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魂曲》第三十六章 窥破天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绿而香,茶壶,也还在桌上,茶杯却只有一个完整的了。

另一个茶杯是从诸葛灵手中掉下的,那杯茶他刚刚送到嘴边,蓝世邦说出那句话时,茶杯就从他的手里掉了下来。

茶渍没有浸染到太大面积,他们都没有看一眼,他们有更重要的事做。

诸葛灵拍了拍衣服上的茶水,道:“第三次?”这是他平生能够保持的最佳状态了,他竭力忍住,只是淡淡地吐出这三个字。

蓝世邦索性就坐在地上,他今夜听到的事太多,也不想再次从椅子上瘫坐到地上。

蓝世邦道:“唐山是第一次,小浪底是第二次,如果真是那个专家口中说的那样,那么我肯定那是第三次。”

诸葛灵道:“唐山和小浪底真的也是伏羲琴实验?”

蓝世邦道:“恐怕是了,这种消息一般封锁的严重,谁也没办法肯定,只能推测,我也是问了很多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他们都说在地震前听到一种乐曲声,大概几分钟的样子。”

诸葛灵道:“就不可能是邻居孩子在弹钢琴吗?”

蓝世邦道:“绝不可能,我问了十几个人,他们家的位置涵盖了整个唐山,他们说的话也绝不会假,这种乐曲声恐怕整个唐山都听得到。”

诸葛灵道:“你可知唐山地震死了三十万的民众?”

蓝世邦冷笑一声,道:“你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死了上千万的人,牵扯了全世界?”

诸葛灵皱眉道:“难道这也和它有关系?”

蓝世邦笑道:“关系?如果我能把你带到一个地方,你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的起因了,而它绝对算得上是挑惹战争的好手。”

诸葛灵道:“我实在想不出它竟有如此的威力。”

蓝世邦道:“就因为没有人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威力,所以才不惜各种方式夺取它。”

诸葛灵没有回答,他只是拿起了蓝世邦的茶杯,继续喝着茶。

抿了一口之后,他突然问道:“小浪底又是怎么回事?”

蓝世邦道:“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但是这些都是我的猜测,你先听听有没有道理。”

诸葛灵还在品茶。

蓝世邦道:“唐山事件是在76年,而小浪底正式开工是在94年,97年完成全线截流,94到97,你不觉得这期间有什么问题吗?”

诸葛灵道:“老冼消失的那二十年。”

蓝世邦道:“不错,而且唐山后面是渤海,黄河入海口也在那里。”

诸葛灵道:“既然黄河入海口在渤海,那他们在河南修建小浪底是不是没有什么用呢?”

蓝世邦笑道:“这其中自然有些别的原因,八十年代的时候,黄河断流明显增加,曾经最狠的四年三次断流,既然断流,海水难免倒灌,而海水倒灌,地下水呢?”

诸葛灵恍然道:“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他们修建小浪底不是截住上游的洪水,而是为了截住上游的地下水?”

蓝世邦展颜道:“只有这样,才能缩小范围,快速找到伏羲琴。”

诸葛灵道:“为了找它竟不惜修建这么大的工程?”

蓝世邦叹道:“即使没有伏羲琴,小浪底也是要修的,毕竟它是个惠民工程,有益无害,何乐不为?”

诸葛灵皱眉道:“那为何第一次和第二次之间相差了二十年,而第三次却只有短短三年之隔呢?”

蓝世邦道:“这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恐怕知道答案的人只有老冼了。”

诸葛灵道:“那为什么要把第二次叫做小浪底实验呢?”

蓝世邦道:“东海的一片海域确实也在那段时间发生过核爆,只是我们不知道是哪个国家试验的,所以只能叫做小浪底实验了。”

他换口气继续道:“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实验时间上。”

诸葛灵道:“怎么说?”

蓝世邦道:“如果我们假设所有的事情都和伏羲琴有关,那么看,我们进入一号墓是在51年,那时候开始知道伏羲琴和它的一些特性,直到76年才有一个规模强大的实验,随后伏羲琴消失,老冼也跟着消失了,再过二十年在东海也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实验,然后又一次消失,然后就是去年,你不觉得这时间像是再告诉我们一些信息吗?”

诸葛灵思考着,他并不是笨人,只是他要听蓝世邦说。

蓝世邦也知道自己说了很多,但是如果他开口能让眼前这人安静的听下去,即使他说出所有秘密也是高兴的。

他果然拿起桌子上的茶一饮而尽,继续道:“开始用了二十多年,第一次用二十年,再然后是三年。”

诸葛灵眼睛亮了,他已听到了最重要的部分。

蓝世邦已不用再说下去,他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诸葛灵叹道:“恐怕它很快就要再度问世了。”

蓝世邦摇头道:“这不是重点。”

诸葛灵疑惑道:“这还不是重点?”

蓝世邦道:“重点是开始的二十多年我们都可以理解,第一次后的二十年也算是合情合理,而随后只有三年就能找到伏羲琴,并且完成实验,这恐怕对我们来说有些困难。”

诸葛灵道:“你到底想说明什么?”

蓝世邦一字一句道:“如果老冼没死,那么他可能掌握了寻找伏羲琴的方法,这方法简单易用,甚至不用姑息发挥威力之后再度消失,这样的话,如果他没死,那么这个世界最大的权利将掌握在他手里。”

诸葛灵面色很是凝重,他听到这个消息虽然很吃惊,却也免不得有些相信了。

他突然道:“老冼不是这样的人。”

蓝世邦道:“即使本性是个善良的人,但是生杀大权掌握在手里,也难免会偶尔分神。”

诸葛灵面色更加沉重了,月影将落,东方已有一丝光亮,树梢微动,似有人轻舞。

蓝世邦打了个哈欠,道:“如今琴使冼星,是他亲孙子,而禹王,可能对他来说根本就不需要。”

诸葛灵道:“那他为什么不阻止他们去龙岗?”

蓝世邦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东方已白,阳光跃出地平线,西面矮山影影绰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