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青山绿水,桃花依旧》第35章 西北救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承乾二年初遇到了百年难见的大寒,一直持续到开春也不见变暖。

郭氏跟吴老头每天都离不得炕,家里下人们也是被冻的够呛,林月体恤大家,分给各处仆人的碳都翻了一倍,且又费了银钱给大家都新作了两件棉衣,下人们感激不尽,都一个劲得对着主家磕头。

“这老天爷真是贼他娘的坏,这么冷,还让不让人活了啊?”郭氏心里骂着贼老天,手上又捂紧了被褥。

“也不知道老家那边是个什么光景了,诶!”吴老头唉声叹气的,心里担忧得紧。

二郎翻看了很多日志,根据资料上的记载,他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估摸着今年会有大灾。果不其然,近期京郊发生了好几起百姓冻死冻伤的事情,于是京里就有了风言风语,说是陛下不仁惹得天降惩罚,现在老百姓遭殃的时候到了!

承乾帝听到这些谣传后理都没怎么理,只一心吩咐底下官员好生救灾,又命朝廷发放钱粮至各地安置好老百姓,又慎重警告了一番,如有贪腐渎职者,杀无赦。起先也有老百姓信了这传言,心下对承乾帝颇有怨言,现下见皇帝这么务实,一心想着救灾抗寒,遂大部分百姓对皇帝也是称赞的。

流言没能刺激到该刺激的人,倒是把那有心人给刺激到了。

有心人见皇帝一心扑在正事上,老百姓也被他哄了去,传言也就掀起了一些小水花,根本没起到什么作用,不禁把自己给气到了。

这有心人就是当初的二皇子,如今的瑞王爷。

当初庆-丰帝干脆利落的就将皇位传给了太子,他连缓冲争取的余地都没有,被动接受了事实,可心中却是满满的不服气的,若不是丽太妃阻拦,估计已经做出大逆不道的事了。本以为借着这次的事情,就算不能拉承乾帝下马也能将他刮下一层皮来,没成想是这种结果。

朱瑞怒得砸了一地的东西,丽太妃冷眼看着,忍不住说了一句:“事已至此,砸东西有何用?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急,能急得过来吗?”丽太妃说完带着身边人转身离去,出门时正好碰上挺着大肚子的瑞王妃韩氏。

韩氏恭恭敬敬的对着自己的婆婆请安,丽太妃连眼神都没给一个,就带着婢女径直走开了。

“王妃,这真是..”

韩氏贴身侍女小桃不满的抱怨声才响起,韩氏一个警告的眼神就扫了过去:“慎言!”

待到进得厅内,朱瑞见她来了,收敛心中的情绪,心平气和的问到:“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快来坐。”说完拉起她的手扶着她坐下。

“王爷可是有心事?可否说予我来听听?”韩氏温和的开口。

朱瑞轻轻握着她的手,神色温柔地看着她,许久没说话。

韩氏也不追问,拉着他的手轻抚自己肚皮,感受着那里面的骨血跳动,朱瑞嘴角溢出笑意。

见他开怀了,韩氏心中也松了口气。如今已是尘埃落定,只求不要再生事儿了。

就在京城这边有皇帝坐镇救灾的时候,西北那边爆发了大范围的暴动。

西北土地贫瘠,环境恶劣,这次的寒冻对那方的百姓影响很大,许多人都过不下去了,中间被个别人一鼓动唆使,大家就闹起来了。起先还是小范围的民乱,按理说如果好生安抚也不是不能平息,问题就在于当地的掌权者不仅私吞了朝廷的赈灾银,还以暴制暴打杀了好些百姓才弄的民愤更大,眼看着动静大得兜不住了,这才向上呈折子。

承乾帝看到那封隐匿了很多事实的折子时,

气的将桌上的东西都掀翻了!

什么暴民难以教化,钱粮不足,这些鬼话竟然也敢编出来骗他,真当他是傻的吗?!年初拨了那么多银子下去,这些人,可真敢?!

承乾帝当下拟了一道圣旨将西北地区的一众大小官员纷纷捉拿入狱,又第一时间派出钦差威武大将军出使西北救灾抚民。

吴二郎就在此次出使的队列中。

威武大将军对朝廷尽责尽责,战功赫赫,颇得人心。军中大部分将领都对其推崇备至,承乾帝也很信任他。先前丽太妃就是中意他家的女儿想聘其为二皇子的正妃,被太上皇给否了,故此她一直不喜如今的韩氏。

大将军是个武官粗人,皇帝特意挑了个翰林官吴清洋同去辅助。

二郎心中志气满满,只觉得此次出行,不做出一番成绩来都无颜见皇帝,愧对百姓。

圣旨下来后,顶着翰林院一众同僚的嫉妒目光,二郎当天就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做准备工作,拟定了多种策略以应对不同的情况。此次行程说不上安全,他一介文人,危险性还是挺大的。

不过,他不在乎。郭氏他们不明所以,以为只是正常的出行,遂也没多问。

时间紧急,第三天上午,二郎就随大将军的兵马出发去西北府了。

一路上遇到灾民无数,中间又救治安抚了好些百姓,等到了西北府城,已是两个月后。

此时,乱民队伍越发壮大了,朝廷的兵马一时受到阻拦攻击,二郎他们秉着不到万不得已不动武的原则,跟这些人交涉了许久,好在成效还是很显著,起码当下就有一大半的人归服了,二郎配合着大将军登记分发米粮银钱,遇到有些个难缠的,又要对付一番。

好不容易灾民安抚好了,剩下的暴动分子也没能成气候,瘟疫却爆发了。

起先只有三三两两个人有症状,二郎他们也都全力救治排查了。可没想到,这次的瘟疫传染的这么凶险。

二郎估摸着这次不好,他都已经做好全力以赴的准备了,每天接触那么多病人,军医已经忙不过来了,又从其他地方调了一批大夫过来,可显然是杯水车薪。这么个恶劣的环境下,威武大将军不敢有一丝松懈,每天都会来巡视检查,对着灾民病人从不嫌弃忽略。

这是个好官。二郎心中说到。

期间,一个灾民因不能接受自己亲人的去世,拉着二郎的手不松,哀求他一定要救人。二郎被他拉着手挣脱不得,又看着眼前的景象,也是一阵心酸。

突然手背上一痛,那人用劲太大,将他挠出血了。

“大人,您得包扎赶紧!”身边的随从急急将他挣脱开来,对着军医就是一阵喊。

过后望着自己手背上白色的纱布,二郎无奈笑了笑,可当真是要舍身赴死了!

得知皇帝派来的翰林官在瘟疫地区被灾民挠出血来了,众将士也是一阵愕然。

大将军带领的那些武官起先都不是很看得起他,这会子也是佩服得紧。

自古文武就不和,当朝也一样。

大将军忠君,原先听到要跟来一个翰林院文官时,也只当做给皇帝一个面子,到时候好生护着这弱鸡崽般的书生就是了,也不指望他有多能耐,只求别拖后腿,没成想这小子倒让他刮目相看。

一路走来,这翰林官能吃苦,不偷懒,不埋怨话不多,跟底下的粗兵蛋子们也能同吃同睡,一点也不矫情。安抚灾民救治病人也是亲力亲为,不愧是皇帝看中的,不错。

待三天一过,大夫检查吴二郎没事了,众人这才松了口气,甭管心里怎么想,这吴大人没事就好。

赶在天气变热前,瘟疫终于被克制住,西北灾民□□也解决了,威武大将军带着一众人马浩浩荡荡地回朝,一路上,无数民众百姓磕头跪恩。

大家虽然身体很疲惫,可心口却热乎得紧。

承乾帝体恤众将士,特意让大家先归家休整一日再来面圣。

吴家众人见到二郎那憔悴枯瘦不修边幅的模样时,都心中大恸,这得是吃了多少苦,才给累成这个样子地啊!郭氏哭得鼻涕眼泪一脸,吴老头也是双目通红,面色悲戚。

林氏忍着不适劝慰着二老,又安抚着抽抽噎噎的双胞胎,心中也是想哭。

家中的温情让吴二郎备受感动,好生歇了一日后,回宫去面圣。

这次,二郎又升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