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叫板大清的那段日子》第三章:大航海的时代(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中国与西方在同一起跑线上,发生首场战争的过程中,对方的当事人之一,那位乐观的葡萄牙使者皮莱资,和其他同伴一起,也被押解到了广州。明朝政府以葡萄牙人撤出马六甲为释放他们的条件,却被这些死抱着殖民信条的侵略者们断然拒绝。就此,他们最后完全死在了中国的监狱里。

其中的两名成员勤奋不已,在狱中各自撰写了呈给葡萄牙当权者的长信,总结阐述了这次出使明朝的经过,描述了明朝的经济、文化、生活、军事等社会概况,展望了殖民中国的前景,并对征服中国的战略提出了各种建议和策略。

第一次中国与西方的相遇以葡萄牙的战败宣告结束,但是葡萄牙对神秘中国的热情依旧有增无减。很多葡萄牙官员认为,皮莱资只是马六甲总督派出的使者,并不代表葡萄牙国王,理应以国王的名义,正式派遣一名使者,出使中国。#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

1521年,那个着迷于中国的国王曼努埃尔一世任命科蒂尼奥为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从里斯本出发,远航中国。

受皮莱资先前乐观的报告和浪漫主义情绪影响,国王交代他的代表去中国以后和中国管事的人签署贸易协议,并且能够得到一块像屯门岛那样的地方长期居住,并驻扎军队,派往中国的大使就是这块据点的头头。国王乐观的认为,他的代表所坐的船上的大炮,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完全可以完成这趟历史使命。

1522年7月,这位大使从葡萄牙的东亚据点马六甲出发,前往广东。

在现在的香港附近的西草湾一带,大使还未及作任何说明,就被岸上的明军开火攻击。有一定素质修养的大使命令部下不得还击,以便找个机会说明情况,可是他的一位手下却是一个粗人,按捺不住,就给回了几炮。这下倒好,明军像被捅了蜂窝一样展开了密集的攻击。

大使科蒂尼奥一看坏了,命令船队闪避到屯门岛,好坏派了一些人上岸。可惜葡萄牙人在这块地面上历史记录实在太差,所以到处受到当地居民的不友好对待,差点都快回不到船上来了。

科蒂尼奥见这么个场面,还能谈什么谈,命令赶快回航,却被明军处处围追堵截,最终往海里扔了两艘战船,给明军送去了几十个俘虏后,才勉强逃出了明军的火力范围。

1522年10月,科蒂尼奥逃回了马六甲,本来还下定决心想找明朝报仇,最后一看天时地利人和都不站在自己一边,只好把这个宏大但不切实际的愿望扔到了海里。

1523年,那些科蒂尼奥送给明朝的几十位俘虏,除过病死的以外,剩下那23名成员,一律被大明政府给砍了脑袋。

1525年,两手空空,葡萄牙国王委派的科蒂尼奥大使,以最坏的心情,扬帆离开东亚,回到里斯本向国王交差去了。

中西方的交往继续在低谷中磕磕绊绊的进行着。

盘踞在马六甲的葡萄牙人依然是死不甘心,经常开着船跑到中国的东南沿海,一会儿偷偷上岸做几笔买卖,一会儿觑空连抢带拿,沾点便宜,就这样小打小闹,跟满街道被城管追着跑的那些流动小贩一样。既不敢拣块砖头转过来打架,也不能大大方方的去做生意,就这样偷偷摸摸,半地下状态的活动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