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妈妈是最终兵器》2.7节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位知道吗?世上存在的很多事,并非常理一定能够判断,打个比方说吧!就如同侏罗纪影集中往往出现暴龙追上吉普车,撞翻车子吃人的恐怖镜头。但事实上,现今考古学家发现,暴龙疾速奔驰的最高时速顶多每小时三十公里。人只要够胆量,单车踩快一点都能轻而易举摆脱这种肉食怪兽张牙舞爪的骇人纠缠。然,为什么电影还是要这么演呢?暴龙明明就追不上车子吃不了人,为什么好x坞(注2)还是那么一厢情愿地执着呢?

善良老百姓想必都相信,好x坞不会存心拿假象诈骗大众的钱。那么,站在坚持人性本善的立场,我们在此能给各位提出唯一合理的解释,就只有—"例外"。

侏罗纪影集中的暴龙是个例外,牠们只不过是水平刚好都在平均值以上非常多的特别来宾罢了。

而会去看电影的人们也是个例外,他们也只不过是碰巧聚到一块儿,诚心相信好x坞拍的全是事实的好人尔尔。

类似这种"例外"的现象,古今中外亦有迹可循:

1903年,莱特兄弟破天荒地制作出一架比空气重的动力飞机,并且成功飞行了260m。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基本概念认为,使用比空气重的飞行装置,简直是与死神见面最快的轻生途径。

1938年,当丘吉尔力排众议,坚持希特勒会为欧洲带来灾难时,英国首相张伯伦正挥舞着"慕尼黑协定"(注3)向人民高声宣布"我们的和平时代"。丘吉尔的警讯被多数人视为危言耸听。然而不到一年,德国大肆并吞了捷克。

1992年nba总决赛前,媒体普遍认为崔勒斯(注4)是比乔丹(注5)更好的三分球射手,然而乔丹却在开赛上半场投出破纪录的连续六记三分球。这位飞人进球后耸肩微笑好似毫不费力的生动画面,至今依旧经典性十足,风采绝伦难望项背。

如此,"例外",的确发生了。这也使得当下所谓"基本常识"之类的世俗价值,霎时反倒变得可有可无。

........................................................................

「哼!这比赛也没什么嘛!凭借我曾经在台北国道马拉松夺冠的身手,根本是杀鸡派上牛刀!」

保持5公尺以上优势距离遥遥领先,北一女选手黄婉贞光亮的眼瞳缓缓浮现出自己挺身冲过终点线的潇洒英姿。象征"第一"的〝三色彩带〞位在前方不到百米之处,彷佛随时随地手到擒来。

落居第二,中正高中女学生正设法在最后的直线冲刺中迎头赶上,不过她很快便发现,自己必须追赶的,不只一个人。

三重、和平、景美、阳明、松山,几所学校的选手纷纷露出难以置信,惊讶莫名的神情。她们速度没有丝毫减缓,但脑内认知却错以为自己身体似乎瞬间停格了,在某一剎那,与风一般的幻影擦身而过的同时,周遭时间好像也随之完全静止。

明明清楚感觉奔跑的双腿没有任何停歇,可是……好慢!跨出一步的间隔何时变得那么艰辛,那么冗长……

如果这一切都不仅是一时的错觉,那么,就只能证明一件事,一件残酷的事。

.........................................................................

「嘛~虽有言,疾风知劲草,但,"草"~终究不是"风"吶!」剥开一颗开心果的外壳,世华熟练地把包裹薄内皮的果实弹进嘴里,鼓起腮帮子随意嚼啊嚼地。

「世华委员,您这话……寓意实在深远。」担任成功高中vs.海山高工,男子三对三篮球比赛裁判的华侨中学男学生,小心翼翼对座位上负责球评的方世华说道。

身旁这位古怪的少女打从一开讲,所说的每句话都叫人二丈金刚摸不着头绪。她先是向成功高中信心喊话:「贝比·鲁斯(注6)不在,你们可以大胆投球!」接着,又半途提及2006年席丹(注7)带领法国队挺进德国世界杯柏林决赛的精彩过程。

一个是名垂青史的棒球明星;一位是轰动欧洲的足球选手。两人感觉都跟篮球相差甚远没啥太大瓜葛,何必谈到他们?

裁判满头雾水,只能尽量顺着少女不着边际的微妙发言勉强接话。即便现在她冷不防从中插入一句无厘头的俗谚,相信也不会是多么特别值得奇怪的事。

成功高中与海山高工的比数持续僵峙在两分左右的差距,成功高中的选手虽然有些体力不支,目光却炯炯有神,丝毫不露出半点疲惫的表情;海山高工的学生则是笑得很开心,"会读书的打球也不赖嘛!"人生可是没有比遇上一个好对手更加令人惬意的事了!

「世华委员!您突然提及这句俚语,该不会……是想表达什么独到的见解?」华侨裁判试探性地询问道。

大会给各组裁判和球评准备一张长桌、一套固定式遮阳伞与两把座椅,桌面讲究地铺了张花色鲜艳的柔软桌巾,桌上放了两组全罩式耳机麦克风(舒适型),倒好两杯水;安置一只半透明水壶并贴心地奉上两包小点心。布置得十分周全。

世华一弹指,又将一颗开心果精准地扔进嘴里,鼓起腮帮子,少女姿态轻描淡写、老神在在:「嘛~别在意别在意,我只不过是藉题发挥,『拐着弯骂人』罢了。」她边说边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自己带来的绿茶。

「『拐着弯骂人』?……」(某裁判敲电报频向大会表示:「我.需.要.翻.译-!」)

..........................................................................

距离终点,大约二十公尺。

黄婉贞心头不禁一颤,她没有放慢脚步,也没有刻意回头去确认,她全然不知自己身后究竟发生了甚么样非常态的巨大异变,但,女孩这副躯体,敏锐的运动神经正止不住强烈地警告自己的主人—有某样东西追上来了!

那是种空前的压迫感,令人寒毛直竖的压迫感。黄婉贞深深倒抽了一口大气。十八年来,根本从未有人能像现在这般,如此疯狂、如此放肆,甚至几近可说是抱持着半毁灭性不要命的力量激烈莫名地……"逼近自己"?

整段诡异情节彷佛似由速度飙过200km/hr,全速奔驰的重型机车后照镜中,望见浑身白衣、披头散发,正以不可思议行径方式狂奔尾随的恐怖女鬼!

「怎么可能有这种事!?」黄婉贞猛然摇摇头,拼命加大步伐。她紧紧告诉自己:「鼓动翅膀,倾尽全力鼓动翅膀,我必须尽快飞离这张由恶魔编织而成的天罗地网!」

周遭景物一一掠过,迎面的阵风宛若针扎似地渗进皮肤无数的毛细孔。

离三色带的距离,离第一的距离,不远!绝对不远!!我会得到的!!!得到的人绝对还是我!!!!

恍惚……

空白……

然后又是一阵风鸣般的清响……

「学姊,让我告诉妳吧!世上真正悲哀的,不是找不到目标,也不是达不成使命。而是,一生只想着"获胜",却连一次失败滋味也不愿细细去品尝的—胆.小.鬼。」

..........................................................................

找不到目标,可以继续去寻找,只要不放弃,这些探索自我的漫长旅程,终将成为人们值得缅怀、如数家珍的过往云烟。

达不成使命,可以努力锻炼,直到自身本领足以应付。

但,一辈子成功,最后含笑死去的人生,算真正活过吗?(刻意输入无敌密技的游戏,还有一玩的价值吗?)

...........................................................................

一留神时,三色彩带已不在婉贞眼前,取而代之的,是那名来自海珊的少女,少女侧着身直挺挺地伫立着,彩带无声无息座落到她白色运动鞋上头。

仅仅不消一秒,少女与身后的女孩目光交错,时间间隔被无限制延伸,灵魂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打上彼岸,眼瞳恍似看得见那片片碎开的无穷浪花……

良久,少女飘飒的俏脸上双眸一黯,回旋转身,袖手离去。

一留神时,原本"第一"的女孩,发现自己瘫坐在终点前方的跑道上。不到三步之遥的终点线,现在……怎么好像……再也到不了了。

.............................................................................

悲哀啊……

.............................................................................

(注1):三条线:网络语言,代表「尴尬」、「糟糕」、「虚弱」、「腹痛」等等之类的感觉。最初是从漫画上撷取灵感而形成的词汇,日本漫画中常以脸上三条线表示角色人物正处于困窘或尴尬甚至即将面临不可收拾之惨况的局面。

(注2):好莱坞:英语hollywood,港澳译作荷里活,是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一个地名,由于美国许多著名电影公司设立于此,故经常被与美国电影和影星联系起来,而「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南加州的电影工业。(节录自维基百科)

故事中因诸多无法解释的原因而以好x坞取代之。

(注3):慕尼黑协定:1938年3月,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吞并奥地利。5月20日,希特勒以保卫捷克境内的日耳曼人“民族利益”为借口,调兵于捷德边境,形成了“五月危机”。德捷的紧张关系使英法两国首脑坐卧不安,张伯伦曾先后两次到德国与希特勒会谈。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元首宫”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捷政府被完全、彻底地出卖了。《慕尼黑协议》令全世界震惊。9月30日,张伯伦踌躇满志地返回伦敦,他一下飞机就把《英德宣言》拿出来挥舞,并向欢迎的人群欢呼:“从今以后,整整一代人的和平有了保障。”《慕尼黑协议》带给欧洲的不是什么一代人的和平,而是加速滑向战争。

英,法两国试图用绥靖政策来满足希特拉的野心,然而这政策反而引发更多的侵略。日本在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于1935年侵略北非的衣索比亚,国际联盟无法阻止日及义的侵略行动。国联的无能及英法姑息主义鼓励了希特勒的侵略心。他分别在1936及1938年占领了莱茵河区及奥国。英法两国以绥靖政策的讨好试图满足希特拉的野心,但希特勒却在1939年3月吞并了捷克,使英美各国和平美梦破碎,英法两国才放弃绥靖政策,转以坚定姿态应对,希特勒遂在1939年9月1日挥军波兰,同年9月3日英,法向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注4):崔斯勒:全名为克莱德·崔斯勒(clydedrexler,1962年6月22日-),是nba最伟大的得分后卫之一,绰号「滑翔机」、「西区乔登」。巴塞隆纳奥运会梦幻队成员。职业生涯中先后效力波特兰拓荒者队、休斯敦火箭队。1995年与哈基姆·欧拉朱万一起带领火箭队获得nba总冠军。(节录自维基百科)

(注5):乔丹:全名为麦可?杰弗里?乔丹(英语:michaeljeffreyjordan,1963年2月17日-),是前美国nba职业篮球运动员,身高6英尺6英寸(198公分),主打位置为得分后卫或小前锋,球衣背号为23号。在15球坛生涯年中,乔丹总共获得6次总冠军,5次最有价值球员,6次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10次入选年度最佳阵容,更史无前例地获得十届得分王,其中有七届(1987~93)是蝉联。他目前仍保持nba常规赛球员职业生涯的每场平均得分最高纪录(30.12分)和季后赛每场平均得分最高纪录(33.45分)。他在2009年入选篮球名人堂。在nba官方网站里,麦可·乔丹传记的第一句为:"在齐声喝采中,麦可·乔丹是史上最伟大的篮球员。"(节录自维基百科)

(注6):贝比·鲁斯:全名为乔治·赫曼·贝比·鲁斯(georgeherman"babe"ruth,jr.,1895年2月6日-1948年8月16日),是美国职棒史上1920、30年代的洋基强打者,跟着洋基取得4次世界大赛冠军。曾经在红袜取得3次世界大赛冠军,是美国棒球史上最有名的球员,史称「棒球之神」。

贝比·鲁斯1914年在波士顿红袜队以投手身份展开大联盟生涯。1920年红袜把他卖给洋基,加上红袜之后一直无法拿到世界大赛冠军,因此产生贝比鲁斯魔咒,直到2004年红袜队拿下世界大赛冠军才打破这个魔咒。贝比·鲁斯转任外野手后展露在全垒打方面的天份,因此也创下不少纪录。1935年被洋基卖到波士顿勇士,并在该年结束后宣布退休,并留下不少纪录,其中714全垒打直到1974年才被汉克·阿伦打破。1936年成为首批入选棒球名人堂的5人之一。1998年运动新闻将他排百大棒球员的首位。1999年由球迷选入世纪球队。2006年被贝瑞·邦兹打破左打者最多全垒打纪录。(节录自维基百科)

贝比·鲁斯充满传奇的棒球生涯已然成为美国棒球的一个代表象征,不少教练在激励投手时常常会说:「贝比?鲁斯不在,你们可以大胆投球!」

(注7):席丹:全名为席内丁·席丹(法语:zinedineyazidzidane,阿拉伯语:??????????????????,1972年6月23日-),常被称为席祖(zizou),生于法国马赛,著名法国足球员,亦是史上最佳足球运动员之一,外号「中场大师」。

席丹乃三届世界足球先生得主,被誉为当时世界球坛的「球王」,曾获得世界杯、欧洲国家杯、欧洲冠军杯等多个大型赛事冠军。是目前唯一一位身背红牌获得世界杯金球奖的球员。(节录自维基百科)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