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团的军营生活,是紧张而愉快的。战士们平时除了日常操练、实战演习外,还要学习军事和政治理论,丹平还上了组织上特地为高小毕业的小战士开设的速成中学的课程。
与丹平同住一室的还有侯松年、陆长生和马笑添。侯松年在四人中最年长,抗日战争后期,年仅十三岁的松年就参加了抗日联防组织,当小号手。抗战胜利后,他被编入解放军三野,也是最近被选入骑兵团的。陆长生和马笑添与丹平年龄相仿,参军还不到一年。松年因年龄比他们几个稍长,资历也最高,自然担当起老大哥的角色,常常照顾和教训他们几个;由于念过四书五经,又同喝过墨水的高课长、齐政委相处几年,丹平在日常生活中显得颇有品味,常常能想出些怪点子,在军营中粗旷的氛围中自成一格,好在他毕竟从事过地下工作,不改机警、低调、谨慎的风范,尚无小资嫌疑;笑添来自杂技的故乡,从小就跟随同乡走江湖卖艺,不仅身怀绝技,还颇有演艺才华,时不时地给大家带来笑声和乐趣;来自贫苦山区、放牛娃出身的长生极能吃苦、力大如牛,不过心理年龄相对还比较幼稚,常常是松年他们照顾和教训的对象。
虽然同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相比已经好了许多,但解放军部队里平时的物质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平时的伙食主要以杂菜、窝头为主,有特殊节日时才有白面馒头、鸡蛋和肉食。
快要过年了,部队特别给每个战士分了一斤半面粉、二两肉、一些韭菜和白菜,好让大家在除夕夜包饺子吃。那天,松林他们四人特别高兴,午饭后不久,就张罗着洗菜、切菜、剁肉、调馅儿,随着丹平用筷子挑起一小撮已调好的饺子馅儿,凑到鼻子前一闻,点头道:“咸淡正合适!”四人立刻在松林的指挥下进入下道程序:松林、长生飞快地擀着皮儿,笑添和丹平有条不紊地包着饺子,不多时,满满一大桌饺子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一大方阵。松林以将军检阅军队的架势端详着那桌饺子,满意地说道:“好嘞,大功告成!”他一边笑着拍打着手上残留的面粉,一边吩咐道:“长生,你留下煮饺子,我们几个先去遛马、饮马,回来一块儿吃饺子咧。。。。。。”
当松林他们几个伺候好了马匹的年夜饭,赶回来吃饺子时,只见桌子上空无一物,长生独自躲在房间的一角,一脸等挨骂的表情,大家不觉大吃一惊,忙问:“出什么事了?饺子呢?”
“对。。。对不起,饺子煮好后,我忍不住先吃了一个,。。。呃。。。实在太好吃了,所以又吃了一个。。。就这样。。。没了。。。”
“什么?你一个人吃了六斤饺子?”
“我,我实在没想到,裤带一松,肚子里可以装下这么多东西。。。我不是故意的,只是。。。实在太好吃了。。。”小陆几乎要哭出来了。。。
三人面面相觑,愤怒?吃惊?继而同时爆发出一阵大笑!
这件事儿经笑添的嘴说,更是增添了无穷的笑料,不多时,这项天下奇闻已传遍了整个军营。除夕之夜,整个军营里充满了笑声,当然,谁也没有挨饿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