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帝凤婠传》第二十八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月初四,正值端午。

说起来,这倒还是我登基以来,迄今为止的第一个端午。

依照宫中的惯例,这一日宫中需要大摆宴席,请文武百官携命妇入宫,名曰:君臣之乐,实则确实是促进当今在位者与文武百官之间的关系融洽。

我将这件事情全权都交给了徐元香准备,她入住中宫有些时日了,派去的教养嬷嬷是从前伺候皇嫂的陈嬷嬷,对她亦也是十分地上心。

我有几次去景仁宫小坐,见着的徐元香都比初时要稳重许多,面庞之上虽说仍旧稚气未褪,但是举止投足之间,已然有了一国之母,母仪天下的模样。

这一日我在承安殿内一直忙碌到未时左右,直到徐元香领着宫人前来,说是端午宴席准备妥当,要开宴了,我这才不紧不慢地放下了手中的奏折,同徐元香一道,甚是亲昵地朝举办宴席的瑶华宫而去。

瑶华宫极大,向来是举办宴席的最好场所。

徐元香将宫中妃嫔与入宫觐见的命妇安排在了一起,又将文武百官安排在了一起,中间以竹帘相隔,轻纱伴之,再加上夜风徐徐,即便在这如此闷热的五月当中,亦也丝毫不让人觉得焦躁难耐。

夜幕降临之时,宫人点上了宴席上的灯笼。

文武百官在杯盏交错之时,大多都已然有了些醉意,于是便不似最初的那般拘谨,稍稍放开了些许。

有人站起来朝我举杯同饮,我难得有这般好的兴致,便仰了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酒至正酣时,我有些醉意上头,宴席之上丝竹声声,混杂着人们的谈笑声,极为热闹。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几个月前,裴长郡最为质子入宫,皇兄为他办的那场洗尘宴。

就在这时,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极为耳熟的声音:“不知今日天朝陛下,可愿与本宫同饮一杯酒?”

是裴长郡。

此时他口中的同饮一杯酒,变真是同饮一杯酒。我喝得有些多,脑子一时没有缓过神来,愣愣地看着他,一时之间不曾作答。

倒是身侧的徐元香轻轻地唤了我一声“陛下”,我这才恍恍惚惚地回过神来,胡乱地点了点头。

大孟自古以来在宴席之上便会有宾客主动要求与主人同饮一杯酒。

所谓的同饮一杯酒,便是取一尊拳头大小的银杯,斟满酒水,宾客先行小酌一口,尔后双手奉到主人家的面前,再由主人家小酌一口,这就是同饮。

更多时候的同饮一杯酒,是表示了宾客对主人家的宴席甚是满意。但是这样的习俗,在民间的宴席之上倒是常见,我从前作为朝荣帝姬的时候,偶尔跟着驸马赴宴,亦也见过几次,但是却从来没有在宫里头见过。

如今裴长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来,方才还甚是喧哗的人声登时静了下来,只余丝竹乐声仍旧还在自顾地响着。

我半眯了眼睛,点了点头。

尔后便只瞧见有宫人取来一个如同拳头大小的银杯,放在了裴长郡的面前,复又斟满了酒水。裴长郡举止甚是优雅地端起了那个银杯,置于嘴边小酌了一口,尔后便一撩长袍,自桌案后走出。

一路稳稳当当地直接走到了我的面前,然后双手举起那个银杯,只道:“天朝陛下,请。”

这么些年来,我除了择了驸马之后,与驸马同饮过一杯酒之外,便再也没有与旁的人这样干过了。如今裴长郡倒还真是头一回,我突然有了一种骑虎难下的感觉,只是人已经到了跟前,我实在是无法拒绝。

于是只好伸出手来,结果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人群之中不知是谁起了个头,文武百官们蓦地跪下,嘴里高声喊道:“陛下英明。”

不过一杯酒而已,无奈当事人一个换成了鲜卑国的质子,一个换成了大孟的皇帝,却也值得文武百官这般盲目追捧么?我颇有些无奈,不过裴长郡的这一番举动,倒是代表了鲜卑国对我大孟忠心耿耿。

嘴里头有一抹辛辣的味道自舌尖弥漫开来,随即接踵而至的,是一股麻木的感觉。宴会依旧热闹地进行着,我却有些醉了,脑子晕晕乎乎的。

同徐元香耳语了一番,我便借故先行离开了宴席,只留她与众多嫔妃一道继续于宴席上与群臣说笑。

待得出了瑶华宫,迎面一阵冷风,蓦地使我的醉意消散了些许,清醒了不少。今日大多宫人都在瑶华宫中为宴席忙碌着,小福贵本打算跟着我一路出来,只是不知晓为什么,我却突然有一种想要自己一个人四处走走的想法,直接将他先行打发回了承安殿。

入了夜的宫闱有着一种偌大的静寂与空旷感,我顺着瑶华宫偏殿的一条石子路,一路往前走去。

我并不知晓这条石子路究竟通往哪里,心里头只是想要顺着它往下走而已。这种莫名的想法催促着我不断往前走。

头顶上悬挂着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洒下,将原本昏暗的四周景致,镀上了一层明白色的光。往前有一处黑影,再近一些方才发现,这里是一处亭子。

四周空旷,唯独远处的檐下挂着几盏灯笼。我走得有些累了,便进了亭子准备坐一下。

谁知我不过刚刚坐下而已,浑身上下的疲乏只缓解了些许,便瞧见一个年轻男子披着月光,自我来时的那条石子路缓步而来。

不知晓是不是因为今日我喝了酒的缘故,见着那年轻男子,我一时之间只觉得好奇,没有半点因为夜深突然遇见一人的惊慌。

那年轻男子走近了一些,皎洁的月光便全然落到了他的面庞之上,我这才看清楚了来者的容貌,正是裴长郡。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