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元年的春闱备受关注,这是新帝继位后的头一次科考。翰林院的人近期都忙的晕头转向,吴二郎更是勤恳,许多事情他做好后又仔仔细细地检查修改完善,忙得连休沐日的时间也给省了。
待到这次春闱事宜忙完,二郎发现,他升官了。
皇帝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观察,对吴二郎的表现很是肯定,想给他升个官。又寻思着得先一步一步来,稳打稳扎了,承乾帝也不想他一下子升的太快,遂先从翰林院编修变成翰林院侍读吧!
皇帝眼中的升官不快,且就区区一个从五品小官,在翰林院一众人眼中可是有着天壤之别。
二郎在高大人的办公房里被告知自己官职有变动且要升为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时,还有点不敢相信。
“清洋,陛下如此看中你,你莫要辜负圣上的期许!”高大人慎重叮嘱道。
“大人的话下官记住了,必不敢忘!”吴二郎敛住心神认认真真得作揖答到。
“好了,你也不用太过于拘谨了。这是好事,本官就先在这里恭喜你了!”高大人捋捋胡须又和颜悦色地说道。
“大人也同喜!”
二郎升为侍读官后,高大人也荣升为翰林院最高长官掌院学士了。原先的院士三个月前已致仕。
翰林院同僚们得知吴二郎要升为侍读这一消息后,各种滋味在心头。
甭管自己心里怎么想的,这个时候也都纷纷向他道贺了。虽然也有那不服气的,可这个时候也没谁来说酸话。吴二郎在翰林院的表现就不说了,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到,但凡交到他手中的事情就没有不做好的,且任劳任怨,扎扎实实。饶是再对他有意见再不服气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吴二郎做事是个稳妥的。
那些有门路的人也早已经知晓了他跟新帝之间的渊源,也是感叹,那是人家的好运,嫉妒不来的。谁叫当初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遇到的人不是自己呢!
人吴二郎命好啊!
这些人心里再不得劲儿这个时候也想着得把关系搞好了,保不准哪天人家就扶摇直上了。
上回章程新那么热情的邀请吴二郎,也是因为他早就打探出了内幕,知道这吴清洋得罪不得。他是个聪明人,奈何他家女眷好像貌似没给人留下什么好印象。
吴二郎应邀上章家贺寿的事情,承乾帝当然也知晓了。
他的探子也将当时章府内所发生的一切都如实禀报了他。
皇帝当时没有多言,可心里却是弯弯转转想了许多。看来,自己的这个臣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承乾帝是个冷峻的人,外人都觉得他脾气肖似庆-丰帝,都是捉摸不透的性子。但是有一点是能看出来的,前后两任皇帝都是很重感情且护短的人。
在承乾帝的心里,这吴二郎当年也算是有救驾之功,自己心里肯定是偏向他的。且别说他能力好表现佳,就算人吴二郎是个偷鸡摸狗无所事事之人,只要他不犯杀人放火通敌卖国的勾当,皇帝对他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做皇帝的就是能这么理直气壮!
承乾帝心里怎么想的二郎暂且不知。此刻他正在跟家里人商量着做酒宴客的事情。自己儿子升官了,吴家二老也很高兴,都欢欢喜喜的表示要好好庆贺。
京城的熟人朋友也不多,最后也就邀请了几个熟人外加翰林院的同僚们。
徐成回了老家不在,沈家沈员外带了好些东西上了门,林文留在京城别院的管事的也去上门送了礼,还有书斋雅轩堂的掌柜的也携家人来庆贺了,吴家都高高兴兴的把人迎进了门。
最后高大人也来了,二郎对此表示受宠若惊。随之而来的还有其他同僚们,像谭云飞也携礼物上了门,甚至章程新等人也来了。一时间,吴家小院好不热闹,郭氏连同林氏跟邹嫂子都忙的恨不得能飞起来。
宴会很热闹喜庆,完事后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致商量要再买些下人。
郭氏跟吴老头想的是,家里来了客人了,自家儿子家里还得老娘媳妇亲自下厨上灶招呼,家里都没得几个顶事的帮手。不成不成,没得折了二郎的脸面。
吴二郎心中想的是,自己的事情累的家中老母妻儿忙的团团转,老父一把年纪了还得像个老仆人一般跟前跑后的招呼。他心里很不得劲,想着这次无论如何都得买人!
遂这次家中的意见达到空前一致。
还是找了上次那人牙子。这回一口气买了两个十来岁左右的丫鬟,又有三个半大的小子。
两丫鬟看着都长得其貌不扬,老老实实的,都是家里过不下去了被自个儿爹娘给卖了的。林月给他们取名为如意跟如心,以后就伺候她跟郭氏,平时家中大小杂物活计也给邹嫂子打打下手。
三个小子是二郎亲自挑的。其中一个稍微大点,有十三四岁了,本身姓方,二郎许他叫回本名,没成想这小子看着呆头呆脑的,对着二郎就是一阵磕头,说他被老爷买了就是老爷的人了,他就跟主家姓。二郎拗不过他遂唤他吴放,以后就跟着二郎了,平日里也贴身伺候着。
另外两个小的,大的九岁唤作吴忠跟着大毛,小的七岁唤作吴信跟着二毛。
起先郭氏还推脱说不要人伺候,她自己有手有脚的能把自己给拾掇好。
还是吴老头说她:“你不让人伺候,那二郎跟他媳妇儿怎么办?难不成让人说嘴自己老娘都不管了,就自个儿享受?还是说现在去把人给退了?”
”那哪成。行了,行了,伺候就伺候吧,老婆子我就做个享福人!我说,别不是你这个糟老头子想小姑娘了吧?!”
“老婆子你瞎说什么呢?!兼简直岂有此理!”吴老头气的胡子都一翘一翘的。
下人是买好了,可这院子太小了,住不下啊!
二郎火急火燎的跑去打探买房子的事儿,奈何京中寸土寸金,他想要找到一处各方面都不错的院子还真是犹如登天。看了许多要不就是跟现在的差不多,要不就是实在不合适,总之总能有各种不满意。沈家那边来人了,有意帮忙,知道他不愿意白收,故也说是便宜点可以卖给他,说白了就是贱价半卖半送,二郎不乐意了。自从上回海船入了股后,他总觉得占了对方大便宜,都已经很是不好意思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答应。
沈家无奈。
最后,宫里的承乾帝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他家的囧境,大手一挥,赐下一座四进的院子。这还是以前收回的朝廷赏赐给别人家的院子,这回赏给他了。
面对皇帝如此高调大方的作风,二郎欢欢喜喜地应下了。占皇帝的便宜他骄傲得很,反正也解了他的燃眉之愁,又有何担心的?!
家里的下人们刚来的时候,原先还想着主人家也不是那么富裕,估计也是小门小户刚起来的,这下子就被皇帝的这一做派也给砸晕了!心中也高兴他们可以住进皇帝赐的大院子里了。这都是凭自家主人家才得来的,遂也收起心底里那股子不自觉的轻视,安安分分当起差来。
赐下的院子二郎带着家里人都亲自去看过了,保存打扫的很好,基本上卷上铺盖就能住人。郭氏很满意。这新院子比现在住的那个大了两倍不止,除了正院,还有东西两个跨院,倒座房也有蛮多,以后再进下人也够地方住了。院子里风景也蛮好,还自带一片花园,最重要的是地理位置极好,这边住的都是官宦人家,治安也好,还方便二郎去翰林院上值。
这院子要是按照市值估计,没个千把两想都别想,且还不一定能买到这么好的呢。
吴家人都满意得不得了!
到了搬家的那天,红红火火的热闹了一番后,郭氏对着二郎道:“儿子啊!这皇帝可真是个好人,你可一定要好好帮皇帝做事啊!”
嗯,他娘说的对,皇帝是个好人,最起码对他家来说是。
住进了新的院子,双毛都很兴奋,恨不得在这又大又漂亮的院子里打个滚撒个欢,好在他们也是读书认字了,多少也有点知道这不可为。
林氏跟郭氏好生布置了一番,二郎又将下人们召集到一处恩威并施地说了一通,家里这才算安定下来。
邹大叔跟邹大嫂是家里第一批进的人,平日里勤勤恳恳,做事认真,表现非常不错。二郎乐意提携他们,特意叮嘱他们帮着主人管好下人,以后家里人只会越来越多。
面对主家的信任,邹大叔夫妻俩人都感激涕零,直言他们一定做好本分为主人家尽职尽责。
二郎对此很满意。
京中形势一片大好,没过多久,徐成那边也传来了科举中了的好消息。
徐成是在中秋节之前来这边的,沈员外亲自带他上的门。
二人带了一马车的礼物来到了吴家新院子。看着那一大堆下人抬都抬不完的东西,吴家众人都惊了。
这沈家不愧是巨富,实诚起来,拦都拦不住啊。
沈员外是真心实意感谢吴二郎的,如果没有他的悉心教导,自家外甥还不定怎么样呢!这次成儿能一举拿下秀才,他这心中畅快的很!又想起徐家得知外甥中秀才后的那副嘴脸,他心里好不痛快!
这下子,他也算对的起他胞姐了!
“老师,请受学生一拜!”徐成实实在在的对着二郎咳了个响头。
二郎心下感慨,扶他起来,对他道:“这是你的造化也是你的实力,今后要继续努力,三年后的乡试要再接再厉!”
徐成虚心应下。
沈员外远看着这新院子,想起短短几年,这吴大人已经从一个小小的庶吉士一步步升为七品编修又荣升为现如今的五品京官,心下感慨得紧,又不禁庆幸当初自己慧眼识英雄,能为自家外甥觅得如此良师!
再来说说徐家人,此刻可不是悔恨的紧?!
可人家徐成当年已经脱离了他们家了。徐家老祖母还想着用长辈的身份来压一压他,逼他认回徐家。可人家沈家能是吃素的?当初沈员外能成功帮助外甥脱离徐家,他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不怕那徐家来闹,且官府都有备份徐成脱离父族的文书。
徐成自是不会被徐家那些人忽悠哄骗的,他好不容易才活出个人样儿来,可不想被自己蠢死。
相比跟徐家那些道貌岸然的虚伪之人继续搅和在一起,被世人说两句不敬重长辈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