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事情正在起变化
这节的小标题是1957年人民日报著名的社论,吹响了反右的号角。而我现在说的是纠左。
九月底,大姐到常德出差,来看我。我们一起去看了住在我隔壁的公社龙(副)主任,他以前找爸爸看过病。龙主任跟知青有很多交往,是一个很有能力,看事情看得远的人。他爱人是负责公社一片学校的老师。我和大姐来看她,使她想到她这一片的白小河学校正缺一个初中老师,便想到了我。大姐走后不久,陈老师通知我去学校教书。
但是我能去教书也靠了李支书的帮忙。因为农村是集体合作办学,白小河学校的教师不该种禽站派,该另一个社队企业桑园派,我必须调出种禽站,关系转到桑园才行。本公社内调进调出没什么手续要办。我在牛鼻滩总共转了四次点,手续好像一次也没办过。人到新单位报到,它就接受了。而桑园我连人都没去,也不想去,它太远。桑园在大河对岸,与汉寿县毗邻,而白小河学校却在种禽站这边。那会造成我生活的很多不便。李支书一再讲,小成就住在站里,不要搬了,愿意到食堂吃饭还到食堂来。后来是我不好意思麻烦吴婶做饭,才不去食堂的。因为那食堂平时就我一个人,好像是为我专开的。自己弄个煤油炉凑合,住就一直住在种禽站。结果我一直到离开牛鼻滩,才在最后一刻去过桑园转粮食关系。
教书是一门非常好的职业,一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一行。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我渐渐安下心来。
没过多久,莽莽突然从长沙来。她带来了好消息:现在又有新政策,家里多个子女下放的可以照顾招工一个。街道已经报了她的名字。她回乡下等候招工的人来。等了近一月,这消息才成为事实。莽莽29岁总算有了工作。
莽莽下乡跟我到一起,受到的损失比我大。这七年蹉跎岁月,快30岁她还没有工作,没有户口,没有对象,没有钱财,最可怕的是连青春也没有了,一无所有,不堪回首。我跟她不同。我经历的周围环境纷繁些,等一切过去后,我把它当作磨练,也就释然了,更何况这里有我最宝贵的回忆,装在脑袋里,拧一把,洒落的是一地珍珠,点点滴滴都很珍贵。阿弥陀佛,她总算可以离开了。我们这个铁板一块的家,由她撬开了一条缝。
待续 81、有人来看我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