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凤婠传》第十九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闳儿很快便出了宫。随侍的宫人来报,闳儿只是在凤藻宫内坐了一会儿,什么都没有干,不过片刻便离开了。

我唤来小福贵,向他问起闳儿先生的事情。

先前我因为择了驸马,搬进了公主府,鲜少会入宫来,自然对于闳儿的先生不甚熟悉。可是小福贵却是不同了,他原本便是崔谨全的徒弟,对于闳儿先生的事情,自然是比我了解地更多一些。

乍然听我问起,小福贵有些意外,却仍旧还是道:“奴才只听说小王爷的先生是从前大司马门下的门生,好像姓许。当初先帝爷为小王爷选先生的时候,先后娘娘便举荐了这个许先生。”

听得小福贵这么一说,我又将闳儿先生的出身与先前闳儿无意之中所说的话联系在了一起,思索了好一会儿,方才问道:“亲王府上的暗卫可曾知晓这许先生,素日里都交闳儿一些什么?”

派去亲王府的暗卫,大多都是从前皇兄尚未驾崩之时,由父皇传给他的,他早早地让崔谨全交给了我。我因着担心闳儿一个人住在偌大的亲王府中不习惯,便让小福贵派了些暗卫过去。

亲王府的暗卫只与小福贵同我交接。

小福贵闻言,却是摇了摇头,尔后目光差异地看着我:“先前陛下不是说了么,只让他们护着小王爷在亲王府中的安危,别的都不用管。”

没想到,我竟然是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抿了抿嘴,我只觉得自己为何如此愚笨,好在为时不晚,我索性吩咐道:“你让他们多多注意一下,小王爷同这许先生之间,平日里学的是什么,说了些什么话,都要一五一十地禀告于朕。”

小福贵自是不敢质疑于我,连忙颔首应下,我甚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日上朝之时。

不知为什么,先前才搁浅下来的选秀之事,在朝堂之上又被人提了出来。

提这事的是户部尚书,他已然是三朝元老,父皇在世的时候,这位户部尚书便在这个位置了。于是他一开口,起了带头作用,尔后应和的人便也跟着多了起来。

我只觉得眼下的朝堂像极了一群鸡鸭在不停地叫着,甚是吵闹。

那户部尚书见我久久不曾开口,只由得下头的众臣七嘴八舌。终归不是主要人物,讨论地再热火朝天,自然也是没用的。于是户部尚书又上前一步,提高了声音:“陛下意下如何?”

他好似是姓张,说这话时,目光死死地黏在我身上,只让我觉得浑身上下都极不自在。先前崔谨全给我拿过来的那本贵女名册,好似这户部尚书的嫡次女,也在里头。

因着先前翻过几下,再加之那册子上嫡次女的相貌甚是出众,这才得以有了些印象。

我觉得是时候该说些什么了,于是咳了两声,方才还甚是吵闹的朝堂之上,那些七嘴八舌的大臣们,全然噤了声,都将目光投到了我的身上。我这才继而又道:“张爱卿言之有理。”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那户部尚书的面庞之上便露出了些许轻松的神情来。

“朕后宫空乏,眼下朝纲已稳。既然爱卿们都如此盼望着朕早日为大孟开枝散叶,那便三日之后,举行选秀如何?”左右也是逃不过,倒不如早点做完,早点安心。

那户部尚书闻言,愣了愣,似是准备了一肚子说辞,却没有想到我是如此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以至于那一肚子的说辞全然没了用武之地。

我忍住了心中的笑意,见那些大臣们高声称赞着我,只道:“陛下英明。”

不过是选秀而已,这些大臣们的女儿,但凡尚未婚嫁,年纪在十三岁到十八岁之间,都可以参加选秀。想来定是见了皇兄同父皇那般,后宫没有三千妃嫔,这才心生了将女儿送进宫里头来的想法。

早朝很快就散了,今日大抵还是为了这事,旁的事情倒是没有。

我不过刚刚回了奉先殿而已,后脚便有宫人来报,说是大司马求见。

我对于这个大司马印象不错,先前他于朝堂之上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后续的奏折里头,全然是对这大司马所提的方法称赞有加。方才群臣起哄之后,我亦也瞧见这大司马站在人群之中,并没有加入那些老臣们的交谈之中。

于是好感更甚。我忙不迭让小福贵将大司马给带了进来,大抵是因着方才一散朝便折了过来的缘故,大司马的身上依旧穿着一身朝服。

跟在小福贵的身后走了进来,朝我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礼,我摆了摆手,他便又很快地站了起来。

大司马的名字好似叫景奕冉,我记得先前朝堂之上,他免去了我的难堪。但是记性实在不好,以至于我又不确定他是否叫这个名字,所幸只叫了一声:“景爱卿。”

大司马有些受宠若惊,我便笑着问道:“景爱卿可是家中也有适龄的女儿要参加选秀的么?”

闻言,大司马方才还一副受宠若惊的神态,此时全然变成了受惊过度。他连忙道:“陛下莫拿臣寻开心了,臣尚未婚娶,府上连个女眷都不曾有,哪里来的女儿呢。”

我抿了抿嘴,大司马这般反应甚是无趣,我失了同他说笑的兴致,便收了面上的笑意,问道:“不知大司马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大抵是因为我终于把话题扯回了正道,我见着大司马着实松了一口气,理了理思绪,方才沉声道:“启禀陛下,臣于坊间听闻了一些有关陛下的事情,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他这话说得倒有意思,若是不知当讲不当讲,又为何会一散朝便来了奉先殿呢?不过见大司马的这副模样,他于坊间所听闻的那些事情,显然是对我不大好的消息,所以这才动了点小聪明,免得说了之后被我责罚。

我不得不钦佩大司马的机智伶俐,点了点头:“景爱卿但说无妨。”

于是大司马这才道:“臣于坊间听闻,先帝爷的离世缘由陛下,而先后娘娘,则是被陛下,逼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