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光武建汉》第二十二章 昆阳大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清晨,王邑率兵开始围攻昆阳,严尤向王邑献策道:“昆阳虽然城小,但城墙却非常坚固。如今刘玄僭称帝号,正在宛城,我们不如乘势直捣宛城,刘玄肯定弃城逃跑,攻下宛城,还怕一个小小的昆阳不破吗?”

王邑摇头道:“我以前当虎牙将军的时候,围攻翟义,很久都没有攻下,已经受到朝廷的诘责,现在领兵百万,遇到城池不攻,如何能显示军威呢?我一定要先破昆阳,然后再挥兵大进!”说罢,王邑传令将昆阳城团团围了十几层,列营上百个,击打战鼓的声音连几十里之外都能听得到。然后架起楼车,高达十几丈,站在上面往下看,可将昆阳城里的一切尽收眼底。然后派遣弓弩手站在楼车上向城**箭,城内守兵死伤甚多,连百姓们出门打水也不敢抬头,全都背着屋后走。

王邑又用冲车撞击城墙,城墙上的泥土纷纷被撞落。王凤没想到王邑这个家伙竟然会攻城攻得如此凶猛。一边在心里骂着王邑,好歹大家都是本家,连个喘气的机会都不给,一边想着早知道跟刘秀一起出城搬救兵了,最起码比待在这里担惊受怕强得多!

在王邑强大的攻势之下,王凤整天提心吊胆,寝食难安,人都瘦了一圈,想着再这样下去,早晚被王邑给吓死,还是早点投降吧。拿定主意后便连夜写了一封降书,找个小兵出城交给王邑,心里想着:“这下终于解脱了,刘秀啊,你们可不要怪我王凤不够义气,实在是王邑那个家伙使得招数太可怕了!”

谁知那个小兵拿着降书又回来了,而且沮丧着脸。王凤忙问是怎么回事,小兵回道答说王邑不允许投降,还说这么打着挺好玩的!这次王凤彻底没辙了,都快被你玩死了,还好玩!?

王邑觉得自己带了几十万大军刚来的时候你王凤不投降,现在才来投降,而且攻下昆阳城只是时间问题,从没有打过这么痛快的仗,好血洗前耻借此扬威,怎么会这么轻易放了你!

严尤见王邑不接受王凤的投降便进言道:“兵法里说过,围攻城池应该留出一个缺角,好让城里的守兵逃走,免得逼急了死战,这样还能使在宛城的刘玄望风而逃,岂不是一石二鸟之计?”

王邑大怒道:“我现在正打算杀尽城里的乱贼,怎么可能会放他们逃跑呢?”

这天夜里,有一颗流星坠落在军营里,到了第二天,有一股黑气笼罩着整个军营,就像大山倒塌一样,王邑军营里士兵见了之后都非常惊讶。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六月初一,王邑已经将昆阳围了十几天。城里的守兵每天眼巴巴地望着刘秀带领救兵过来,久而久之,也都渐渐绝望,认为活下去是没有希望了。就在大家准备放弃之际,刘秀、李轶等人率领郾、定陵两邑共一万人赶来救援。昆阳守兵顿觉希望的曙光又重新照耀着大地了。

刘秀自为前锋,领兵千人,向王邑开战。王邑见刘秀才那么点人,给人塞牙缝都不够,都懒得自己动手,便随便派了几千人出战。刘秀挥兵直进,冲在最前面,连续砍杀几十人,把王邑的兵马逼的连连后退。汉兵见刘秀一会功夫斩杀这么多人不禁高兴地称赞道:“刘将军平时看见小的敌人都非常害怕,今天大敌当前,却如此勇敢,真是奇迹,我们愿意上前帮助将军。”汉兵都争相冲锋杀敌,不一会儿就歼敌数百人。

王邑听说派去的几千人被打败了,便又派了几千人过去救援,谁知又被刘秀击退。刘秀乘势攻到昆阳城下,对城上守军大喊道:“你们不要担心,宛城的救兵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

刘秀想借此安抚昆阳守兵的军心,实际上宛城的援兵根本就没有来。城上守军见刘秀带的人太少还是不敢轻易出城攻敌。刘秀又命人写了一封书信,里面写着宛城援兵不久将至,你们不用害怕之类的话,然后让他故意丢在路上让王邑的人拣去。

王邑看了书信后虽然有点担心,但转念一想自己四十多万的大军一人一口吐沫也将你们淹死了,还怕你们不成?于是传令军中任何人不得妄动,自已与王寻在城西背靠滍川河水列阵等着宛城援兵到来。

刘秀选派三千死士组成敢死队对着王邑的列阵就冲,一个个相当勇猛,冲入王邑阵中后就挥刀猛砍。王寻正要派人进行拦截,却被刘秀大喝一声逼退好几步,刘秀的死士一拥而上对着王寻就劈头盖脸地乱砍,杀死王寻。王邑见王寻被杀,不敢恋战,只得调头逃跑。由于王邑出发前曾传令军中没有军令不得任意妄动,否则军法处置。所以当王邑这边被打得快招架不住时,其他营寨的士兵们也只有原地待命,不敢轻易出兵打探战况。昆阳城内王凤见王邑被打得落花流水,下令大开城门,率兵出城接应刘秀,对王邑进行两边夹攻。

王邑军中的垒尉巨无霸,本来待着营地里等待命令,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王邑派人来传达命令,又听到城西那边喊声震天,觉得不对劲,但碍于王邑临行前的军令不敢轻易出击。突然探子回报说王邑被刘秀打得快支持不住了,并且王寻已经被杀了,再不过去救援估计大家很快就都玩完了。

巨无霸听后捶胸顿足大吼着咆哮起来,将自己猛兽军团全都驱赶着往王邑那边去。汉兵本来对着王邑一路穷追猛打,没想到突然冲出来这么多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心下大惊,不禁两腿打颤。不管敌军多么凶猛,汉兵都不会怕,但对方突然搞出来这么些猛兽,这仗让汉兵如何打仗?

就在汉兵快要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局势再一次发生转机了,上天再一次眷顾了汉军。突然间雷声阵阵,风雨大作,那些狮子老虎不怕拿刀的士兵,但当下起倾盆大雨时纷纷逃窜躲避。更为奇怪的现象是,几阵大风将战场吹得天昏地暗,豹子老虎大象等全都往巨无霸的车子方向冲了过去。巨无霸本来也被大风吹得摇摇晃晃,但当他看清楚猛兽们全都向自己冲来时,当即就傻了。巨无霸被猛兽们挤来撞去的一个不稳失足掉入河水中,由于身体太过笨重,很快就沉入河底,再也没有上来过。另外由于老虎豹子大象等在王邑阵中横冲直撞,踩死和撞入河里淹死的士兵不计其数。

王邑的将领见镇军之宝巨无霸都死了,当即大为恐惧,根本不管王邑的不得妄动军令了,全都弃营逃跑,再不跑就活不了了!王邑严尤陈茂等只得骑马踏着死尸渡河,狼狈逃走。刘秀传令各军不必穷追猛打,将王邑留下的辎重器械运入昆阳城,光搬运辎重就搬了好几天,下令全军休整待命。

昆阳大战汉军以一万多人大破新莽王朝四十三万之众,为日后汉室光复奠定了基础,直接摧毁了新莽王朝的主力兵力。

至此新莽王朝赖以抗御农民起义军苟延其反动统治的基本武装力量终于冰消瓦解。新莽王朝以四十三万之众,如何会败给兵力才有一万多人的汉军,而且莽军又几乎全军覆没,这其中的教训是很发人深省的。下面就来讨论一下。

首先,昆阳城并不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军事重镇,也不是事关京城安危的门户关隘。王邑如果放任汉军占据昆阳,一不会对京师形成威胁,二难以抵抗洛阳、宛城的南北夹击,汉军势必难以长久维持。因而,在这样一个没有重要意义的地区,面对区区万人的对手,投入四十三万大军进行决战,不能不认为是毫无意义的盲目举措。

其次,是核心将领的选择。在向来以胜败轮英雄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少数几人虽败犹荣之外,其余兵败的无一不被扣上一顶庸碌无能的帽子。战国时赵括如是,如今王邑也是如此。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王莽的那些将领很多都是姓王的,王莽的盲目任人唯亲是其失败的一大原因。由于王莽本人就是篡权得位,所以当他自己登上大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王莽本着外人是不能相信的,又不能全部信任一个亲戚,所以封了很多姓王的为官,让他们分掌朝政大权和兵权,以便达到相互制衡,这也是帝王之术。

任人可以唯亲,但不能盲目地任人唯亲,王莽错就错在这一点上。历史上任人唯亲最为出名一个的案例莫过于东晋宰相谢安推举自己的侄子谢玄为建武将军,抵御前秦苻坚的进攻,大败苻坚九十万大军于淝水,取得淝水之战的完胜。但王莽不是谢安,王邑也没有谢玄的军事才能。谢安推举谢玄是因为谢玄却有如此将才,而且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在昆阳之战前严尤曾经向王邑献策大军可以直逼宛城,一旦解了宛城之危,昆阳将不攻自克。王邑却认为自己统帅四十多万大军根本没有必要费那些周折,结果最后不但宛城失守,昆阳没有攻下,自己的主力也被全歼。严尤还建议围城留出一角让城内守军可以弃城逃跑,被王邑拒绝了。还有一点就是王凤曾经向王邑递过降书,也被王邑拒绝了,如果王邑不是如此高傲,接受王凤的投降,昆阳之战的结局可能就会有所改变,新莽王朝野不会灭亡的如此迅速。

再次,新莽王朝在战略上太过轻敌。王邑仗着人多,根本不做任何具体的实用部署,有时好像是有意在耍威风。他命所以营寨没有命令不得妄动,这是行军打仗无可厚非之事,但他却和王寻带了一部分人独自到昆阳城西背水单独列阵,当刘秀率领三千死士前去攻打他的时候,他也只是随便派了几千人前去迎战。当这几千人被打退时也没有引起王邑的足够重视,仍然又派了几千人过去迎战,直到这些人又被杀退,王寻战死王邑才发现事情的严峻性,但为时已晚。

不管怎么说历史就是历史,王邑就是败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不管后人如何评价,如何觉得怎样怎样就可以扭转局面,但这只是因为我们知道它了结果。假如我们生在那个时代,我们成为那场战争的主角,说不定仍然会步王邑的后尘,甚至会比王邑败的更惨。

很多人喜欢对着有答案的问题指手画脚,但若给他一道他从来没有见过题目,说不定他会不知所措。历史是精彩的,因为它的结局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叹息;现在也一样,因为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你无法事先预知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才要一步步地摸索着走下去。很多人宁愿死守着回忆后悔,也不愿从现在就开始珍惜。过去是你已经失去的,只剩回忆;未来是你所憧憬的,遥不可及;唯有现在是你所拥有的,触手便可及。珍惜现在,它将是下一秒的历史,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你就会后悔现在没有珍惜的点点滴滴。

;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