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手稿
我读初中时,中国和苏联关系很好。大批苏联专家来华进行技术援助,布店卖的是鲜艳的苏联花布,商店里摆着精美的苏联糖果盒,电影院里放的是苏联影片,总之到处都是CCCP(苏联的俄文缩写),苏联老大哥的影子遍布中国大地。
为了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国家组织部分中学生与苏联学生通信交朋友,只要语文成绩好,字又写得好的,就可以参与这项活动,来往的书信由外语老师翻译。
我的字当时在年级里算写的漂亮,作文也写的好,经常贴堂,因而有幸成为活动的参与者。
与我通信的苏联女学生名叫柳芭?科波列娃,年龄与我相仿,她在第一封信里自我介绍,住在莫斯科,父亲是工程师,她很喜欢唱歌,很喜欢中国等等。信纸质量很好,没有格的,上面是用黑色墨水写的俄文花体字,相当漂亮。
我的回信大致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爱好等,用比较好的信纸,写上工工整整的汉字,给老师看过后,和别的同学的回信集中一起寄出。老师说,国际邮件时间很长,起码要等两个月才会有回信。
与柳芭通过三次信后,她给我寄来一张她的艺术照片,大概有9×12cm大,照片是黑白的,用化白技术处理过,除了面部和头发清晰外,其余衣服和背景都逐渐淡化。柳芭很漂亮,可以说算得上迷人,很大很深的圆眼睛,微微笑着,脸颊上一个浅浅的酒窝,卷曲的头发向后拢起用缎带绑着。同学们传看着照片赞叹不已。
这张照片我一直珍藏着,高中时还用炭精粉画了一张放大的相,可惜都在AB时化为灰烬。
我父母年轻时在英国人办的教会医院工作过,他们的结婚相片里有英国的医生和牧师,另外还有许多英国朋友的相片,AB时父母担心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家中旧相片中凡有洋人面孔的全部烧掉,包括柳芭的相片,全都付之一炬。
1959年,苏联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中苏关系急剧恶化。我和柳芭的通信也随之中止。但是那位可爱的苏联朋友的迷人笑容始终印在我脑海里。祝愿柳芭在遥远的俄罗斯安享晚年。
注释:A、文;
B、革。\');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