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年日月印我心》第十三章 特别的学习计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海姗把赵云轩的事告诉她的父亲,他教课一辈子,在这方面应该有经验。#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姜老师听后,答应由他来指点赵云轩的学习。相处时间长了,他对这小伙子很是喜欢。小院里还有空房间,反正赵云轩每天要来,不如让他住在这里。姜海姗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只是说要征求赵云轩的同意。

其实,姜老师还有别的想法。住宅区的几个路灯坏了,姜老师听人说起这事,担心女儿的安全。女儿胆子小,到天黑不敢出门。路灯坏了,她晚上回来时怎么办!每次,听到姜海姗回到家锁好大门后蹬蹬的往屋里跑,他感觉心痛。再说了,碰到坏人怎么办?如果赵云轩住这里,两人一起回来,就不用担心了。――他不知道的是,一直是两人一起回来的。

正好赶到周末,赵云轩趁下午没课的时间把被褥、衣物等都搬过去。知道赵云轩搬去姜老师家里住后,宿舍的几个人又开始发感慨:有一个李茹梅陪着不够,还要找一个,而且是老师,赵云轩哪来的狗屎运呢!

张奇科一脸崇拜的看着他,“大哥,你教教我们吧。看我们都是孤零零一个人,你可怜可怜我们,教我们几手吧。我给你作揖了!”说完,摆出鞠躬作揖的架势,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赵云轩伸手拦住他,“去、去,我还忙着,一边玩去。”

在宿舍里,同学们都很随意,被子叠的奇形怪状,其它的东西也是随手乱放。到姜老师家,可不能如此。他把东西归拢好,摆放得整整齐齐。姜海姗和李茹梅都在,也帮他一起整理。看到那些夏雪倩的试卷,两人抢到手里。原来,她两人不是来帮忙的,而是好奇夏雪倩这个人,等在家里就是为这事。

为防止照片折皱了,搬东西时他刚把照片从枕头夹层里拿出来,重新放回到那试卷册里面。姜海姗翻到后,拿起就往外跑,赵云轩在后面怎么叫也不应。好半天,才送回到赵云轩的手里,嘴里还说着,“真好看,怪不得你会有这么大的动力,连我都快动心了。”

李茹梅好像对那些照片不太感兴趣,在翻看那些试卷资料。每份试卷都很整理的很好,做错的题很少,错题旁仔细标注错误的原因。试卷后面的大题详细注明解题过程,要考的知识点,甚至从老师出题的角度分析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在学校的考试中,李茹梅每次都考的很好,隐隐有种自得感,看完这些才知道自己的差距。从试卷里能看出夏雪倩的认真,夏雪倩的刻苦用功,她人还长的那么好,真是太出色了。

姜老师提前对赵云轩打好招呼,他有办法,开始也不难,但需要很大的毅力才可以坚持。赵云轩表示愿意按他的安排去做,一定不会半途而费。

姜老师根据赵云轩的功课情况,和学校的时间安排,制定如下方案:

一、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早晨五点到六点,集中学习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上学期的课程。

二、以看小说的方式看课本为主,要求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看到,速度要快,不能回头看,不能思考,不要去管记住记不住。碰到习题只做一遍,不管对错。

三、每门课程半小时。每本书看完一遍,再重新看第二遍,中间不能回头读。

四、不许把课堂上的内容和回头复习的内容混淆。不能把在家早、晚学习的内容带到课堂上,也不能把课堂上的内容留到家里来。

五、晚上,十一点至十一点半到操场锻炼。

六、为期三个月,每月考核一次。

看到这份方案,赵云轩和姜海姗都有些吃惊。过了一会,姜海姗试着问她父亲,“爸爸,怎么还有锻炼啊?学习一天,应该抓紧休息才对呀!”

姜老师笑着回答道:“过几天你就知道原因了。”

赵云轩接着问,“姜老师,应该怎么锻炼,强度多大?”

“无所谓,只要脑子里没有了所学习的内容就行。”

――后来,姜海姗曾问过父亲是怎么想到这方案,姜老师回答他是在一次到外地开会时听来的,效果如何他也不知道。

赵云轩按姜老师的指示,开始了“疯狂的学习”。初看到那份方案,他心里直嘀咕,怀疑它的合理性,不去记,不去理解,只是从头到尾的看,能行吗?可他相信姜老师。接触的多了,他知道姜老师是一个稳重的人,很少开玩笑,也不会说些无根无据的话。他决定无条件的执行。

开始的时候是平稳的,赵云轩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晚上十一点学习完,就到操场上跑步。姜海姗说要监督他的行动,跟着出来。两人边走路,边用英语交谈。父亲把为赵云轩提高英语水平的任务交给她,她没有照本宣科教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利用空余的时间,采用多种方式,把学习融入到生活中。上课时教的够多了,如果还是填鸭式的教,很容易对英语产生厌烦感,影响学习。

路上没有人,到处静悄悄的,黑漆漆的一片。她不由得靠向赵云轩,走路时,甚至能感觉两人身体的相互接触。为了提胆气,也为了打开尴尬,她说英语的声音在提高。赵云轩的英语还说的过去,但在外面勇敢的说出来,还没有过。在姜海姗的强烈要求下,看到周围也没有人,有些生涩的英语终于说出口。

操场上,两人一起跑步,平静的世界里只听到脚步踏出的“沙沙”声。姜海姗跑累了,坐在跑道旁的石阶上,并要求赵云轩在他的周围活动,小跑,压腿,俯卧撑等。大概时间到了,再一起回去。

身体疲惫,简单的冲洗后,呼呼大睡。凌晨五点,在闹钟的催促下,赵云轩又开始机械的学习,眼睛盯着书,目光一行行的移动。然后是学校安排的常规上课学习。

只过去三天,赵云轩开始感觉到严格执行的困难。他在看书的时候,大脑也在不停的的运转,大量的知识涌进来,赵云轩感觉脑子在涨大。再看下去,头昏脑胀,恶心,想吐。坚持到时间,到操场去。现在他已经明白锻炼的用意。大脑装满东西,如果不用身体的疲劳分解,任由大脑自己消化,那么整个晚上别想睡,得不到休整的大脑会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垮掉。

再往下去,赵云轩感觉要跨了。每天上百页的书看完,经过反馈,全汇集到脑子里,整个脑子涨裂般疼痛、难受。身体状况在下降,许久未露面的感冒也凑热闹似的来到,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姜海姗让他休息,赵云轩没听她的,姜老师也不同意。操场上,为了压制大脑思维的运转,锻炼量在增加,强度在提高。

终于,经二十多天的煎熬,所有的书看过一遍,身体的各种不适感在下降,最困难的阶段过去。回头再重新看书,还是那种看书方式,比原先还要快的看书速度,大脑的胀痛明显在下降。晚间的锻炼还在照旧,在清理大脑的同时,赵云轩感觉身体越来越有力量。

姜海姗坚持陪赵云轩锻炼。两人的共同行走已非常默契,相互保持极微小的距离,却几乎没有接触的走完来回的路。赵云轩喜欢姜海姗的课,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加上这一段时间应用英语对话,他的英语水平明显提高。在一次夜间锻炼完,两人共同回来时,赵云轩无意间问起她为什么喜欢英语,而且学的这么好?

姜海姗没有说话,默默的向前走。赵云轩跟在后面,他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没讲错什么呀!

终于,姜海姗开口说道:“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的妈妈,她在美国。”

她的妈妈!赵云轩在去年姜老师病发后很注意他的情况,从没听人提起姜老师妻子的事。等姜老师他们回来后,赵云轩对他们的接触更多,也没听他们提到。他以为姜海姗的母亲可能不在了,现在才知道,她还活着,而且是待在美国。

姜海姗继续说着:“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我和爸爸,去了美国。那时我只有五岁,每天吵闹着要妈妈,爸爸告诉我,妈妈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去给我买很多很多的好吃的。我每天都在盼着,却始终没有盼来。”说到这里时,她蹲下身子,由开始的哽咽慢慢哭出声来。

赵云轩上前去,轻轻拍打她的背,小声的劝她不要说了。

“不,我要说。”姜海姗站起来,接着说,“妈妈走后,爷爷、奶奶劝爸爸调回京华。爸爸不愿回去,他说工作上离不开他。我知道爸爸在找借口,他还在想着妈妈,昌临二中有他们两人共同留下的记忆,他因此不想走。我还经常看到他拿着妈妈的照片发呆。”

她顿了顿,深吸气,向下说道:“后来,爸爸把我送到爷爷身边,说京华的教学质量好,让我在那里上学。他在暑假和寒假时才能去看我。就这样,我有爸有妈,大多数时间里,却过着没爸没妈的生活。我好恨我妈妈,我要把英语学好,要去美国当面问她,为什么不要我和爸爸!”

************

零八年,笔者上班时事不多,股票不是很顺,闲来无事,心血来潮报名考研究生。几年没摸书了,看哪本都不会。就试起以前一位老师说的办法,当看小说。每天规定看多少页,试题也是看着答案“做”。最后还算效果不错,可惜英语欠点。

――木头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