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叫板大清的那段日子》第三章:大航海的时代(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1530年,葡萄牙看上了一块离广州不算远,地理位置还算不错的小岛。这就是现在的澳门岛,原来其实是广东最南边靠海的一处岛屿,基本没什么人住,很是荒凉。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要上岸晾晒被水浸湿的货物,通过贿赂当地官员,登上澳门岛,并开始逐渐长期居住。

起初朝廷就不知道这件事情,反正山高皇帝远,地方官员顺便捞点银子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后来长期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情,当地官员就奏准朝廷,把这一块朝廷眼中的荒岛租给葡萄牙人,每年征收500两白银。也有一种说法,讲葡萄牙人给当地官员交贿银时,由于葡萄牙人认为不管是谁收,反正我交了银子就有合法的居留权了,所以交银子也不分场合,被周围很多人看到了。这下子收银子的官员一看已经都?光了,在埋怨这些交银子的红毛番傻冒的同时,也只好承认收银子这事,却美其名曰替朝廷征收,不得已上报最高层,并且在旁圆场子,说这出租地皮的生意如何如何好,无本万利,于是最高层就定下了这每年出租的事情。其实也没签订什么正式的租房协议,至于什么押一付三之类的规矩更是没有,完全是口头约定。不过双方都比较守约,一直到了1849年时,大清朝被洋人打得跪地哭饶,这每年500两白银的房租,也就没胆子提了。从此,这帮葡萄牙房客一直白住了100多年,直到1年滚蛋为止。

澳门在葡萄牙人开始入住后,起初并没有引起明朝政府的注意,反正就是一个荒岛,每年又能收点钱,没啥大不了。可是没过几天,由于进出口买卖的推动,这座荒岛竟然热闹异常,很多葡萄牙人携家带口,来这里修建房屋教堂,长期做起了买卖,同时,也有很多附近的老百姓,为了做买卖方便,也定居在澳门,澳门变得日益繁荣起来了。

明朝政府有些开始担心了,其中一部分官员上书朝廷,要求将葡萄牙人驱逐出澳门。

这里面非常带劲的一位就是抗击倭寇的英雄――俞大猷。他详细分析了葡萄牙人的火器优势,和大明朝的天时地利优势,认为要打退葡萄牙人,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并自动请樱。

但是,也有一些大臣认为,如果把葡萄牙人赶到海上,反而老是惹事生非,日子过不消停,这样把他们圈到澳门,反倒容易管理,他们也不敢闹事。

最后,明朝的大掌柜万历皇帝最终拍板,把澳门租借给葡萄牙人,每年收500两白银的房租。1614年,口头的租房协议正式达成。

就在葡萄牙人磕磕绊绊的好不容易才削尖脑袋,把大明朝拱开一条缝的时候,西班牙人也来亚洲凑热闹了!

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赞助下,乘着5艘帆船,从西班牙塞维利亚起航,进行了第一次让他名垂青史的环球航行。

横渡大西洋,和另一片广阔浩瀚的海洋接触时,鉴于这片海洋的平静和安宁,这位仁兄给这片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起了一个名字――太平洋。

1521年,这位哥们第一次乘船进入了东亚的吕宋岛,最后在穿越印度洋后,于1522年终于回到了西班牙。

虽然戴着一顶航海家的帽子,但是这位哥们却也是不折不扣的一位殖民头子。

好事总是和坏事像孪生兄弟一样难以分开!这位不幸的哥们虽然在发现吕宋岛后,给它取名为菲律宾,运用各种手段诱使当地人接受西班牙人的统治,结果在踏上这块岛屿后,在干涉当地事务时,被愤怒的当地土著用刀两下子就给砍翻在地,死在了菲律宾。所以说,麦哲伦的另一项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历尽曲折,执着的发现了自己的墓穴,并为此而欢欣雀跃。

虽然下场不太好看,但是这位航海家却用实践,证明了一个许多人都无法相信的事实:地球,就是所有这些脚下的大地,其实竟是个圆乎乎的家伙!除此之外,这个不太怎么走运的航海家,比达•伽马更进一步,为从欧洲到东亚的航行探明了航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