停下来休息。二是改进了箭匣的样式,从长方形改成短粗的大肚圆台模样。一支支箭螺旋形排列在箭匣里,每发射一支,就从槽口滑出新的一支。为此甘虎还修正了箭的形状,改短到八寸左右。箭头狭长尖利,在马林溪工坊里偷偷试验的结果,五十步内穿透重甲真如等闲。
这几天甘虎老是泡在马林溪那边,老实说,甘娘子很有些意见。但临开学那天,马林溪亲自把甘虎送回家来,两人都是笑容满面。马林溪见了甘娘子,笑呵呵地招呼道:“甘娘子,有一桩好事,特来与你商量。”
甘娘子心里有些埋怨马林溪老是绊住甘虎,便不冷不热地说:“我家虎子要上学。马大叔若是缺短工,还请另雇人罢。”
马林溪尴尬地笑了两声,连连摇头说:“不是雇短工,是合伙。”
甘娘子有些诧异:“合伙?”
“正是合伙,”马林溪正色说,“虎侄儿改过的诸葛弩,我卖了几支与村里的猎户,用过都说极好。这冬雪天气,野兽正是膘肥的时候,上山的猎户多得不得了。最近口碑传了出去,都要到我的铺子来买弓弩和箭。我想这些修改都是虎侄儿做的。常言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故此这新制的诸葛弩算作我与虎侄儿合伙。我这边每卖一支,便分润二百文与他;修理一支,亦分五十文。这合伙不须你家出一文钱,只要虎侄儿闲暇时节过来看看,点拨下那些学徒就好。如此特来告知甘娘子一声,不知甘娘子觉得如何?”
一支诸葛弩约卖一贯钱,刨去竹木等工本费,利润四五百文左右。马林溪肯分二百文给甘虎,也算很实诚了。他的弓箭铺子在河阳县远近闻名,上门批销的武器商络绎不绝。只诸葛弩一项,每月总要卖个四五支,修理上七八支,少说也有五六贯钱的净赚。甘家有了这项分成,每月轻松赚得一贯又三四百文,足以衣食无忧了。
甘娘子正在为家计烦恼,不曾想甘虎不声不响就弄来了这么一笔丰厚收入,自然十分欢喜。甘虎见娘亲高兴,也跟着在那里笑。马林溪见此事成了,亦开心得呵呵大笑。小院里一时暖融融的。政和2年的这个正月,原本冷清的甘家沐浴在三人的欢声笑语中,增添了不少喜气。;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