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布袋和尚传奇》第四章(55——56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回

说轮回穷汉得福笑财主苦海无边

布袋和尚领着樊老大朝僧厨后边古井走去。 首发--无弹出广告樊老大边走边询问道:“师父,古井有啥可看,我们桃花巷里有三眼井,看了才有意思呢。”布袋和尚肩着布袋手提禅杖,大摇大摆走在头里,笑而不答。

“师父,到你僧房坐坐,坐一会,我马上回家。”

布袋和尚仍然不吭声,嘴里却轻轻念着佛经:

“……此土他方菩萨会,广现神变宝窗中;

佛身白毫光八方,常说不退法轮回;

众生但能修福业,屈伸臂顷值慈尊;

沙河诸佛由斯现,况我本师释迦文……”

“师父,你嘴上不停地默念,到底念的啥哟?”

布袋和尚仍然一声不响,只顾自己念着。弄得憨厚老实的樊老大不自然起来。默默地跟在后边,不再多问。

不一会,二人走到古井边上,许多人在观看,人们的眼睛朝井里看着,只见井里黑洞洞的,yīn森幽暗,什么也看不见。有不少人朝井口一张,便回头。人们看到布袋和尚带着所谓大施主走来,连忙往后退去,有的皮笑肉不笑的让开,哄笑声不绝,布袋和尚问他们看什么,他们回答不一,有的说看见井里人头晃动,有的说井里有根木头,有的说井里yīn沉沉的,什么也看不见。布袋和尚笑道:“这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贫僧告诉你们,生命空间,轮回不歇;一心念佛者,对佛真心,可以看见自身来生。倘若表面上念经,实则有口无心,对佛不虔诚者,怎么也看不见井里有什么东西。”

有个香客不高兴道:“师父,我多次朝井里看,一点东西也没看见。可我一生信佛,作何解释?”

布袋和尚笑着用手指着自己心窝道:“佛在这里,不在嘴里。”说得人们一阵哄笑,那人拔腿就走。

樊老大走到古井边上,朝里观看。刹那间,井里出现一道亮光,光芒四shè,照亮了整个井面,古老的水井渐渐变大,成了一个空旷的场地。他吓了一跳,连忙把脸转向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仍不吭声,对着樊老大笑。樊老大盯着井底,见里面出现一班人马,前面有人鸣锣开道,后边有人举着“回避”、“肃静”牌子,最后边有顶八人大轿。轿里坐着面目不清的大官。他正想询问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将他拉到边上,笑着道:“恭喜大施主,你的来生看见了吗?”

“来生,什么来生?”

“世间一切生灵,生生死死,轮回不绝。一旦成佛,到达极乐世界,脱离尘世,不再轮回。井里官轿,便是大施主来生受用的。今世修行,积德从善,来生荣华富贵,福禄齐全。”

一席话,说得樊老大更加惊怪起来,笑道:“师父,你说的话,我听懂了。我回家真心修行念佛。”说后,连忙告别。

樊老大回到家,虽住草棚屋,但他心里乐滋滋的。见人就说自己提三斤油捐献给岳林寺,僧人们不但以最隆重的礼节接待他,而且布袋和尚还亲自带他到古井里看自己的来生。他跟人们说得有眼有鼻,说得人们心里痒痒的。再说,谁人不想今世活得快活,来世更比今世好呢?不管谁,都想知道自己来世。消息传到牛管家的耳朵里,他很想证实有无这件事。便含着笑脸走进樊老大的茅屋,一见樊老大,无比亲热,仿佛没发生过磨擦似的。他朝屋里打量了一下,装作挺关心的样子,笑道:“樊大哥,你这人呀,去岳林寺拜菩萨,怎么不跟我说声呢?听说你只带三斤油去,让人听了笑话,多寒酸!要是对我说声,多提几斤,说不定还要体面呢。”

心地善良的樊老大,见牛管家脸带笑容走进他家茅屋,不觉一愣。联想到“黄鼠狼给小鸡拜年”这句老话。想到牛管家欺骗他,榨取他三年血汗钱,令他永生难忘,他一想起,心里作痛。在这痛苦之时,布袋和尚亲口教他的话在他耳边响起: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佘我何?

宽却肚肠须忍辱,辖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常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征得六波罗。”

事先,牛管家清楚,见到樊老大,对方不会给他好脸看。但他急于知道自己的来世。今世,自己即使出于一个丫环的肚皮,这一美中不足永远无法弥补。然而,活得倒潇洒,酒醉金迷,荣华富贵,当上富贵人家之主。来世怎么样呢?这个谜,一直未曾猜透。所以,一听说樊老大捐给菩萨三斤油,来生便有大官做。要是自己捐给十斤油呢?说不定做一朝天子,黄袍加身。此刻,他站在樊老大的茅屋里,见对方默默无言,猜测心中还有气。便笑道:“樊大哥,我知道,你在生我的气。我牛某人不计较,我对得起自己良心。”

“良心,你也知道良心?请问,你的良心是什么?”

“哎,樊大哥,我不是来吵嘴的,我想问问,你真的去过岳林寺?那寺院里真有古井?从井口往里看,真的能看见自己来生?”

“还会有假?不信自己去看嘛,我会瞎编吗?”

“当真?”

“谁象你那样骗人?”

“你知道自己来世做官?”

“我会不会做官对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晓得自己来世的rì子?”

“你猜我来世怎么样?”

“今世做主子,来世当然人上人。还会有错?”

“樊大哥,我就讨你这句话。”说着,装作挺斯文的样子,向樊老大拱手告辞,走到门口,丢下句话:

“嘿嘿,捐三斤油有官做,我捐他十斤,官帽一定比你的大?”

那天,话说岳林寺钟鼓敲响,木鱼不停,正门大开。全寺僧人,身穿袈裟,手捧佛珠,口念阿弥陀佛,列队整齐,从大门口排到大雄宝殿,排场之宏大,气势之雄伟;风吹彩旗呼拉拉飘舞,琴瑟呐唢阵阵沁心;各殿神像闪光,香客绰绰;全寺香火缭绕,烛光通明;众人见后啧舌,无不翘首惊叹。他们预料一定有大施主到来。街头巷尾的人们奔走相告。不一会,人们前呼后涌,直奔寺院。细打听,才知寺院放斋结缘。宁波知府和奉化县里头面人物都要到场;杭州灵隐寺、鄞县天童寺、阿育王寺、天台国清寺及周边寺院的方丈光临赏目。那天,又轮到布袋和尚坐班。他咧着嘴巴,笑嘻嘻地进进出出。一会儿接待各路香客,一会儿放斋济贫,忙得不亦乐乎。

岳林寺僧人把众贵客和各路施主迎进门后。有两匹高头大马飞奔前来,在离岳林寺半里路外,骑手跳下马背。一个是牛管家,另一个是他的佣人。牛管家接过佣人手里的十斤油,向佣人交代几句后,一人朝寺院大门走。站在大门外的布袋和尚一眼看出牛百万的弟弟牛管家。他跑到门里,连忙紧闭正门,自己守住偏门,对着牛管家冷笑。一些香客和十多个小儿看见布袋和尚拦住施主,不让对方进门,觉得奇怪。他们瞪着眼睛看布袋和尚和牛管家。只听得布袋和尚喊道:“哟,小气鬼来了,施主们,走呀,赶紧进门,别让这个小气鬼糟蹋了咱们的寺院。”说着,将牛管家关在门外。

牛管家气得敲门,大声呼喊:“开门,我是牛家主人,我父亲是朝廷命官,我是大施主,让我进去。”

布袋和尚开了门,笑问道:“大施主,你算什么大施主?”

牛管家生气地责问道:“上回,我们桃花巷有个叫樊老大的,他给你们捐了三斤油,你们把他当大施主接待。他捐三斤油是大施主,你看看,我捐十斤油,怎么不能算大施主呢?”

布袋和尚看见香客们朝他涌来,便大着声音对牛管家笑道:“樊施主捐的三斤油,是他三年的心血。他把三年心血捐给寺院,当然是大施主。你捐的什么油?是从别人身上搜刮来的。这些油,无斤无两,无sè无味,毫无虔诚我佛之心。你的油呢,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他的话,说得牛管家双眼冒火,引得边上人们放声大笑。布袋和尚冷笑几声后,准备关门。

牛管家对咧着嘴巴嘻笑的布袋和尚瞪眼,以为这个疯和尚尽说疯话,不理睬他,也不顾人们议论讥笑,提着油瓶拼命往门里挤。进门后,将油倒入捐油的缸里,偷偷跑向古井,探看自己的来生。

他找到那口古井,趴在井口朝里看,井里果然出现画像,他高兴得不得了。仔细看着,发现图像上一头老牛正在耕田,老牛瘪着肚子,瘦骨如柴,正在吃力地耕田,它耕得嘴里冒着白白的涎水,身疲体乏,而它后边的农夫还嫌他耕得太慢,使劲在它的背上抽着牛鞭。那条牛实在饿得耕不动了,嘴在旁边地头吃了口青草,又挨了农夫几鞭子,看得牛管家直寒心。他仍然以为,樊老大捐三斤油来生有官做,自己捐了十斤油,不做皇上,也捞个王爷什么的干干。井里这幅图像不可能是他的,一定是别的什么人。于是,站起来,伸了下懒腰,抬头四顾,不见有人,准备离开。

然而,布袋和尚早已发觉,跟在牛管家身后,盯住他不放。一批香客和几个小儿跟着布袋和尚,也悄悄朝古井走来。布袋和尚制止身边人发出声音,他自己一直观察牛管家动静。当他看见牛管家站起后,大声笑道:“哎,施主,你在井里看到什么哟?”

“看到一头老牛耕田,遭受农夫鞭抽。”

旁边的人们听见后,哄然大笑。

布袋和尚对众香客和哄笑的小儿们打下手势,走到牛管家跟前,笑道:“施主,井里的图像不是别人,正是你,那条牛,就是你的来生。”

“你又没看见,怎么知道?胡说不道。”

“施主有所不知,前世有因,今世有果;今世生因,来世有果呀,生生死死,轮回不绝;播下那样种,收回那样果。”

牛管家一听,吓得浑身打抖。他顿然省悟,连忙向布袋和尚磕头,央求道:“师父,我知罪矣,求师父解我来生之苦。”

“解你来生之苦,谈何容易,你兄长牛百万,双目失明,这是报应;你来生做牛,也是报应。”

牛管家跪了下来,真诚询问道:“师父,难道不能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吗?”

“能。人一旦去掉贪婪,达到无所求的境界,命运会随之改变。就说你吧,要是不再贪得无厌,不再吝啬图利,好生修行,专心念佛,把家里的钱财布施贫民,积德从善。那么,会走出今世乃至转世的怪圈。倘若仍然唯利是图,利yù熏心,等待你是苦海无边。你若不信,拭目以待。”

牛管家听后,恍然大悟。他丢掉油瓶,跑回家里,连忙开仓放粮,解囊救穷,扶助困苦人们,还把霸占的田产归还给人家。他诚心改邪归正,悔罪改错,后来如何呢?布袋和尚已给他的命运作了周密的安排。

第五十六回

公主任xìngyù揽月契此巧计救神匠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夜燕啄chūn泥。

乱花渐yù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yīn里白沙堤。”

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杭州西湖初chūn景sè的诗。意思是:chūn天,西湖波平如镜,天空云彩低垂,几处向阳的树枝上黄莺在鸣叫,而燕子正在衔泥准备建筑新巢,花卉渐次开放,青草慢慢地长起来,那绿柳成荫的白沙堤,更值得人留恋,经常到那里去散步,还是使人感到不能满足。

如此美好的地方,别说各个朝代的人们,便是同朝之人,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大诗人白居易到杭州西湖,怎么能想到近百年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临安之变化?那年,朱温即位不久,镇海节度使府第设在临安(今杭州),他派人到汴京祝贺,愿意称臣。朱温自然高兴,马上封他为吴越国,在杭州建都,当时,天下战乱。但坐在金銮殿上的吴越皇,仍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苦行僧布袋和尚化缘到杭州,不是游玩人间天堂。是到灵隐寺传法讲经的。在景sè迷人人自醉的西湖,布袋和尚差点掉了脑袋。

那天,布袋和尚走出灵隐寺,途径白沙堤,迎面碰到急匆匆赶来的鲁班徒弟。听得对方哭丧着脸道:“活佛,救救我的师父吧。”

才收留牛管家为弟子的布袋和尚停下步子,笑着问道:“哎,你师父怎么啦?他是神匠高手,怎么要我救他呢?”

“活佛,你不救他,我师父没命了。”

“哈哈哈,有这么严重吗?犯什么王法呀?”

“王法,没犯王法。是王法犯了我的师父。”

“真是笑话,王法怎么会犯你家师父呢?”

“活佛,你听我说,当今皇上,夺下一片土地后,登上天子宝座,一下子娶了十个妻妾。没几年,生下几个儿子,就是生不下个女的。他看到这些儿子太顽皮,不怎么喜欢,想生个公主。可是,几年下来,宫妃们的肚皮就是不争气,屁眼上仍然一个个往下掉儿子,气得皇上拍桌子丢板凳。见到妻妾,一股劲地骂。正宫娘娘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还算走运,几夜苦战后,终于生下一个千金。皇上一见,喜不自胜,抱起公主不停亲着。”

布袋和尚大笑几声后,打断鲁班徒弟的话道:“皇上生不生儿女跟你师父有啥关系?”

“怎么没有关系?你听我说。皇上有了公主,取名亚婵。长得十分可爱,满月时,宫廷办了几十桌酒宴,跟庆贺临安建都一样隆重。大小官员送彩礼,地方官员更是车水马龙,赶到京城,献媚拍马,投皇上所好。如此下来,公主成为皇帝掌上之珠。”

“你说了老半天,都是宫中之事,与你师父毫不相干。这些事你师父管他做啥?”

“活佛,我家师父哪里喜欢管这类事,帮人造新房都来不及。可是,事情撞上门来,能不管吗?慢慢听我说下去。公主长到快十岁,人倒十分漂亮,天真烂漫,能说会道;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朝中官员,谁见了谁喜欢,皇上更是爱不惜手,天天伴随身旁,有时陪亚婵游玩,连上朝都忘掉。但公主特别任xìng,她要办的事,谁也无法阻挡。她说一不二,要什么就给什么,只要她喜欢的事,件件要办到,办不到就撒娇、啼哭,弄得皇后与皇上都没办法。但皇上对她仍然无比宠爱。她伸手要江山社稷,皇上也会分给她半壁山河。前天,天下着大雨,公主与皇上正在宫中玩,她看见天上雨水下来,地面出现许多水泡泡,越看越开心,越看越手舞足蹈起来,觉得水泡实在太美丽了。她看着看着,突然向皇上提出要求道:‘父皇,孩儿最喜欢水泡,能不能选一个大大的漂漂亮亮的水泡做成花环,让孩儿整天戴在脖子上,让父王也看着,好吗?’皇上听后觉得可笑,水泡泡一触即破,最怎么漂亮也做不成花环。他为难地看着女儿,但他心里清楚,女儿提出的事一定要办到的,不办到,她会闹得你六神无主,宫无宁rì,国难安定。皇上当即解释道:‘皇儿,水泡泡不能做花环。’公主生气道:‘不嘛,我就不嘛,我就是要水泡泡做成的花环,父皇不做,我就死给你看。’皇上迁就道:‘好,好,你先别急,待父皇想想办法怎么做?要不,我给你换一样挺好玩的东西,怎么样?’公主哭道:‘不嘛,我就不嘛,父皇,你不给我做,我现在就去死!’说着朝大雨里跑,吓得皇上连忙紧追,边上的官员更是魂飞魄散。他们把公主抓了回来,仍然毫无办法,怎么劝说她都不听。皇上没了主意,随便答应道:‘好啦,别吵了,父皇派人给你做不就得了?’公主一听,破涕为笑,连忙跑走了。”

布袋和尚笑道:“公主要做水泡泡花环,让她闹好了,管你师父啥事呀?”

鲁班的徒弟接着道:“本来是没事的,有个大臣出个馊主意,要皇上下一道圣旨,把全国所有巧工神匠都请来,要他们十天内做出水泡泡花环。圣旨一下,有点小名气的木匠都被抓来,关在**,我师父也被抓走。后来,皇上不知从哪听说我师父是全国一流神工巧匠。皇上加道圣旨,勒令我师父三天内做出水泡泡花环,如果违命,斩!”

走在后边已拜布袋和尚为徒的牛管家听后笑道:“天下还有这等事?岂不是水中捞月镜中要花吗?”

“你师父在哪里?”

“关在**,我偷偷进去见他,长吁短叹,束手无策,准备伸颈引刀。他听说你在杭州灵隐寺,觉得能救他一命的只有你。要我找到你,求你无论如何救他一命。他也说过,在建造岳林寺大雄宝殿、钟楼和僧房时,与你磨擦了一会,他心感内疚,不该对你这样态度。他了解你对人既宽大又宽和。更不会记前嫌,什么事也难不到你。我听他这么说,就赶来了。活菩萨,你送佛要送到西天啊,我替师父求你了,你,你,你不可袖手旁观呀。”当即跪伏布袋和尚脚边,苦苦哀求。

“这可怎么救呢?我非神匠,不会使刀斧。要不这样,你先回去,我与弟子迟步就来。”

“活菩萨,我师父说,你佛法无边,只要有心相救,他就有命。你千万不能推托,救他一命。三天期限一到,我师父没命了。”

布袋和尚右手掸着大肚皮,大声发笑道:“行,救命要紧。走吧。”

几人朝宫殿走去。走到门边,布袋和尚吩咐牛管家使劲敲大门两边的钟鼓。

有个当班的官员跑出来,大声喊:“谁敲钟鼓?”

布袋和尚笑道:“朝中公主要做水泡泡花环,别人不会做,只有贫僧会做。”

“疯和尚,你活腻啦?全国神匠都不会做,你能做吗?你大言不惭,我劝你,别把秃颅当玩笑开。走吧,走吧。”

“贫僧怎么会开玩笑呢?快快告诉皇上。”

对方一听布袋和尚如此自信,便卸掉几人身上所有铁器,带他们入内。跑去告诉皇上。

爱女如命的皇上,听说有人自告奋勇会做水泡泡花环,心里先愣一下,马上下令,召见布袋和尚。皇上见面前站着个出家和尚,瞪起眼珠道:“你真会做水泡泡花环?不会欺骗朕下吧?”

“阿弥陀佛,出家之人,岂敢欺骗当今皇上?我不要命啦?不过,在做前,皇上应答应我两个条件。”

“只要你做出水泡泡花环,别说两个条件,要官有官,要钱有钱。样样都满足你。说吧。”

“第一,把关押在**的木匠师父全部放掉。”

“行,马上放人。”

“第二,公主要做水泡泡,贫僧要她挑选最漂亮的水泡来做。这样做出的水泡泡花环她一定会满意,不必做第二回了。”

“这个好办。还有呢?”

“没有其他要求了,请公主召见贫僧。”

昏慵的皇上不知布袋和尚设下巧计,竟然点头道:“好呀,我马上命人带你去见公主。”

且说公主要做水泡泡花环,父皇已答应她,三天之内交到手里,她整天宿在高楼琼阁里等候。那天,丫环使女跑来告诉她,会做水泡泡的高士要见她。她高兴得跳起来,当即命人带布袋和尚。

天正下着大雨,布袋和尚被两个小女子带进公主楼,公主站在门里,一见是头皮光秃的和尚,皱了下眉头。问道:“你会做水泡泡花环吗?”

“是,贫僧会做。”

“那好,马上给我做一个既漂亮又大的水泡泡。”

布袋和尚见对方长得双目有神,面sè白嫩,秀发油亮,玉齿微露,启口如稚莺鸣叫,步履似轻燕拂柳。不愧为宫中之花,世间美女。他笑道:“公主,别急,贫僧一定给你做个漂亮的水泡泡。他示意公主,跟他一起走到檐下,脸上仍然挂着笑纹道:

“公主,你真聪明,想出做水泡泡花环,贫僧跑了不少地方,还没听说有人提出做这么个玩意儿呢。”

公主一听布袋和尚表奖她,心里更高兴,笑道:“师父,我想出做水泡泡花环。那些称为天下神匠的人都不会做,唯有师父会做,你真聪明。”

“嘿嘿,是啊,只有我会做,怕是做好后,公主不太喜欢。”

“喜欢,做一个先给我看看。”边说边高兴得跳起来。忽然,她的眉头一皱,接着对布袋和尚道:

“师父,你给我水泡泡花环做好后,我求父皇封你高官,给你很多很多的银子。把关在**里的木匠统统杀掉。这样,你的名气可大啦。”

“公主,杀不得,千万不能杀人。贫僧是出家人,不杀生,天下生灵,平等相待。这些木匠师父,我已求皇上放掉。他们只会造房,不会做水泡泡花环,不可难为他们。犹如公主只会唱歌跳舞,不会使刀shè箭一样。要是逼你出阵上战场,不是难为你吗?”

“说的倒也是。好啦,我不跟你说了,你赶紧趁地面尽是水泡泡之机,挑选最漂亮的一个给我做好送来。”说后,转身想走。

布袋和尚笑着喊住公主道:“慢,公主,你可别走呀,你想想吧,如果你不挑选一个最漂亮的水泡泡给我,我怎么知道你喜欢那个呢?趁你还没走,你赶紧给我挑选一个。这样,做出来的水泡泡花环,保你满意。”

公主点头道:“有道理。”她不顾天下倾盆大雨大雨,走到天井里,抓水泡泡。她看见一个,一个破掉,看见两个,破掉一双。她蹲下身子,伸出双手抓,怎么也抓不住。她被雨水淋透,仍不停抓着,抓得jīng疲力竭,身上淋得落汤鸡似的。才走回檐下,对着布袋和尚笑道:“师父,我抓不住,你随便做一个好了。”

“公主呀,你这么聪明的人都抓不住,我个贫僧更难抓住,你不抓住漂亮的水泡泡,叫我怎么能做出漂亮的水泡泡花环呢?”

“公主笑道:“是啊,我这么聪明的人都抓不住,天下还有谁能抓住呢?师父,我抓不住了,你看着办吧。”

“可爱的公主呀,水泡泡是水中月镜中花,可看而不可摸。天下有许多东西,能看到而不能摸到。虚幻的影子看得到而无法捉摸,犹如天上的彩虹,多么美丽呀!但谁能把它留在人间,让人随时欣赏呢?”

公主听了布袋和尚的话,有所省悟。她低下脑袋,羞愧地笑道:“师父,那你就别做水泡泡花环了。”说毕,转过身,对旁边的丫环道:“快去告诉父皇,水泡泡花环不做了,给主位师父五两银子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